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6 毫秒
1.
研究了含汞三金属化合物[η_5-RC_5H_4(CO)_3M]_2Hg(M=Mo,W;R=Me,Et,CO_2Me,CO_2Et)与锌粉的置换反应,发现当取代基R为给电子的Me和Et时底物不发生反应,而取代基R为拉电子的CO_2Me和CO_2Et时,则底物中的汞可被锌置换,生成带有机官能团的三金属化合物[η_5-RC_5H_4(CO)_3M]_2Zn;另外,还发现R为CO_2Et,M为Mo的产物[η_5-RC_5H_4(CO)_3M]_2Zn可在室温下被分解为相应的氯代物η_5-EtO_2CC_5H_4MoCl.  相似文献   

2.
利用溶剂在层状液晶中的渗透性和层状液晶中溶剂层厚度的限定性,在TritonX-100/C10H21OH/H2O体系状液晶中,以饱和Na2C2O4水溶液代替给分水制备水溶性超微粒子材料Na2C2O4,平均粒径约为6nm。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氯化血红素(Hemin)模拟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对羟基苯乙酸(PHPAA)作 底物,高效液相色谱(HPLC)柱后衍生荧光法测定H2O2和水溶性有机过氧化物的方法。采用 Hemin作催化剂柱后衍生反应的最佳pH值约为11,与荧光检测pH值一致,使得以往HPLC 柱后衍生方法所需的高压泵从3台减少到2台,而一些不能作为HRP底物的羟烷基过氧化 物在pH值≥10的溶液中迅速水解为H2O2从而得到测定。优化了测定H2O2和甲基过氧化 氢(CH3 OOH, MHP)的条件。最佳条件下 Hemin方法测定 H2O2的检测限为 9.0 × 10-9 mol/L, 测定 MHP的检测限为 2.0 × 10-7 mol/L。  相似文献   

4.
余长春  路勇 《分子催化》1997,11(4):261-267
报道了用脉冲反应研究Ni/Al2O3催化剂上CH4/CO2重整反应的结果。脉冲反应显示,在还原的Ni/Al2O3催化剂上,CH4在673K就开始发生分解,并有C2H6、C2H4生成,1023K下,CH4几乎完全分解,单纯的CO2则很难在还原的催化剂上发生反应,在973K以上的高温下才会有少量C胜成CO.CHCO2的脉冲反应表明,当CH4在较低温度下开始分解时,CO2也会发生分解,并生成CO。脉冲反  相似文献   

5.
利用溶剂在层状液晶中的渗透性和层状液晶中溶剂层厚度的限定性,在TritonX-100/C_(10)H_(21)OH/H_2O体系层状液晶中,以饱和Na_2C_2O_4水溶液代替组分水制备水溶性超微粒子材料Na_2C_2O_4,平均粒径约为6nm.  相似文献   

6.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Mo_3OCl_6(O_2CR)_3]-(其中R=CH_3,H,CH_2Cl)系列三核钼簇合物在CH_3CN和DMF溶剂中的电化学行为,并用差热-热重手段研究了它们的热稳定性和热分解过程的可能机理。结果表明在不同溶剂中它们有相似的二对氧化还原峰,而且在同一溶剂中随着R基团吸电子能力的增强,相应的第一氧化还原电位值向正向移动。当R=CH_3,H时,它们的起始分解温度分别为265℃和210℃,即同样随着R基团吸电子能力的增强,起始分解温度降低。  相似文献   

7.
铈离子清除超氧物自由基的机理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以光辐照核黄素作为超氧物自由基(O-2)源,研究了Ce3+、Ce4+对硝基四氮唑蓝(NBT)还原、羟胺氧化的抑制作用和铈离子存在时H2O2含量、核黄素光分解、溶解氧消耗的变化以及铈离子价态的变化。从而得知,铈离子可清除O-2,其机理为:Ce3+供给O-2电子氧化为Ce4+,O-2还原为H2O2;Ce4+从O-2获得电子还原为Ce3+,O-2氧化为O2。所以微量的铈离子可清除大量的O-2。  相似文献   

8.
铈离子清除超氧物自由在的机理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以光辐照核黄素作为超氧物自由基(O2)源,研究了Ce^3+、Ce^4+对硝基四氮唑蓝(NBT)还原、羟胺化的抑制作用和铈离子存在时H2O2含量、核黄素光分解、溶解氧消耗和变化以及铈离子价态的变化。从而得知,铈离子可清除O2,其机理为:Ce^3+供给O2电子氧化为Ce^4+、O2还原为H2O2;Ce^4+从O2获得电子还原为Ce^3+,O2氧化为O2。所以微量的铈离子可清除大量的O2。  相似文献   

9.
齐斌  唐孝炎 《分析化学》1998,26(9):1041-1046
研究了氯化血红素(Hemin)模拟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对羟基苯乙酸(PHPAA)作底物,高效液相色谱(HPLC)柱后衍生物荧光法测定H2O2和水溶性有机过氧化物的方法,采用Henmin作催化剂柱后衍生反应的最佳pH值约为11,与荧光检测pH值一致,使得以往HPLC柱后衍生方法所需要的高压泵认3台减少到2台,而一些不能作为HRP底物的羟烷基过氧化物在pH值≥10的溶液中迅速水解为H2O2从而得  相似文献   

10.
霍丽华  陈耐生 《结构化学》1996,15(3):187-192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Mo3OCl6(O2CR)3)^-(其中R=CH3,H,CH2Cl)系列三核钼簇合物在CH3CN和DMF溶剂中的电化学行为,并用差热-热重手段研究了它们的热稳定性和热分解过程的可能机理。结果表明在不同溶剂中它们有相似的二对氧化还原峰,而且在同一溶剂中随着R基团吸电子能力的增强,相应的第一氧化还原电位值向正向移动,当R=CH3,H时,它们的起始分解温度分别为265℃和210℃,即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一种快速制备α-Ti(HPO4)2·H2O晶体的新方法,该法以硫酸钛为原料,先制得稳定的Ti(O2)OH(H2O)+4配离子溶液,将其加入磷酸溶液后,加热使Ti(O2)OH(H2O)+4分解,逐步释放出钛与磷酸反应,在2小时内制得α-Ti(HPO4)2·H2O。在实验温度120-155℃范围内,此法几乎不受温度和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一种快速制备α-Ti(HPO4)2·H2O晶体的新方法,该法以硫酸钛为原料,先制得稳定的Ti(O2)OH(H2O4)4^+配离子溶液,将其加入磷酸溶液后,加热使Ti(O2)OH(H2O)4^+分解,逐步释放出钛与磷酸反应,在2小时内制得α-Ti(HPO4)2·H2O。在实验温度120-155℃范围内,此法几乎不受温度和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温和条件下以亚碘酰苯为氧源,非对称性的Mn(Ⅲ)希夫碱配合物[Mn(Ⅲ)(CBP-phen-Xsal)Cl,X=H、NO2、OCH3]催化非官能性烯烃:苯乙烯、环己烯和α-甲基苯乙烯的环氧化反应,考察了溶剂、供体配体、底物烯烃相对反应活性诸因素对环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溶剂中催化效果差别很大;供体配体的存在能显著提高催化反应的效率;不同的底物在所采用的催化体系中存在着竞争反应。  相似文献   

14.
关于H_2O的离解平衡常数K_a值的探讨胡乃非,林树昌(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1000875)水是最重要的溶剂。在讨论水溶液中的酸碱平衡时,必然要讨论溶剂H_2O的酸碱性质。根据Bronsted-Lowry的酸碱质子理论,H_2O既可以是酸也可以是碱。...  相似文献   

15.
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光电子能谱(UPS)等表面分析方法,表征了甲酸和乙酸在ZrO2表面 的反应和吸附态。室温下,甲酸在ZrO2表面以HCOO-(a)的形态被吸附,部分HCOO-(a)进一步分解产生O~(2-)(a), HCO(a)和CH_x(a),加热有利于表面甲酸根的分解。乙酸在ZrO2表面的反应与甲酸相似。甲酸和乙酸在ZrO2表面 的吸附实质就是表面酸碱中和反应。  相似文献   

16.
(n—C4H9)4N2(OC14H8O2)Mo4O10(OCH3)2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探讨钼多酸根阴离子在有机化学反应中的催化机理,用菲醌作底物合成了(n-C4H9)4N)2(OC14H8O)2Mo4O10O10(OCH3)2)配合物,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表明,该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a=1.3149(5)nm,b=1.8666(8)nm,c=1.8903(3)nm,β=104.06(3)Z=2.收集到独立衍射点3505个,其中1382个为可观测点,最终一致性因子R=0  相似文献   

17.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灵芝饲料中痕量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灵芝饮料中痕量锗,提出了以NaOH,H2O2为消解液分解样品,采用NaOH+Ni(NO3)2混合基体改进剂在热解涂层石墨管中直接测定灵芝饮料中痕量锗的方法,该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8.
李玉生  王峰 《大学化学》1997,12(1):39-39
KI催化H2O2分解实验数据处理方法的改进李玉生王峰(包头钢铁学院化工系内蒙古014010)过氧化氢的催化分解反应为:KI+H2O2=KIO+H2O(慢)KIO=KI+12O2(快)其速率方程为:dc(H2O2)dt=-kc(H2O)积分:lnc(H...  相似文献   

19.
钙矾石3CaO·Al2O3·3CaSO4·32H2O是水泥熟料水化的重要产物.它易被空气中的CO2 分解,常温下的分解反应为3CaO·Al2O3·3CaSO4·32H2O 3CO2 →3CaCO3 Al2O3·xH2O 3(CaSO4·2H2O) (26 -x)H2O分解机理[1 ,2]是:H2O先吸附在钙矾石表面的活性中心上,吸附态水再吸收CO2 成为H2CO3 ,然后碳酸与钙矾石反应,实现碳化(即分解).其分解速率[3]为v=kpco2 pH2o(1)可见水的吸附是钙矾石碳化分解的关键步骤,因此探讨…  相似文献   

20.
环戊烷选择性氧化用VPO催化剂的合成新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陈胜利  邵汉成 《催化学报》1999,20(5):553-556
研究了VPO催化剂时还原溶剂对VPO的结构及催化性能的影响,VPO的合成方法如下:(1)V2O5与H3PO4反应生成磷酸钒;(2)用不同的还原溶剂还原磷酸钒得到VPO催化剂前身;(3)活化VPO催化剂前身,研究的还原溶剂有;异丁醇,异丁醇-苯甲醇,异丁醇-石油醚和正己醇。结果表明,使用异丁醇-石油醚作还原溶剂,只能生成VOHPO4.0.5H2O晶体;使用其它溶剂则会生成VO(H2PO4)2和VO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