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Guo H  Bi LH  Ding L  Mo Y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1,31(12):3273-3276
利用激光刻蚀法制备了具有化学纯净表面的银岛膜,该岛膜有很好的表面增强特性。利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和表面增强红外光谱对胸腺嘧啶分子在银岛膜表面的吸附状态进行了对比研究。表面增强拉曼光谱中CN和C—O伸缩振动模式的出现表明胸腺嘧啶分子由原来的酮式结构变成了烯醇式结构;C(4)O伸缩振动谱带明显增强和N(3)的去质子化异构体特征峰的存在证明胸腺嘧啶分子是通过O(8)和N(3)的共同作用倾斜地吸附在银岛膜表面。对10-5 mol.L-1胸腺嘧啶在银岛膜表面上的红外光谱利用欧米采样器进行了反射法测量,发现其红外吸收增强了200倍。红外信号分析的结果支持了胸腺嘧啶分子通过O(8)与银表面发生相互作用的论断,同时也可得出胸腺嘧啶倾斜地吸附在银岛膜表面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利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对胸腺嘧啶在银胶和银岛膜上的吸附状态进行了对比研究.光谱分析表明,胸腺嘧啶吸附在银胶和银岛膜表面后其分子结构发生了互变异构,由原来的酮式结构变成了烯醇式结构.在银胶和银岛膜表面胸腺嘧啶主要以N(3)去质子化异构体的形式存在.胸腺嘧啶通过O(7)和N(3)倾斜地吸附在银胶颗粒表面,通过O(8)和N(3...  相似文献   

3.
采用DFT-B3LYP方法,6-311G(d,p)(C,H,O原子)和lanl2dz(Ag原子)基组计算了胸腺嘧啶单体(Th)和DNA光损伤产物—环丁烷型胸腺嘧啶二聚体(Th2)吸附在Ag纳米粒子上形成复合物的结构和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结果显示, Ag纳米粒子在胸腺嘧啶单体(Th)和环丁烷型胸腺嘧啶二聚体中最有利的吸附位点是O7位,相比于单个分子,复合物Th-Ag,Th2-Ag的结构和光谱发生了变化。对胸腺嘧啶单体分子,其SERS的增强因子为10,主要由N-H伸缩振动引起;复合物Th2-Ag中, SERS增强了大约18倍,主要由C2=O的伸缩振动引起,此增强机理属于极化率变化产生的静化学增强。  相似文献   

4.
胸腺嘧啶振动光谱的DFT理论研究及与实验结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运用DFT(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Th(Thymine, 胸腺嘧啶)的分子振动光谱,计算时,作者采用了B3LYP混合泛函和6-31G基函数组, 并对重原子和轻原子使用离散函数和极化函数;考虑到胸腺嘧啶晶体粉末中每两个分子之间可能形成氢键,作者加入两个水分子来模拟晶体内分子间氢键的影响。同时,在实验上测量了胸腺嘧啶的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结果表明,同已报道的计算结果相比,文章的计算结果总体上更接近实验值。通过理论和实验数据的比较分析,对胸腺嘧啶的每个振动模式进行了归属。  相似文献   

5.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在6-31+G*基组水平上研究了儿茶素-胸腺嘧啶分子间相互作用机制,得到稳定的儿茶素-胸腺嘧啶复合物13个,并且复合物形成了2个或更多的氢键. 另外,在相同机组水平上进行了振动分析,结果表明儿茶素-胸腺嘧啶复合物间存在N-H…O、C-H…O、O-H…O三种类型氢键,氢键对于复合物的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应用了分子中的原子理论和自然键轨道理论对这13种复合物中氢键的性质和特征进行了分析. 发现所有的氢键复合物进行基组重叠误差校正后的相互作用能为-18.15~-32.99  相似文献   

6.
低能离子注入引起生物体诱变效应的机理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DNA是辐射作用的靶,文章对低能氮离子注入胸腺嘧啶后的样品进行了XPS研究,发现注入后C,N,0三元素的质量百分比的相对值发生了变化,N,O含量下降,C含量明显增加.精细结构分析发现,O(ls)峰的峰位发生偏移,N(1s)峰由注入前的单峰变为3个峰,C(ls)峰由注入前的2个峰变为注入后的单峰,说明注入后各元素所处的化学环境和物理结构都发生了较大改变,N 注入能导致胸腺嘧啶分子结构的破坏,改变原结构状态.  相似文献   

7.
利用寡聚胸腺嘧啶核苷酸(PolyT)与碳纳米管(CNTs)之间的自发非共价修饰作用形成稳定的CNTs/PolyT纳米复合体系,采用共振光散射(RLS)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考察了该复合体系与汞离子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水相中单链PolyT能与CNTs形成稳定而均匀的分散体系,而单链Po1yT极易捕获汞离子生成特异性的...  相似文献   

8.
郝艳玲  张星  方炎 《光谱实验室》2011,28(4):2019-2024
通过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研究了胞嘧啶、胸腺嘧啶和尿嘧啶在粗糙银电极表面上的吸附形态随电极电位的变化关系.大量的结构信息可从丰富的表面拉曼信号及其随电极电位相应的变化而获得.分析表明在电极电位负移过程中,胞嘧啶一直通过N3位垂直吸附于纳米银颗粒表面;而胸腺嘧啶分子和尿嘧啶分子在表面的吸附状态都随电位改变发生了变化,较正电位下...  相似文献   

9.
本文中我们利用紫外、红外光谱等分析手段获取低能离子束生物诱变的信息。发现用30 ke V低能氮离子和氩离子在 0 - 2× 1 0 16 ions/cm2注入剂量范围内注入胸腺嘧啶 ,其残存率随剂量的变化趋势均出现了不同于γ射线等辐照时的线性或肩型曲线 ,而呈现一种新的变化趋势——“马鞍型”曲线 ,表明参与结构的质量沉积不足以解释“马鞍型”曲线。红外光谱的分析结果表明在离子束注入过程中胸腺嘧啶分子确实存在结构上的修复。研究结果表明紫外、红外光谱可以给出离子束注入前后生物分子结构突变或重组、分子结构突变与注入剂量的关系以及分子的修复等信息。  相似文献   

10.
 利用基因工程设计生命体以获取蛋白质,需要编辑自然界的标准遗传密码--以字母C(胞嘧啶)、T(胸腺嘧啶)、A(腺嘌呤)、G(鸟嘌呤)表示--这个过程漫长复杂、代价高昂。美国耶鲁大学的艾萨克(Farren Isaacs)和同事找到一种方法,可以随心所欲地编辑遗传密码。
在DNA 中,每三个密码子组成一个基因。TAG或TAA 表示“停止”,其他组合则表达为各种氨基酸。研究者将酵母菌株中的TAG 替换为TAA,移除TAG 密码子后,他们有效地空出位置以容纳表达氨基酸(化学家制造出的几千种“非自然”氨基酸)的密码子,这就可以生产前所未有的蛋白质。这种方法可以构造非常奇异的生命体,对各种病毒均具有免疫力,而且不会与自然的生命体发生杂交现象。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We have been interested in the synthesis of branched peptides, by grafting an amine, eg histamine, to the carboxylic group of aspartic acid side chain of Boc-β Ala-Trp-Met-Asp-Phe-NH2 also called Pentagastrin (or α-PG). Depending on the coupling conditions used, the main product obtained might be either the wanted derivative or a side-product identified a6 amino-succinyl-pentagastrin (or ASC-PG). Acid or base treatment of this product cleaved the amino-succinyl ring and yielded either α-PG or/and (β-Aspartyl)4-PC or β-PG. Amino-succinylation being a general problem in peptide synthesis of aspartyl residue containing peptides, synthesis of α-PG, β-PG, Asc-PG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C-terminal dipeptide amides were performed to be analyzed by mass spectroscopy.

FAB mass spectra (PI in glycerol) of the free peptides, as well as of their N-Boc derivatives have been recorded and compared to the mono, di, tri and tetra peptide derivatives. The pseudo-molecular ions of Boc-peptides are usually not observed. However, the intense M+1-Boc (? 100 u) ions are present.

Several sequence ions have been identified and compared to the simulation of their spectra according to six fragmentation routes.

The identification of α, β or succinimide structures from FAB spectra has been proposed.  相似文献   

12.
林祥潮  黄晓东 《光谱实验室》2009,26(6):1564-1567
报道了1-(4-硝基苯)-3-(2-吡嗪)-三氮烯(NPPT)的合成及与锌(Ⅱ)的显色反应。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存在下,于pH8.8的KCl,H3BO3-NaOH缓冲介质中,NPPT与锌(Ⅱ)形成4∶1的黄棕色络合物,在465nm处有一最大吸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3.15×104L·mol-1.cm-1,10mL溶液中,锌(Ⅱ)量在0—0.56μg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中微量锌的测定,测定结果与AAS法相符。  相似文献   

13.
采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研究了2-(N,N-二乙基苯胺-4-基)-4,6-双(3,5-二甲基吡唑-1-基)-1,3,5三嗪(dpbt)聚合物的电子结构和光物理性质,并且用二维实空间和三维实空间分析方法进行理论研究.结果表明, dpbt聚合物的第一激发态为分子内电荷转移激发态,存在较大的电偶极距变化和极化率,其中电偶极距变化与实验数值符合较好,理论计算所得到极化率数值与实验结果一致.S1激发态存在较大的电偶极距变化和极化率会导致非线性光学效应,促使高效的双光子吸收截面的形成.同时对外电场变化时dpbt的激发态性质进行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一种新三氮烯类显色剂1-(4-磺基苯)-3-(2-吡啶)-三氮烯(简称SPPT),并研究了在Triton X-100存在下,于pH为9.18的Na2B4O7-NaOH缓冲溶液中与镉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试剂与镉生成橙红色配合物.方法用于废水中微量镉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5.
赵钊  杨健 《光谱实验室》2011,28(5):2370-2372
以(2R,5S)-2,5-二甲基哌嗪为原料,经过成盐,单取代反应,用D-酉石酸对光学异构体的手性拆分,用氢氧化钠游离,最终合成(2R,5S)-N-间氟苄基-2,5-二甲基哌嗪,反应总收率为83%.该物质的合成未见文献报道,目标化合物用1H NMR,IR进行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16.
5-芳基-2-呋喃甲醛腙的NMR谱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利用变温实验和DPFGSE-NOE实验,确定了5-(3-氯苯基)-2-呋喃甲醛-N-4-甲基苯氧乙酰腙和5-(3-氯苯基)-2-呋喃甲醛-N-4-硝基苯氧乙酰腙两个新化合物25 ℃时在二甲基亚砜中的空间构型,并对这两个新化合物在25 ℃和90 ℃时的质子的化学位移进行了全归属。  相似文献   

17.
作者合成了6-氟-3-(取代)苯基-4-(1H)-喹啉酮的5-氯衍生物与7-氯衍生物,二者极性差异小,难于分离,以混合物形式存在.所合成的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本文通过1H NMR上的化学位移、积分面积以及偶合常数确证了混合物中两组份的结构.  相似文献   

18.
测定了戊环唑(1)、甲环唑(2)、丙环唑(3)的NMR谱,对其一般特征进行 了对比与讨论,用13C-1H COSY、13C-1H COLOC、DQF-COSY、DEPT等技术对它们的1H、13C NMR谱峰进行了全归属,并应用1H-1H NOESY谱研究其立体结构.
  相似文献   

19.
在pH=10.97的NaB4O7-NaOH缓冲溶液中,表面活性剂Tween-80存在下,1-(6-羟基-2-嘌呤基)-3-[4-(苯基偶氮)苯基]-三氮烯(HPAPT)与镍的显色反应,形成一种稳定的1∶2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4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40=2.06×105L·mol-1·cm-1,Ni(Ⅱ)在0-15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结合萃取分离,应用于人发、大米和油菜中镍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0.
乔梁  华美 《波谱学杂志》1995,12(1):55-61
本文报道了16种2(1H)喹啉酮及其开环衍生物的碳谱研究,归属了取代喹啉酮母核骨架及侧链上每个碳原子的化学位移,并就卤素取代对母核骨架碳的化学位移影响规律进行了探讨.文中所有化合物的核磁数据迄今未见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