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景文波 《物理通报》2011,40(10):123-124
1引言文献[1]指出:现行高中教材中设计的分别演示通、断电自感现象的两个实验(如图1、图2所示),最大缺点在于把通电自感和断电自感两种现象割裂开来.且两实验分开做浪费时间,也不易解释断电自感实验中接通瞬间灯泡的突然闪亮.因此完全可以用断电自感实验装置同时观察通、断电自感现  相似文献   

2.
熊小兰 《物理通报》2012,(6):106-108
本刊2011年第10期刊登了《自感现象实验的改进》一文.在实验改进方案一“用‘通电自感’电路演示通、断电自感现象”中,提出用如图1(原文图3,下同)所示电路演示通、断电自感现象.笔者按文中内容操作,使用图1电路进行的通电自感实验,不能观察到原文描述的“D1滞后于D2正常发光”的演示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前,一些中学或中专物理教材中,对自感现象的演示装置常采用图1和图2所示的电路.图1用于演示通电自感现象,图2用于演示断电自感现象.实际教学中,由于实验装置常采用1.5V小灯泡亮度较小,A、B两灯泡达到相同亮度的时间差也较短,自感现象不是太明显.另外由于两个电路是独立的,容易让学生产生这样的误解:图1所示的装置,在通电时有自感现象,在断电时没有自感现象;图2所示的装置,在断电时有自感现象,在通电时无自感现象.为了使自感现象明显,同时消除学生的误解,我们对这一演示装置重新进行了设计和改进.  相似文献   

4.
蔡志东 《物理通报》2006,(12):25-26
1反常现象的由来 人教版全日制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物理第二册第十四章“电磁感应”中“自感现象”一节,推荐了两个演示实验.其中一个为演示通电自感现象(如图1所示),另一个为演示断电自感现象.  相似文献   

5.
刘成道 《物理实验》1990,10(1):27-28
高三物理教材中的自感现象,大多是通过J2425型变压器原理说明器进行演示。有的学校可能没有,而且同用一件仪器,两次分别演示通电自感现象和断电自感现象,课堂上存在着操作麻烦的严重弊端,同时也不能给学生一个通断电自感的完整印象。为此,我对原演示实验进行了一些改进,不但能使通、断电自感现象一次完成,达到使用方便、印象完整的目的,而且还可观察断电后瞬时感生电流(电动势)的方向,有助于验证教材中所述“自感电动势总是阻碍导体中原来电流的变化的”这个结论。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相似文献   

6.
J2446型自感现象演示器,演示通电自感现象效果明显,但断电效果很不明显,拆开仪器发现其中的额外电路,对其进行了分析.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和反复试验,找到有效观察断电自感现象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断电自感演示实验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刘诚杰 《大学物理》2003,22(8):26-27
分析了做好断电自感演示实验的条件,研究了该实验的装置和器材。  相似文献   

8.
自感现象的演示实验,物理教师都是很熟悉的。但是,要做得使通、断电时自感现象明显,又都觉得不很容易。下面就如何做好这一演示实验,谈谈本人的一些体会和做法。长期以来,一般都习惯于用图1所示的两个电路来分别演示通、断电时的自感现象。  相似文献   

9.
利用DIS传感器研究通断电自感现象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将DIS传感器应用到通断电自感演示实验中,可直接测量出小灯泡的电流和电压曲线,使学生可以定量的观察实验现象,加深对其对自感现明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通常用图l电路演示通电自感,用图2电路演示断电自感.在图1中,开关闭合瞬间,看到L2较L1亮度滞后,在图2中,看到L在断开开关后闪亮一下再熄灭. 这组实验中,用的是2.5V或3.8V小灯泡,亮度不够,而且现象持续时间短,不能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