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应用掺饵光纤放大器的副载波频分复用模拟电视光纤传输系统的噪声和失真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掺铒光纤放大器作为系统的功率提升和中继放大器,分别成功地进行了185km和215km的系统传输试验。  相似文献   

2.
对应用掺铒光纤放大器的副载波频分复用模拟电视光纤传输系统的噪声和失真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掺铒光纤放大器作为系统的功率提升和中继放大器,分别成功地进行了185km和215km的系统传输试验  相似文献   

3.
用于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ADS项目中的射频四极加速器(RFQ) 的新RF系统在2017年初升级,原来的电子四极放大器被两个新的固态功放(SSA) 所替换,它们是两台相同的额定功率为80 kW的功率源,通过两个相同的耦合器在腔内合成至少100 kW的功率。但是对于SSA来说,为了功率组合,太多的功率模块的振幅和相位进行了调整和优化,一个或几个损坏的环形器(包括吸收负载) 可能导致整个射频系统的失效。特别是,根据实验和仿真,发生失配问题后,如果两级合成器之间的传输线电长度满足某一特定条件时,系统的散射参数会有很大的波动,甚至切断。详细介绍了北京北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用于模拟多级合成放大的模拟方法、放大链路的故障分析及相关实验情况。  相似文献   

4.
用于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ADS项目中的射频四极加速器(RFQ)的新RF系统在2017年初升级,原来的电子四极放大器被两个新的固态功放(SSA)所替换,它们是两台相同的额定功率为80kW的功率源,通过两个相同的耦合器在腔内合成至少100kW的功率。但是对于SSA来说,为了功率组合,太多的功率模块的振幅和相位进行了调整和优化,一个或几个损坏的环形器(包括吸收负载)可能导致整个射频系统的失效。特别是,根据实验和仿真,发生失配问题后,如果两级合成器之间的传输线电长度满足某一特定条件时,系统的散射参数会有很大的波动,甚至切断。详细介绍了北京北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用于模拟多级合成放大的模拟方法、放大链路的故障分析及相关实验情况。  相似文献   

5.
给出了三维回旋自共振微波放大器(CARM)的电于运动方程和光场演化方程,并在忽略束流空间电荷效应的前提下,编制了单模放大器程序。利用数值模拟详细考察了电子束束流质量对微波输出功率的影响,模拟结果与实验值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6.
受激布里渊放大光脉冲波形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丁迎春  吕志伟  何伟明 《物理学报》2003,52(9):2165-2169
利用瞬态包含抽运抽空的SBS理论模型对布里渊放大器进行了数值模拟,给出了脉冲波形随 抽运光功率密度和种子光与抽运光能量比的变化规律,并用实验进行了验证,理论与实验符合得较好. 关键词: 布里渊放大器 脉冲波形 脉宽  相似文献   

7.
半导体激光放大器的电路模型及噪声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陆虹  胡国驹 《光学学报》1998,18(12):624-1628
给出了半导体激光(LD)放大器的电路模型,使得对半导体激光放大器的特性可以用通用电路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用该模型对谐振型光放大器光功率输出特性与失谐关系进行了模拟分析,模型的分析结果与已报道的理论和实验基本一致;用该模型还对谐振光放大器的噪声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根据CCD相机模拟通道噪音的非相关性,提出通过并联多个相同的模拟通道来降低模拟通道噪音的方法,并对此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实验测定实验装置中噪音的分布情况,得出并联双通道和并联三通道时噪音的改善因子为1.354和1.65,符合理论值。实验还显示,改善因子随模拟通道中可编程增益放大器增益的增加而减小,并对此现象进行分析。通过对改善因子与理论值的偏差进行分析,指出电源噪音、较高的转换速度及温升是造成偏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半导体光放大器环镜的非归零信号时钟分量提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洪伟  黄德修 《光学学报》2004,24(6):81-786
对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非线性环镜的非归零信号时钟分量提取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不仅采用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分段模型分别对简化方案和抽运一探测方案进行了2.5Gbit/s下的数值模拟,而且实验上采用这两种方案分别将2.5Gbit/s的非归零信号转换为包含其时钟分量的相应的伪归零信号。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得很好。实验和模拟结果均表明:采用简化方案时转换输出的伪归零信号所包含的时钟分量的强度小于采用抽运一探测方案的情况。10Gbit/s下的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码型效应尚能容忍的前提下简化方案工作速率的上限小于抽运一探测方案。  相似文献   

10.
二介质激光放大器工作特性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传东  林礼煌 《光学学报》1995,15(5):25-530
从简明的物理模型出发,首次从理论上模拟了二介质激光放大器的工作特性,表明它能够同时满足输出高能量,超短脉冲放大的要求。对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模拟,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新型全光逻辑与门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新亮  董建绩  王颖  黄德修 《物理学报》2005,54(5):2066-2071
提出一种基于级联单端半导体光放大器(SOA)中交叉增益调制效应的新型全光逻辑与门, 建立了该方案的理论模型,数值模拟和实验实现了10Gb/s的全光逻辑与运算功能,分析了逻辑与运算结果与输入信号功率和消光比之间的关系,理论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合. 关键词: 半导体光放大器 交叉增益调制 全光逻辑与门  相似文献   

12.
来国军  刘濮鲲 《物理学报》2006,55(1):321-325
回旋行波管放大器是高功率毫米波雷达发射系统最重要的候选者.通过对回旋行波管放大器中的绝对不稳定性、回旋返波振荡以及电子注-波互作用的研究,讨论了回旋行波管的稳定性、寄生模式的抑制和工作参数的优化等问题,给出了W波段TE01模回旋行波管放大器的模拟设计结果.PIC粒子模拟结果表明,在电子注电压100kV、电流10A、工作磁场3.52T时,94GHz的基波回旋行波管放大器可获得大于250kW的输出功率、40dB的增益、大于25%的效率和约5%的带宽. 关键词: W波段 回旋行波管放大器 模拟 设计  相似文献   

13.
基于SOA和级联取样光纤光栅的多波长激光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SOA)和双段级联取样光纤光栅构成的新型结构多波长激光器.设 计了取样光纤光栅,计算了其反射谱,模拟了多波长激光器的输出光谱.基于自行制作的SOA 和取样光纤光栅,进行了多波长激光器的实验研究,得到了间隔为0.8nm、输出功率不平坦 度小于1.0dB的11个波长输出.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都可以验证:与基于普通取样光栅的多波 长方案相比,基于双段级联取样光栅的方案能改善输出谱平坦度,并可提高可激射波长数. 关键词: 半导体光放大器 取样光纤光栅 多波长激光器  相似文献   

14.
赵婵  张新亮  董建绩  黄德修 《物理学报》2006,55(8):4150-4155
提出了一种基于同一结构实现全光逻辑“与门”和“或非门”的新型方案,其理论基础是级联单端半导体光放大器(SOA)的交叉增益调制效应.利用单端SOA的动态理论模型成功地模拟了输入信号光为20Gb/s固定格式非归零信号时,该方案分别得到逻辑“与”和逻辑“或非”两种不同的输出结果.最后进行了实验验证,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基本相符. 关键词: 半导体光放大器 交叉增益调制 全光逻辑  相似文献   

15.
管爱红  尹辉  傅洪亮 《光子学报》2009,38(7):1790-1793
理论研究了半导体光放大器增益饱和效应引起的信道间串扰,数值模拟了多路信道复用时系统的误码率随复用信道数和光功率的变化情况,发现随着复用信道数的增加,半导体光放大器增益饱和引起的信道间串扰越来越严重.对利用色散管理技术抑制半导体光放大器引起的信道间串扰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验证了信号色散补偿之前用半导体光放大器放大可以抑制半导体光放大器引起的信道间串扰.结果表明,采用先放大后色散补偿这种新的色散补偿方案,可以有效抑制半导体光放大器引起的信道间串扰.  相似文献   

16.
高功率激光片状放大器中自发辐射放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理论模拟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高功率激光片状放大器中的自发辐射放大(ASE)效应。建立了一套较完整的包含空间和时间的3维ASE模型,分析了不同电压、不同储能分布和不同泵浦时刻、不同增益长度积条件下ASE效应对放大器储能效率和小信号增益系数的影响。对4×2×3组合式放大器的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泵浦电压升高,ASE效应明显加强;23kV泵浦电压下,ASE效应造成的平均储能下降210%,小信号增益系数损耗为16.62%,增益不均匀性为7.44%;增益长度积可以作为判断ASE效应的依据,其值越大,ASE效应越强。  相似文献   

17.
吴洋  许州  谢鸿全  李正红  马乔生 《物理学报》2015,64(8):84102-084102
为实现高功率微波的相干功率合成, 开展了S波段高增益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输出微波相位特性的粒子模拟和实验研究, 粒子模拟与实验结果均表明电子回流是影响输出微波相位特性的主要因素. 在有效控制电子回流的情况下, 实验实现输出微波相位抖动小于± 10°, 锁相时间达90 ns. 以此计算, 若相位抖动在± 10° 内满足均匀分布, 十台该高增益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的功率合成效率将大于99%.  相似文献   

18.
陈昭福  黄华  常安碧  许州  何琥  雷禄容  胡进光  袁欢  刘振帮 《物理学报》2014,63(23):238402-238402
研究了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中的脉冲缩短问题.分析表明杂模振荡是引起脉冲缩短的重要原因.利用粒子模拟对振荡的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振荡的机理,在粒子模拟中利用吸收介质对杂模实现了有效的抑制.最后,在实验中解决了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中的脉冲缩短问题,在输出微波峰值功率约为920 MW时将脉宽由77 ns提高到137 ns.  相似文献   

19.
行波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偏振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雪峰 《光学学报》1995,15(10):306-1310
以有源法布里-珀罗谐振腔的增益特性为基础,研究了行波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偏振特性。对行波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偏振灵敏度与端面反射率、增益系数、光场限制因子等诸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改善行波半导体光放大器偏振灵敏度的若干方法,并提出了新的偏振不灵敏行波半导体光放大器结构。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一种激光二极管叠阵(LDA)侧面Zigzag泵浦多边形薄片激光放大器构型,采用三维光线追迹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模拟仿真,优化设计了此放大器系统的泵浦耦合结构,主要研究了多边形增益介质的掺杂离子浓度与侧面切角对介质内部泵浦光分布的影响。在晶体厚度1.5 mm、端面口径16 mm的条件下,侧面切角在35°~65°,Nd3+掺杂浓度为0.20 at.%~0.30 at.%时,模拟仿真中Nd:YAG多边形薄片对泵浦光的吸收分布较均匀,泵浦光分布均匀性均优于0.1,同时在实验中得到了平顶的荧光分布和增益分布。介质内储能的均匀平顶分布有利于实现高功率高光束质量的激光输出,为侧面Zigzag泵浦多边形薄片激光器系统的设计与进一步实验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