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测定棕熊肉中有益金属元素与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熊肉中含有Ca、K、Na、Mg、Zn、Fe、Ti等7种有益金属元素,Cu、Al、Tl、Cr等4种有害金属元素。该方法对各元素的检出限为0.0002—0.006mg/L,各元素相对标准偏差在1.12%—6.19%之间,加标回收率为96.8%—104.9%。11种金属元素中Na、Mg、Fe、K、Ca的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2.
FAAS测定地梢瓜不同部位金属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敏  吴冬青  安红钢  冯雷 《光谱实验室》2009,26(6):1469-1472
采用HNO3-HClO4(4∶1)混酸消解地梢瓜的根、茎和叶,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消解液中的K、Ca、Na、Mg、Zn、Cu、Mn、Fe和Co9种金属元素进行了同时测定。获得了仪器测定的最佳工作条件、方法的准确性和精密度,结果显示:各元素平均加标回收率(n=6)为95.45%—102.26%,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0.18%—2.26%。地梢瓜不同部位各金属元素含量有一定差异,茎中Ca〉K〉Na〉Mg〉Fe〉Zn〉Co〉Mn〉Cu;叶中Ca〉K〉Na〉Mg〉Fe〉Co〉Zn〉Mn〉Cu;根中Ca〉K〉Fe〉Mg〉Na〉Zn〉Co〉Mn〉Cu。各部位均含有丰富的Ca、Mg、K、Na和Fe元素。测定方法快速、简单,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较好,能达到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3.
李利华 《光谱实验室》2010,27(5):1792-1795
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同时测定鱼腥草根部和叶子中Fe、Cu、Zn、Mn、Ca、Mg、Na和K8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RSD)1.16%,回收率为95.0%—110.0%。结果表明,鱼腥草根部和叶子中Fe、Mn、Ca、Mg、K、Na和Zn等人体必需的生命元素含量较高,各元素的含量均有差异。本试验为鱼腥草的进一步研究和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原子吸收光谱测定刺五加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刺五加根、茎、叶中Ca、Cu、Mg、Fe、Zn、K、Mn、Na等8种矿物质元素的含量,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以此研究了这8种金属元素在刺五加体内的分布。结果显示:各元素在实验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标回收率在99%—109.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0.2%—1.8%。刺五加中不同部位的这8种元素间存在显著差异,根中Ca〉Mg〉K〉Fe〉Na〉Mn〉Zn〉Cu,其叶中的含量以K为高,而且各部位均有较高的Ca、Cu、Mg、Fe、Zn、K、Mn、Na。从微量元素的角度分析,刺五加的根、茎、叶均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运用控温湿法消解-原子吸收光谱法同时测定了苹果果皮和果肉中Fe、Cu、Zn、Mn、Ca、Mg、Na和K8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1.17%,回收率介于93.8%—110.0%之间。结果表明,苹果果皮和果肉中Fe、Ca、Mn、Mg、K和Zn等人体必须的生命元素含量较高,各元素的含量均有差异。本试验为苹果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石参中的K、Na、Ca、Mn、Cu、Fe、Zn、Mg等8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含量按高低依次为Ca597.4μg.g-1、Na273.3μg.g-1、Mg220.4μg.g-1、Fe143.8μg.g-1、Mn107.4μg.g-1、Zn53.7μg.g-1、K53.7μg.g-1、Cu17.1μg.g-1。样品回收率为98.5%—103.0%,测定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从0.26%—2.23%,方法简单,精密度和灵敏度高,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7.
FAAS法测定二色补血草中不同部位的金属元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浓硝酸-高氯酸(4+1)溶解消化方法进行样品处理,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二色补血草花、茎、叶、根中K,Mg,Ca,Na,Fe,Zn,Cu和Co八种微量金属元素进行了分析测定,获得了测定仪器的最佳工作条件、方法的准确性和精密度。结果表明,各元素平均回收率(n=7)在99.3%~105.3%之间,平均RSD值(n=7)为0.34%~1.04%。二色补血草不同部位各金属元素含量有一定差异,花中Na>K>Mg>Ca>Fe>Zn>Co>Cu,茎中K>Mg>Ca>Na>Fe>Zn>Cu>Co,叶中K>Mg>Ca>Na>Fe>Zn>Co>Cu,根中K>Mg>Na>Fe>Ca>Zn>Cu>Co。各部位均含有丰富的Ca,Mg,K,Na和Fe元素。测定方法快速、简单,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较好,能达到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8.
微波消解ICP-AES测定苋菜的矿质元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涌栋  杜晓华 《光谱实验室》2010,27(5):1780-1782
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了苋菜中的矿质元素Ca、Cd、Cr、Cu、K、Fe、Mg、Mn、Na和Zn的含量,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12%—5.72%。该方法简单、快速、可靠、灵敏度高,且多元素可以同时测定,能满足实际样品分析需要。实验表明,苋菜中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尤其是Ca、K、Mg含量较高,显示了苋菜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9.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金光杏梅花粉中矿质元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金光杏梅花粉的K、Ca、Mg、Fe、Zn、Na、Cu、Mn8种矿质元素的含量。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在96.50%—105.25%之间,RSD值在1.20%—2.10%之间,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研究结果表明:金光杏梅花粉中含有丰富的K、Ca、Mg、Fe、Zn、Na、Cu、Mn。  相似文献   

10.
FAAS测定提宗龙胆花中的7种矿质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藏药提宗龙胆花中Cu、Zn、Fe、Mg、Ca、K、Na 7种矿质元素进行了测定。在选定的测定条件下,提宗龙胆花中各元素间相互干扰小,对测定结果无明显影响。方法的校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r=0.9944—0.9999),方法的回收率(n=6)在94.5%—107.7%之间。提宗龙胆花中K、Ca、Mg、Fe等元素含量均较高,研究结果为提宗龙胆这一传统藏药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1.
微波消解-原子吸收法分析并比较四种贝母中的微量元素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FAAS)及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FAAS)测定了浙贝、象贝、东贝、川贝4种贝母中1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同时考察了不同微波消解条件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确定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的最佳条件,并且以微量元素含量作为指标对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 微波消解法操作简便、快速、样品消解完全, 空白值低, 选择性好, 方法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96%,回收率在91.0%~108.7%。主成分分析法在反映不同样品微量元素含量的差异程度上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各种矿质元素在荆芥各器官间贮藏差异。从矿质元素角度了解荆芥合理的药用部位组成以及收时间。应用ICP-AES技术,测定并分析了在不同采收时间,荆芥的不同器官矿质元素含量、累积量和比例。结果显示, 在不同采收时间,(1)荆芥穗中常量矿质元素K, P和微量矿质元素Cu含量最高,荆芥叶中常量元素Mg, Ca, Na和微量元素Fe, Mn, Zn含量最高。(2)荆芥不同器官所含常量元素中Ca和K含量最高,Na含量最低;所含微量元素中Fe含量最高,Mo含量最低。(3)在荆芥茎中,K∶P最高,而Zn∶Cu则为最低;Ca∶Mg和Fe∶Mn在荆芥穗中最低。(4)随着采收时间的推移,各元素在荆芥不同器官中的含量变化并不显著。荆芥茎中各矿质元素含量均较低; 从矿质元素含量的角度看,在合理的采收时间范围内,荆芥的质量受时间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选取江西、黑龙江、吉林和安徽4产地同一种属大豆经硝酸湿法消解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了其中K, P, Mg, Ca, Fe,Al, Zn, Mn 和Na元素的含量,并采用Ducan多重比较方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豆中含有丰富的矿物元素,其中K,P,Mg,Ca,Fe元素含量较高,且排序不因产地的变化而改变。Mn, Zn,Al,Na元素的排序则受产地影响较大。K, P, Mg的含量受产地的影响不大,表现出某一品种大豆自身生长对主要矿物质的需求是相对稳定的。不同产地大豆中Al, Ca,Fe, Na, Mn,Zn元素的含量差异显著(P<0.05),说明这几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受土壤及环境的影响较大,其中安徽大豆中的铁元素(70.93 mg·kg-1)和江西大豆中的锰元素(32.69 mg·kg-1)显著高于其他3个样品。  相似文献   

14.
ICP-AES测定肉苁蓉及其提取物中矿质元素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ICP-AES法测定两种肉苁蓉及其提取物中11种矿质元素,结果表明:肉苁蓉中Mn,K,Ca,Mg,Na含量(μg·g-1)显著高于管花肉苁蓉,分别为17.70,16 278.03,1 947.25,1 662.76,106.79;肉苁蓉50%甲醇提取物中Fe,Cu,P含量为水提物的1.5倍、2.4倍、1.1倍,Mn,Zn,K,P,Mg,Na含量为100%甲醇提取物的3.8倍、1.2倍、1.6倍、2.3倍、2.2倍、1.1倍;管花肉苁蓉50%甲醇提取物中Cu和P含量为水提物的1.6倍和1.2倍,Mn,Zn,K,P,Mg,Na,Al含量为100%甲醇提取物的2.0倍、1.6倍、1.6倍、1.4倍、1.8倍、1.2倍、1.2倍;肉苁蓉和管花肉苁蓉内矿质元素在50%甲醇中的溶出率分别是60.79%~83.10%和44.58%~83.84%,且Mn, Zn, K, P, Ca, Na, Al的溶出率显著高于水和100%甲醇提取。此研究为高效利用肉苁蓉药材中的矿质元素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微波密闭消解ICP-AES法测定土-草-畜系统中无机元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微波密闭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对青藏高原土壤-牧草-家畜矿物质系统中无机元素K,Ca,Na,Mg,P,S,Fe,Cu,Mn,Mo,Co和Zn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对土壤样品消解采用HNO3-HF-H2O2酸溶体系,而草畜样品消解则采用HNO3-H2O2酸溶体系,以简化实验操作,降低空白值。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在5%以下,回收率93.5%~113.5%。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验证了分析数据的可靠性,为研究青藏高原土-草-畜矿物质系统中矿物质元素含量、循环、互作以及在放牧补饲生产中科学运用矿物质元素与添加剂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LED组合光谱对水培生菜矿物质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植物工厂全密闭环境中水培种植大速生生菜,以光谱比例可调节的LED灯板为植物生长光源,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技术(ICP-AES),研究了红蓝LED组合光谱下生菜对K,P,Ca,Mg,Na,Fe,Mn,Zn,Cu,B,Mo等11种营养元素的吸收特性。结果表明:(1)与叶绿素生理吸收波峰(峰值450和660 nm)对应的单一或组合光谱均可增强水培生菜根对Na, Fe, Mn, Cu, Mo元素的吸收能力,且单一红光光谱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四种元素含量分别为荧光灯全光谱下的7.8, 4.2, 5.3, 11.0倍;(2)根对K和B元素的吸收量在荧光灯全光谱下达到最大分别为10.309 mg·g-1和32.6 μg·g-1,而在红、蓝单一或组合光谱下吸收能力降低;(3)单一蓝色光谱下根对Ca和Mg元素的吸收受到抑制,分别比荧光灯对照降低35%,33%;(4)生菜在30%蓝光+70%红光的光谱条件下生物量最高,而在20%蓝光+80%红光条件下对Ca, Mg, Na, Fe, Mn, Zn, B七种元素的累积量达到最大值。试验结果为水培生菜光源光谱选择及营养液配方调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