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异苯橡胶和环化异苯橡胶结构表征孙晓日,李大珍,余尚先(山东昌潍师范专科学校化学系山东潍坊261013)(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北京100875)关键词异苯橡胶,环化异苯橡胶,结构异戊二烯与苯乙烯无规共聚或嵌段共聚得到异苯橡胶已有不少研究和报导 ̄[1,2]...  相似文献   

2.
张希 《高分子学报》2022,53(5):441-444
传统橡胶弹性模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不能真实地反映橡胶的交联网络结构,不能解释多个网络结构参数对橡胶力学性能的影响,也不能很好地描述大变形条件下橡胶的弹性.为了解决上述科学问题,崔树勋等提出了一个新的模型(TCQMG模型),在该模型中橡胶交联网络同时包含顺-1,4-聚异戊二烯和聚硫,并且高分子链的弹性同时包含了熵弹性和焓弹性.研究表明,新的模型不仅可以很好地描述硫化橡胶的弹性,还可以解释硫含量等参数对橡胶性能的影响.考虑到天然橡胶与其他橡胶甚至超分子水凝胶在网络结构上的相似性,新模型也可能用于描述这些材料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3.
炭黑填充顺丁橡胶(BR)复合材料中多重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溶液浸泡及高速离心的方法分离了填料与聚合物间的强弱相互作用,研究了炭黑填充BR复合材料中多重相互作用与炭黑含量的关系,基于不同结合橡胶含量与储能模量的关系,提出了该多重相互作用随炭黑含量的演变模型.结果表明,存在于炭黑凝胶Ⅰ中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结晶熔融峰在炭黑凝胶Ⅱ中均完全消失,该现象意味着炭黑凝胶Ⅰ中测得的玻璃化转变及结晶行为只是与炭黑形成弱相互作用的那部分分子链段的贡献.在选用玻璃化转变温度考察炭黑-橡胶相互作用时应综合考虑样品特性以及测试方法.当炭黑含量不高于50 phr时,结合橡胶Ⅱ的含量随炭黑含量的增多呈线性增大,结合橡胶Ⅲ的含量则受炭黑含量的显著影响.炭黑填充橡胶复合材料中的多重相互作用可通过重叠模型进行描述,当炭黑含量分别为25~30phr,50~55 phr以及70~80 phr时,填充复合材料体系中分别存在结合橡胶Ⅲ的重叠层,结合橡胶Ⅲ和结合橡胶Ⅱ的重叠层,以及结合橡胶II的重叠层.  相似文献   

4.
聚硫橡胶和环氧树脂互穿网络和共聚网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丙烯酸酯封端的聚硫橡胶,环氧封端的聚硫橡胶分别同双酚环氧树脂合成互穿网络和共聚网络,并研究了它们的相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所有样品都具有低温柔性和良好的力学性。  相似文献   

5.
高抗冲聚苯乙烯的增韧机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概述了以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为中心的有关橡胶增韧机理的理论,并且总结了界面,性能、粒子尺寸、粒 距及缠结密度等因素对橡胶/高分子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橡胶材料的结构与黏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橡胶基体与补强剂粒子通过界面相互作用而形成高度"结构化"的三维黏弹性材料.讨论了结合橡胶(BdR)形成机制、分子弛豫特性、补强机理、非线性黏弹性的基础研究进展,分析了已有研究结果所存在的矛盾或争议,结合本课题组在高填充橡胶材料黏弹性方面的研究,探讨了结构-性能关系并提出展望.虽然BdR形成机制(物理吸附、化学吸附)、补强机理(针对"孤立粒子"的Einstein-Smallwood、Guth-Gold方程及其修正形成、针对"粒子团簇"的粒子簇动态团聚模型、针对"粒子网络"的逾渗模型和拥挤网络模型)、非线性行为(粒子-粒子相互作用说、粒子-橡胶(界面)相互作用说、粒子网络说、互穿网络说)等长期存在争议,长达一个多世纪的研究已基本弄清橡胶材料的结构(动力学)非均质性、应变(应变速率)放大效应、界面相互作用(粒子表面高分子存在能动性梯度)等基本事实.在分析BdR对橡胶黏弹行为影响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今后橡胶科学研究的两个重要方向,即将结构(动力学)非均质性纳入补强与非线性黏弹性理论范畴,以BdR或粒子-橡胶凝胶为纽带建立微观效应(多时间尺度的分子运动、多空间尺度的粒子分散状态)-宏观性能关系.  相似文献   

7.
根据作者已建立的准网络形态模型和推导出的基体层厚度计算公式,从实验上研究了橡胶粒子的分布对聚氯乙烯(PVC)/丁氰橡胶(NBR)共混物脆韧转变的影响.结果表明,不仅无规形态PVC/NBR共混物存在脆韧转变主曲线,而且准网络形态PVC/NBR共混物也存在脆韧转变主曲线.但是两条主曲线明显不重合,表明橡胶粒子的分布对PVC/NBR共混物脆韧转变有显著影响.而且准网络形态PVC/NBR共混物的临界基体层厚度比无规形态PVC/NBR共混物的临界基体层厚度大得多,表明准网络形态比无规形态明显有利于增韧.因此临界基体层厚度不仅是基体的特征参数,还是界面粘结和橡胶粒子分布的函数.  相似文献   

8.
橡胶表面化学镀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橡胶表面化学镀镍;化学镀镍;敏化;活化;橡胶  相似文献   

9.
辐射增强PP/BR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在多官能团单体-三烯丙基异氰酸酯存在下,共混体系聚丙烯/1.4-聚丁二烯橡胶的辐射效应,用DSC,动态粘弹谱对其进行表征。结果显示,三烯丙基异氰酸酯主要分布于聚丙烯/1.4-聚丁二烯橡胶共混物的界面自高能射线作用下,被引发参与界面反应,从而改善了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增强也界面粘接,提高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0.
炭黑/SBS/橡胶复合材料的电学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炭黑填充SBS/橡胶制备导电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导电性、电阻率随温度变化的特性。讨论了炭黑填充率、炭黑结构和性质以及SBS对复合材料导电性和电阻率-温度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指出,使用中等结构炭黑(N550)填充SBS/橡胶共混基体可获得一定强度的PTC复合材料;适量填充SBS可改善SBS/橡胶复合材料的高温ρ ̄T特性,硫化SBS/SBR可减轻其滞后性。  相似文献   

11.
用动态扭摆法测试聚丙烯酸丁酯橡胶增韧环氧树脂的动态力学行为,研究在环氧树脂低固化度和高固化度时,橡胶活性官能团种类(环氧基官能团与羧基官能团)和数量(官能度)对其影响。研究体系中橡胶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移动大小,与橡胶和基体树脂健合程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异氰酸酯对EPDM橡胶粘接的影响;EPDM橡胶;异氰酸酯;粘接  相似文献   

13.
橡胶制品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热、氧、热氧、光、辐照及机械应力等因素影响,会产生降解、交联等老化行为.不同种类橡胶因其使用环境和要求不同,其老化机理也各不相同.本文介绍了橡胶老化的化学机理、研究方法及预测方法和模型,综述了近年来不同品种的橡胶及橡胶/橡胶并用体系的老化行为研究进展.通过对橡胶老化行为和机理的综述,有助于系统...  相似文献   

14.
阻尼材料,特别是橡胶阻尼材料,作为一种减振降噪,改善人机工作环境和设计制造水平的特殊功能材料,在高铁快轨、航空航天、海军舰船、机械工程和国家安全等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随着社会文明程度和设计制造水平的提高及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橡胶阻尼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使新型高性能橡胶阻尼材料成为竞相研发的材料之一。本文将从橡胶基体的选择、分子结构和微观结构的设计、特殊阻尼机制的构筑等方面介绍橡胶阻尼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橡胶的填料问题一直是人们的研究热点,针对炭黑和白炭黑在橡胶生产中存在的污染问题,本文选用成分结构与白炭黑类似的硅藻土来填充各种橡胶。首先对硅藻土进行了改性,并对不同改性剂改性硅藻土用于填充橡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5份偶联剂Si69的改性效果最佳。通过机械共混法制备了改性硅藻土/橡胶纳米复合材料,通过力学性能测试确定了比较适合硅藻土填充的橡胶是氟橡胶、三元乙丙橡胶和丙烯酸酯橡胶。绿色环保且价格低廉的硅藻土可以替代白炭黑增强填充氟橡胶、三元乙丙橡胶和丙烯酸酯橡胶。  相似文献   

16.
石墨烯/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墨烯结合了碳纳米管导电和黏土片层的结构特征,为发展高性能、多功能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提供了新的方向.石墨烯/橡胶纳米复合材料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众多研究结果表明石墨烯是橡胶的理想填料之一,为高性能橡胶改性提供了新途径.本文介绍了石墨烯/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3种主要制备方法,即乳液共混法、溶液共混法和机械混炼法,以及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电学性能、气体阻隔性能和热学性能,并分析了该类材料的发展前景和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双酚A对多官能度环氧基和羧基聚丙烯酸正丁酯橡胶增韧环氧树脂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双酚A,拉伸断裂能有大幅度提高,同时不降低弹性模量。这可能是由椽胶提高断裂伸长与双酚A提高屈服应力产生协同效应的结果。对羧基橡胶增韧的三元共混体系,拉伸断裂能随羧基官能度上升而增加。断裂面的形态研究表明,由于羧基橡胶与双酚A的酯化反应,大大减少了羧基橡胶聚集对增韧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石墨烯/橡胶纳米复合材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墨烯具有极高的力学性质和导电/导热性质,在橡胶复合材料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首先简要综述了石墨烯的制备和功能化,而后重点介绍了石墨烯/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性能及相关的结构-性能关系研究的现状,并对石墨烯/橡胶复合材料研究的挑战和机遇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FTIR-ATR方法考察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与天然橡胶(NR)及丁苯橡胶(SBR)两个共混体系,发现NR的835cm~(-1)和SBR的964cm~(-1)两个吸收峰因与聚乙烯共混而增高变窄,说明聚乙烯的非晶链段和橡胶分子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0.
固态橡胶具有较高的分子量、强度及伸长率,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均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固态橡胶黏度较高,在应用中往往必须引入添加剂.而液体聚异戊二烯是一种液态橡胶,可以作为固态橡胶的软化剂;得益于其特殊的形态和性能,液体聚异戊二烯可望在多方面得到应用.对液体聚异戊二烯的合成与应用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