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Bowley博弈模型为核心,将寡头的调整速度作为企业的竞争策略,并对该模型Nash均衡点的稳定域进行分析;通过数值仿真把双寡头的策略区域分为均衡区、周期区和混沌区。研究发现双寡头博弈市场中,寡头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而不断改变自身产量策略,这是市场出现周期波动、甚至陷入混沌的根本内因.  相似文献   

2.
通过建立和分析基于古诺博弈策略的报童问题的数学模型,寻求两个销售商有重叠销售区域时的竞争价格策略优化方法.模型的主要特点是:基于蜂窝理论刻画每个销售商的营销区域呈正六边形,分析了相邻销售商有重叠销售区域时,如何确定最优竞争价格策略,保证其利润最大;其次,该模型把需求量看成价格的函数,将消费者与销售商的距离看成是影响实际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纳入到消费者密度函数.  相似文献   

3.
《新拆迁条例》规范了房屋征收部门和房地产开发商、被征收入的拆迁补偿行为.运用演化博弈研究了城市商业性拆迁过程中开发商与被拆迁户之间行为特征,以及不同收益约束下各种均衡演化结果:开发商和被拆迁户均采取强硬策略导致群体性突发事件爆发;少数"钉子户"提出过分补偿要求迫使开发商接受;开发商采取暴力拆迁策略损害被拆迁户合法权益.进而讨论了政府部门提供外生性制度安排介入到城市商业性拆迁过程.政府部门在城市商业性拆迁事件中决策需要考虑多种因素的权衡.其中,逐步摆脱"土地财政"依赖,依法实施《新拆迁条例》禁止开发商的暴力拆迁行为,促使少数补偿标准期望值过高的"钉子户"回归理性态度,有利于双方达成理性双赢的(协商拆迁,让步同意)的演化均衡结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电子产品易逝性和潜在利用价值,采用博弈优化理论对零售商负责回收的电子产品闭环供应链进行定价与收益分析.通过以电子产品双渠道销售与废旧品再加工再销售的无差异定价为基础,构建了一个由制造商、零售商、消费者组成的闭环供应链博弈模型,采用Stackelberg博弈理论着重探讨在合作决策与非合作决策条件下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最优定价和利益分配机制.通过效率的比较发现:制造商与零售商合作决策条件下的总利益优于非合作决策条件下的总利益.最后,通过算例和参数敏感度仿真分析,设计了一种在非合作决策条件下的利益协调机制,即实施制造商、零售商之间的联合定价策略,使得闭环供应链总利益增加,实现各节点企业合作共赢,为推动企业逆向物流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寡头竞争模型在旅游联盟协议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博弈论中的寡头竞争模型在经济、政治、军事等社会科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针对旅游联盟的机会主义行为,以库诺特(Cournot)寡头竞争模型为基础建立了旅游联盟博弈模型,来分析旅游联盟建立正式协议的必要性,并探讨了联盟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联盟的战略目标和合作范围;投入资源评价与利益分配;交流渠道;联盟解散条款.最后指出了建立协议的协商原则和灵活性原则.  相似文献   

6.
陶为群 《经济数学》2020,37(2):80-87
对于较重要的三方合作利益分配博弈问题,将相互体谅作为基本遵循并基于适应性预期模型,建立三方相互体谅讨价还价模型.运用这个模型,可以把三方相互体谅讨价还价达成均衡,归结为单调有界数列收敛与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差分方程组求解的结合运用.三方相互体谅讨价还价属于不完全信息动态合作博弈.对模型求解,一般地揭示三方相互体谅讨价还价达成均衡的过程与结果,阐明讨价还价有满足初始条件的唯一解和充要条件,以及充要条件的经济含义和数学意义.三方相互体谅讨价还价模型是对于两方相互体谅讨价还价模型的拓展,可以为建立更多方相互体谅讨价还价模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蒋敏  孟志青  周娜  沈瑞 《运筹与管理》2020,29(10):40-48
以智能产品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差价补偿策略下制造商与销售商的博弈模型,分别通过纳什均衡博弈和斯塔克尔伯格博弈协调优化对制造商和销售商的决策行为进行探讨,得到了Nash均衡下制造商与销售商之间交易策略,讨论了斯塔克尔伯格博弈下制造商的最优订购、最优补偿系数和销售商的订购量之间关系,提出了求解在给定补偿系数下斯塔克尔伯格博弈协调优化的近似最优批发价与最优订购量的算法。通过数值实验表明,制造商占优势地位时,差价补偿策略能实现整体供应链的协调优化,提高销售商的订购量以及制造商和销售商的利润,说明差价补偿策略可以有效地改善零供关系。  相似文献   

8.
存在投机性交易行为的蛛网模型及经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存在市场投机性交易行为的蛛网模型,讨论了该系统模型的可能状态及其条件;这种投机行为在某些条件下可能引发经济泡沫,这可以解释当前的一些经济现象,如房地产市场的炒作行为等.  相似文献   

9.
考虑到决策的滞后性,建立一个带时滞的非线性三寡头贝特兰博弈模型.分析模型纳什均衡点的稳定条件,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得到模型的动力学性质,发现模型产生倍周期分岔和混沌现象.当延迟参数的取值在一定范围内时,寡头的价格波动就会趋于稳定.为了避免寡头博弈市场价格的剧烈波动和利润的下降,采用相空间压缩的方法对系统的混沌进行控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受控的系统消除了混沌.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供应商采用数量折扣作为激励机制后,销售商串货对供应链整体利润及成员利润的影响,研究一个供应商和两个销售商组成的供应链,构造销售商无串货和串货两个Stackelberg博弈利润模型,通过模型推导确定供应商和销售商的最优决策,并用数值实验分析折扣率、销售成本与制造成本等参数的变化对无串货和串货两种情形下供应链整体利润差值和成员利润差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折扣率区间内串货能同时提高供应链整体利润及成员利润.因此,供应商作为供应链主导方,可通过设置不同折扣率调控销售商的串货行为,实现供应链整体利润及成员利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刘亦文  谢意 《经济数学》2010,27(4):105-110
构建了房地产市场的供求模型和均衡价格模型,引入商品房销售价格、销售面积、施工面积等9个变量,建立相应的联立方程组,对房地产价格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房地产的价格很大程度上受到居民收入、利率、以及土地价格的影响,相对而言居民收入和利率的影响最为明显.同时,居民对房地产的潜在需求和有效需求间的差距较大.目前相关部门应更加关注房地产市场有效需求的规模,并适当调整利率、土地供给等,从而保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租赁市场上,房地产开发商常常需要同时决定进入-退出时机及开发能力扩张的的时机.然而这一研究在已往的房地产投资有关文献中有所忽视.鉴于此,在需求随机的条件下,通过一两阶段决策模型同时研究了房地产开发商在租赁市场的进入-退出及能力扩张问题.指出了进入、退出决策的隐式解并给出了扩张决策的阀值及扩张投资额度.研究同时得出结论:不确定性与成本的提高会增大了开发商进入-退出的决策刚性,并同时抑制了开发商的扩张投资.文章同时在行文中分析了结论的经济含义与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3.
基于理性范式,遵循消费者均衡条件,根据我国面临的局部经济过热背景,推定了房地产投机的实质是需求结构扭曲,而且经济周期影响需求结构的途径是收入和替代效应,据此并借助空间几何方向余弦概念具体界定了房地产市场投机度,进而求解了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催生地产泡沫的诱因变量,确定了引发投机度波动的诱因变量变动域,即:货币的边际效用降低率越小,投机度越高;收入增长对投机度影响具有不确定性;缩小包括房地产在内的商品价格的上升幅度、增加非地产投资收益率并稳定地产投资收益率可抑制房地产泡沫.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房地产业内出现的开发商囤地、囤房、哄抬房价等获取暴利的怪现象,指出房地产开发商合理合法获利的唯一途径是制定科学的开发方案,科学的开发方案依赖于优化的户型面积设计.提出了基于熵权系数的综合评价法,对备选的具有不同面积的户型进行综合效益评价,在获得备选类别的单位面积效益指标的基础上,以开发商总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建立了房地产户型组合优化模型,从而实现科学的房地产开发方案.  相似文献   

15.
由经济学理论分析可知,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具有显著的影响.利用LM检验和LR检验得到,包含货币政策变量和房地产价格变量的VAR模型具有非线性特征,并构建了相应的LSTVAR模型.运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研究了货币供应量与利率变化对中国房地产价格动态影响的非对称性.  相似文献   

16.
长三角地区在全国房地产"库存"的背景下,实现了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向好.对长三角地区有关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房地产开发投资、医院床位数、工业生产总值与人均房地产成交面积呈正相关.城镇人口数,中、长期贷款利率与人均房地产成交面积呈负相关,高收入城市比低收入城市人均房地产成交面积低14.%,教育支出和城镇居民总的可支配收入对人均房地产成交面积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18.
基于PCA-VAR模型的房地产信贷政策调控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的房地产调控,既要实现稳定房价、控制房地产开发投资过快增长等调控目标,同时也不会对宏观经济带来过大的负面影响.在分析各类房地产调控政策传导机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PCA-VAR模型,并综合运用了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方差分解和脉冲效应分析等方法,细致测算了房地产信贷政策对房地产市场和宏观经济的影响,据此为我国实施房地产调控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周文 《运筹与管理》2020,29(1):209-222
为恰当评估房地产业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通过编制2002、2007和2012年中国社会核算矩阵,进行乘数分解和结构化路径分析的结果表明:房地产业对行业总产出、劳动力和资本报酬、居民和企业收入的拉动作用极低。房地产业主要对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建筑业以及金属冶炼与压延加工业四个行业的产出影响比较显著,对前三个行业主要是直接的一步式影响,与房地产业紧密相关的产业链条并不长。房地产业对要素报酬和机构收入的拉动总效应极小,且主要是开环效应,与此同时,房地产业主要通过自身和金融业影响要素报酬进而影响机构收入,特别是对资本报酬和企业收入的影响简单、直接,高度依赖这两条基础路径。土地出让金和房地产有关税收已成为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房地产开发和运营商、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已成为房地产业发展过程中最主要的利益相关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