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金属离子参与下S(Ⅳ)的催化氧化反应是大气含水体系中S(Ⅳ)转化为S(Ⅵ)的重要反应.普遍认为大气中的主要金属元素 Mn,Fe,Cu和 Co对 S(Ⅳ)的氧化有催化作用.尽管 Mn(Ⅰ)和 Fe(Ⅱ)对于 S(Ⅳ)催化氧化的化学动力学已被广泛研究,但至今尚未取得一致的结果;有关Mn(Ⅰ)和 Fe(Ⅱ)催化氧化的协同作用亦是人们争论的问题。本工作在分别研究了Mn(Ⅰ)和 Fe(Ⅱ)对 S(Ⅳ)氧化的催化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 Mn(Ⅰ)和 Fe(Ⅱ)是否存在着协同催化作用.另外,还探讨了Fe(Ⅱ)和活性炭、Mn(Ⅰ)和活性炭对S(Ⅳ)的氧化是否存在着协同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金属离子催化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水解的荧光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并比较了4种金属离子Hg(Ⅱ)、Mn(Ⅱ)、Zn(Ⅱ)、Cd(Ⅱ)在碱性条件下催化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水解的能力,发现Hg(Ⅱ)、Zn(Ⅱ)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水解的催化作用效果良好,而Mn(Ⅱ)和Cd(Ⅱ)对长效青霉素水解的催化作用效果不明显。提出了分别在Hg(Ⅱ)和Zn(Ⅱ)催化作用下测定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荧光光谱分析法,并用于体液中抗生素残留物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HZSM-5分子筛中邻近的酸中心协同催化作用的研究进展, 包括布朗斯特酸(B酸)和路易斯酸 (L酸)的协同催化、 B酸和B酸的协同催化作用. 综述了通过多种表征手段下协同催化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以及实验与理论计算相结合并相互验证的研究结果, 对邻近酸中心协同作用下反应分子的共同吸附、 活化与转化路径的特点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提出了对邻近酸中心协同催化作用进行深入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在B3LYP/6-311+ +G* * 水平下,通过计算所形成二元团簇的能量来研究水、氨、甲醇、氟化氢等溶剂分子对甲酰胺及其衍生物分子内氢原子转移的催化作用.简单描绘了在有水、氨、甲醇和氟化氢等溶剂分子存在时,甲酰胺及其衍生物分子内氢原子转移的过程.结果表明,当有水、氨、甲醇、氟化氢等溶剂分子存在时,从甲酰胺甲酰胺酸转变的能垒会降低.而且不同的溶剂分子对甲酰胺(FA)、 N-甲基甲酰胺(MF)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的催化能力各不相同.在这四种溶剂分子中,氟化氢的催化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5.
对RuCl3·XH2O和TPPTS[P(m-C6H4SO3Na)3]原位合成的水溶性钌膦络合物在水-有机两相体系中对肉桂醛的选择性加氢反应,考察了反应温度时间、膦配体浓度、搅拌速度、底物和催化剂之比等条件对反应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对比了单长工链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和双长链阳离子表面活性剂DCMAB(dicetyldimethylammonium)的助催化作用,发现DCMAB化作用明显优于CTAB,在DCMAB助催化作用下,转化率98.3%,选择性96.9%.  相似文献   

6.
某些二安替比林甲烷的芳香族衍生物作为钒、铈、铬的光度试剂已有报道,但因灵敏度不高,应用受到一定限制。自从章道昆等发现 Mn(Ⅱ)对该类试剂的显色反应有催化作用和徐其亨等发现 Mn(Ⅱ)和表面活性剂的协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示波双安培指示技术在Landolt效应测定MO(Ⅵ)、Fe(Ⅱ)和V (Ⅳ)中的应用,利用Mo(Ⅵ)和Fe(Ⅱ)对NaBO_3氧化KI反应的催化作用及V(Ⅳ)对KCIO_3氧化KI反应的催化作用分别测定了Mo(Ⅵ)、Fe(Ⅱ)和V(Ⅳ)。Mo(Ⅵ)、Fe(Ⅱ)和V(Ⅳ)的测定下限分别可达1×10~(-8)mol/L、1×10~(-7)mol/L和2×10~(-7)mol/L数量级。  相似文献   

8.
量子化学在催化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60年代起,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迅速地发展起来。并逐渐应用到催化作用的研究上。7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些可喜的成果,主要表现在(1)对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三氯化铁(FeCl3)作催化剂制备了大面积的氧化石墨烯(L-GO)薄膜。 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偏光显微镜(POM)、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对FeCl3催化剂存在下,不同温度和时间得到的L-GO薄膜进行形貌和结构研究。 结果表明,在 FeCl3催化下L-GO薄膜片畴的面积为10 μm×10 μm,与无催化作用得到的GO薄膜相比增加了大约4倍。 从FTIR和XRD分析可以确定,大尺寸片畴的形成可以归因于催化作用促进了氧化石墨上的羟基、羧基、羰基等含氧官能团重新组合和连接。 据此,提出了FeCl3催化下L-GO薄膜形成模型,为制备大面积石墨烯薄膜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基于在紫外光的照射下铊对光泽精-过氧化氢体系的光化学催化作用,提出了光化学催化动力学测定痕量铊的方法。系统地考察光源、光照时间、试剂用量及共存离子等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探讨了该体系光化学催化作用可能的机理,确定了最佳的测定条件。铊(Ⅰ)的线性范围为0.05~0.3mg·mL-1,检出限(3s/k)为0.0081mg·mL-1。该法用于硫铁矿样品中痕量铊的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n=6)为3.27%,回收率在80.0%~120.0%之间。  相似文献   

11.
金催化是纳米催化的代表性体系,金催化作用表现出复杂的结构敏感性。这篇综述总结了金催化作用研究的文献结果和我们利用从单晶到纳米晶的模型催化剂研究金催化作用的进展。展示了NO分解,CO氧化,丙烯在氢气和氧气气氛中环氧化等反应中金催化作用的结构敏感性和金催化剂的活性结构,讨论了金纳米粒子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金纳米粒子–氧化物载体相互作用对金催化作用的影响和金表面低温高催化活性的来源,并展望了金催化作用结构敏感性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通过测定煤的着火点研究了不同催化剂对大同烟煤和晋城无烟煤的催化着火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化学组成是决定催化作用大小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具有同一碱金属离子,不同阴离子的催化剂酸性越强,催化作用越弱,其催化活性顺序为OH~->CO_3~(2-)>Cl~->SO_4~(2-);具有同一阴离子,不同碱金属或碱土金属阳离子的催化作用可用“电子转移学说”来解释,其催化作用的大小,随相应的碱金属,碱土金属的第一电离能的减少而增加。  相似文献   

13.
金催化是纳米催化的代表性体系,金催化作用表现出复杂的结构敏感性。这篇综述总结了金催化作用研究的文献结果和我们利用从单晶到纳米晶的模型催化剂研究金催化作用的进展。展示了NO分解,CO氧化,丙烯在氢气和氧气气氛中环氧化等反应中金催化作用的结构敏感性和金催化剂的活性结构,讨论了金纳米粒子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金纳米粒子–氧化物载体相互作用对金催化作用的影响和金表面低温高催化活性的来源,并展望了金催化作用结构敏感性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在加压热天平中研究了活性炭/烟煤半焦/无烟煤半焦等模型炭催化加氢气化(CHG)的特性,并结合GC、BET等表征对炭的物理结构和化学反应过程的分析,初步获悉了Co对炭-氢反应的催化作用过程.结果表明,炭CHG过程中过渡金属(Fe、Co、Ni)的催化活性明显高于碱金属和碱土金属(K、CaO、MgO),过渡金属催化过程存在低...  相似文献   

15.
现在,难以想像没有催化作用的反应。酸、碱、氧化物、金属及许多其他物质都可作为催化剂。在化学工业及生物学过程中,催化剂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特别有趣的是水作为催化剂。水的催化作用是与其分子的巨大极性和微弱地离解为离子的特性密切联系着的。它的偶极子长=0.39(米矣)(1(米矣)=10~(-8)厘米——译者);离解度=  相似文献   

16.
研究导电聚吡咯(PP)膜电极在酸性水溶液中对抗坏血酸(AH2)的电催化氧化反应,电化学循环伏安结果表明AH2在PP/Pt电极上的氧化电位比在Pt电极上的氧化电位负移200~300mV。实验分析了反应的Tafel曲线并讨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实验还用XPS、ESR研究手段,探讨了AH2与PP之间的相互作用,认为整个电催化过程可能是电子传递催化作用和化学催化作用的偶联。  相似文献   

17.
水广泛存在于众多化学反应体系中,除了提供反应媒介外,还发挥着很多其他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水的(助)催化作用受到催化科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并且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本文从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对水或水气在气相分子反应、液相反应及固体催化剂表面反应中的催化作用及机理进行了介绍和总结.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以M(CO)_6和CH_nX_(4-n)(M=Mo,W;n=1,0;X=Cl,Br)这类体系在光照下对环烯的开环聚合催化作用.发现该体系能有效地对2,3-二氢吡喃、环戊烯和环己烯开环聚合,对α-蒎烯也具有一定的开环聚合催化作用.研究了光照条件、催化剂用量、聚合温度和时间、以及其它条件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并对此催化体系开环聚合的催化机理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9.
2,4-二硝基氯苯碱性水解胶团催化的活化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氯化十六烷基吡啶(CPC)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胶团对2,4-二硝基氯苯(DNCB)碱性水解的催化作用和小分子极性有机物丁醇的加入对该反应的影响,计算了反应活化能.结果表明:(1)CPC和CTAC胶团对DNCB碱性水解都有明显的催化作用;(2)加入少量叔丁醇略有利于提高催化效果;(3)在CPC和CTAC胶团溶液中DNCB碱性水解反应的活化能约为49kJ/mol,比纯水中的91kJ/mol低得多,说明反应机制可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酮与环糊精手性协同催化作用下,用非手性酮与过氧硫酸氢钾(商品名Oxone)原位产生的二氧杂环丙烷实现了对包合在环糊精手性微反应器中苯乙烯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考察了α-环糊精、β-环糊精、γ-环糊精与不同的酮协同催化反应效果,并对协同催化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β-环糊精和甲基异丁基酮(MIBK)及Oxone原位形成的二氧杂环丙烷具有较好的协同催化作用;MIBK用量、碳酸氢钠用量、反应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反应产物的收率和对映体选择性有一定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环氧苯乙烷的ee值可达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