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成了希土高氯酸盐开环冠醚二缩乙二醇(EO2)晶体,(Ln=Nd, Ho),测定了结构,文内以Nd-L的数据为主要研究对象(方括号内是Ho-L的数据)。晶体属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化学式[Ln(EO2)3](ClO4)3·3H2O,晶胞参数为:a=14.124(1)[14.087], b=13.990(1)[14.039], c=15.265(1)[15.014]?; β=95.78(1)[95.64]°; V=3001.1(6)[2955]?3; Mr=815.01[835.70]; Z=4; Dc=1.804[1.865]g/cm3;石墨单色器,μ(MoKα)=2.09[3.07] mm-1,最终偏离因子R=0.055[0.074], RW=0.071[0.109]。研究结果表明晶体具有相同的结构,配位多面体为九配位三帽三棱柱。发现EO2醚链有绕C-C键呈STT分布的规律。弱配体高氯酸根不参加配位。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利用循环伏安法和紫外可见光谱法测定了过渡金属钼、镧系元素铕和铒与N、N-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根(dtc)构成的八配位离子对配合物:[Mo(dtc)4][Eu(dtc)4]和[Mo(dtc)4][Er(dtc)4]的氧化还原特性和光谱性质。实验证实,配合物的配正离子[Mo(dtc)4+比配负离子[Eu(dtc)4-和[Er  相似文献   

3.
杂多化合物为一类重要的多核配合物,因其优良的催化性能及其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前景而受到广泛的重视[1-3]。研究发现,Keggin型阴离子具有很强的接受电子能力[4],可作为电子受体与有机给体相结合形成电荷转移盐,该类盐在光激发下可以发生电荷转移,从而表...  相似文献   

4.
5.
氟脲嘧啶(Fluorouracil,FuH)是常用代谢类抗癌药,但毒性稍大。某些希土化合物能通过干扰癌细胞遗传基因达到抗癌作用,且毒性很低。希土与FuH的配合物中希土离子与配体产生协同作用,使配合物具有更好的选择性,并且毒性低而药效强[1]。因此研究希土化合物与FuH的配合物有现实意义。曾研究过的有关配合物有:过渡元素FuH[2]、Pr3+FuH[3]、Nd3+FuH[4]、希土邻菲罗啉FuH[5]。除过渡元素外,其他均在非水溶剂中,在水溶液中合成La3+FuH配合物未见报道。采用高…  相似文献   

6.
7.
用室温固相反应合成了[Cu(8-Q)2(phen)]·H2O及[Cu(NCS)2(phen)2]·H2O两个三元混配化合物。室温下[Cu(Ac)2(H2O)]与邻菲啉固体几乎不发生反应,但加入第二配体8-羟基喹啉及KSCN,反应几乎立即发生。XRD、IR谱及元素分析结果表明:第二配体的加入并不仅仅促进[Cu(Ac)2(H2  相似文献   

8.
[La(CH2ClCOO)2(NO3)(phen)(H2O)]n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合成了混合阴离子配合物[La(CH2ClCOO)2(NO3)(phen)(H2O)]n。配合物经元素分析、IR、DTA-TG和UV等表征。用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解析了标题配合物的晶体结构,三斜,空间群P1,晶胞参数为a=10.533(2)?,b=13.136(3)?,c=7.776(1)?,α=96.59(1)°,β=95.76(1)°,γ=108.42(2)°,V=1003.3(3)?3,Z=2,Dc=1.940 g/cm3, F(000)=572, μ(Mo Kα)=24.36 cm-1。  相似文献   

9.
10.
11.
[Mn2(CHZ)4(H2O)2](PA)4·10H2O的制备和分子结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论述了苦味酸(PA,三硝基苯酚)锰与碳酰肼(CHZ, NH2NHCONHNH2)反应制备目标配合物的方法及该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该配合物的结构式为[O,O′-μ-Mn2(CHZ)4(H2O2)](PA)4·10H2O。晶体属三斜晶系,P1 空间群。晶体学参数为:a=0.8269(1) nm, b=1.2812(1) nm, c=1.5915(1) nm; α=109.58(1)°, β=95.19(1)°, γ=92.76(1)°, V=1.5765(2)nm3; Z=1, Dc=1.580 g·cm-3, μ(Mo Kα)=520 m-1。晶体结构经全矩阵最小二乘法修正,最终偏离因子R=0.0557。该化合物为具有中心对称的双核配合物,以两个碳酰肼分子中羰基氧为桥原子将两个锰离子结合起来,与锰离子形成配位键的原子是碳酰肼分子第一、五氮原子,羰基氧原子和水分子中的氧原子,锰离子的配位数为七。若味酸根作为外界离子以库伦力和氢键与内界离子结合成配合物分子。  相似文献   

12.
[60]富勒烯与β-二羰基化合物的[3+2]环加成反应日本化学家报道了一种新的[60]富勒烯与β-二羰基化合物的[3+2]环加成反应。反应的通法是在哌啶存在下以氯苯为溶剂,将[60]富勒烯与β-二羰基化合物于室温搅拌35小时,得到的产物是二氢呋喃稠合...  相似文献   

13.
以二甲亚砜(DMSO)作配体与三价希土离子配位,选用四苯硼酸根BPh4-作为大阴离子,合成了一系列希土配合物[Ln(DMSO)7Cl][BPh42 (Ln=La、 Nd、 Sm、 Eu、 Gd、 Tb、 Dy、 Tm),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对其进行表征,采用单晶X-射线四圆衍射测定了[Eu(DMSO)7Cl][BPh42的晶体  相似文献   

14.
α-四氢萘酮的乙氧羰基腙(1)经LTA氧化, 得到α-偶氮-α-乙酰氧基化合物2. 在AlCl3作用下, 化合物2脱去乙酰氧基产生重氮正离子中间体3, 再经与腈的1,3-偶极环加成、 [1,2]-迁移扩环、 碱性水解和与苦味酸作用, 得到新型[1,2,4]-三唑并[1,5 a][1]苯并氮杂苦味酸盐6a~6c. 以2,3-二氢-1-茚酮为底物, 采用相同的合成路线, 合成了1,2,4-三唑并[1,5-a]-二氢喹啉苦味酸盐12a~12c.  相似文献   

15.
[bmim]BF4/CH3ONa催化一步法合成碳酸二甲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1-正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4)和CH3ONa存在下,由环氧丙烷、甲醇和CO2合成碳酸二甲酯. 在 p=4 MPa, t=5 h和θ=150 ℃的条件下,环氧丙烷的转化率达到95%以上,碳酸异丙烯酯的选择性达到87.1%, 最重要的是,此时碳酸二甲酯的收率达到67.6%, 高于文献值.  相似文献   

16.
杯[4]芳烃钛-Al(iBu)3催化乙烯聚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7.
H3PO→H2POH异构化反应的直接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QCISD(T)/6-311C++G(2df,2pd)//QCISD/6-311C++G(d,p)+ZPE水平上,对H3PO的异构化反应H3PO→(1)H2POH(trans)→(2)H2POH(cis)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H原子由P原子向O原子迁移反应(1)的能垒为250.0kJ/mol,是反应速率控制步骤,而O_H键绕P_O键旋转的构型转化反应(2)的能垒只为12.3kJ/mol.利用经典过渡态理论(TST)与变分过渡态理论(CVT)分别计算了反应(1)在200~2000K温度区间内的速率常数kTST和kCVT,获得了经小曲率隧道效应(SCT)及Eckart模型校正后的速率常数kTST/Eckart和kCVT/SCT.对只涉及H原子迁移的反应(1),量子力学隧道效应的影响在低温段非常明显,而变分效应对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由[(μ-t-BuS)(μ-CO)Fe2(CO)6][Et3NH]和硒粉形成的[(μ-t-BuS)(μ-Se)Fe2(CO)6][Et3NH],分别与溴化苄,二碘甲烷及邻一、间一、对一双(溴甲基)苯反应,合成了蝶状Fe2SSe单簇物(μ-t-BuS)(μ-PhCH相似文献   

19.
N-苯甲酰苯丙氨酸(BpheO)与Cu(bpy)Cl2发生取代反应,在水中合成了双核铜(Ⅱ)配合物[Cu2(BpheO)4(bpy)2]·2H2O(bpy:2,2′-联吡啶)。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10.681(2)?,b=12.320(2)?,c=16.525(2)?;α=110.23(1)°,β=76.98(1)°,γ=105.49(1)°,V=1945.0(6)?3,Z=1,F(000)=786,Dc=1.291 g/cm3, μ=0.61 mm-1。Cu与bpy的二个氮原子和BpheO的三个氧原子构成五配位略有畸变的四方锥多面体。经元素分析、IR、ESR和TG-DTA对配合物的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Cd(CHZ)3](ClO4)2的制备和分子结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报道了高氯酸三碳酰肼合镉(Ⅱ)的制备方法和分子结构。该配合物结构式为[Cd(CHZ)3](ClO4)2。晶体属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体学参数为:a=1.0281(1) nm, b=0.8617(1) nm, c=2.1360(1) nm,β=100.53°, V=1.8604(3) nm3; Z=4, Dc=2.076 g·cm-3, μ(Mo, Kα)=15.43 cm-1。经全矩最小二乘法对非氢原子坐标和温度因子进行修正。最终偏离因子R=0.0296。在该配合物中,碳酰肼(CHZ)分子作为双齿配体,由羰基氧原子和1位氮原子与Cd配位,形成五员平面螯合环,配合物分子中共有三个这样的螯合环,中心离子为六配位八面体构型;配合物的外界是两个高氯酸根离子,通过库仑力与内界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