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水溶性量子点碲化镉测定同型半胱氨酸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以巯基丙酸为稳定剂,在水溶液中一步合成了CdTe量子点,以该量子点为荧光探针,基于荧光增敏法对同型半胱氨酸(Hcy)进行选择性测定,考察了缓冲体系、缓冲液浓度、缓冲液pH值、反应时间、量子点浓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0.05 mol/L、pH 8.8的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缓冲液中,当量子点浓度为1.2 mmol/L、反应时间为10 min时,该方法的线性区间为0.1 ~60 μmol/L,检出限为8×10-8 mol/L.  相似文献   

2.
CdTe量子点荧光猝灭法测定奥沙利铂中微量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谷胱甘肽作为稳定剂,100℃恒温回流,直接合成水溶性CdTe量子点。基于Ag+对合成的CdTe量子点的荧光猝灭效应,建立了测定抗癌药物奥沙利铂中微量银的方法。考察了量子点浓度、缓冲液种类、缓冲液浓度、缓冲液pH和反应时间对银离子测定的影响。当量子点浓度为0.004 g/L时,在0.10 mmol/LpH7.4的磷酸缓冲溶液中,反应时间为5 min,体系的相对荧光强度与Ag+的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范围为16.42~98.50μg/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75,检出限为0.12μg/L。  相似文献   

3.
以CdTe量子点作为荧光探针,基于荧光猝灭法对对硝基苯胺进行了定量检测,考察了缓冲溶液体系、量子点浓度、反应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pH7.7的0.2 mol/L Na2HPO4-NaH2PO4缓冲液中,反应时间为10 min,对硝基苯胺浓度为1.2×10-6~2.0×10-5 mol/L范围时,其线性回...  相似文献   

4.
以谷胱甘肽稳定的CdTe量子点作为荧光探针,基于荧光猝灭法对过氧化氢进行了定量检测,考察了缓冲溶液体系、量子点浓度、反应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pH=7.2的Na2HPO4-NaH2PO4缓冲液中,反应时间为15min,过氧化氢浓度为1.0×10-6~3.0×10-5 mol/L范围时,其线性回归方程为△F=9.78+7.56c(10-6 mol/L),线性相关系数和检测限分别为0.9992和1.27×10-8 mol/L。谷胱甘肽稳定的CdTe量子点荧光猝灭法已用于水样的测定,回收率在96%~10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不大于3.3%,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功能性CdTe量子点荧光增敏法测定盐酸多巴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CdTe量子点作为荧光探针,基于荧光增敏法对盐酸多巴胺进行了定量检测,考察了缓冲溶液体系、量子点浓度、反应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pH7.5的0.2 mol/L Na2HPO4-NaH2PO4缓冲液中,反应时间为20 min,盐酸多巴胺浓度为1.2×10-8~1.0×10-7mol/L时,其线性回归方程为△F=-27.47+25.54c(10-8mol/L),相关系数和检测限分别为0.9992和6×10-11mol/L。该方法为盐酸多巴胺的测定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CdTe/ZnS量子点共振能量转移荧光猝灭法测定孔雀石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巯基乙酸作为稳定剂合成了CdTe/ZnS量子点,发现CdTe/ZnS量子点的荧光发射光谱与孔雀石绿的吸收光谱能有效重叠,且该量子点与孔雀石绿能通过静电吸引力结合,满足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条件,据此建立了以CdTe/ZnS量子点为供体,孔雀石绿为受体的共振能量转移体系,并将该体系用于孔雀石绿含量的测定。研究发现,在pH 8.0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当量子点的浓度为1.6×10-4mol/L时,体系的荧光猝灭程度与孔雀石绿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0.048~3.2μmol/L,相关系数为0.999 3,方法的检出限为0.015 8μmol/L,该方法已成功用于实际水样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9.3%~102%。并对CdTe/ZnS量子点与孔雀石绿之间的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新型量子点“开关”测定痕量诺氟沙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并构建了一种新型CdTe量子点“开关”,利用量子点荧光强度的变化进行痕量诺氟沙星的检测.考察了不同缓冲溶液,pH值,C02+浓度等因素对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10的硼砂缓冲液中,C02+能猝灭CdTe的荧光;体系中加入诺氟沙星后,CdTe的荧光得到恢复,并且量子点荧光的恢复强度与诺氟沙星的浓度与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基于量子点“开关”技术,通过检测CdTe荧光恢复强度,建立了一种测定诺氟沙星的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8×10-8~4.4×10-7 mol/L;检出限为2.3×10-9 mol/L.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RSD≤2.2%(n=6),回收率为98.4%~102.1%,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CdTe/CdS量子点-蛋白质与头孢曲松钠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张爱梅  闫炜  王怀生 《分析化学》2008,36(4):444-448
以3-巯基丙酸为稳定剂,采用水热法合成了具有优异光学性质的CdTe/CdS核壳型量子点,量子产率为13.8%。量子点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后荧光强度明显增大。通过测定荧光强度确定了偶联的最佳反应条件:pH7.4,反应温度37℃,反应时间40min。研究了溶液pH值和NaCl浓度对量子点及量子点-BSA溶液荧光强度的影响。对牛血清白蛋白测定的线性范围为1.1~19.5mg/L;检出限为0.47mg/L。头孢曲松钠对量子点-BSA的荧光有明显猝灭作用,荧光猝灭程度与其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实验结果表明为静态猝灭,头孢曲松钠与BSA按1∶1结合,结合常数为6.31×103L/mol。用圆二色光谱技术探讨了其对BSA构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巯基乙酸为稳定剂合成水溶性CdTe量子点(QDs),利用CdTe QDs荧光猝灭-恢复技术,建立了一种测定青霉素的新方法。考察了不同缓冲溶液、pH值、Co2+浓度等因素对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10的硼砂缓冲溶液中,Co2+能猝灭CdTe QDs的荧光,体系中加入青霉素后,CdTe QDs的荧光得到恢复且恢复强度与青霉素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0×10-5~1.0×10-4 mol/L,检出限为2.2×10-6 mol/L,应用于实际样品测定,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合成水溶性巯基乙酸修饰的CdTe量子点的基础上,研究了CdTe量子点与罗丹明6G之间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实验结果表明:构建的CdTe量子点(供体)-罗丹明6G(受体)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体系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有较好的转移效果.当磷酸缓冲溶液pH值为7.4,NaCl浓度为1.0 mol/L时,构建的CdTe量子点-罗丹...  相似文献   

11.
利用巯基乙酸水热法合成出表面修饰—COOH的CdTe量子点,并将CdTe量子点(QDs)连接在Fe3O4纳米粒子表面,制备出CdTe/Fe3O4磁性量子点。通过磁力将磁性量子点修饰于石墨电极表面。在pH7.5的PBS缓冲溶液中,H2O2可使CdTe量子点产生电致化学发光,H2O2浓度在4~100μmol/L范围内与CdTe量子点的电致化学发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24μmol/L。据此建立了测定样品中过氧化氢含量的电致化学发光分析法,并成功地应用于李氏禾草汁原液中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该研究借助纳米Fe3O4的磁力特征,使敏感膜易于形成和更新分离,简化了实验操作,同时起到增强发光强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利用低温水相法, 以巯基丙酸(MPA)作为稳定剂制备了碲化镉(CdTe)量子点, 通过马来酰亚胺三嗪(TMT)中的三嗪基团与CdTe量子点表面富含的羧基之间的氢键作用, 得到了分散性能优良的纳米杂化材料.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产物的光物理性质和形貌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马来酰亚胺三嗪与CdTe量子点杂化后, CdTe量子点的荧光发射峰有明显的蓝移, 在CdTe量子点和马来酰亚胺三嗪之间存在着能量转移, 并且纳米杂化材料的分散性也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以CdCl2和Te粉为原料,在水相中合成了CdTe量子点核;通过外延生长在CdTe量子点核上包覆一层CdSe量子点,得到具有良好荧光性能的CdTe/CdSe核壳量子点;采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镜、高分辨透射电镜分析了不同反应条件下合成的CdTe/CdSe核壳量子点的晶体结构和微观结构,并对其进行了荧光光谱等测试和指纹显现分析.结果表明,合成的CdTe和CdTe/CdSe量子点粒径在3~5nm之间,粒径分布窄,水分散性良好;可以通过控制反应时间和Te/Se比等得到在500~700nm显示荧光发射峰的CdTe/CdSe核壳量子点.此外,核壳CdTe/CdSe量子点可以有效地和指纹物质结合,可应用于对铝合金油潜指纹的鉴别.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以水热法合成巯基乙胺稳定的CdTe量子点的简单制备路线. 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 产物的荧光量子效率最高达到19.7%, 接近已报道的其它方法的2倍. 考察了反应条件对产物的荧光性能的影响及产物在不同pH溶液中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高灵敏CdTe量子点探针的构建及与金属离子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变性的牛血清白蛋白(dBSA)对水相合成的CdTe量子点进行修饰, 构建了高灵敏金属离子探针, 研究了其对重金属离子的检测性能并对机理进行了探讨. 通过优化反应条件, 合成了具有高量子产率的以巯基乙酸为稳定剂的水溶性CdTe量子点, 并采用变性的牛血清白蛋白分别对不同粒径的CdTe量子点进行修饰, 确定变性的牛血清白蛋白与不同粒径量子点之间的最佳比例. 在纯化变性的牛血清白蛋白修饰的量子点(dBSA-QDs)的基础上, 研究了该量子点与不同金属离子的作用. 结果表明, 量子点经修饰后, 其量子产率、 抗光漂白性及稳定性得到显著提高; 而且dBSA-QDs的荧光可被重金属离子有效猝灭, 与巯基乙酸稳定的量子点(TGA-QDs)相比, 检测灵敏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巯基乙酸(TGA)修饰的壳核型CdTe/CdS量子点(TGA-CdTe/CdS QDs), 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TGA-CdTe/CdS QDs与盐酸巴马汀(PC)的相互作用机理. 结果表明, 在pH=7.4的Tris-HCl缓冲液中, QDs与PC相互作用后使QDs的荧光呈线性猝灭, 并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7), 线性范围为25~1×104 ng/mL, 检出限(3σ)为7.7 ng/mL. 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 可定量测定PC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以3-巯基丙酸为稳定剂,合成了具有特殊光学性质的水溶性CdTe量子点,其最大发射波长位于544 nm.利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及圆二色光谱法系统的研究了CdTe量子点与肌红蛋白(Mb)二者结合前后体系光谱的变化,从而证实了CdTe量子点与Mb之间静电结合反应的特征.在pH 7.0的PBS缓冲液中,用CdTe量子点作为荧光探针研究了肌红蛋白与量子点的相互作用,并基于肌红蛋白对CdTe量子点有显著的荧光猝灭作用,建立了肌红蛋白的快速检测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该体系荧光强度的猝灭程度(△F)与肌红蛋白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0.3~24 μg/mL,检出限为0.13 μg/mL.该方法已对合成样品中肌红蛋白进行检测,并用于人体尿样中肌红蛋白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aims at preparing water soluble aspartic acid (ASP) modified CdTe quantum dots with tunable fluorescence emission controlled by reaction time. The size of the synthesized CdTe quantum dots was evaluated us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 and also calculated based on their UV-vis spectra.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GA-CdTe quantum do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UV-vis and fluorescence (FL) spectroscopy. The red-shift in the UV-vis absorption and FL emission with the increase of reaction time was observed. The biocompatibility examination indicated that the ASP modified CdTe QDs had low cytotoxicity.  相似文献   

19.
在水相中以巯基乙酸(mercaptoacetic acid, MA)为稳定剂合成了CdSe、CdTe、CdTe/ZnS量子点及谷胱甘肽(glutathione, GSH)为稳定剂合成了CdTe量子点,然后通过卵磷脂和胆固醇修饰制得相应的量子点脂质体。溶血实验证实GSH修饰量子点的溶血率低于MA修饰的量子点45%;脂质体修饰后,量子点的溶血率<5%,达到生物医用材料要求。不同表面修饰的量子点对小鼠毒性存在明显差异,荧光显微镜观察组织切片证实量子点在小鼠体内主要分布在肺、肾、胸腺等组织中,而脂质体量子点在脑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