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实验用活化法测量了中子能量在12.8MeV到17.8MeV的~(59)Co(n,p)~(59)Fe,~(59)Co(n,α)~(56)Mn,~(59)Co(n,2n)~(58)Co三个反应道的反应截面值,实验的测量误差在3.3%—6.9%范围内. 本文还计算了反应截面测量误差的协方差矩阵,并将实验测量值与理论计算值进行了比较.另外,还对上述三个反应道的截面进行编评,给出了推荐的激发曲线.  相似文献   

2.
用14MeV中子照射铀并借助于放化分离产生了~(235)Th源,测得了β谱和γ谱,获得了~(235)Th的β端点能量为1.44±0.04MeV,从而确定了其Q_β=1.47±0.07MeV.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了在E_n=13.40—14.79MeV中子能区用活化法以~(27)Al(n,α)~(24)Na截面为中子注量标准测得的~(100)Mo(n,2n)~(99)Mo,~(96)Mo(n,p)~(96)Nb和~(92)Mo(n,α)~(89m+g)Zr的反应截面,中子能量是用铌锆截面比法测定的。文中将实验测量值与理论计算值进行了比较,还对上述三个反应的截面进行了编评,给出了推荐的激发曲线。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用活化法测量了中子能量在13.60 MeV—17.77 MeV的~(58)Ni(n,p)~(58m+g)Co,~(60)Ni(n,p)~(60)Co和~(62)Ni(n,α)~(59)Fe三个反应道的反应截面值,并计算了反应截面测量误差的协方差矩阵。实验的测量误差在3%—7%范围内。本文还对上述三个反应截面及~(54)Fe(n,p)~(54)Mn反应截面进行了编译,推荐了从阈能到20MeV能区的激发曲线。  相似文献   

5.
用活化法和迭靶技术,在入射α粒子能量从10.4到26.5MeV范围内,测量了~(55)Mn(α,n)~(58m,g)Co、~(55)Mn(α,2n)~(57)Co和~(55)Mn(α,α′n)~(54)Mn反应的截面,并同激子模型理论计算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在上述反应中存在平衡前发射反应机制。  相似文献   

6.
用大面积位置灵敏电离室测量了69.5MeV,66MeV,59MeV和56MeV轰击能量下~(12)C+~(28)Si弹性散射角分布。用光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并讨论了弹散角分布振荡及增强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7.
周书华  周静  孟秋英 《物理》2005,34(9):640-642
超核γ谱学国际合作组在用超球γ谱仪(Hyperball)进行的16AO的γ射线谱学测量中,观察到由16AO的6.6 MeV12-激发态跃迁到基态自旋翻转二重态(11-和0-)之间的两条γ射线.由这两条γ射线的能量差得到基态二重态之间的能量间隔为26.4±1.6(统计误差)±0.5(系统误差)keV,并由此推导出AN之间的张量相互作用强度T=0.03MeV.实验还测定了16AO的12-激发态的激发能为6561.7±1.1(统计误差)±1.7(系统误差)keV.  相似文献   

8.
BES合作组 《中国物理 C》1992,16(10):865-875
在北京高能物理研究所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上进行了τ轻子质量测量.τ+τ事例由北京谱仪(BES)探测,总积分亮度为5000nb-1.用最大似然函数法选择逼近阈值的测量点能量,并最终确定τ轻子的质量为1776.9±0.4±0.2MeV.  相似文献   

9.
改进Al单晶样品的处理方法,得到了高质量的样品。进行了Al单晶辐照损伤实验,直接测量了E_p=1565keV时~(27)Al(p,α)~(24)Mg共振所形成的~(28)Si13.095MeV激发态能级寿命。采用Monte Carlo模拟和“分析”方法计算得到其寿命值τ=16.3±2.4as,对应的能级宽度Γ=40±6eV,与文献报道的共振产额法结果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上北京谱仪(BES)所收集到的2.5×10~6J/ψ,重建刻度后的事例,研究了强子衰交道J/ψ→ωf_2(1270),f_2(1270)→π~+π~-所揭示出的共振态f_2(1270)的性质,测量了它的质量、宽度和分支比,利用最大似然法对角分布进行了拟合,给出自旋宇称为2~(++),首次得到螺旋度振幅比为x=0.99±0.29;y=0.24±0.17;z_1=0.90±0.57;z_2=0.56±0.22.  相似文献   

11.
我们用△E-E计数器望远镜系统测量了入射能E_(Lab)在43MeV—70.5MeV范围内的~(12)C ~(28)Si全熔合反应的激发函数。实验激发函数显示出某种宽振荡结构,宽度约为2—3MeV。对其平均行为分别用Glas-Mosel模型和势模型进行了理论拟合。在E_(cm)=35—50MeV范围内,临界距离模型和统计Yrast线模型满意地复现了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E_d=0.1—2.5MeV能量范围内,研究了Be~9(d,p_0)Be~(10)(0),Be~9(d,p_1)Be~(10)(3.368MeV),Be~9(d,t_0)Be~8(0),Be~9(d,α_0)Li~7(0)及Be~9(d,α_1)Li~7(0.478MeV)诸反应。在E_d=0.150,0.220,0.401,0.706,1.005,1.301,1.484,1.750,2.000,2.250和2.500MeV共十一个能量上分别测量了这五群出射粒子在θ_L=10—155°区间的角分布。在θ_L=135°,E_d=0.1—2.5MeV,在θ_L=95°,E_d=0.1—2.2MeV,和在θ_L=112.5°,E_d=0.5—2.5MeV测量了Be~9(d,p_0)Be~(10)的激发函数。在θ_L=135°和112.5°,E_d=1.2MeV,用较厚靶(100—300μg/cm~2)测量了Be~9(d,p_0)Be~(10)(0)反应的截面绝对值,结果为σ_p_0(θ_L=135°)=1.60mb/sr,σ_p_0(θ_L=112.5°)=1.55mb/sr。这样就得到了在此能区内,这五群出射粒子的截面情况。对所得结果进行了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用活化法测量了中子能量在12.8MeV到17.8MeV的59Co(n,p)59Fe,59Co(n,α)56Mn,59Co(n,2n)58Co三个反应道的反应截面值,实验的测量误差在3.3%—6.9%范围内.  相似文献   

14.
我们用位置灵敏的ΔE-E望远镜系统测量了入射能量为50—90MeV范围内的~(16)O+~(12)C反应全熔合截面,发现全熔合激发函数是不平滑的,存在着一些结构,其峰位约在26.0,31.0和36.4MeV。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与前人的工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用γ共振吸收法测量~(40)Ca 9603.9keV,10321.0keV两组能级和9864.6,9868.8keV一组双重态能级的能级宽度,选用~(39)K(p,γ)反应所放出的γ射线激发相应的~(40)Ca吸收核能级。对于9603.9keV,10321.0keV的能级宽度,这里给出了比较精确的结果,相应的能级宽度分别为T=188±47eV,T=91±15eV。对于9864.6,9868.8keV能级,结果为T=100±24eV,T=899±214eV,由于~(40)Ca 9864.6,9868.8keV两能级靠得很近,因此这里用γ共振吸收法测量它们的能级宽度与以往有所不同,将同时有两组γ射线用来激发同样两个能级而发生交叉激发。我们对相应的实验处理方法作了推广。此外,用(p,γ)共振产额法测量了~(40)Ca 9603.9keV,10321.0keV能级宽度,得到了与γ共振吸收法一致的结果。本文还对~(40)Ca 9603.9keV,10321.0keV能级的(p,γ)共振强度S_(pγ)、同位旋T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用~(15)N ~1H→~(12)C ~4He 4.43MeV(γ射线)的共振核反应测量超导体Pd H中氢的浓度与深度之间关系,是较精确的方法。因为1)深度分辨率高;2)γ射线能透过低温和真空系统而易于探测;3)反应共振能量为6.385MeV,为孤立共振,共振宽度很窄(6keV),易于分开;4)有大的反应截面(0.45b),灵敏度高。本文讨论了这种方法的原理、实验装置和不同制备条件下Pd(H)超导体中氢分布、并与压力荷电样品的结果相比较,对氢在这类超导体中的行为提出一些新的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测量了50MeV的“B束在~(40)Ar上的弹性散射角分布和单质子转移反应~(40)Ar(~(11)B,~(10)Be)~(41)K的微分截面.用光学模型拟合了弹性散射截面.用包含反冲效应的精确有限程扭曲波玻恩近似(EFR-DWBA)分析了微分截面,提取了谱因子.  相似文献   

18.
低能D(d,γ)~4He辐射俘获反应截面的研究在聚变领域和天体物理等领域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受到标准γ源能量的制约,在研究D(d,γ)~4He反应产生的23.8 MeV高能γ射线产额实验过程中不能用标准源进行效率刻度。采用实验测量与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实现NaI(Tl)探测器对23.8 MeVγ射线的效率刻度是比较成熟可靠的。针对高能γ射线的产额低、本底大的情况,实验采用一个大型NaI(Tl)反康谱仪进行测量,以提高探测效率。NaI(Tl)探测器的效率,独特地采用了包括全能峰、单逃逸峰和双逃逸峰在内的效率来计算,经MCNP-4C程序模拟计算,结合实验测量的19F(p,αγ)~(16)O反应产生的6.13 MeVγ射线探测效率推算出该NaI(Tl)探测器在23.8 MeV的效率为(2.23±0.34)‰。该方法对研究高能γ射线效率刻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在用HYPERBALL进行的16ΛO的γ射线谱学测量中, 观察到由16ΛO的6.6 MeV 1-2 激发态跃迁到基态自旋翻转二重态( 1-1和0-)之间的两条γ射线. 由这两条γ射线的能量差得到基态二重态之间的能量间隔为26.4 ± 1.6(stat) ± 0.5(syst) keV, 并由此推导出ΛN之间的张量相互作用强度T=0.03MeV.实验还测定了16ΛO的激发态的激发能为6561.7 ± 1.1(stat) ± 1.7(syst) keV.  相似文献   

20.
我们测量了库仑位垒附近~(12)C+~(159)Tb、~(12)C+~(165)Ho反应的熔合截面.实验中用Si(Li)X射线谱仪离线测量了蒸发余核的特征K-x射线能谱,从而得到了蒸发余核的半寿命及其蒸发余核生成分支比.最后获得了熔合截面,并与理论计算值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