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物理学   1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素质教育对教师的提问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恰如其分的课堂提问能使学生集中精力、积极思维,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物理教师的提问应满足如下8点基本要求。1.题意清楚准确严密含糊不清的问题很难让学生展开思维,不确切的问题必然会产生多种回答而引起混乱。  相似文献   
2.
《中学物理教学法》微观领域内的研究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宏观和微观是人们认识事物、把握事物运动规律的两个方面.物理教学也是如此,宏观研究为物理教学明确了方向,微观研究则为物理教学提供了具体的措施和操作的细则.<中学物理教学法>是高师物理学专业培养合格中学物理教师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笔者从教学设计、教学技能训练和教学方法研究这三个方面,对<中学物理教学法>从微观领域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3.
 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物理教师只有深入了解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常犯的典型错误,在备课时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常见典型错误可以归纳为如下12种,认真分析这些典型错误所产生的原因,从中可以受到启发,从而能掌握教好物理的正确方法。一、抛不开错误的生活经验,有碍于对物理概念与规律的深刻理解对于力和运动的关系,学生在上初中时就看到马拉车的情况,马拉车时,车就运动,马不拉时,车就不动,因而就很容易形成“力是产生速度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样一个错误概念,这一错误的生活经验有碍于对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4.
1 设计思想 “探究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于学习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物理教师应该是科学问题的开发者.有必要对一些探究的物理问题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在观察和体验中有所发现,有所联想,萌发出科学问题;或者创设一些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运用科学思维,自己提炼出应探究的科学问题.启发学生提出科学问题是非常重要的,这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在“伏安法测电阻”的教学活动中,笔者以问题为载体,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电动势、电势差和电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诚杰 《物理通报》2003,(12):17-18
1 一道物理习题的错解所引起的思考 笔者曾用这样一道物理习题测试学生:"在半径为R的闭合导体回路中有dB/dt>0的变化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O是涡旋电场的中心,a、b是圆周上的任意两点,用一细金属棒把a、b两点连接起来(上图),试确定a、b两点间的电压."很多学生这样回答:"a点的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a、b两点间的电压就是金属棒ab上的电动势."  相似文献   
6.
1 利用二次放大装置,演示金属的热胀冷缩现象。金属的热胀冷缩现象,人眼难以清楚地观察到.若设计一个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则可显著地提高演示效果,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7.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一节课,由于找不到合适的带电粒子,教师常常只讲一讲实验原理与结论,学生很难获得生动直观的感性认识过程,这与新课程强调“过程与方法”背道而驰.“安培力、磁感应强度”一节课,将一根直导线悬挂在磁铁的两极间,改变导线长度和电流强度,通过观察导线在空间偏转角度的大小来研究影响安培力大小的两个因素,由于铜导线较重,偏角较小,且导线很难静止在空间某一位置,因此实验结果不尽如人意.显然,理想的带电粒子和理想的通电直导线是做好实验的关键.笔者巧用铝箔纸,解决了这一关键问题,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教学效果.取香烟盒中的铝箔,用软纸将铝箔表面轻轻擦平,取一个乒乓球,用铝箔包住乒乓球,并用塑料胶带粘住接口,这就是一个质量小且能带较多电量的理想“带电粒子”.再取一支铅笔(或其他粗细合适的圆柱体),将铝箔卷在铅笔上,先卷紧后松开,退出铅笔即成一圆管(也可在退出铅笔前在圆管的两端和中间用塑料胶带各粘一圈).这一铝箔圆管就是一根非常轻的理想“直导线”.下面简要说明文献中两个实验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和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8.
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诚杰 《物理与工程》2005,15(2):41-43,56
说明了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和要求;指出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措施和方法;分析了提高研究性学习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断电自感演示实验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刘诚杰 《大学物理》2003,22(8):26-27
分析了做好断电自感演示实验的条件,研究了该实验的装置和器材。  相似文献   
10.
近日阅读了<物理通报>2001年第5期第29页<断电自感演示实验研究>这篇文章,感觉此文对做好断电自感演示实验的条件分析得不够深透,表述不够确切,也没有明确指出如何绕制线圈、合理选择灯泡和电源电动势,才能确保演示成功.笔者将自己多年来对该实验研究的结果提出来,与各位同行共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