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凌有光  裘志洪 《中国物理 C》1989,13(11):1017-1022
η-24Mg和η32S分别被看作为12C-η-12C和16O-η-16O三体系统,利用Born-Oppenheimer近似方法,先严格求解η介子相对于12C+12C(16O+16O)运动的双中心问题,再求解12C+12C(16O+16O)的相对运动方程.假设η-12C和η-16O相互作用为S波可分势,在上述情况下计算了η-24Mg和η-32S的结合能,所得计算结果与其它模型计算结果相接近.  相似文献   

2.
翁瑶  胡海明  王骏 《中国物理 C》2007,31(5):419-422
基于BABAR实验组对e+e→π+ππ+π的反应截面的测量结果, 用VMD模型给出的理论截面拟合实验数据, 首次从单一反应道得到π+ππ+π末态形状因子的所有参数值.  相似文献   

3.
用含再散射效应的简单的强子输运模型,研究了AGS能量(14.6AGeV/c)下p+p、p+Au和Si+Au反应的K++比值,再现了该比值由P十P到Si十Au不断增长的实验事实.CERN能量(200AGeV/c)和AGS能量下,K++比值相近的实验事实也得到了解释.  相似文献   

4.
用BESⅠ的7.8×106J/ψ数据更为精确地测定了J/ψ→π03(π+π)和J/ψ→ω2+π)的分支比(Br(J/ψ→π03(π+π))=(2.52±0.06±0.43)%,Br(J/ψ→π03(π+π))=(1.31±0.09±0.21)%.同时对4π不变质量谱和ωππ不变质量谱进行研究分析,试图观察是否存在有兴趣的信号.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J/ψ→π+π-π0来研究ρω干涉.利用描述J/ψ衰变的一般的唯象模型对PDG-2002关于J/ψ衰变到PP和PV的实验数据做了拟合(P表示赝标介子,V表示矢量介子) ,得到ρ0→π+π-π0反常大的分支比~10-3—10-2.理论的分析结果也与这一反常大的分支比相符合.同时,得到了合理的ηη′混合角和组分夸克质量比:θ=-19.68°±1.49°,mu/ms≈0.6 .  相似文献   

6.
首次对τ→π±0v衰变的结构函数进行了模型无关的实验测量,并与KS模型、IMR模型和Feindt模型进行了比较,在误差范围内,三种理论模型与实验结果一致.与OPAL组测量的τ→3π±v道的结构函数相比,在0.52范围内未发现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对a2(1320)→π+π+π过程的衰变振幅进行张量分析,展示了如何得到三体衰变振幅.  相似文献   

8.
全同粒子间的玻色-爱因斯坦关联可以用来研究相对论性核碰撞中次级粒子源分布及有关的物理问题.本文用强子级联模型(HCM)模拟28Si(14.6A GeV/c)+Au反应,得到π粒子的freeze-out状态,进而计算了ππ关联函数,取得与实验一致的结果.还计算了freeze—out π源的均方根线度,并讨论了它与拟合方法抽取的源参数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利用L3合作组1992年和1993年的数据,通过τ→a1v→π±π0π0v道测量了由Z0衰变的τ的极化不对称性Apol=-0.239±0.126±0.100,其中第一项误差为统计误差,第二项误差为系统误差.由此推断有效电弱混合角sin2θw=0.2197±0.0219.  相似文献   

10.
基于北京谱仪收集的4.03GeV质心系能量下e+e对撞数据,分析τ±τ±→e±±+nπ0+ν's(n=0,1,2)事例,给出分支比值Br(τ±→π±ντ)=(11.64±0.49+0.76-0.73%,Br(τ±→π±π0ντ)=(24.00±1.34+1.36-1.30%,Br(τ±→π±0ντ)=(9.39±1.68+1.69-1.66%.  相似文献   

11.
K+核散射与非线性密度相关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计及K+N二体振幅的非线性密度相关修正,对入射动量为800MeV/c的K+介子与原子核4He,12C,40Ca和120Sn的弹性散射微分截面进行了微观计算,考察了不同质量数原子核的非线性密度相关修正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个研究相对论性核碰撞中K++增强的简单的强子输运模型,指出了核子热运动和多次再散射效应的重要性.考虑了多次再散射,在合理的温度范围内(T~150MeV),可得到与实验相符合的K+/π+比值(~0.20).  相似文献   

13.
利用16O束流轰击稳定形变靶152Sm和184W,在背角测量准弹散射和弹性散射激发函数,分别定出准弹和弹性位垒分布Dqel(E)和Del(E).将结果与从已有的熔合激发函数、自旋分布及其相邻同位素154Sm和184W实验得出的位垒分布进行比较,得到相互自洽的结果,同时也用ECIS79程序作了耦合道理论计算.实验表明,靶的变形效应导致位垒分布是非对称的.  相似文献   

14.
利用联合原子核研究所24立升丙烷气泡室照片,对动量为6.8GeV/cπ-介子与核子非弹性作用产生π0介子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扫描了约2700对立体照片。在宽度为29.3厘米的有效范围内得到了1275个π--N非弹性作用事例。在936个π--p事例和339个π--n事例中,观察到正电子、负电子对数目分别为240和89。考虑了气泡室对γ光子的探测效率,我们得到每个事例产生的平均π0介子数n0)=1.00±0.06。γ光子的平均横动量为p⊥γ=173MeV/c。此外,着重研究了γ光子的能量分布。在γ光子全部是由π0介子衰变产生以及π0介子和π±介子具有相同能谱的假设下,利用在相同入射粒子能量的π--N作用中所产生的次级π±介子能量分布变换成γ光子的能量分布;将本实验所得的γ光子能量分布和变换得到的分布进行比较,这两个分布在实验误差范围内完全符合。  相似文献   

15.
16O+16O弹性散射在124MeV能量下最新的全角区的实验角分布,可以被建立在16O的α结构基础上的折叠模型很好地再现.  相似文献   

16.
16O+12C系统的折叠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一个对于16O+12C系统的折叠模型.这个模型能很好地描述该系统的弹性散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7.
李清润  杨永栩 《中国物理 C》1994,18(12):1115-1118
对基于12C的两种不同的结构模型建立起的描述12C+12C的散射模型进行了对比.比较表明,12C的α粒子结构模型能给出更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陈炎发  宋燠 《物理学报》1960,16(5):247-251
本文应用标准微扰方法计算π介子衰变过程中π+→e++v+r对π+→μ++v的分枝比。文中应用了V-A型普适费米弱作用及沙拉姆提出的强作用,计算结果与目前实验结果没有矛盾。  相似文献   

19.
为了搜寻182Au, 184Au,186Au核中πi13/2⊙νi13/2转动带的旋称反转, 我们通过152Sm(35Cl,5n)182Au,171Yb(19F,4n)186Au和159Tb(29Si,4n)184Au反应对182Au,184Au, 186Au核进行了在束γ谱学研究. 本工作扩展了这3个核πi13/2⊙νi13/2带的能级纲图, 特别是确定了184Au核πi13/2⊙νi13/2带的能级自旋宇称, 发现了低自旋旋称反转现象.  相似文献   

20.
基于对能区70—160MeV 12C+12C散射角分布的分析,建立起一个能量相关的光学势.这个势能很好地再现同一能量区域内的激发函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