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高分子统计方法,计算了Af-Ag型自由基聚合反应体系的弹性有效链数、弹性有效链节数、平均弹性有效链长和悬吊链数、悬吊链节数、平均悬吊链长,以及体系的有效交联点数和弹性模量,进而给出弹性有效链的数量和重量分数的表示式.  相似文献   

2.
用高分子反应统计理论,给出Af型自由基均聚反应在不同反应程度时的弹性有效链及悬吊链的链数、链节数和平均链长,也得到了体系的有效交联点数和弹性模量,进而给出弹性有效链的数量和重量分数,以此可进一步揭示该反应体系凝胶网络的粘弹性及相关的力学性质.  相似文献   

3.
用高分子反应统计理论,给出Af型自由基均聚反应在不同反应程度时的弹性有效链及悬吊链的链数,链节数和平均链长,也得到了体系的有效交联点数和弹性模量,进而给出弹性有效链的数量和重量分数,以此可进一步揭示该反应体系凝胶网络的粘弹性及相关的力学性质。  相似文献   

4.
利用高分子反应统计理论,计算了非线性Af-Bg型自由基交替共聚反应凝胶网络中的弹性有效链和悬吊链的链数及相应的链节数,进而计算出弹性有效链的数量和质量分数、有效交联点数和弹性量等网络结构参数。  相似文献   

5.
利用作者在文[7]中得到的溶胶凝胶分配方程推导了Aai-Bbj型缩聚物有效交联点,有效弹性链和悬吊链及相应平均链长的计算公式.由有效弹性链密度推算的丁羟聚氨酯平衡态弹性模量和实验结果有着相同的变化趋势,但有一系统偏差.初步探讨了损耗模量与悬吊链节分数间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6.
<正> 在非交联型聚合物中,接枝共聚物的分子结构最为复杂,它既取决于整个共聚物的分子量分布和平均分子量,又与骨架和接枝链的链长分布和平均链长紧密相关。此外,接枝产物的接枝数分布、平均接枝数、接枝点间链段的平均分子量及其分子量分布等都是描述这类共聚物的重要参数。因此,接枝共聚物分子结构的精确表征,是一个尚待解决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廖琦  金熹高 《高分子学报》1999,5(4):404-409
利用分子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链长聚乙烯单链折叠过程和相关的松弛和坍塌机理.发现在链长短于1000CH2单元时,聚乙烯的链段主要通过整体塌缩机理进行折叠和取向;而链长超过1000CH2单元时,可以明显地观察到局部取向团簇的形成,聚乙烯单链通过局部塌缩机理进行折叠和取向.通过对各阶段团簇数目,体系取向链段长度的表征,说明体系在模拟时间范围内表现了很强的松驰特性.  相似文献   

8.
用动力学Monte Carlo方法模拟了受限于两平行板之间的高分子链,并用扫描法计算了链的构象熵S,研究了构象熵相对于自由链的减小量(S0-S)与平行板间距D和高分子链长n的关系.结果证实了de Gennes的自由能标度关系,并给出了标度关系适用的范围.当D非常小时,高分子链受到强烈限制,S0-S与n成正比,表明单链节受到平行板的平均排斥作用力与链长无关.随着D增大,平行板对构象熵的影响越来越弱,单链节受到平行板的平均排斥作用力随链长的增长而增大.当D比较大时,平行板对构象熵的影响近似可以忽略,高分子链构象熵与自由空间中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9.
端基附壁模型聚合物环形链的构象统计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琦  吴大诚 《高分子学报》2000,30(4):420-425
环形链定义为两个端基均附壁的线形聚合物链所得的环 .采用精确计数和蒙特卡罗模拟方法 ,研究了自回避行走 (SAW)模型表示的环形链的构象 ,求得构象数和均方回转半径随链长的变化 .对于二维和三维SAW环形链 ,精确计数的最大链长分别为N =2 9和 1 9.用标度理论处理了数值结果 ,所得的标度指数和其他参数与理论预示值进行了比较 .模拟结果表明 ,SAW环形链限制壁平行方向的尺寸大于垂直方向的尺寸 ,与SAW尾形链尺寸的变化正好相反 .  相似文献   

10.
采用二维HP模型用精确计数法和MonteCarlo方法研究了链长为N(≤ 2 2 )的紧密高分子链的构象和热力学性质 .发现不同HP序列的紧密高分子链的平均自由能和平均配分函数与链长N存在关系 :〈F〉=aN+b , ln〈Z〉=a′N +b′ .同时发现对于可折叠成基态且简并度为 1的紧密高分子链 ,其平均自由能和平均配分函数与链长N也存在相似的关系 .在HP模型中对于链长为N的紧密高分子链 ,存在着 2 N + 1 个不同的HP序列 .我们发现可以折叠成基态且简并度为 1的蛋白质分子的HP序列数目NS 为NS =a× 2 N+ 1   (a =0 0 2 5 ) ,对应的HP序列中 ,疏水基团 (H)数目的含量为 4 0 %~ 6 0 %的序列出现的几率最大 .同时在这些紧密高分子链中有些具有相同的结构 ,发现结构的‘简并度’为 3 3~ 4 0 (10≤N≤ 16 ) .在紧密高分子链折叠过程中 ,折叠的初期能量下降比较快 ,折叠的中期能量下降比较缓慢 ,折叠的后期能量下降也是比较快  相似文献   

11.
茂金属聚乙烯的分子链长支化结构对其流变特性有重要影响,长支链可以使熔体弹性和剪切变稀效应明显增强。本文介绍了茂金属聚乙烯分子链模型建立的理论依据,从流变学角度综述了近年来茂金属聚乙烯分子链结构模型的研究进展,阐述了有关的长链支化结构模型及其与流变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基于格子链的缩聚反应的动态Monte Carlo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文琦  丁建东 《化学学报》2005,63(13):1231-1235
采用描述自回避格子链的键长涨落模型, 以动态Monte Carlo方法对AB型单体的线型缩聚反应动力学过程进行了模拟. 通过该方法可以得到反应过程中链的瞬时构象, 还可以得到反应程度、聚合度、分子量分布及其随时间的演化. 模拟得到了合理的结果, 同时验证了无规线团尺寸与平均链长的标度关系, 表明该方法用于研究逐步聚合反应过程是可行的, 并且与一般的研究聚合反应的Monte Carlo方法相比, 还能够同时得到构象等空间信息. 还比较了不同大小的模拟体系所得到的分子量和多分散系数的异同, 讨论了有限元胞效应.  相似文献   

13.
端基附壁高分子链的构象统计理论——Ⅱ.SAW尾形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SAW尾形链,采用精确计数和Monte Carlo模拟方法求得d维(d=2,3)SAW尾形链的构象数C_1~d和均方末端距[h_1~d(N)]~2及其分量随链长N的变化关系.发现它们与自由SAW链一样都服从标度律,从模拟数据拟合求出了这些SAW尾形链的临界指数.还表明短链SAW在壁的法向与NRW尾形链一样有所伸展,均方末端距的法向分量几乎是平行分量的2倍;但随N→∞,链自回避效应对壁的作用有所屏蔽,这与NRW尾形链有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4.
当线形高分子链两端被固体壁吸附后,形成了“环形链”。采用半空间格点中的普通随机行走(NRW)模型讨论了环形链构象的统计理论。在NRW尾形链构象分布函数的基础上,容易推导出NRW环形链构象数的公式。当链长N→∞时,环形链构象数与自由链构象数之比随N~(-3/2)而变化。用递归方程也导出了同样的结果。环形链的均方末端距(?)与均方键长l~2之比为2N/3,与长度相同的自由链比较,有一定收缩。所导出的基本关系得到了精确计数和Monte Carlo模拟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通过高分子链的模型的计算来研究高分子链构象的尺寸与能量的分布。结果表明,高分子的链构象在小尺寸范布居数增多;高分子的链构象在小尺寸范围存在比较稳定的链构象状态;在小尺寸范围比较稳定的链构象多具有类似棒状等非球形结构;高分子的链构象的尺寸与能量的分布显示熵弹性具有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高分子链的模型的计算来研究高分子链构象的尺寸与能量的分布.结果表明,高分子的链构象在小尺寸范围布居数增多;高分子的链构象在小尺寸范围存在比较稳定的链构象状态;在小尺寸范围比较稳定的链构象多具有类似棒状等非球形结构;高分子的链构象的尺寸与能量的分布显示熵弹性具有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17.
本工作研究了不同链长羧酸的对硝基及其它取代苯与不同链长硫醇间的酯交换反应动力学,所用溶剂为Me2SO-H2O,CH3COCH2-H2O及C2H5OH-H2O混合体系,在Me2SO-H2O中,长链硫醇和长链酯之间的反应速度比相应的短链硫醇与短链酯,长链硫醇与短链酯及短链硫醇和长链酯之间的反应速度快得多,这是由于疏水-亲脂相互作用使两个反应物分子互相接近而引起的加速效应,这种接近效应依赖于溶剂组成。在Me2SO-H2O中,接近效应随Me2SO含量增加而迅速减小;在良溶剂体系中,不存在接近效应,在Φ=0.45Me2SO中,十二硫醇相对于丁硫醇的加速效应约为160倍。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乙氧基做为主链与侧链的柔性间隔,合成了手性侧链液晶高分子.通过DSC,热台偏光显微镜及X-衍射等手段,研究了柔性间隔链长对液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这类液晶高分子有较宽的相变温度范围.聚合物的相变温度及液晶态的形成与柔性间隔链长有关.  相似文献   

19.
系列长链烷氧基苯甲醛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长链正烷基醇为原料与氢溴酸作用 ,合成了长链正烷基溴 6个 ;再与对或间羟基苯甲醛反应 ,合成了烷氧基苯甲醛 9个、间烷氧基苯甲醛 8个 .由于烷基链长的不同 ,其产率为 70 %~ 94% .考察了催化剂、烷基链长、羟基位置对长链烷氧基甲醛合成的影响 .解析了各种产物的红外光谱 .  相似文献   

20.
不同链长烷基芳基磺酸盐形成微乳液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Winsor相态图法和拟三元相图法研究了自制的3种不同链长烷基芳基磺酸盐在多组分体系中形成的微乳液的性质, 并考察了分子结构、无机盐和短链醇等的影响. 结果表明, 无机盐浓度的增加导致表面活性剂/正丁醇/正辛烷/NaCl/水形成的微乳液体系在一定温度下发生由WinsorⅠ→ WinsorⅢ→ WinsorⅡ型转变; 随着烷基芳基磺酸盐分子的长烷基链碳原子数的增加, 耐盐能力减弱, 增溶能力提高; 随着醇碳链的增大, 微乳区面积先增大后减小. 当烷基芳基磺酸盐分子结构固定时, 最大微乳液区域醇的选择依据符合Bansal理论. 醇的链长一定时, 随着烷基芳基磺酸盐分子的长烷基链碳原子数的增加, 微乳液的区域变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