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小白鼠组织和骨中铜锌铁钙镁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实验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小白鼠组织及骨中Cu,Zn,Fe,Ca,Mg含量进行了测定。样品采用浓HNO2和HClO4湿法消化,并用国家计量局的猪肝(GBW08551)作为标准物对测定方法进行了考核,测定值与标准值吻合。方法加收率:Cu99-100%,Zn102-103%,Fe99-100%,Ca99-104%,Mg101-103%,CV值为1.7-3.9%。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度高,需样量少,符合  相似文献   

2.
沸水浴溶样冷原子吸收测定人发和大米中微量汞含量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把制备好的人发和大米等样品放入50mL比色管内,加入HNO3和HCI,在沸水浴中进行消化,用冷原子吸收测定其微量汞的含量,均获得满意的结果。消化并测定国家一级标准物质GBW09101人发和GBW08508大米中微量汞含量,测定结果与给出标准值吻合很好。测定10份人发平行样品,相对标准偏差为3.2%,回收率为96%。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感耦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ECP-AES)法直接测定土、沉积物中常、微量元素的光谱干扰,以及用多元光谱拟合(MSF)校正的方法。讨论了积分时间及谱线漂移对MSF法的影响。比较了离峰扣背景法与MSF法的效果,对水系沉积物GBW07306测定结果表明,MSF法得出的结果更接近推荐值,且其检出限及相对标准偏差比离峰扣背景法分别改善了1.3~9.0倍和1.1~4.9倍。  相似文献   

4.
用1H、13C、95MoNMR技术研究了一系列Mo(W)—CO—S一dtc原子簇化合物,并用动态95MoNMR技术跟踪了MoOnS4(n=0,2),CuCl,R2dtc(R2=Me2,Et2)几个反应,在此基础上推导了该系列化合物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固体样品中Cr(Ⅲ)和Cr(Ⅵ)含量的测定方法。提出以NaOH溶解样品,以Fe(OH)3共沉淀分离富集Cr(Ⅲ)和以无机酸消化样品,然后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Cr(Ⅲ)和总Cr的含量的方法,再从总Cr中减去Cr(Ⅲ)得到Cr(Ⅵ)。方法简单快速和准确,得到满意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6.
气固界面氧化学吸附物种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自编的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动态谱批处理程序,在20-650℃对Be,Mg,Ca,La,Ce,Sm,Ti,Zr,V,Nb,cR,Mo,W,MN,Fe,Ni,Cu,Zn和Sn等一系列金属氧化物上的氧化学吸附物种进行了原位动态三维谱学研究,就所观测到的超氧(O^-2)和过氧(O^2-2)物种随温度的变化情况以及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反应中的活性氧物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电子与类锂离子组态能级之间的碰撞激发强度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我们的扭曲波方法和程序MCDW(九),计算了类锂C,Ne,Si,Ti,Fe,Cu,Ge离子(n≤7)组态能级之间激发的碰撞强度,并与Sampson等人的完全相对论理论值进行了比较,同时分析了碰撞强度随Z ̄*(有效核电荷)和主量子数n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固体样品中Cr(Ⅲ)和Cr(Ⅵ)含量的测定方法。提出以NaOH溶解样品,以Fe(OH)3共沉淀分离富集Cr(Ⅲ)和以元机酸消化样品,然后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Cr(Ⅲ)和总Cr的含量的方法,再从总Cr中减去Cr(Ⅲ)得到Cr(Ⅵ)。方法简单快速和准确,得到满意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9.
利用△E—E望远镜及Q3D磁谱仪,在HI-13串列加速器提供的35MeVα离子束轰击下,测量56,57Fe,59Co(α,d)58、59Co,61Ni核反应的精细能谱和微分截面角分布,微观DWBA近似用来分析实验数据.在56Fe(α,d)58Co核反应观测的9个强激发能级中,重点分析和讨论了6.79MeV和6.4MeV能级的性质,观测到迄今所能看到的最高拉长组态(1g9/2,1g9/2)9和首次确认了6.4MeV能级Jπ=1+.在57Fe,59Co(α,d)核反应测量中,未看到孤立强激发能级,它意味着强度分散在许多能级上,以致看不到孤立拉长态存在的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10.
王义  谢元南 《计算物理》1997,14(1):75-82
在YH-1/YH-2计算机上将多重散射Xα自洽场方法(SCF-Xα-SW)程序和线性Muffin-tin轨道方法(LMTO)程序做了改进,实现了向量化和并行化。研究了C60的能级;计算了苯分子从1e1g,2e2g和1a2u开始激发的108个Rydberg态单电子轨道激发能,即1e1g,2e2g,1a2u→ka1g(k=3-11),ke2g(k=2-7),ke1u(k=3-8),ke1g(k=3-5  相似文献   

11.
李海涛  焦立为  殷新  沈珂 《光谱实验室》2011,28(5):2612-2614
试样经微波消解后,采用ICP-AES测定铜精矿中的硫含量.按本法所测铜精矿标准物质(GBW 07166)中硫含量,推荐值为33.8%士0.3%,6个平行样测定平均值为33.6%,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318%.  相似文献   

12.
微波消解-ICP-AES测定保鲜水果中硫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硝酸-过氧化氢(4+2)混合溶液作为消解剂,微波消解法处理保鲜水果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所得样品溶液中硫的含量,选择182.0nm为测定硫的分析线,硫的检出限(3Sd)为0.065mg·L-1,样品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n=8)为1.90%用本法测定两个国家标准物质茶叶(GBW...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一种基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有机肥中砷、铅、镉、镍和铬等元素的方法。探究了湿法消解和微波消解两种样品前处理方法对有机肥中重金属元素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微波消解法提取效率较高,方法与国标GB/T23349相比,两种方法测定的结果不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国家水系沉积物标准物GBW07311、GBW07312及土壤标准物GBW07401、GBW07404对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价,其测定数据与标准值相吻合。方法对砷、铅、镉、镍、铬的检出限分别为0.06、0.009、0.04、0.01、0.02μg/L,加标回收率在95.88%-106.07%之间,精密度(RSD)均小于5%。该方法可快速、准确测定有机肥料中砷、铅、镉、镍和铬含量,为有机肥料中上述元素的检测提供了快速稳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微波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大米中痕量汞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采用微波消解 氢化物发生 原子荧光光谱法对大米中痕量汞进行了消解、测定。以微波消解为样品前处理方法 ,建立了大米微波消解的最佳分析条件。确定了原子荧光光谱仪的参数设置 ,最佳氢化反应条件以及影响汞测定的相关环境参数。检测限 0 0 0 5ng·mL-1 ,测定大米中汞成分分析标准物质 (GBW 0 85 0 8)中汞的含量 ,其结果与证书值相吻合 ,精密度 2 1 % ,回收率 95 2 %~ 1 0 6 4 %。  相似文献   

15.
微波消解-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沉积物中Cu、Zn、Pb、Cd和C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近海海洋沉积物成分分析标准物质(GBW 07314)在HNO3-HCl-H2O2体系微波消解和HNO3-HCl-HF-HClO4体系电热板消解下,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来测定样品中Cu、Zn、Pb、Cd和Cr含量,分析结果与标准值的差异情况.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消解样品,检测值在标准值范围内,但由于电热板消解方法的繁琐性,我们选择微波消解方法来前处理样品.通过对GBW 07314样品采用HNO3-HCl-H2O2体系微波消解,平行样测定(n=6),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和回收率都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地衣是应用广泛的大气污染生物监测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质谱法(ICP-MS/AES)是植物元素定性定量分析的重要和高效的方法。但受严重大气污染影响,我国部分地区的地衣元素水平远高于其他植物,且在空间、时间、物种和元素类别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虽然地衣在大气污染监测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我国地衣元素分析测试方面尚缺乏专门的方法学研究,这限制了大气质量的地衣生物监测在我国的开展。因此,有必要对地衣样品元素含量的ICP-MS/AES法进行优化。以国家一级标准物质GBW10014(圆白菜)、GBW10015(菠菜)、GBW10052(绿茶)和地衣标准物质(IAEA-336)为材料,探讨了地衣样品的不同消解方法、取样量、分析谱线、同位素、内标元素及仪器参数对ICP-MS和ICP-AES结果的影响。确定了适用于大批量地衣元素测试的干法灰化-碱熔ICP-AES和微波消解ICP-MS的优化条件,该优化条件具有线性关系好(r>0.999 0)、检出限低、准确度高和精密度好的特点。以优化后的测试方法测定采自我国太行山区和南极阿德利岛的地衣样品,结果表明太行山地衣体内元素含量远高于南极阿德利岛,大气沉降对太行山地衣元素组成的相对贡献也较大。验证了优化方法的适用性,为京津冀环境治理提供科学数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植物样品消解后残留颗粒物元素组成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别采用干灰化法和湿消化法处理植物标准参考物质灌木枝叶组合样(杨树叶和茶叶),用扫描电镜(SEM)对消解液中残留的不溶性颗粒物微观形貌进行了观察,并用SEM附属的X能谱仪研究了颗粒物的主要元素组成。另外,还用BCR法对茶叶残留颗粒物进行了分级萃取, 相关元素在四种存在形态中的含量分布状况由AAS和ICP-AES给出。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消解方法对颗粒物微观形貌有较大影响,其中植物样品经干灰化法处理后残留的颗粒物多呈灰黑色,表面疏松多孔;经湿消化法处理后残留的颗粒物均呈白色,多数结构紧密,数量也相对较少。不同植物样品残留的颗粒物元素组成均大同小异,主要为Si和Al,此外还有少量的Ca, Fe, K, Ti等。这些元素在颗粒物中存在形态不一,致使在进行植物样品分析时某些元素含量测定结果大为偏低。  相似文献   

18.
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海产品中的微量砷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本文研究了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水产品中砷的分析条件,试验了酸介质,预还原剂用量对测定砷的影响及水产品中常见元素对测定的干扰情况,选择了仪器的最佳氢化物发生条件,用不同的消解方法测定了标准物质贻贝和对虾,其中两种消解方法测定结果与推荐值吻合,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小于3.9%和2.8%,检出限为0.3μg/L,方法快速,准确,应用于进口水产品中砷的检测,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微波消解法前处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快速测定黑木耳中Zn、Cu、Pb、Cd、Cr、As等重金属元素的方法.该法采用内标法校正监测和校正信号的短期和长期漂移,提高仪器的稳定性,改善测定的精密度,校正一般样品的基体影响,建立了测定208pb、114Cd、75As的干扰方程以消除同质异位素重叠和多原子粒子的干扰.该方法能准确测定大米粉标准物质(GBW 10010)和茶叶标准物质(GBW 10016)中Pb、Cd、Cr、Zn、Cu、As的含量,黑木耳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4.0%-107.3%,RSD为2.5%-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