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光光度法测定工业水中的酚酞碱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工业及锅炉用水中酚酞碱度的分析方法。以间硝基苯酚为显色剂,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吸光度与酚酞碱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对测定波长、显色剂用量、显色时间等条件进行优化选择,考察了该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方法检出限为0.004 5 mmol/L,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20%~0.70%(n=9),加标回收率为97.0%~99.0%。该方法检出限低,精密度高,受样品颜色,浑浊度等的影响小,适合工业及锅炉用水酚酞碱度的测定,尤其适用于低酚酞碱度水样。  相似文献   

2.
快速测定蜂王浆中蜂王酸的分光光度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栗风珍  唐波 《分析化学》1995,23(1):56-59
本文提出了用差示分光光度法和一阶导数分光光度法测定蜂王浆中蜂王酸的含量,差示光谱最大测定波长为(+)228.0nm;一阶导数光谱测定波长为(+)204.5nm和(-)233.5nm。线性范围为0-20μg/ml(差示分光光度法)和0-15μg/ml(一阶异数分光光度法)。二法在实际测定中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和准确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在Triton X-100存在下金试剂(4,4'-双(二乙氨基)二苯基甲硫酮)与金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该显色体系的最佳显色酸度为pH3.5—5.6。配合物的组成:金:金试剂=1:4,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65×10~5(565nm),不稳定常数为K_不=4.79×10~(-22),在25ml体积中,金量在0—20μg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应用全差示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不同含量级别金的测定,并采用活性碳富集分离金。制定了全差示光度法测定地质样品中金的方法。该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测定范围广,适用于地质样品中不同含量金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第五讲全差示分光光度法的应用设计在全差示光度法中,由于全差示特征参量微电流i决定着全差示光度法测量的精度和灵敏度,因此,在全差示光度法用于实际分析测定时,为充分发挥全差示光度法的长处,保证该法测量能在最佳差示条件下进行,就要解决全差示参量的优选和设计问题。这是有别于普通光度法应用技术概念的一个新问题。  相似文献   

5.
全差示光度法测定水土壤沉积物中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差示光度法作为一种新技术,具有精密度好和灵敏度高的特点,扩大了吸光光度法的检测范围,现已用于分析测试中。本文研究了Fe(Ⅱ)-邻二氮菲体系用于总铁测定时的全差示光度法条件,使得该方法既能用于微量铁也能用于高含量铁的测定。利用本法测定某江水过滤水、沉积物及土壤标样中的总铁,与标准值及AAS法和ICPAES法测定结果相比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一种同时测定两组分的新方法,即双波长K系数-标准加入分光光度法。该法同时进行两组的标准加入,以两个组分的最大吸收波长为测定波长,又互为参比波长,以一套吸光度数据同时完成两个组分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用姜黄素分光光度法测定工厂废酸液中的硼含量。用姜黄素草酸溶液作显色剂,在波长550nm处测得硼标准系列溶液的吸光度,吸光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8。该方法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0.5%,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鉴于布洛芬(简称BLF)在医药上的应用价值,其含量的测定一直为人们所关注。目前该药的测定方法有酸碱滴定法、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及差示扫描量热法等,而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尚未见报道。本实验基于BLF在适当的酸性条件下与Cu^2 形成络合物,通过CHCl3萃取,测定水相中剩余Cu^2 的含量来利用络合反应-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制剂中BLF的含量。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9.
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硅铝铁合金中高硅李树伟,李凤丽(四川师范大学化学系成都,610068)(成都航空发动机公司成都,610066)关键词硅,合金,差示分光光度法硅铝铁合金在航空工业、机械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该合金中硅含量较高(硅含量15-20%),...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了一种同时测定两组分混和物的新方法,即双波长K系数-标准加入-导数分光光度法,该法同时进行两组分的标准加入,以两个组分的峰值波长为测定波长,又互为参比波长,利用K系数法以一套吸光度数据同时完成两个组分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统计模拟分光光度法建立了同时测定增效联磺片三组分含量的分析方法。用全面交叉组合法安排实验,获得有限但足够的实验数据,再用逐步回归法构造在不同波长下吸光度与组分浓度经验关系的“最优”数学模型,用全组合检索法寻优求出未知样品诸组分的含量。为认证此方法用均匀设计安排回收率试验,并对含量测定结果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均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
过氧化氢氧化硫酸耐尔蓝催化褪色光度法测定痕量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佳铭  姜玉颖  叶丹 《分析化学》2004,32(7):982-982
测定痕量硅的方法有硅钼蓝光度法、间接原子吸收光谱法、硅钼蓝杂多酸极谱法、流动注射示差动力学化学发光法、硅钼蓝.罗丹明B离子缔合物分光光度法、阻抑.褪色光度法、硅锑钼杂多酸.罗丹明B四元络合体系光度法、乙基罗丹明B-硅钼杂多酸.PVA光度法、乙基罗丹明B-硅钼杂多酸.阿拉伯树胶体系分光光度法及停流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未见  相似文献   

13.
采用盐酸介质中热挥发扩散-邻苯二甲醛显色反应-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白芷中二氧化硫残留量。样品中的亚硫酸盐被盐酸转化为二氧化硫,受热挥发,扩散至内反应管,与邻苯二甲醛、乙酸铵溶液反应生成的紫色物质。最佳测定条件下的紫色反应产物在420nm波长下具有较强的紫外-可见吸收,且吸光度与亚硫酸钠加入量成正比。据此建立吸光度与亚硫酸盐含量的标准曲线方程,方程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35,线性关系较好。该法简便、快速、试剂用量少、不受样品基质干扰,可为白芷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测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白玲  倪永年 《分析化学》2002,30(9):1088-1091
采用速差动力学分光光度法对氨基甲酸脂类杀虫剂残杀威和异丙威进行同时测定,这两种化 的能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酚盐,进而与对氨基苯酚及高碘酸钾的反应产物醌亚胺发生偶联反应,生成蓝色化合物。反应的速率适中,可用于动力学分析。实验采集了多个时间点下538-700nm间的动力学-吸光度数据,构成量测矩阵,并采用偏最小二乘(PLS)法对量测数据进行解析。本文还对合成样品和环境水样中的残杀威和异丙威含量进行测定,获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紫外吸光光度法测定蔬菜鲜样中硝酸盐氮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采用紫外吸光光度法测定蔬菜鲜样中硝酸盐含量,该法适用于不同硝酸盐含量的蔬菜样品测定,与传统的酚二磺酸法相比,该法精密度和准确度高、操作简便,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曹伟  梁维安 《分析化学》1998,26(11):1408-1408
1 引 言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络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和稳定常数,通常基于饱和法。对不稳定络合物,因难以得到饱和吸收曲线,给摩尔吸光系数和稳定常数的测定带来困难。我们推导出准确求解不稳定络合物离解度的计算公式,可分别测定出不同浓度络合物溶液的离解度,利用线性回归法求出络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再由校正后的离解度求算络合物的稳定常数,可减小实验过程中的误差,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度。本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可适用于不同组成的络合物体系。利用本法测定了镁、钙、钡与偶氮胂Ⅰ以及钻、镍与变色酸2R络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  相似文献   

17.
葛根素在酸碱溶液中的紫外光谱特性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根素在酸碱溶液中具有不同的紫外吸收光谱特性。以葛根素碱溶液为测定液,以等浓度的葛根素水溶液为参比液,用差示法测定其吸光度。结果表明:在337 nm处,当葛根素浓度为1.0×10-5~1.0×10-4mol/L时,吸光度与浓度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测定葛根素的差示紫外光谱法。用此法直接测定了葛根和葛根素注射液中葛根素的含量,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RSD=1.66%)、99.7%(RSD=0.85%)。本法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照,对同一样品进行对照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8.
测定了丙烯酰胺与4-乙烯基吡啶共聚反应的竞聚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不同浓度的4-乙烯基吡啶均聚物的吸光度,从而求出在低转化率不同初始单体组成的共聚物中4-乙烯基吡啶含量。用FR和KT两种作图法及YBR计算法对单体的竞聚率进行计算和比较。结果表明:KT法和YBR法计算法较为准确,4-乙烯基吡啶的竞聚率和丙烯酰胺的竞聚率分别为γrVP=0.636,γAM=0.379。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一种同时测定两组分的新方法,即双波长K系数-标准加入分光光度法。该法同时进行两组的标准加入,以两个组分的最大吸收波长为测定波长,又互为参比波长,以一套吸光度数据同时完成两个组分的测定。本法已用于重油中钴、镍的同时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傅里叶变换用于铁和锌的同时光度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鲁立强  金飚 《分析化学》1997,25(7):818-821
研究了傅里叶变换技术用于铁锌二组分的同时分光光度测定,采用傅里叶变换对吸光度数据进行预处理,再结合目标转换因子分析或偏最小二乘分析,结果较普通的目标转换因子分析或偏最小二乘法有显著改善。以傅里叶变换-偏最小二乘法就用于实际铝合金样品中铁和锌的同时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