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维药是祖国医药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维药现代化,即利用现代技术研究维药的有效成分,是维药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商品化和产业化的必经之路。本文建立了维药蜀葵花中有效成分芦丁、槲皮素和山柰酚的选择性提取方法,优化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这3种有效成分的分析条件。采用HC-C18色谱柱(250 mm×4.6 mm, 5 μm)和甲醇-0.4%磷酸(50:50, v/v)流动相,在柱温30 ℃和流速1.00 mL/min的条件下实现了3种物质之间以及和干扰物之间的基线分离。维药蜀葵花中芦丁、槲皮素及山柰酚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2.5~150 μg/mL (r=0.9998), 12.5~125 μg/mL (r=0.9999)及12.5~125 μg/mL (r=0.9988),加标回收率(n=5)分别为100.3%(RSD=1.1%)、97.60%(RSD=0.47%)、97.75%(RSD=0.71%)。该方法实现了同时测定维药蜀葵花中芦丁、槲皮素及山柰酚,为其他黄酮类物质的开发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可为其他维药分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吕昱帆  王继芬  常靖  李超  彭山珊 《色谱》2019,37(1):80-86
采用改良的QuEChERS前处理方法,建立了同时检验腐败血中吗啡和6-单乙酰吗啡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腐败血中加入乙腈-水(4:1,v/v)混合溶液、30 mg NaCl和60 mg MgSO4盐析促进相分离,最后经25 mg N-丙基乙二胺(PSA)和25 mg MgSO4净化。选用ZORBAX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分离,0.01%(v/v)氨水和乙腈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电喷雾电离正离子(ESI+)模式扫描,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结果表明,吗啡和6-单乙酰吗啡在5~20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 0.9957,检出限(S/N=3)均为1 μg/L,定量限(S/N=10)均为5 μg/L。3个加标水平(5、100和200 μg/L)下,吗啡和6-单乙酰吗啡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1.84%~103.44%和81.03%~104.46%,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2%,基质效应为83.04%~107.61%。方法简便、灵敏、可靠,可实现腐败血中吗啡和6-单乙酰吗啡的快速定性定量检验。  相似文献   

3.
张凯  秦宇  卞华  曹慧  刘天益  葛宇 《色谱》2018,36(10):999-1004
建立了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羊肉中8种抗真菌药的方法。羊肉样品用含2.0%(体积分数)甲酸的乙腈溶液提取后,采用QuEChERS方法净化。采用Atiantis® T3色谱柱(100 mm×2.1 mm,3 μm)进行分离,以乙腈-0.1%(v/v)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电喷雾电离源、正离子模式(ESI+)和多反应监测模式(MRM)下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实验比较了不同提取溶剂的提取效果,并优化了色谱和质谱的分析条件。结果表明,8种抗真菌药物在0.2~5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0.99;检出限(LOD)为0.3~3.0 μg/kg,定量限(LOQ)为1.0~10.0 μg/kg。8种抗真菌药在低、中、高3个水平下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0.3%~118.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4%~4.3%(n=6)。该方法灵敏高效,回收率优良,重复性好,适用于羊肉样品抗真菌药物的有效检测。  相似文献   

4.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PLC-Q Orbitrap HRMS)的同时定性定量功能,建立了食品接触塑料制品中48种污染物残留的检测方法。用甲醇提取目标化合物,经微波辅助萃取,采用CAPCELL PAK MG Ⅱ C18色谱柱(150 mm×2.0 mm,5 μm)分离,以0.04%(v/v)甲酸甲醇溶液和含0.04%(v/v)甲酸与20 mmol/L(v/v)乙酸铵的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加热电喷雾电离(HESI)源、全扫描/实时二级质谱(Full MS/dd-MS2)监测模式下进行检测。结果表明,48种目标化合物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 0.9950;检出限为0.1~1.0 μg/kg;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1.2%~108.8%,相对标准偏差为2.2%~11.8%(n=6)。该法具有操作简单快捷、灵敏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刘真真  齐沛沛  王新全  陈文学  吴莉宇  王强 《色谱》2016,34(11):1048-1054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快速与高分辨的分析优势,通过系统地考察样品制备、仪器分析中影响维生素C响应灵敏度和稳定性的各主要因素,建立了果蔬中维生素C的定量分析方法。果蔬样品在干冰保护下高速匀浆获得均匀的匀浆液,用0.1%(v/v)甲酸溶液提取后,采用Waters Acquity-UPLC T3色谱柱(100 mm×2.1 mm,1.8 μm)分析,柱温为30℃,进样量为5 μL,流动相为0.05%(v/v)甲酸-甲醇溶液(8:2,v/v),流速为0.25 mL/min。提取的定量离子为[M-H]-m/z 175.0238),定性离子为[M-C3H4O3]-m/z 87.0077),质量允许误差为5×10-6(5 ppm)。结果表明:维生素C在0.02~5.0 mg/L范围内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呈线性,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92;检出限及定量限分别为0.008 mg/L(S/N=3)和0.02 mg/L(S/N=10);在不同添加水平下,维生素C的平均回收率为89.3%~113%,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40%。在优化的条件下,对32批次的国产和新西兰猕猴桃样品进行检测,国产猕猴桃中维生素C的含量范围为498~1625 mg/kg,新西兰进口猕猴桃中维生素C的含量范围为247~449 mg/kg。该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良好,可用于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的准确测定。  相似文献   

6.
彭祖茂  朱丽  邓梦雅  张协光  郑裕辉 《色谱》2018,36(11):1140-1146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检测植物油中4种生育酚、4种生育三烯酚、4种植物甾醇、β-胡萝卜素和角鲨烯等14种营养成分的方法。样品经皂化处理后,采用石油醚提取浓缩,用甲醇定容。采用Poroshell 120 PFP色谱柱(150 mm×3.0 mm,2.7 μm)分离,以0.1%(v/v)甲酸水溶液和0.1%(v/v)甲酸甲醇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采用大气压化学电离源、正离子模式,在选择反应监测模式下扫描。结果表明,14种营养成分在0.05~10.0 mg/L范围内相关系数≥0.9971;在不同添加水平下,14种营养成分的回收率为80.7%~100.5%,相对标准偏差<6.0%(n=6);方法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1~0.30 μg/g和0.04~1.00 μg/g。该法灵敏、准确,分析时间快,稳定性好,适用于植物油中14种营养成分的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7.
钱烨  张雅玮  王震  尹敬  彭增起  周光宏 《色谱》2019,37(5):539-546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GC-MS)测定酱猪蹄和酱猪肘中7 β-羟基胆固醇、5 α,6 α-环氧化胆固醇、胆甾烷-3 β,5 α,6 β-三醇、25-羟基胆固醇和7-酮基胆固醇5种胆固醇氧化物(COPs)含量的方法。样品经甲醇-氯仿(1:2,v/v)混合溶液提取,硅胶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后,加入N,O-双(三甲基硅基)乙酰胺-三甲基氯硅烷-三甲基硅基咪唑(3:2:3,v/v/v)(Sylon BTZ)进行衍生化处理,设置合理的柱温升温程序,采用选择离子扫描(SIM)模式进行检测。在优化条件下,5种COPs在22 min内实现分离,且分离度良好。5种COPs的线性范围满足测定要求,3个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61.16%~96.96%,相对标准偏差≤ 7.80%(n=3),检出限(以信噪比为3计)和定量限(以信噪比为10计)分别为0.02~47.07 ng/g和0.06~156.90 ng/g。该法快速简便,线性范围广,灵敏度高,可作为测定实际样品中COPs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黄雯雯  勾新磊  胡铁靖  胡光辉  赵新颖 《色谱》2018,36(10):985-990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HPLC-Q/Orbitrap HRMS)测定血清中的胆固醇及其6种代谢标志物(2,4-脱氢胆甾醇、7-烯胆甾醇、菜油固醇、豆固醇、β-谷固醇和角鲨烯)。以乙腈作为提取溶剂,超声提取,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 μm),以95%(v/v)的甲醇-乙腈(2:8,v/v)-5%(v/v)水做流动相,等度洗脱15 min,流速0.4 mL/min。在大气压化学电离源(APCI)正离子扫描模式下,质谱采用全扫描/数据依赖二级扫描(Full MS/dd MS2)监测模式,同时获得定性和定量结果,一级分辨率为70000 FWHM,二级分辨率为17500 FWHM。7种目标物质在其线性范围内的线性相关系数(r2)均不小于0.992,检出限为0.8~62.1 μg/L,3个加标水平下的回收率为82.1%~97.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6%~7.4%。方法准确、简单、快捷,可以作为血清中胆固醇及其6种代谢标志物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该文建立了大孔树脂-高速逆流色谱分离薇甘菊中黄酮类物质的方法。分离条件为:采用大孔树脂AB-8,洗脱液为50%(v/v)乙醇水溶液,高速逆流色谱溶剂体系为正丁醇-乙酸-水(4:1:5,v/v)。从薇甘菊中分离到4种黄酮类物质:槲皮素-3-O-芸香糖苷(纯度90.2%)、山奈酚-3-O-芸香糖苷(纯度98.55%)、木犀草苷(纯度98.33%)和紫云英苷(纯度99.23%)。建立的大孔树脂-高速逆流色谱方法简单、高效,可扩展应用于从其他植物中分离黄酮类物质。  相似文献   

10.
周劭桓  梁川  唐阳  廖艳华  林文斯 《色谱》2018,36(5):425-430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快速测定红薯叶中15种功效成分的分析方法。样品用80%(v/v)甲醇水溶液提取后,采用C18色谱柱(100 mm×2.1 mm,1.8 μm)进行分离,以乙腈-0.15%(v/v)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电喷雾电离(ESI)源、负离子扫描模式下,通过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各物质分子的离子峰。在各自的范围内15种功效成分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95~0.9998;在3个加标水平下,15种化合物的回收率为82.2%~131.4%,相对标准偏差为3.6%~8.3%;方法的检出限为0.13~0.64 μg/L。该方法前处理简单,灵敏度高,适用于红薯叶中功效组分的快速分析,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咖啡奎宁酸类物质是红薯叶中的主要功效成分。  相似文献   

11.
胡胜杰  李优  周莹  伊雄海  邓晓军  陈沁  徐敦明  钮冰 《色谱》2019,37(7):701-711
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保健食品中50种非食用添加物的分析方法。样品经甲醇提取,QuEChERS法净化,Agilent Phoroshell SB C18柱(150 mm×3.0 mm,2.7 μm)分离,并以0.1%(v/v)甲酸水溶液与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电喷雾正离子模式和负离子模式同时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检测。结果表明,50种化合物均得到较好的分离,线性范围内基质匹配标准溶液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9)。方法的检出限(LOD,S/N≥3)与定量限(LOQ,S/N≥10)分别为0.010~1 mg/kg和0.02~2 mg/kg。考察了50种非食用添加物在5种典型保健食品基质(口服液、片剂、膏剂、丸剂、胶囊)中的加标回收率,在1 LOQ、2 LOQ、10 LOQ加标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63.1%~115.7%,相对标准偏差(RSD)均不大于8.9%(n=6)。该方法简单、灵敏度高且实用性强,适用于保健食品中50种非食用添加物的确证。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一种快速测定奶酪中大环内酯类、磺胺类、喹诺酮类和四环素类共50种兽药残留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改进后的QuEChERS对奶酪进行前处理。样品在加入Na2EDTA缓冲液和陶瓷均质子后,在5%(v/v)醋酸乙腈条件下进行振荡提取,氯化钠和无水硫酸钠用于盐析,经C18吸附剂净化后,供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测定。目标化合物经ZORBAX-SB-C18柱梯度分离,在正离子动态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奶酪中50种兽药的定量限(LOQ)为0.05~20 μg/kg;在3个添加浓度(20、50、100 μg/kg)下(n=6),平均回收率在70%~120%范围内的比例分别为94%、92%和9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14%。对市售的7个样品进行测定,其中两个样品分别检出了微量的罗红霉素和氟甲喹兽药残留。该方法快速简便,适用于奶酪中兽药残留的快速检测和日常监控。  相似文献   

13.
王萍亚  周勇  戴意飞  黄鹂  赵巧灵 《色谱》2015,33(8):822-829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技术建立了水产品中28种酸性合成色素的快速检测方法。水产样品采用氨水-水-乙醇(2:1:7, v/v/v)溶液提取,经氨基化吸附剂基质分散法净化后直接用UPLC-Q-TOF MS测定。目标物经Eclipse Plus-C18柱分离,以0.1%(v/v)甲酸-5 mmol/L乙酸铵水溶液和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负离子模式下全信息串联质谱扫描模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水产品中28种酸性合成色素的定量限(LOQ, S/N=10)为20~100 μg/kg;并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1,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5.61%;在3个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70.24%~106.47%,相对标准偏差为5.62%~9.65% (n=6)。该方法快速简单、灵敏度高,适用于水产品中28种色素的快速筛查。  相似文献   

14.
黄鹂  戴意飞  王萍亚  周勇  赵巧灵  蒋玲波  罗海军 《色谱》2015,33(10):1097-1103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快速检测水产品中15种碱性合成色素的方法。水产样品经乙腈(含10%(v/v)乙酸)提取,采用C18复合硅胶基质分散管进行样品净化处理。目标物采用C18色谱柱分离,以乙腈和0.1%(v/v)甲酸-5 mmol/L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电喷雾正离子模式检测。结果表明:15种碱性色素的定量限(LOQs, S/N=10)为0.1~100 μg/kg,并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3。在3个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80.60%~107.37%,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33%~6.69%(n=6)。该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度高,适用于日常水产品中15种碱性合成色素的快速筛查。  相似文献   

15.
朱万燕  张欣  杨娟  徐文远  许美玲 《色谱》2015,33(9):1002-1008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快速检测猪肉中6类33种兽药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采用QuEChERS方法进行前处理(5%(v/v)乙酸乙腈溶液提取,C18和NH2吸附剂净化),采用ZORBAX SB-C18色谱柱(100 mm×2.1 mm, 3.5 μm)分离,以乙腈-0.1%(v/v)甲酸水溶液(含5 mmol/L乙酸铵)为流动相,梯度洗脱,Q-TOF MS电喷雾正离子模式分析检测。在全扫描采集模式下,以准分子离子峰的峰面积定量,以化合物的色谱保留时间和精确质量数定性。在Target MS/MS采集模式下,通过碎片离子的精确质量数进一步确证化合物。33种化合物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 33种化合物的定量限(S/N=10)为2.5~100 μg/kg,添加回收率为67.0%~109.0%,相对标准偏差(RSD,n=6)均不高于15.1%。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适用于猪肉中多类兽药残留的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16.
李梅  杨朝霞  陈华磊  郝俊光 《色谱》2016,34(3):258-262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技术定量检测了啤酒和麦汁中的2,5-二甲基-4-羟基-3(2H)-呋喃酮(DMHF)、2(或5)-乙基-5(或2)-甲基-4-羟基-3(2H)-呋喃酮(EMHF)和2-乙酰吡咯(2-AP)3种麦香风味物质。使用C18固相萃取柱净化样品。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50 mm×2.1 mm, 1.8 μm)分离,以0.1%(v/v)甲酸水溶液和0.01%(v/v)甲酸乙腈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结合这3种化合物的保留时间,在正离子模式下,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技术进行定量检测。当质量浓度低于1000 μ g/L时,校准曲线的线性良好(R2>0.999)。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在74.3%~86.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n=6)在4.8%~7.3%之间。由于酵母发酵时会生成DMHF和EMHF,导致啤酒中这两种物质的含量明显高于麦汁。某些品类啤酒如印度淡色爱尔啤酒(IPA),通常含有较高的麦香风味物质。该法样品处理简单,选择性好,且灵敏、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啤酒生产的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同时检测淡水鱼中柱孢藻毒素、节球藻毒素、微囊藻毒素-RR、微囊藻毒素-YR及微囊藻毒素-LR的分散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样品粉碎后,用乙腈-水-甲酸(89 ∶ 10 ∶ 1,v/v/v)提取目标物,C18分散固相萃取柱净化,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 C18色谱柱分离,乙腈和水梯度洗脱,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进行定性分析,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考察了提取溶剂及吸附剂种类对提取效率和净化效果的影响,并优化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条件。该法在各自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54;检出限为5~10 μg/kg,定量限为15~40 μg/kg;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62.3%~101.2%。该方法前处理方法简单快速,灵敏高效,适用于淡水鱼中柱孢藻毒素、节球藻毒素和微囊藻毒素的有效检测。  相似文献   

18.
杨欢  孙伟华  曹赵云  马有宁  柴爽爽  秦美玲  陈铭学 《色谱》2016,34(11):1070-1076
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果蔬中啶酰菌胺、吡噻菌胺、吡唑萘菌胺、氟唑菌酰胺、联苯吡菌胺、氟唑环菌胺、氟唑菌苯胺和氟吡菌酰胺8种新型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残留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通过比较乙二胺-N-丙基硅烷(PSA)和十八烷基键合硅胶吸附剂(C18)两种分散固相萃取剂不同添加剂量下的吸附作用和净化效果,优化QuEChERS方法净化过程,以乙腈-0.1%(体积分数)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使8种目标化合物在Poroshell 120 EC-C18色谱柱上分离,经电喷雾正/负双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质谱检测,外标法定量。8种目标化合物在0.5~500.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方法检出限为0.2~1.7 μg/kg,定量限为0.5~5.0 μg/kg。各种目标化合物在8种基质中3个添加水平(5.0、25.0和125.0 μg/kg)下的回收率为71.4%~121.3%,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0.8%~17.2%。该方法操作简单、净化效果好,适用于果蔬中新型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9.
韩吉春  李广林  王小臣  骆亦奇 《色谱》2016,34(6):567-571
建立了一种高通量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检测干血点(DBS)中同型半胱氨酸(homocycteine, Hcy)的方法。以DBS为样本,homocystine-D8为同位素内标,二硫苏糖醇(DTT)为蛋白结合态Hcy的还原剂,使用含0.1%(v/v)甲酸、0.05%(v/v)三氟乙酸的乙腈溶液萃取。整个前处理过程使用自动移液平台及96孔板实现高通量自动化操作。处理后的样本经过Phenomenex CN柱分离,使用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LC-MS/MS分析。结果表明:Hcy的检出限为0.12 μ mol/L(S/N=3),定量限为0.46 μ mol/L(S/N=10)。Hcy在1.16~148.00 μ mol/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4。Hcy的平均回收率为(103.0±4.97)%~(112.0±2.13)%,日内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9%~4.6%,日间RSD为1.5%~7.1%。DBS样本在不同温度(-4、-20、22和37℃)下储存不同时间(0、1、2、3、4、5、6、14天)后的稳定性试验显示样本总体RSD<15%,经前处理后的样本在48 h内的稳定性试验显示样本总体RSD<5%。该方法与传统生化分析方法的相关性好(R2=0.9818, n=47)。  相似文献   

20.
焦慧泽  陆世清  侯迪  张前前 《色谱》2019,37(6):605-611
建立了加速溶剂萃取(ASE)-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串联质谱法(MS/MS)测定茶叶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方法。ASE萃取温度为80 ℃,萃取压力为10.34 MPa,以正己烷-丙酮(2∶1,v/v)为溶剂静态萃取5 min,循环一次。萃取液浓缩后经GCB/NH2-Florisil柱净化,UPLC分离,MS/MS正离子扫描(ESI+)、多反应离子监测(MRM)模式进行分析,外标法定量。线性回归分析表明:10种拟除虫菊酯的浓度与其峰面积的线性关系显著,相关系数(r)均不小于0.9995,检出限(LOD)在0.5~5.0 μg/kg之间,定量限(LOQ)在1.6~16.6 μg/kg之间;在定量限、0.4 mg/kg以及最高残留限量(MRL,无MRL的加入1 mg/kg)3个水平进行添加回收试验(n=7),回收率为68.7%~103.8%,RSD为0.8%~13.2%。该方法前处理简单,耗时短,灵敏度和准确度高,可满足茶叶中痕量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测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