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改花 《数学之友》2022,(11):82-84
数学作为义务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其重要性显而易见.对于初中生而言,数学学科包含大量的公式、符号和定理,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应当加强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和辩证推理能力,培养其学科核心素养.“反比例函数”是中学数学的核心内容,也是中考的必备内容之一.然而,此部分内容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要求较高,传统教学手段有效性不高,急需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本文尝试通过对微课教学的有关概念进行阐述,总结在微课辅助下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教学的策略,分析其在教学中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数学符号在数学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数学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然而,学生害怕数学符号,对涉及较多数学符号的内容尤其反感,甚至有的学生认为数学就是符号的游戏,这是造成符号难教的原因之一.本文拟结合具体实例,谈谈数学符号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3.
用数学符号表示数学含义的能力,称为数学表达能力.解释数学符号表示的数学含义的能力,称为数学诠释能力.一种数学符号或形式,在不同的场合表示的数学含义是不同的.例如"(a,b)",可以认为是表示点p(a,b)的坐标,又可以认为表示某个变量的取值范围(a,b).  相似文献   

4.
议数学解题中的三个关键点——切入点、调节点与反思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基础科学,任何一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都离不开数学这一基础.而数学的产生和发展总是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P.R.Hal mos)认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的真正的组成部分是问题和解.著名数学家及数学教育家乔治.波利亚(G.Pol  相似文献   

5.
浅谈特例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同江 《数学通报》2002,(4):11-11,10
特例是数学学习中获取信息 ,寻求问题解决的一种基本方法 ,是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新精神的一种有效手段 .我尝试将这一手段和方法引入到教学中 ,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1 特例是强化概念的有利工具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概念时 ,常常不能抓住它的本质属性 ,只是机械地记忆表述概念的名称 ,这样 ,由于某些概念的名称相近或类似 ,就容易造成理解上的混淆 .而特例的十分简明和有说服力 ,往往能起到正面例子所起不到的作用 .对周期函数的定义中当x取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值的表述学生理解不深 .教材特意安排了下题 :等式sin( 30°+ 1 2 0°) =…  相似文献   

6.
郑敏 《数学之友》2022,(4):38-39
数学文化以数学史为发端,在融入日常教学中时,往往需要教师搭建起数学哲学、数学教育和文化学与教学内容之间的桥梁.但由于我国对数学文化的研究时间较晚,对于高中数学如何与数学文化高效融合等的探究力度有限,所以大多数教师在尝试借助数学文化优势时,多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基于此,文中以函数的单调性为案例分析对象,尝试探讨核心素养与教学改革大趋势下,函数专题教学中数学文化引入的思路、方式与路径.  相似文献   

7.
彭年斌  牟谷芳 《大学数学》2011,27(4):133-136
《数学实验》是在大学数学教学中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融为一体的一门实验科学课程.阐述了在独立学院开设数学实验课的必要性和深远意义,以及在独立学院建设数学实验课的构想.  相似文献   

8.
张奠宙教授认为数学本质是指:1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2数学规律的形成过程;3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4数学人文精神的体验.其中数学思维能力是核心.2014年9月某市首届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A、B两位学员对同一课题:“指数函数(第1课时)”进行了同课异构,展现了不同的教学风格和处理教材的教学智慧,让数学教学更贴近数学本质.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学员A教学片断1情境问题1:某细胞分裂时,由一个分裂成2个,2个  相似文献   

9.
张长梅 《数学通讯》2010,(1):70-73,84
1.本单元重、难点分析本单元的重点是: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集合间的包含与相等关系,子集、交集、并集、补集、全集的概念,集合的基本运算,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会用集合语言表达数学对象或数学内容;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概念,函数概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将TI用于高中数学实验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德前 《数学通报》2003,(11):43-46
1 问题的提出著名数学家和教育家G·波利亚曾精辟地指出 :“数学有两个侧面 ,一方面它是欧几里德式的严谨科学 ,从这个方面看 ,数学象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 ;但另一方面 ,创造过程中的数学 ,看起来却象一门试验性的归纳科学 .”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就要在数学教学中充分体现它的两个侧面 ,既重视数学内容形式化、抽象化的一面 ,又要重视数学发现、数学创造过程中具体化、经验化的一面 ,而后者对数学基础教育显得更为重要 .但在目前的形势下 ,数学教学 (尤其平面几何 )往往是片面强调形式化的逻辑推导和形式化的结果 .而对数学发现…  相似文献   

11.
赵海燕  谢成康 《大学数学》2011,27(2):153-155
<正>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大多数理工、经济、管理等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工程数学课程.这门课程虽然较为直观,但理论基础是测度论,是非数学专业学生不具备的知识.因此,如何回避测度论的理论,又能把这门课程的知识准确、完整地讲授,存在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数学交流浅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数学交流 ,是运用表达数学概念、关系、方法、问题、思想的语言与情感的过程 .从数学的社会性来讲 ,数学思想只有被“数学共同体”所接受才能算是正确的 .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 ,为了对数学知识作出解释 ,教师必须用数学语言符号 ,同时学生也必须理解这些语言符号 ,于是就存在一个数学学习共同体成员之间彼此解释各自的想法、相互理解对方思想的问题 .因此 ,数学教学就是共同体成员之间所进行的讨论交流活动 .1 “数学交流”探源 在数学教育领域 ,较早提出“数学交流”的是1981年英国“学校数学调查委员会”向政府提交的《Cockorof…  相似文献   

13.
玻利亚认为:“数学有两个侧面,一方面它是欧几里德式的严谨科学,从这方面看,数学像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但另一方面,创造过程中的数学,看起来却像是一门试验性的归纳科学.”近年兴起的数学实验体现了动态的数学教学观,符合建构主义理论和情境认知理论,数学实验教学使学生从教学的旁观者成为参与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活动经验和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4.
当下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基本思想是"将教学回归生活".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是现实生活的直观表达.不过,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却一直是困扰着广大数学教师的难题,不少数学教师多番尝试,却收效甚微,毫无实质性的进展.初中数学知识中涉及各种各样的生活实例,教师需将这些生活实例引入课堂,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例解决数学问题,感受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变得更生动、更贴近现实生活,并通过体验增强感知,提高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数学知识的活学活用,进而以高层次的思维参与,并以具体的问题为重要载体,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途径,聚焦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和数学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数学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的一门主要文化课程,其目的不应简单定位在为专业学习服务,而应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数学与科学、技术有着密切的依存关系,中职生的未来生活和职业与数学密切关联,他们要很好地生活、胜任工作,需具备良好的数学素养,要能够阅读用数学语言表达的书刊报纸、看懂用数学符号和图像说明的工作手册,并能用数学语言与人沟通交流.笔者就数  相似文献   

16.
王勇 《上海中学数学》2004,(6):F002-F002,1,2
数学的教与学离不开解题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说 :“掌握数学就是意味着解题”.解题教学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数学教学的主旋律 ,是一门科学 ,也是一门艺术 .但在很多人的眼中 ,数学解题教学不外乎是抽象的定义、概念 ,单调的公式、定理以及枯燥乏味的数字、符号的排列组合“游戏” ,压根儿不讲究解题教学的艺术性 ,致使解题教学陷入种种误区 ,教师本人带领着莘莘学子没完没了地在“题海”中苦苦挣扎 ,其解题教学效果却不尽人意 !由此可见 ,解题教学大有学问 ,值得我们去认真研讨 .下面结合笔者的几个教学案例 ,谈谈解题教学的艺…  相似文献   

17.
在实际生产与生活中 ,经常可以遇到 .如某一地点在中午 1 2点钟发出一声枪响 ,问在离打枪地点 2 0 0米、30 0米处等不同地点的人 ,什么时候能听到枪声 ,这是正问题 ;而在不同地点分别于1 2点零 30秒、1 2点零 40秒听到枪声 ,问是什么地方开的枪 ,这是反问题 .对同一问题 ,其反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提法 .问题的正与反 ,本身也是相对的 .而且一般来说 ,反问题比正问题要难 .解决此类问题的需要 ,促进了数学中一门新兴学科———反问题研究的发展 .笔者认为 ,提出、分析和解决反问题的一些思想方法 ,不仅为中学数学设计探究性问题 ,也为师生提出和…  相似文献   

18.
谈阅读数学教科书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阅读属于信息输入加工形式 ,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是从书面材料中获取信息并影响读者的非智力因素的过程 .一提到阅读 ,人们往往想起语文阅读 ,其实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各科教学的共同任务 ,但在数学教学中能否进行阅读、怎样阅读、阅读的效果如何评价 ,这些问题我们思考的比较少 ,在让学生阅读数学教科书方面就做得更加逊色 .事实上指导学生阅读数学教科书是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关键 .1 学生发展的需要 :应该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听、说、读、写一向被认为是语文的事 ,人们对数学阅读存在片…  相似文献   

19.
对数学活动中形象思维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数学”这个术语可以表示一种思维活动,即数学活动.本文所涉及到的数学教学是指数学活动的教学. 所谓形象思维,简单地说,就是人脑凭借形象进行的思维.  相似文献   

20.
数学概念本质的把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荣豹  宁连华 《数学通报》2001,(11):19-20,18
数学概念的学习 ,不仅要记住它的定义、认识代表它的符号 ,要重要的是要真正把握它的本质属性 .尽管在数学概念的定义里已经明确了它的本质属性 ,但要真正把握它却并不容易 .多年来高考数学试卷的抽样调查分析表明 ,中学生在把握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方面存在较多问题 .主要表现为对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的认识不深刻 ,对同一数学概念的不同表达形式缺乏系统概括的理解 .1 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概念的本质属性是指一个特定数学对象 ,在一定的范围内保持不变的性质 ,而可变的性质则是“非本质属性” .那么 ,如何才是把握了概念的本质属性呢 ?让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