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测定水产品中汞化合物形态的分析方法。采用盐酸提取样品,C18柱(4.6 mm×150 mm)分离,流动相为5%甲醇-0.06 mol/L乙酸铵-0.1%半胱氨酸,3种汞化合物的线性范围均为0~100μg/L,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 0,检出限为0.5~0.8μg/L;汞化合物各形态的RSD均小于5%;不同质量浓度下无机汞、甲基汞、乙基汞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72%~90%、99%~118%、93%~111%;鱼肉标准物质(GBW 10029)、人发标准物质(GBW 09101B)中汞形态的测定值均在标准值范围内,甲基汞的FAPAS国际比对结果Z评分为1.0。该方法前处理简便、线性范围宽、精密度高、准确性好,适用于水产品中汞化合物的形态分析。  相似文献   

2.
王萌  丰伟悦  张芳  汪冰  史俊稳  李柏  柴之芳  赵宇亮 《分析化学》2005,33(12):1671-1675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联用测定多种生物样品中的无机汞和甲基汞的方法,并对比了提取生物样品中无机汞和甲基汞的不同前处理方法。实验使用5 mol/L的盐酸超声波提取样品中的无机汞和甲基汞。高效液相色谱流动相为含有0.06 mol/L醋酸氨,20μg/L B i,0.1%(V/V)2-巯基乙醇的5%(V/V)甲醇-水溶液,色谱柱为C18反相柱(5μm,3.9 mm×150 mm)。提取液在液相色谱中分离后,进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检测其中无机汞和甲基汞的浓度。测定了人发(GBW 07601),对虾(GBW 08572),鱼肉组织(IAEA MA-B-3/TM)和牛肝(GBW 080193)4种生物标准参考物,结果与标准参考物的标准值相符。无机汞和甲基汞检出限分别为0.3和0.2μg/L。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HCl提取,高效液相色谱与原子荧光联用技术测定水产中无机汞、甲基汞、乙基汞形态的分析方法。对前处理方法和液相色谱的最佳参数进行优化,实验表明,3种汞化合物的线性范围为0~100μg/L,相关系数(r)均优于0.9990,检出限在0.3~0.6μg/L之间,汞化合物各形态的RSD均小于5%,加标回收率在78.8%~116.8%之间,标准物质(GBW10029),(GBW09101B)中汞形态的测定值均在标准值范围内,参加甲基汞FAPAS国际比对,测定结果的Z比分数为1.0,故本方法适用于水产品中汞化合物形态的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4.
高效液相色谱与原子荧光光谱联用分析汞化合物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与原子荧光光谱联用测定汞化合物形态的分析方法。实验对淋洗液组分浓度、氧化剂和还原剂浓度、载气流速及紫外消解管长度等操作条件进行了优化,获得了令人满意的分析结果。在优化的分离检测条件下,20μg/L的汞化合物标准溶液平行7次进样分析,甲基汞、无机汞和乙基汞的色谱峰高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2.0%、2.9%和2.4%;3种汞化合物的线性范围为10~1000μg/L,25μL进样检出限分别为3、2和4μg/L。用建立的方法测定了脉红螺样品中甲基汞的含量,甲基汞和乙基汞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0%和92%。  相似文献   

5.
张秀尧  蔡欣欣  张晓艺 《分析化学》2014,(10):1524-1529
建立了测定水产品中甲基汞和乙基汞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方法。采用6.0 mol/L HCl超声辅助提取,在NaCl存在下,提取液中甲基汞和乙基汞可被甲苯萃取,再用半胱氨酸反萃取,加入CuSO4释放出的甲基汞和乙基汞与四苯硼钠反应,生成甲基苯基汞和乙基苯基汞,经DB-5MS毛细柱分离,选择离子监测方式(SIM)质谱检测,以d3-甲基汞作为内标的稳定同位素稀释法定量。甲基汞和乙基汞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均为1~500μg/L,国家标准参考物质(GBW 10029)6次测定的甲基汞(以汞计)平均值为0.828 mg/kg,相对标准偏差为3.2%,与证书参考值(0.84±0.03)mg/kg(以汞计)一致。鱼、虾和贝类等不同种类水产品中甲基汞和乙基汞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4%~101%和81%~104%,相对标准偏差在1.9%~4.7%和3.1%~8.2%范围内(n=6),样品的检出限为0.1~0.3μg/kg(S/N=3)。方法灵敏,准确,可用于水产品中甲基汞和乙基汞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以微波消解和微波萃取实现对鱼肉组织快速高效前处理的方法,对萃取剂的组成及萃取条件进行了优化。使用原子荧光光谱和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分析鱼肉组织中总汞(Hg)、无机汞(Hg2+)和甲基汞(CH3Hg+)含量,并研究了流动相对分析测试效果的影响。经过优化实验,在以0.5%(V/V)2-巯基乙醇、5%(V/V)CH3OH和0.15%(m/V)KCl混合溶液作为萃取剂、萃取温度125℃、萃取时间15 min条件下对鱼肉中甲基汞萃取效率最高。流动相最佳组成为5%(V/V)HCl、5%(m/V)KBH4和0.15%(m/V)KCl溶液。分析结果表明,样品鱼肉中的汞形态可分为无机汞和甲基汞,但主要以甲基汞的形式存在。总汞与甲基汞重复测定结果 RSD5%。微波消解处理样品总汞的加标回收率达到94%~106%,微波萃取样品甲基汞的加标回收率达到90%~109%。  相似文献   

7.
以紫外光诱导化学蒸气(UV-CVG)发生为接口,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测定无机汞、甲基汞的分析方法.对色谱条件、紫外光化学反应还原剂甲酸浓度、紫外光化学反应管长度等系统操作条件进行了优化.在优化的系统条件下,4 μg/L无机汞和甲基汞的色谱峰高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1)分别为0.72%和0.66%;无机汞和甲基汞的线性范围为0.1~10μg/L,100 μL进样检出限分别为0.011和0.0093 μg/L.用DORM-2角鲨鱼肉参考物质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测试结果与推荐值吻合;对沼泽湿地水样中无机汞和甲基汞的加标回收率分别在99%~106%和94%~110%范围内.  相似文献   

8.
Shang X  Zhao Y  Zhang L  Li X  Wu Y 《色谱》2011,29(7):667-672
对本实验室前期建立的食品中甲基汞的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联用测定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无毒的半胱氨酸代替有毒试剂巯基乙醇作为流动相中的配位剂,流动相组成为5%(v/v)乙腈-1 g/L半胱氨酸-50 mmol/L乙酸铵水溶液,使汞化合物分离时间缩短至8 min。在优化条件下,甲基汞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1~50 μg/L,检出限(S/N=3)为0.3 μg/L。采用超声波辅助5 mol/L HCl提取样品中的甲基汞,提取液经C18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后进样。鱼、虾、贝等不同种类水产动物样品以及水产类膳食样品的甲基汞加标回收率为89%~112%。对标准参考物质NIST1566b、BCR464和GBW10029以及英国食品分析水平评估计划(Food Analysis Performance Assessment Scheme, FAPAS)的罐装鱼肉样品(样品编号07115)的测定结果与参考物定值相符,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与准确性。本方法可满足食品中甲基汞检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固相萃取预富集处理样品继以液相色谱分离测定不同形态痕量有机汞的方法.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TC)作络合剂及甲醇作洗脱液的预富集系统能在线富集甲基汞(MeHg)、乙基汞(EtHg)和苯基汞(PhHg).用于测定加标海水中MeHg、EtHg和PhHg,回收率分别为96.9%、102.4%和98.0%;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5%、5.0%和5.0%;检测下限分别为 1.0μg/L、1.2 μg/L和 1.2 μg/L.  相似文献   

10.
利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烷基汞含量。分别用酸法消解和碱法消解处理土壤样品,对比了两种样品处理方法的效果,结果表明碱法消解优于酸法消解,该法具有步骤少,耗时短,使用的试剂种类少、毒性小,土壤中烷基汞回收率高等优点。甲基汞、乙基汞的质量在0.5~1 000 pg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9和0.999 8,当称样质量为0.5 g时,甲基汞的检出限为0.35μg/kg,乙基汞的检出限为0.53μg/kg。土壤样品加标回收率为70.0%~114.0%,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5%~12.0%(n=5)。  相似文献   

11.
对气相色谱(GC)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联用的商品化接口进行了改进,并将GC-ICP-MS联用技术应用于水产品中汞的形态分析。在优化条件下,甲基汞(MeHg(Ⅰ))和乙基汞(EtHg(Ⅰ))的检出限(S/N=3)分别为0.5pg和1.0pg,定量限(S/N=8)分别为1.5pg和2.8pg,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1~1000pg。对三文鱼肉、金枪鱼肉和角鲨鱼肉3种标准物质和市售14种鱼贝类水产品,采用非衍生的样品预处理,进行汞的形态分析。结果表明,采集样品中均检出有甲基汞,未检测出乙基汞,甲基汞的含量在3.7~236.6ng/g(以Hg计)范围,甲基汞的加标回收率为91%~102%。  相似文献   

12.
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法联用技术测定了水样中无机汞及有机汞。水样流经以DDTC溶液改性的C18固相萃取小柱。用含有10%(体积分数)乙腈的混合洗脱液4mL,分4次,以1~2mL·min-1流量从小柱上将3种形态的汞洗脱。收集洗脱液,混匀,过滤后通过Venusil MP C18色谱柱,用乙腈、145mmol·L-1乙酸铵溶液和20mmol·L-1半胱氨酸溶液(5+45+50)混合液作为流动相进行色谱分离。根据选定的形态分析条件,用原子荧光光谱法进行测定。汞质量浓度在0.5~20μg·L-1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汞(Ⅱ)、甲基汞、乙基汞的检出限(3S/N)依次为1.6,0.5,1.2ng·L-1。加标回收率在71.2%~95.2%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4.9%~10%之间。  相似文献   

13.
建立氧弹燃烧–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煤中汞含量的方法。用氧弹燃烧分解样品,汞释放后以硝酸溶液吸收,以0.5 g/L硼氢化钾溶液作为还原剂,体积分数5%的硝酸溶液为载流液,用原子荧光光谱法定量测定。方法检出限为0.02μg/kg,对标准物质GBW 11156(标准值0.32μg/g)进行平行测定,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为0.318μg/g,相对标准偏差为7.3%(n=6),加标回收率为91.5%~106.5%。该方法简单、干扰少,准确度和精密度良好,可用于煤中汞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水及鱼肉中的苯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快速准确测定水及鱼肉中的苯胺,采用乙腈提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建立了水及鱼肉中苯胺的快速测定方法。水样与乙腈以4:1的体积比混合,1.00 g鱼肉中加入2.00 mL乙腈,涡旋提取1 min,水样和鱼肉样品的提取液离心5 min后取上清液测定。以C18柱为分离柱,乙腈-0.5%(v/v)甲酸水溶液(85:15,v/v)为流动相,目标物质在3 min内分离。在0.5~500 μg/L范围内,苯胺峰面积与内标峰面积之比与质量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99)。基质加标试验结果表明,苯胺在水中的回收率分别为93.7%(加标水平为40 ng)和86.7% (加标水平为400 ng),苯胺在鱼肉中的回收率分别为96.8%、 92.6%和81.8%(加标水平分别为5、50和500 ng),相对标准偏差在1.5%~9.2%之间。水样和鱼肉样品中苯胺的检出限分别为0.50 μg/L和1.00 μg/kg,定量限分别为1.00 μg/L和2.00 μg/kg。应用该方法测定了从受苯胺污染的水库中采集的13份水样和12份鱼肉样品,结果表明,水和鱼肉中苯胺的最大含量分别为1943.6 μg/L和60.8 μg/kg。本方法快速、准确,适用于水和鱼肉中苯胺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15.
目前国标方法GB 5009.17—2021测量样品中甲基汞(含量≤0.1 mg/kg)的精密度为20%、定量限为0.02 mg/kg,对于定量限以下的样品检测存在困难;为了能精确地测量国家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关注的甲基汞污染物,通过在样品中加入同位素稀释剂后以GB 5009.17—2021国标方法进行样品前处理,以液相色谱分离出汞形态,用ICP-MS检测同位素比值,考虑质量歧视效应后以同位素稀释质谱法定量,建立了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测定大米样品中甲基汞含量的方法。当样品中甲基汞含量在0.01~0.03 mg/kg时,方法的精密度为0.3%~22.8%,不确定度U为0.002~0.004 mg/kg,k=2。以鱼肉中总汞与甲基汞成分分析标准物质(GBW10029)作为质控样,测定得到三种大米样品中甲基汞含量(以Hg计)分别为(8±2)、(24±3)、(19±4) ng/g,经过不确定度评估后表明方法的准确度较高;质控样(GBW10029)甲基汞的证书值(以Hg计)为 (0.84±0.03) mg/kg,而测量结果为(0.83±0.08) mg/kg,对质控样的测量结果说明该方法可靠;同位素稀释法将浓度的测量转换成同位素的丰度比的测量,可避免前处理过程带来的误差,同位素稀释与质谱结合可用于大米中甲基汞的高精度分析。  相似文献   

16.
使用最新的低压液相整体柱与原子荧光联用及控温混旋提取技术,建立了鱼肉样品中汞形态分析的快速前处理及测定的方法。称取适量鱼肉样品,打成泥状,加入提取液(10%HCl,1%硫脲,和0.15%KCl),置于恒温混旋仪上,2000 r/min混旋提取,整个前处理和分析过程在30 min内可完成。样品的提取液先经过分离,然后经形态管内紫外消解,使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的方法检测,得到各形态组分。本方法采用Merck整体柱分离,通过流速梯度淋洗将色谱分离和检测时间缩短到10 min之内。对流动相的配比和组分进行优化,确定了流动相的组成为3%(V/V)乙腈,30 mmol/L乙酸铵和0.03%(V/V)2-巯基乙醇。在样品分离后,选用灯内紫外消解方式,再进行检测,获得更高的检测灵敏度。本方法得到甲基汞和无机汞的检出限(DL)分别为0.15和0.14μg/L;相对标准偏差(RSD)<5%;线性相关系数(R)>0.999;用本方法检出了实际鱼肉和土壤样品中的汞形态,加标回收率在85%~110%之间。本方法快速、简单、准确可靠,可用于鱼肉样品中的汞形态的日常检测。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以纳米Fe3O4为固相吸附剂对痕量无机砷形态的吸附与分离富集,建立了无需洗脱分离的悬浮进样-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砷形态的方法。选择的反应体系为0.64 g/L Fe3O4悬浮液-1.0%(m/V)NaBH4溶液-5.0%(V/V)HCl(pH 8),进样5.0 mL时,得到本方法的检出限为13.5 ng/L;As(Ⅲ)浓度在0.05~3.5μ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测定0.5μg/L As(Ⅲ)的精密度RSD=3.4%。用国家标准物质GBW10010(大米)验证了本方法测定砷的准确性,测定结果(0.101±0.010μg/g)与标准值(0.102±0.008μg/g)吻合。采用本方法测定了近海海水和雪水样品中的无机砷形态,并进行了加标回收实验。对As(Ⅲ)和As(Ⅴ)的加标回收率在95%~110%之间,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8.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法对化妆品中无机汞、甲基汞、乙基汞进行测定。优化后的实验条件:负高压为300 V,灯电流为50 mA,炉温为200℃,还原剂为20 g/L硼氢化钾–5 g/L氢氧化钠溶液,流动相为5%甲醇–60 mmol/L乙酸铵–0.1%L-半胱氨酸溶液,载液为10%的盐酸。结果表明,无机汞、甲基汞、乙基汞的质量浓度在0~10μg/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7,0.998 3,0.999 3,方法的检出限均为0.067 mg/kg。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6%~4.8%(n=6),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0.0%~97.3%。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检测成本低,适用于化妆品中无机汞、甲基汞、乙基汞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基于自动蒸馏前处理,气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联用(GC-ICP-MS),同位素稀释法(ID)测定海水中痕量甲基汞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自动蒸馏仪在45 min内即可完成海水样品的蒸馏,采用Br Cl溶液能有效消除蒸馏管路中甲基汞的残留,降低实验空白;同位素稀释剂的添加量对甲基汞的测定结果无明显影响,样品中总汞质量浓度低于1. 0μg·L~(-1)时,因操作产生的甲基汞量可忽略不计。海水中甲基汞的加标回收率为98. 2%~122%,天然海水及加标海水中甲基汞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6%和5. 4%,方法检出限为0. 009 ng·L~(-1)。以大连湾表层海水为实际样品,测得水样中甲基汞的质量浓度的平均值为(0. 103±0. 036) ng·L~(-1),方法可满足近岸海水中痕量甲基汞的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测定海水中烷基汞的方法。对色谱和质谱的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最优化条件下,5 min内可实现甲基汞和乙基汞的分离和测定。甲基汞和乙基汞的检出限分别为5 ng/L,3 ng/L,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4%~94%,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3%~4.9%(n=7)。该法快速、简单、准确可靠,可用于海水及浓盐水样品中烷基汞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