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在初中《物理教学大纲》中,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教育有一段总体要求说明(见大纲三:(六)、(七),而对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教育却没有明确提出,即使在各章节具体“教学要求”中也只字未提。众所周知,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是人类认识自然、社会、自我的惟一正确思想方法,它与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同样重要。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在初中物理教学整个过程中,反复渗透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教育(以下简称“渗透教育”),潜移默化教化感化学生,对他们形成正确的科学人生观、世界观、方法论起到启蒙引导塑造作用,这在其他学科教学中是不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2.
黄国龙 《物理通报》2021,(3):141-145
就科学创新视野下如何培养科学推理核心素养进行了探索.首先,分析阐述了科学创新视野下科学推理特点及作用;其次,结合物理教学实际确定创新视野下科学推理核心素养培养内容;最后,结合教学实例对科学推理核心素养培养的途径策略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3.
 物理教学要适应现代教育的改革要求,进一步强化素质教育,最主要的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的教育。强调科学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受到科学方法、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等方面的训练,使他们以后从事任何职业都受益无穷,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一、培养科学思维能力是物理教学的基本任务物理知识本身的特点就决定了物理教学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在全日制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中就明确提出:“在整个高中物理教学中都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抽象思维的训练。”  相似文献   

4.
比起任何特殊的科学理论来,对人类的价值观影响更大的恐怕还是科学的方法论.——斯蒂芬·F·梅森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已落下了帷幕,回眸100年,人类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探索研究和奋斗,以自己的理性和智慧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辉煌,科学和技术在各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果。“一台电脑”带来信息化时代“两大理论”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以“三大工程”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显示了科学对人类生活世界的重新改造和塑造的能力“四大模型”是以物理学革命为先导的理论自然科学的主要成就,使人类对宇宙和生命的认识更加深化。科学给人类带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开创了一个新时代。  相似文献   

6.
通过N·玻尔建立量子理论这一典型的科学案例,对视觉化的经验在科学活动中的表现形态和作用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哲人石,又称点金石,昔为金丹术士孜孜以求的仙石,现代创造心理学以其譬喻永不枯竭的科学创造之源。“哲人石丛书”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在充分调研国内外科技教育出版状况的基础上,针对广大读者对时代感强、感染力深的科教精品的渴求,精心策划引进的大型科普套书。“哲人石丛书”,立足当代科学前沿,彰显当代科技名家,绍介当代科学思潮,激扬科技创新精神,现已出版10本:《迷人的科学风采》(格里宾著/江向东译)描绘诺贝尔奖得主、物理学“奇才”费恩曼传奇式科学生涯;《推销银河系的人》(利维著/何妙福译)介绍美国科普活动家博克献身科学、妙趣横生的一生.  相似文献   

8.
 我们说莫扎特的曲子优美高雅,普希金的诗句抒情瑰丽,但是,对科学美,对那些不能画在纸上,不能用石头刻出来,也无法用五线谱写成起伏跌宕的思维结构构成的科学美能说些什么?在许多人眼里,美育似乎是音乐、美术、舞蹈特有功能,与科学无关.殊不知,整个自然界是美的荟萃之地,是美的王国.本文根据本人教学实践仅就在大学物理学教学中运用物理学史和物理学内容进行科学美学教育问题做初步探讨.物理学教学中的美育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审美感受能力,理解美在科学中表现出来的“以美启真,求美致真”的作用规律,同时丰富学生的理性积淀,以至创造美.  相似文献   

9.
物理教育中STS教育资源开发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STS教育与STS教育资源STS是ScienceTechnologyandSociety即“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简写。STS教育是近年来世界各国科学教育改革中形成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的构想,以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和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中的应用为指导思想而组织实施的科学教育,其基本精神是:把科学教育和当前的社会发展、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既要考虑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又要研究社会成员对现代和未来社会生产、社会生活发展做出决策。  相似文献   

10.
介绍著名物理学家巴丁两次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探索历程;回顾了巴丁对中国的两次访问和对中国科技、教育发展的关注与支持;从巴丁的科学精神和他善于发挥个人智慧与科学团队的集体创造力中汲取有益的启示与思考.  相似文献   

11.
 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就“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其中“物理学研究提高了我们对自然界的基本认识,产生了对人类有深远意义的知识。它所孕育出的新技术扎根于我们的文化中。”因此,物理学的每一次革命都会推动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一、日心说的建立---科学战胜神学古希腊曾创造过灿烂的科学文化,以致“理论自然科学想要追溯自己今天的一般原理发生发展的历史,它不得不回到希腊人那里去。”地心说就是其光辉成就之一。从公元5世纪起,西方进入了黑暗的中世纪。此后,“科学只是教会恭顺的婢女”。  相似文献   

12.
《物理》2004,33(11):852-857
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世界科学行为的上空出现了三朵乌云,第一朵是科学前沿的原创活动中出现了实验数据的作假和虚构现象,严格地说出现了行为严重的科学不端事件;第二朵是一般科技研究人员中产生了为数不算少的范围不同的抄袭甚至剽窃的严重问题;第三朵是在研究生的习作和学位论文中出现了将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料和国内外披露或发表的论文片断予以摘引、拼凑或连接而构成"论文"的屡见不鲜的情况.这些利用信息技术和设施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以授其奸的科学不端行为,严重违犯了国际科学界长期形成的周知科学准则和科学精神,引起了舆论的普遍贬斥和指责.文章仅就普世关注的、关系到近年来世界科学发展和影响最大的事件--舍恩(J. Hendrick Schn)博士的不端科学行为,作为一个案例予以分析."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通过这个分析可以从中得出一些对科学不端行为的防范和决策等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检流计内阻测量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检流计内阻的测量为例,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并突出了对探究过程的研究;用标准不确定度对测量结果进行科学评定,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介绍著名物理学家巴丁两次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探索历程;回顾了巴丁对中国的两次访问和对中国科技、教育发展的关注与支持;从巴丁的科学精神和他善于发挥个人智慧与科学团队的集体创造力中汲取有益的启示与思考.  相似文献   

15.
 库仑(Charles August de Coulomb,1736-1806)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工程师,一生对科学的多个方面进行过研究并取得杰出成就,其研究成果对科学产生较大影响。在此就库仑对科学发展做出的主要贡献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从以往的经验或知识中得出来的科学命题,能否进一步被人们认同为科学定律,这决定于对这个命题的证明(常常是数学证明)是否“真”,而在几种证明“同真”时,则又决定于是否存在“美”。“我选择美”是科学家普遍的心理写照,只有既“真”且“美”的证明,才能使科学命题在人们心目中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地升华为科学定律。由于在物理实验中充了气的黄铜球比真空时的黄铜球重,所以人们不难从力平衡知识中直觉得到这样一个科学命题,即“气体重量等于下方气压减上方气压”,对于这个可以直觉出来的命题,有关教科书是用微分来证明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检流计内阻的测量为例,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并突出了对探究过程的研究;突出用标准不确定度对测量结果进行科学评定,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去年十二月十日晚,王淦昌教授在宁谧的氛围中告别了他九十一年的人生历程,安祥地离开了他挚爱的科学世界,带着他对人类掌握核聚变能、在实验室内创造“人工小太阳”的科学追求。  相似文献   

19.
以决定论问题为例,讨论了哲学如何对具体科学进行抽象与概括;同时,讨论了哲学与科学之关系.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提出演示实验要尽量使用通用器材而不使用专用器材来做;若能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来做就更好,可以拉近科学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感到科学就在身边,对科学产生亲近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