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聚酰胺分离富集催化动力学电位法测定痕量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一种以痕量Pd2+为催化剂,邻二氮杂菲作活化剂,并基于铁氰化钾与EDTA之间的配位反应为指示反应的催化动力学电位法。该法基于用氰电极测定反应中释放出来的氰化物,测定钯的线性范围为5.0×10-10~5.0×10-6mol/L,检出限为1.32×10-11mol/L。采用聚酰胺分离富集可以除去干扰离子的影响。该法用于样品中痕量钯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2,9-二氯-1,10-邻菲啰啉,并以此化合物研制了对银有灵敏响应的碳糊电极。在硝酸介质中,银离子浓度在1×10~(-9)~5×10~(-7)mol/L范围内与阳极溶出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0.996。电极用于电镀废水中银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对水(饮用水、工业用水及工业排放水等)及土壤中微量氰化物的测定,目前多用双吡唑酮和吡啶-联苯胺比色法、以试银灵为指示剂的硝酸银容量法、离子选择电极法等。在这些方法中常用蒸馏-吸收法分离干扰元素,当试样中含铁氰化物或亚铁氰化物时会造成分析结果偏高。由于目前生产的氰离子电极尚不稳定,离子选择电极法灵敏度不高。采用EC-1型测氰仪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灵敏度高等优点,水中所含的S~(2-)、Hg~+、Cu~(2+)、Fe~(2+)等干扰离子可用去干扰离子试剂去除。仪器测量范围为0—1.25微克氰。主要试剂氢化钾标准溶液:称取0.2560克分析纯氰化钾,用0.01M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并稀释于100毫升容量瓶中。此溶液1毫升约含1毫克氰离子,其准确浓度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标定;去干扰试剂:0.5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电解Ag-AgI电极测定药物和果蔬中微量抗坏血酸。并研究了Ag-AgI电极性能、测定条件及干扰物质的影响,方法测定抗环血酸的线性范围为1.00×10-2~1.00×10-6mol/L,回收率96%~102%。  相似文献   

5.
利用间接光度法测定微量氰化物的工作曾有报导,我们也曾发表了Cu-CAS-CPC体系间接光度法测定微量氰化物的方法。本文根据在pH10时银(Ⅰ)与4-[(5-氯-2-吡啶)偶氮]-1,3-二氨基苯(5-Cl-PADAB)在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平平加(Peregal O)存在下,可形成水溶性的红色络合物的特性;又当氰离子存在时则与银离子生成稳定的、具有一定组成的银氰络离子,从而阻止了Ag(Ⅰ)-5-Cl-PADAB-SDS红色络合物的生成的原理,提出了间接光度法测定微量氰化物的新方法。其表现摩尔吸光系数为2.5×10~4(在72型分光光度计上测得),颜色可稳定6小时。用该法对电镀排放废水中微量氰离子进行了测定及标准加料回收实验,获得了良好的结果。一、试剂及仪器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在 p H 7.0的混合磷酸盐缓冲溶液条件下 ,氰根使碘与淀粉形成的蓝色络合物褪色 ,络合物吸光度的降低值 ΔA与加入的氰根量成正比。 λmax=570 nm,氰根在 0~ 2 0 μg/2 5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检出限为 0 .52μg/2 5ml,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2 .6× 1 0 4 ,方法成功地用于含氰废水中氰化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铟(Ⅲ)-芦丁极谱络合吸附波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pH6.0的乙酸盐缓冲底液中,用单扫极谱法可获得高灵敏度的铟(Ⅲ)-芦丁的络合吸附波,其检测下限达3.0×10~(-10)mol/L。成功地用于纯金属锌中10~(-5)%铟的测定。测得吸附电活性络合物的组成为:In(Ⅲ):芦丁=1∶2,条件稳定常数为1.8×10~(10)。电极反应是吸附络合物中的In(Ⅲ)还原为In(Hg)。测得电极反应的转移系数α=0.51,表面电化学反应的标准速率常数k_s=0.43/s  相似文献   

8.
以锑电极作参比电极测定废水中硫化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了以锑电极作为参比电极与Ag2 S电极组成无液接测量电池测定废水中硫化物的新方法。并研究了电极的性能 ,测定条件及干扰物质的影响。方法的线性范围 1 .0× 1 0 - 2 mol/L~ 5 .0× 1 0 - 7mol/L[S2 - ],回收率为 99%~1 0 3%  相似文献   

9.
胭脂红酸极谱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醋酸盐缓冲溶液中, 可获得胭脂红酸的单扫可逆吸附波。在pH4.3时, E_p=一0.65 V(vs. S.C.E.), 电极反应是由醌型还原为氢醌型。胭脂红酸在汞电极上的吸附符合Frumkin等温武。测得吸附系数β=7.0×10~6, 作用因素v=-0.92, 吸附速率常数k_(ads)=9.7×10~(-8) cms~(-1)。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三辛基十六烷基碘化铵-AuCl_4~-为活性物质,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已酯和苯二甲酸二壬酯(1:1)混合液为增塑剂,探讨全固态PVC膜AuCl_4~-电极,其线性范围宽(1×10~(-7)—1×10~(-3)mol/L),选择性、稳定性、响应性能较好。尤其是制作简单,使用方便,易于存放、运输。应用于测定粗铅中金,简便、快速,结果满意。也适用于矿石中金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基于氰化物对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的抑制作用,将辣根过氧化物酶电极用于水中的微量氰化物的测定。酶电极制作中,先在金电极表面自组装一层半胱胺单层膜,再用戊二醛交联HRP。采用这种酶固定化方法,电极在6.0×10-5~4×10-3mol/LH2O2的浓度范围呈线性关系。探讨了工作电位、介体浓度、pH值、底物浓度等实验条件对酶电极性能及抑制过程中响应电流的影响,考察了电极的重现性、干扰及使用寿命。电极检测氰化物的线性范围为0.3~20μg/mL,检出限为100ng/mL,将电极用于水中CN-回收率的测定,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硫脲在Cu~(2+)-KBr-氨基乙酸体系中,在单描示极谱上有灵敏的队极导数极谱波。峰高与硫脲浓度在1×10~(-8)~5×10~(-7)M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可达5×10~(-8)M,本法除S~(2-)、Ag~+、Au~(3+)离子有较大干扰外,其他共存离子的干扰均不大。采用本法测定了以硫脲为添加剂的电镀废水中的硫脲含量。结果尚属满意。研究了极谱波的性质,讨论了极谱波的产生机理。  相似文献   

13.
硫氰酸根离子选择电极在国内外均有报导。它用于电镀工业、环境监测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但是,根据现有资料报导,硫氰酸根电极多是以AgSCN为电活性物质的固态膜电极,测量范围1M~5×10~(-6)M,斜率约为56mV,S~(2-)、I~-、CN~-、Br~-等均有很大干扰。我们采用三庚基十二烷基碘代季铵为活性物质制成的PVC膜硫氰酸根电极,其稳定性和重现性良好,线性响应下限为5×10~(-6)M,测量下限可达7.3×10~(-7)M,除了CIO_4~-、BF_4~-等少数离子有干扰外,S~(2-)、CN~-、Br~-等常见阴离子均无干扰。  相似文献   

14.
2-[2-(5溴-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5-Br-PADAP)是镉(Ⅱ)的很灵敏的显色剂,以异戊醇萃取,摩尔吸光系数为1.4×10~5。我们试验了在Triton X-100存在下,镉(Ⅱ)与5-Br-PADAP的显色反应,测定了它的组成(M∶R=1∶2),稳定常数为4.5×10~(10)。已用于土壤、废水及地面水中微量镉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测定含氰化物废渣及废水中游离氰化物时,由于铁氰复盐的干扰,给分析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为此,人们曾提出在蒸馏中加入醋酸锌,使形成不溶性的铁氰化锌,以阻止铁氰复盐的分解。这一改进成功地解决了较高含量氰化物的测定问题。但是根据我们及罗伯特的试验,都发现加入醋酸锌尚不能完全阻止铁氰复盐的分解,因此对于环境分析中微量氰化物的测定仍然存在干扰。资料提出在醋酸锌存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一种镍离子选择性电极,它以我们合成的异菸酸十六烷酯作中性载体,该电极对浓度范围为10~(-1)~8×10~(-5)mol/L的镍离子有线性响应,斜率为-25.5±0.4 mV/pC_((Ni)~(2+))(20℃).相对于钠、钾、锂、钙、锡、铁、钴、铜离子的选择性系数分别为:8.1×1~(-5)、8.6×10~(-5)、8.2×10~(-5)、4.1×10~(-3)、7.5×10~(-4)、3.2×10~(-2)、8.0×10~(-2)、4.4×10~(-1).电极重现性优良,响应较快,用交流阻抗法研究了电极膜的传导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电极过程受扩散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17.
狄平平  邓家祺 《分析化学》1992,20(6):663-665
利用猪肝组织膜配合氨气敏电极,研制了丝氨酸生物催化传感电极。丝氨酸浓度的测定范围为5.1×10~(-5)~3.2×10~(-3)mol/L,检出限为3.1×10~(-5)mol/L。研究和讨论了电极的最佳工作条件,并测定了实验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米氏常数Km。该电极用于合成样品分析,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光度法测定某些金属离子催化K_4Fe(CN)_6与水的取代反应的动力学分析已有报道,但干扰较多,灵敏度低。用氰离子选择电极的电位动力学法测定Hg~(2+)、Au~(3+)已有研究。本文探讨了对银离子的测定,发现在一定条件下银离子浓度与电位值的变化有线性关系,线性范围在2.5×10~(19)~8.0×10~(-8)mol/L。此法干扰较少,灵敏度高。同时对该反应的机理也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锡-芦丁极谱络合吸附波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成志  李南强 《分析化学》1994,22(4):351-354
在pH3.9的HCOOH~HCOONa缓冲溶液中,用单扫示波极谱法可获得灵敏的Sn(Ⅳ)-芦丁(Rt)络合吸附波.在1.0×10~mol/L~6.0×10~mol/L范围内锡浓度与波高呈正比关系,检测下限可达6.0×10~(-9)mol/L.应用该法测定了罐头菠萝汁中的锡.测得电活性络合物的组成为Sn(Ⅳ):Rt=1∶1,条件稳定常数为2.7×10~4。对p_1波测得电极反应的表面电极反应速率常数(k_)_1=95s~(-1)。对P_2波测得电子转移系数α=0.60,表面电极反应速率常数(K_)_2=3.8s~(-1).  相似文献   

20.
本文叙述了用自制的ReO_4选择电极和硫酸铵-柠檬酸铵-醋酸铵-醋酸离子液,采用直接电势法测定大量Mo、SO_4~(2-)、PO_4~(3-)、CO_3~(2-)、Cl~-、As等存在下的铼。方法快速、简便。试样中残存的少量有机溶剂不干扰测定。对于测定每升含铼毫克量级的试样优于通常采用的极谱法和光度法。方法的精密度优于±5%,回收率为92—111%。检测限约为1 mgl~(-1)。测定结果与极谱法结果吻合。本文还讨论了某些还原性物质(如Sn~(2+)严重干扰测定的原因及其消除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