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单糖中二级羟基的氧化和酮糖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单糖中二级羟基的氧化和酮糖的各种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4.
5.
糖类研究:Ⅴ.1—0—取代酰基—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6.
王亚楼 《合成化学》1999,7(1):86-89
3,7-二取代双环「3,3,3」壬院衍生物具有许多有趣的反应特异性,可合成各种官能性金刚烷衍生物。本文以1-金刚烷醇为原料经二步反应合成7-亚甲基双环「3,3,1」壬烷-3-酮。再用催化量四氧化锇进行几乎定量地得到7-羟甲基-7-羟基双环「3,3,1」壬烷-3-酮(9)。  相似文献   

7.
A new 10-hydroxyl anthrone glycoside,1,8,10-trihydroxyl-1-O-β-D-glucopyranosyl-3-methyl-10-C(S)-β-D-glucopyranosyl-anthrone-9 1 was isolated from the stem of Cassia siamea Lam. The structure was elucidated by spectral evidences, especially by 2D techniques.  相似文献   

8.
哒嗪—3—酮类化合物的合成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爱明  刘天麟 《合成化学》1997,5(2):141-146
综述了近年来哒嗪酮环骨架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1)由二羰基化合物合成;2)采用环加成反应;3)杂环转化法,以及其它方法,还叙述了哒嗪酮核苷的合成,参考文献22篇。  相似文献   

9.
何为 《合成化学》1998,6(1):44-48
用极谱法及恒电位电解法研究了酮糖中的单糖、果糖、塔格糖、二糖、拉克杜糖的电还原行为,由酮糖的电还原行为从理论上导出了相应的极谱电流-电压方程,该方程被实验所证实,成功地解释了实验现象。恒电位电解后电解的分析结果表明,电解选择性为100%,电解产物为由酮糖还原成相应的多元醇。  相似文献   

10.
11.
李叶芝  田颜清 《合成化学》1996,4(2):168-170
γ-甲基-δ酮己酸,γ-异丙基-δ-酮己酸在碘化N-甲基-2-氯吡啶盐存在下分别用(R)-四氢噻唑-2-硫酮-4-羧酸乙酯反应,得到光学活性的(R)-N-(γ-甲基-δ-酮己酰基)四氢噻唑-2硫酮-4羧酸乙酯(la)及光学活性的(R)-N-(γ-异丙基-δ-酮己酰基)四氢噻唑-2-硫酮-4-羧酸乙酯(1b),la,lb分别同(R,S)-α-苯乙胺反应得到光学活性的酰胺2a,2b,同时使(R,S)=  相似文献   

12.
以无水AlCl3/ClCH2CH2Cl/NMP为催化剂/溶剂体系,通过缩聚反应,由二苯醚,对苯二甲酰氯和4,4-二苯氧基二苯砜合成了聚醚酮酮和聚醚砜醚酮酮共聚物(PEKK/PESEKK).考察了单体浓度、反应时间对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IR、DSC、WAXD等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共聚物具有优异的耐热性,随着共聚物中PESEKK单元含量的增加,其玻璃化温度逐渐升高,而熔融温度和结晶度逐渐降低.与聚醚酮酮(PEKK)相比,共聚物的断裂伸长率明显提高,而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却有所下降,但仍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3.
14.
分离并提纯合成系列哒嗪酮的重要中间3-芳腙-6-甲基-α,γ-吡喃酮,经X射线衍法测定其晶体结构,采用核磁共振跟踪对其在酸、碱笥条件下反应历程进行了研究,确认它是一个先内酯开环、后脱水关环的反应。  相似文献   

15.
16.
叶芳挺  严小军  徐继林  陈海敏 《分析化学》2005,33(11):1569-1572
建立了一种可同时对醛、酮糖进行精确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以肌醇作为内标,用80%乙醇超声提取,利用醋酸酐和HMDS+TMCS(1:3)进行差异衍生,在EI源下用SIM模式进行GC/MS分析。结果表明:11种标准单糖在1—4mg/L范围内线性良好;仪器检出限:醛糖在8.15—22.4μg/L之间;酮糖为2.32μg/L和3.47μg/L;高、中、低3个量的平均回收率在73.0%-95.7%,相对标准偏差在3.1%-10.0%。对枸杞游离单糖进行测定,各单糖含量分别在0.26—368.6mg/g。该方法弥补了以前单糖分析中的缺陷,对既含有醛糖又含有酮糖的样品可同时进行精确的定性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7.
方东  袁荣鑫 《合成化学》1997,5(1):71-74
合成了一系列新的4,6-二取代-5-硫代-1,2,4-三嗪-3-酮类化合物,并用元素分析、IR、^1H NMR及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