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K+-SrO-La2O3/ZnO(KSLZ)催化体系具有很好的催化活性.在1073K反应温度下,其C2产率为18.2%,且C2选择性为68.3%.催化剂抗潮能力明显增加,在室温下经长期放置后,催化剂活性稳定.用XRD,CO2-TPD和XPS表征了KSLZ催化剂的体相组成及表面碱性、表面组成和表面活性氧物种.在此基础上讨论了La2O3,SrO和K+各组分对甲烷氧化偶联反应的作用,提出了表面碳酸盐分解生成活性氧物种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了CO2程度升温脱附(CO2-TPD)、CO2分步热脱附(CO2-STD)、CO2气氛中电导测量和CO2作为甲烷氧化偶联反应(OCM)烯释气等方法,研究了在受主掺杂CaTiO3体系的OCM反应中CO2的作用。受主杂质Li^+,Mg^2+,A^3+掺杂的CaTiO3的分压及吸附温度等因素有关。大部分吸附的CO2与催化剂中的Ca(OH)2作用形成了CO3^-,少部分与催化剂晶格中的活泼氧化物种  相似文献   

3.
钙钛矿型LaCoO3的光催化活性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钙钛矿型ABO3复合氧化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已有许多研究,但对其光催化活性很少报道.我们曾报道SrTiO3[1]、PbTiO3[2]等的制备及其对水溶性染料的光催化降解.本文报道LaCoO3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活性.LaCoO3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取,所用试剂...  相似文献   

4.
异丁烷催化脱氢制异丁烯Cr2O3/Al2O3体系催化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彦  潘霞 《分子催化》1999,13(5):373-377
对异丁烷催化脱氢催化剂进行了研究。助催化剂K2O,CuO的引入改进了Cr2O3/Al2O3催化剂的活性和抗积炭性能。同时考察了原料气空速、反应温度以及催化剂制备的焙烧温度对K2O-CuO-Cr2O3/Al2O3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XRD谱图表明,Cr2O3在催化剂中高分散,700℃焙烧的催化剂中出现的KCuO晶相对催化剂活性不利。用NH3-TPD和CO2-TPD检测了催化剂表面的酸碱中心,表明助  相似文献   

5.
在V2O5/TiO2催化剂中分别添加Li、K、Cs等碱金属离子,利用BET、XRD、XPS、H2-TPR、O2-TPD-MS和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催化剂在添加不同碱金属离子后,其结构和表面活性氧发生了很大变化.K离子可以改善催化剂的活性、提高反应选择性;Li离子能提高催化剂活性,但在相当宽的温度范围内使反应选择性下降;在693K以下,Cs离子对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均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钙钛矿结构在CO还原SO2催化脱硫中的作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通过对钴和镧的单一氧化物、混合氧化物及具有钙钛矿结构的复合氧化物(LaCoO3等)上CO还原SO2脱硫反应的活性以及钴镧氧化物在反应条件下活化过程的考察,指出钙钛矿结构促进了活性晶相LaO2S和CoS2的生成,增强了钴和镧在活化硫化及脱硫反应中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7.
利用DTA、TPD-MS、XRD、TPR及TPSR-MS等手段对La_2O_3和含La_2O_3的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含La_2O_3的催化剂的一个特点是其容易吸水,此时,催化剂中除含La_2O_3外,还有La(OH)_3及La_2O_3CO_2存在。TPR及TPSR结果表明了催化剂的起始氢气还原温度与纯甲烷的程序升温反应开始温度的一致性,这说明催化剂的晶格氧参与了甲烷的活化过程。不同的氧化物由于其晶格氧的活性不同,因而其活化甲烷的温度不同。La_2O_3中的晶格氧非常活泼,它在730℃时即可以与甲烷或与H_2反应而本身被还原。甲烷和氧气共进料时的程序升温反应(TPSR-MS)表明甲烷氧化偶联反应中C_2烃的选择性有一最佳温度范围。  相似文献   

8.
王翔  袁贤鑫 《分子催化》1997,11(2):101-106
在V2O5/TiO2催化剂中分别添加Li、K、Cs等碱金属离子,利用BET、XRD、XPS、H2TPR、O2-TPD-MS和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催化剂在添加不同碱金属离子 后,其结构表面活性氧发生了很大变化,K离子可以改善催化剂的活性、提高反应选择性;Li离子能提高催化剂活性,但在相当宽的温度范围内使反应选择性下降;在693K以下,Cs离子对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均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焙烧温度对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LaTi1-yLiyO3-λ(0≤y<1)为主要物相的LiLa0.5Ti0.5O2+λ催化剂的结构及甲烷氧化偶联反应活性的影响机制,用XRD、IR、XPS和BET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焙烧温度对催化剂的OCM反应活性的影响是双重的。提高焙烧温度有利于Li+进入LaTiO3晶格(或间隙)产生更多数量的氧空位,进而产生更多的活性氧种,有利于OCM反应的进行,但过高的焙烧温度又使催化剂的结构(或物相)发生变化,因而使Li+的取代量、比表面积和甲烷转化率均下降。  相似文献   

10.
利用DTA、TPD-MS、XRD、TPR及TPSR-MS等手段对La2O3和含La2O3的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含La2O3的催化剂的一个特点是其容易吸水,此时,催化剂中除含La2O3外,还有La(OH)3及La2O3CO2存在。TPR及TPSR结果表明了催化剂的起始氢气还原温度与纯甲烷的程序升温反应开始温度的致性,这说明催化剂的晶格氧参与了甲烷的活化过程。不同的氧化物由于其晶格氧  相似文献   

11.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role of lattice and gaseous oxygen in theoxidative coupling of methane over Na~ /Cao and Ca_xSr_(1-x)TiO_3 perovskiteoxide catalysts was performed by using a pulse reaction technique with CH_4,O_2 and mixtures of CH_4and O_2.It was found that there is an oxygen species onthe Surface of Cao which is active only for the total oxidation of methane at thereaction temperature.These oxygen species.once reacted with methane andconsumed,can be regenerated by the adsorption of oxygen molecules from thegas phase or by the migration of the lattice oxysen from the bulk onto thesurface.In contrast,no such oxygen species and no reaction can be detected bymethane pulsed over Ca_xSr_(1-x)TiO_3perovskite oxide catalysts.Na~ can heavilysuppress the non-selective oxygen species on the surface,and When 5mol%Na~ was incorporated onto the surface of Cao,the sample showed no reactivityto methane.When oxygen exists in the gas phase,or the pulse containsmethane and oxygen,the reaction over(Cao is mai  相似文献   

12.
钙改性的Pd/CeO2-ZrO2-Al2O3催化剂催化甲醇裂解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雪  王晓文  赵明  刘建英  龚茂初  陈耀强 《催化学报》2011,32(11):1739-1746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未改性的和Ca掺杂的CeO2-ZrO2-Al2O3样品,进一步用浸渍法制备了Pd/CeO2-ZrO2-Al2O3(Pd/CZA)和Pd/CeO2-ZrO2-Al2O3-CaO (Pd/CZACa)催化剂.运用X射线衍射、N2吸附-脱附、储氧量测定、CO化学吸附、NH3程序升温脱附、CO2程序升温脱附、...  相似文献   

13.
Li-Mn/WO_(3)/TiO_(2)催化剂具有良好的低温OCM催化性能,采用浸渍法制备Li-Mn/WO_(3)/TiO_(2)催化剂,并详细考察WO_(3)对催化剂物理化学性质及催化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XRD)、CO_(2)程序升温脱附(CO_(2)-TPD)、O_(2)程序升温脱附(O_(2)-TPD)、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拉曼光谱(Raman)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表征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研究,发现WO_(3)的添加提高了C_(2)选择性,并有效抑制了深度氧化.XRD与CO_(2)-TPD结果表明,WO_(3)的添加不仅有利于金红石型TiO_(2)的形成而且能够中和催化剂表面的强碱位,从而抑制了深度氧化反应.O_(2)-TPD和H_(2)-TPR结果表明,WO_(3)的添加降低了晶格氧(O^(2-))移动性,进而提高了反应的C_(2)选择性.此外,WO_(3)的添加促使了低温氧化偶联活性物种MnTiO_(3)的形成并提高了活性物种的分散性,因此提高了催化剂甲烷氧化偶联的反应活性和选择性.所有Li-Mn/x%WO_(3)/TiO_(2)催化剂中,Li-Mn/5%WO_(3)/TiO_(2)催化剂显示出最佳的OCM反应性能.在750℃,CH_(4)∶O_(2)∶N_(2)=10∶4∶5,GHSV=2280 mL·g^(-1)·h^(-1)条件下,最高的C_(2)产物收率可达16.3%.  相似文献   

14.
Ag/La0.6Sr0.4MnO3基催化剂上CH3OH和CO的完全氧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合成了Ag/La0.6Sr0.4MnO3、Ag/La0.6Sr0.4MnO3/γ-AI2O3两毓催化剂,发现钙钛矿型La0.6Sr0.4MnO3对低浓度CH3OH或CO的完全氧化显示出相当高的催化活性,适量Ag对钙钛矿型La0.6S50.4MnO3基质的修使其对CH3OH或CO完全氧化催化活性获明显提高;在6%Ag/20%La0.6Sr0.4MnO3/γ-AI2O3催化剂 ,CH3OH完全氧化的T  相似文献   

15.
采用柠檬酸法制备了Ca,Sr共掺杂的CeO_2催化剂,发现共掺杂催化剂较单掺杂或未掺杂催化剂呈现出更好的催化甲烷氧化偶联(OCM)反应性能.通过表征可知,Ca,Sr共掺杂催化剂的物相为CeO_2和SrCO_3,Ca高度分散或掺杂于CeO_2之中;CeO_2的粒径明显变小;表面呈中等程度碱性;Ce基催化剂上的亲电氧物种数量随着碱土金属的掺杂而增大,亲电氧物种与晶格氧摩尔比(O_2-2+O-2)/O-2的大小顺序(CeSrCaCe SrCeO_2)与C2选择性一致;且SrCO_3相的存在有助于Ce基氧化物催化甲烷氧化偶联反应(OCM)性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系列Ce0.5+xZr0.4-xLa0.1O2-Al2O3催化剂, 其中0≤x≤0.4且Ce0.5+xZr0.4-xLa0.1O2与Al2O3的质量比为1:1. 考察了该系列催化剂对柴油车排放碳烟的催化燃烧性能, 并用低温N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和氧气程序升温脱附(O2-TPD)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研究结果表明该系列催化剂均形成了具有立方萤石结构的固溶体. 当x=0.2时, Ce3+离子在催化剂表面有一定的富集, 此时催化剂具有最大的β氧脱附峰和最好的表面还原性能, 同时具有良好的催化碳烟氧化活性, 碳烟在该催化剂的起燃温度为360 °C, 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质量比为1:1的MOx-SiO2(M=Ce,Zr,Al)复合氧化物,以此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铂基氧化型催化剂.考察了该系列催化剂在模拟柴油车尾气条件下,经SO2硫化前后对C3H8和CO的氧化性能.用X射线衍射(XRD)、低温N2吸附-脱附、氨气/氧气/二氧化碳程序升温脱附(NH3/O2/CO2-TP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进行了表征.NH3-TPD证实催化剂表面存在多种酸中心,硫化后催化剂表面中强酸中心增多.O2-TPD证实催化剂表面存在α和β氧物种,硫化后催化剂表面氧脱附量减少.其中Pt/Al2O3-SiO2表面酸性最弱和表面氧脱附量最大.XPS结果表明新鲜催化剂经硫化后会使催化剂表面Pt的结合能降低.活性测试结果表明,三种催化剂对CO和C3H8的催化氧化活性均较好,其中Pt/ZrO2-SiO2抗SO2中毒性能最佳,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通过化学还原法和共沉淀法分别制备了非晶态和晶态的FeCeOx/SiO2固体碱催化剂。与晶态的FeCeOx/SiO2相比,非晶态的FeCeOx/SiO2催化剂对梨醇酯与甲醇的酯交换活性显著提高。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N2吸附-脱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结合选区电子衍射(SAED)、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CO2-TPD和NH3-TPD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的活性与其碱性密切相关,非晶态FeCeOx/SiO2显示出相对于晶态FeCeOx/SiO2更强的碱性。使用非晶态FeCeOx/SiO2催化剂进行梨醇酯酯交换反应,在130℃下反应10 h,梨醇酯的转化率达到95%,异戊烯醇的选择性达到96%。在重复使用10次后,催化剂活性基本不变。对新鲜的和套用10次后的FeCeOx/SiO2催化剂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该催化剂在套用10次后仍未晶化,证实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说明该催化剂在非均相催化酯交换反应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利用柠檬酸-EDTA(乙二胺四乙酸)配位法制备了La1-xSrxCo1-yFeyO3催化剂,展现出较好的催化氧化碳烟(soot)活性和抗硫性能。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利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SO2程序升温脱附(SO2-TPD)等研究了Sr、Fe掺杂对催化剂物理化学性质及抗硫能力影响。当Sr掺杂LaCoO3时有利于形成较多的表面吸附氧(O2^-、O^-)和氧空位,且低温氧化还原性能亦有较大改善,提高了催化氧化碳烟活性,其Ti(起燃温度)和Tm(最大碳烟燃烧速率温度)分别为284和347℃。当催化剂同时掺杂Sr、Fe时,其低温氧化还原性能进一步改善,并形成较多Fe^4+离子,有利于提高催化氧化碳烟活性。催化剂SO2中毒失活主要来源于Co^2+/Co^3+和表面吸附氧的硫酸化(SO3^2-、SO4^2-)。XPS和SO2-TPD结果表明,LaSrCoFeO3抗硫性主要来源于Fe^3+与SO2结合形成的硫酸盐物种,降低了SO2对活性组分表面吸附氧和Fe^4+毒化。TPO(程序升温氧化)结果表明,硫化后的LaSrCoFeO3-S仍具有较好的催化氧化碳烟活性,其Tm仅为361℃,表明Sr、Fe同时掺杂具有较好的低温催化氧化碳烟活性和良好的抗硫性能。  相似文献   

20.
改性Ag/α-Al_2O_3催化丙烯气相环氧化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以分子氧为氧化剂,对丙烯气相环氧化具有较好催化性能的改性负载银催化剂,并利用氧气程序升温脱附(O2-TPD)技术研究了氧在其表面上的脱附行为.实验结果表明:Ag/α-Al2O3催化剂只能使丙烯完全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当该催化剂用K2O改性后,可获得少量的环氧丙烷;Y2O3改性的Ag/α-Al2O3催化剂,可获得极少量的丙醛和丙酮;将0.1%(w)Y2O3添加到Ag-K2O/α-Al2O3后,可以显著提高催化剂的丙烯环氧化性能.在0.1MPa、245℃、20%C3H6/8%O2/72%N2和气体空速2000h-1的反应条件下,通过20%(w)Ag-0.1%Y2O3-0.1%K2O/α-Al2O3催化剂时,丙烯转化率为4.0%,环氧丙烷的选择性为46.8%.O2-TPD研究表明,少量的Y2O3、K2O或Y2O3-K2O作为助剂添加到20%Ag/α-Al2O3催化剂中时,减少了高温区与丙烯完全氧化有关的吸附氧物种的量,低温区余下的吸附氧物种量不变,有利于丙烯环氧化反应,提高了环氧丙烷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