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表面光电压谱法对乙酰丙酮-5,10,15,20-四-对氯苯基卟啉稀土配合物Ln(p-Cl)TPPacac和卟啉配体进行了研究,并对谱带的归属和光电压产生的机制进行了探讨。发现配合物的光伏响应明显小于配体的光伏响应,且随中心离子的不同,其响应也不同。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meso-四-(α-萘基)四苯并卟啉及其Dy,Ho,Er,TM,Yb,Lu乙酸丙酮形成的配合物在3600~220cm-1范围内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声光谱(FTIR-PAS),对主要谱带进行了经验归属。结果表明,四-(a-萘基)四苯并卟啉与稀土乙酰丙酮配合物中稀土金属离子配位削弱了乙酰丙酮环上M—O键的伸缩振动,使此谱带向低波数位移。金属敏感港带出现在~1513,~1323~1090,1053和~250cm-1。  相似文献   

3.
利用光声振幅谱和位相谱对稀土配合物(Nd(DBM)3、Sm(DBM)3和Gd(DBM)3分子内驰豫过程进行了研究。Sm(DBM)3、Gd(DBM)3和Nd(DBM)3的配体π-π^*跃迁的光声振幅强度依次增强,而Gd、Sm和Nd的配合物在配体吸收波段内位依次减小,反映分子内的驰豫过程。对于Gd(DBM)3配体最低三重态能量不能传递到中心离子4f激发态能级上而直接驰豫回基态;对于Sm(DBM)3和Nd(DBM)3,配体三重态能量有效地传递到中心离子上,Nd^3+各能级间隔小且相互重叠,激发态能量几乎全部以无辐射跃迁回基态;Sm^3+为荧光离子,激发态上的部分能量以荧光形式发射。由此并结合荧光光谱的结果建立了分子内能量驰豫模型。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meso-四-(α-萘基)四苯并卟啉及其Dy,Ho,Er,Tm,Yb,Lu乙酰丙酮形成的配合物在3600 ̄220cm^-1范围内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声光谱(FTIR-PAS),对主要谱带进行了经验归属。结果表明,四-(α-萘基)四苯并卟啉与稀土乙酰丙酮配合物中稀土金属离子配位削弱了乙酰丙酮环上M-O键的伸缩振动,使此谱带向低波数位移。金属敏感谱带出现在 ̄1513, ̄1323 ̄1090,1053  相似文献   

5.
元素分析表明稀土铕(Eu~(3+))与对甲基苯甲酸(P-MBA)及2.2'-联吡啶(dipy)形成的三元配合物的组成为Eu_2(P-MBA)_6(dipy)_2,对甲基苯甲酸、2,2'-联吡啶均以双齿配位,中心铕离子的配位数为8,两个铕离子通过四个对甲基苯甲酸基桥联,形成双核配合物,对该配合物的结构作了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及红外光谱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通过测量无机光谱烧孔系列材料MyM′1-yFClxBr1-x:Sm2+(M=Mg,Ca,Sr,Ba)中4f5d带的激发光谱随组分x和y的变化,5DJ—7F0(J=2,1,0)跃迁的荧光衰减随组分与温度的变化,对其烧孔的电子跃迁过程及其对烧孔效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在此系列材料中,随着Br含量和小半径的碱土离子的增加,Sm2+的4f5d带与5DJ能级更加接近,使7F0—5DJ的电子跃迁几率增大,烧孔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7.
孙刚  李文连 《光学学报》1997,17(2):66-170
制成了用三价Tb配合物作为发射层的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并获得纯Tb3+的发光光谱。二层结构为玻璃衬底/In-SnO(ITO)/poly(N-vinylcarbazole)(PVK)/Tb配合物/Al,在正向直流偏压下发出明亮的绿光。器件的电致发光(EL)光谱与Tb配合物薄膜的光致发光(PL)光谱完全一致,含有一个尖锐的发射带,系典型的Tb配合物的发光谱。在驱动电压为5V下,发光清晰可见,当驱动电压达到15.4V时,获得210cd/m2的发光,据知这是用Tb配合物做发射层的电致发光元件的最亮的发光。同时,通过对器件光谱及电学特性的测量、比较和分析,探讨了有关稀土电致发光机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测定了VOSO_4-谷氨酸(Glu)-邻菲啉(phen)及VOSO_4-谷氨酸-联吡啶(bipy)三元混配配合物在不同酸度下(pH=1~14)的乙二醇/水(1:1)溶液中的低温(173K)ESR谱.发现随pH的变化形成各种结构和组成的配合物,利用Johnson的加合规则、结合配合物的IR光谱推测了各种配合物的可能结构;利用电子光谱数据计算了配合物的晶体场多数;讨论了谷氨酸、π受体配合物的成配规律。  相似文献   

9.
采用光度法测定了4,4′,4″,4-磺酸酞菁镓(TsPcGa)的二聚平衡常数Kd,讨论了pH值、离子强度、水、温度等因素对Kd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掺杂金属离子对(Eu,Tb)稀土配合物发光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鹏  魏长平  任晓明 《发光学报》2009,30(1):97-100
合成了以柠檬酸为第一配体、1,10-菲咯啉为第二配体的单核稀土(Eu、Tb)配合物和Tb/Y、Eu/Y按不同比例混合的掺杂稀土配合物。采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激发和发射光谱等对合成的配合物结构和荧光性能进行了表征。红外光谱表明稀土离子与第一、第二配体进行了配位,配合物的紫外吸收主要是配体的吸收,保持了π→π* 电子跃迁的特征。激发和发射光谱表明,不发光稀土离子Y3+的掺入能显著增强发光稀土离子的光发射强度。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现状,指出大学与中学物理实验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根据现代教育理论,提出了大学一年级物理实验教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一种自制的动量矩守恒演示仪,该仪器具有小巧、美观、灵活、稳定、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国内不确定度概念在物理实验中的简化作法,对用分光计测棱镜折射率实验进行了不确定度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力学量算符的本征函数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登云 《大学物理》1998,17(1):10-13
给出一种利用升或降算符力学量算符本征函数一般表达形式的方法,这种方法比其它方法简单得多。  相似文献   

15.
从理论上推导了在液面下的小球何时达到收尾速度公式,并给出一组实验数据,得出小球从液面自由下落时很快能达到收尾速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溶液折射率公式的一种验证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籍延坤  郭红 《物理与工程》2001,11(5):37-37,59
给出了通过阿贝折射仪测溶液折射率和百分比浓度来验证其折射率公式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7.
晶柱粘连对CsI:Na转换屏分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金川  周彬等 《光子学报》2001,30(10):1214-1217
本文用MonteCarlo方法研究了CsI:Na转换屏中晶柱之间的粘连对其空间分辨特性的影响,给出了不同粘连程度下可见光在转换屏中的点扩展函数及相应的MTF曲线.通过几种不同粘连系数下模拟结果的比较可见,要获得一个高分辨的转换屏应尽可能减小晶柱之间的粘连.对于一个实际的转换屏其粘连系数至少应在40%以下,最好控制在20%以内.  相似文献   

18.
田玉金  杭寅 《发光学报》1991,12(3):230-237
用基质晶片作参比,测量了Cu+、Er3+等离子激活的钨酸锌晶体的光谱,并进行了分析讨论,发现激活离子与基质晶格之间存在能量传递过程.晶体在可见光区有比较强的荧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在不同操作条件下固定化光合细菌包埋颗粒内的底物传输特性,得到入射光照强度、培养温度和培养基pH值等操作参数对包埋颗粒内底物传输Thiele模数、内扩散有效因子的影响.分析发现Thiele模数随实验参数变化呈先增加后下降变化趋势,内扩散有效因子则呈相反的变化趋势,表明了当操作条件越适于光合细菌生长代谢,内扩散速率对包埋颗粒内底物消耗的限制性影响越明显.较低的Thiele模数表明包埋颗粒内底物消耗主要为反应控制过程.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在杨氏弹性模量测定的实验中,光学系统的速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