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化学   32篇
物理学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碱土金属氧化物对焦炭溶损反应的催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由于高炉冶炼技术的进步 ,焦比大幅度下降 ,以焦炭溶损反应为代表的焦炭热性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而矿物质对焦炭溶损反应的催化作用因而也受到了研究者们的注意[1,2 ] 。对焦炭溶损反应的催化作用研究最多的是碱金属 ,然而 ,除钾、钠外 ,焦炭中还存在许多其它矿物质 ,它们大多数对焦炭溶损反应具有催化作用。本实验用碱土金属浸渍在高炉焦炭上 ,采用程序升温热重法 ,考察碱土金属氧化物对焦炭溶损反应TG线及反应动力学参数的影响。1 实验部分1 1 试样制备及矿物质加入方法 古交焦炭经破碎机粗破碎 ,缩分 ,弃去一部分焦样 …  相似文献   
2.
不同催化剂条件下高温煤气中焦油组分的催化裂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温煤气净化技术是正在开发的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IGCC)和煤气化燃料电池(MCFC)的关键技术之一。高温煤气中焦油蒸汽通过催化裂解方法去除,不但可以排除焦油堵塞管道,腐蚀设备,而且可以提高发电效率。Baker等[1]对模拟煤气中焦油催化裂解研究得出:在450~690℃和1010~1818kPa的条件下,YZ-Y82催化剂最好,焦油转化率达74%,同时催化剂积炭最高达055gg焦油。Aznar等[2]研究了Ni基催化剂对生物质气化气体中焦油的催化裂解得出:在780~830℃的温度下,所有催化剂对焦油的脱除都显示出很高的活性,反应时间48h内催化…  相似文献   
3.
用穆斯堡尔谱考察以化学形式结合到煤中的铁催化剂和以物理形式外加等量铁催化剂对内蒙红旗褐煤加氢液化的催化活性,发现残渣中γ-Fe/Fe_(1-x)S比越大,液化产率越高,表明γ-Fe是一种较Fe_(1-x)S活性更高的新的活性相。离子交换煤中的Fe~(3+)离子由于粒度细小,分布均匀,易转化为γ-Fe相,因而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4.
煤加氢液化残渣的流变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从煤直接液化实验装置取得的液化残渣,研究了它的流变性及温度和油、沥青质、固体含量对其流变性的影响。液化残渣是剪切变稀的非牛顿型假塑性流体,非牛顿指数随温度升高而不断减小,温度越高越接近牛顿流体行为。液化残渣对温度非常敏感,在升温过程中其表观黏度下降很快,且没有出现黏度峰。在液化残渣中加入少量的循环油后其表观黏度大幅下降;而在加入少量沥青质后则表现出低温下黏度变大,高温下黏度变小的现象;固体含量则始终是黏度增大的因素,表明其黏度与油、沥青质和固体含量关系密切。液化残渣的黏度-温度关系符合Arrhenius关系式,但在升温过程中出现了拐点,低温段的黏流活化能比高温段的要大。  相似文献   
5.
采用经典柱色谱法对煤液化循环油和“加氢”后的循环油进行族组成分离,将其分离成饱和烃、芳香烃和极性物3个组分,并用核磁共振波谱仪对各个组分进行定性分析,同时用气质联用分析方法初步确定了饱和烃和芳香烃两个馏分的主要物质组成。结果表明:循环油饱和烃部分主要由C12~C27直链烷烃组成,芳香烃部分主要组成是烷基取代的氢化单环芳烃及少量的多环芳烃。而循环油经420℃“加氢”后饱和烃部分除了含C12~C27的直链烷烃,还有一些直链烷烃的异构体和环烷烃,芳香烃部分主要是双环、三环、四环芳烃,单环芳烃则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6.
采用真空红外光谱技术清晰地观察到了碳含量73~88w%(daf)的四个煤样及其溶剂抽出物中的五种羟基的不同氢键缔合类型,并通过原位热解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它们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它们的热稳定性顺序为:OH…π<OH…N<OH自缔合≈环状四聚体OH<OH…醚氧。  相似文献   
7.
煤加氢液化研究—模型化合物的加氢裂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快速升温和冷却的共振搅拌反应管中,以四氢萘为溶剂,进行了六种模型化合物的加氢裂解试验。反应条件如下:反应温度300—450℃,氢初压3.0—9.0MPa,表观反应时间5—45 min。试验结果表明,这六种化合物加氢裂解稳定性顺序为:二苯甲烷>二苯醚>二苯乙烷>苯基苄基醚>二苄基硫醚和二苄基二硫醚。裂解为一级反应,根据试验结果计算了苯基苄基醚和二苯乙烷的表观反应速度常数和活化能,前者ΔE 为83.9 kJ/mol,后者ΔE 为150kJ/mol。提高氢初压,使用预硫化的Mo-Ni 催化剂、Y 型和5A 型分子筛或添加易裂解化合物作自由基引发剂对模型化合物的加氢裂解均有利。  相似文献   
8.
我国年轻煤加氢液化研究 Ⅲ.兖州煤的加氢液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两种间歇式压力釜中详细考察了催化剂、制浆油、反应温度、压力和时间对兖州煤加氢液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几种铁倦化剂中,以Bayer 赤泥的催化效果为最好:以脱晶蒽油为制浆油,氢初压11MPa、450℃和60min 条件下,煤的转化率(苯可溶,下同)达84.2%,油产率达43.1%,与不加催化剂的相比,前者增加13.6%,后者增加15.7%。制浆油性能与煤液化效果有密切关系,用预加氢脱晶蒽油和液化所产中油时,煤转化率可达80%以上,油产率50%以上,优于用四氢萘时所得结果。反应温度、压力和时间也是重要参数。此外,还分析了液化油与制浆油混合产物的组成。  相似文献   
9.
自由基在煤变质过程、煤自燃反应及煤热解和液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准确测量煤中自由基总量对于研究上述煤的反应机理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由于单点法测量煤中自由基含量的准确度及精确度不够,该文通过考察ESR测定自由基含量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尝试建立了标准曲线方法测定煤中的自由基含量,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稳定性实验的相对标准偏差(RSD)<4%,重复性实验的相对准偏差(RSD)<3%,自由基含量在本实验范围(6.12×1015~1.47×1017)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0.99.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煤中自由基含量测定有很好的精密度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高温煤气净化高效脱氯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对四种高温煤气脱氯剂进行了筛选研究。在550℃温度下,所有被测试的脱氯剂都能迅速与HCl气体发生反应,在反应开始的一段时间同都能使混合气体中的HCl从0.1%降低到0.0001%以下。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CN1脱氯剂具有最高的穿透时间,穿透氯容量和饱和氯容量。在300 ̄700℃之间,温度越高,CN1脱氯剂吸收氯容量越高,反应性越好,在高空速下,脱氯剂脱氯效果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