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本文使用Billingham等人的方法建立了近交系SW1小鼠对C57BL小鼠的新生同种移植耐受的动物模型,并对其发生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新生同种移植耐受的发生机理不能单纯地用“克隆缺失”学说来解释,而是由包括抑制细胞在内的外围主动抑制机制参与介导和维持.这种抑制细胞对射线不敏感却对丝裂霉素C处理相对敏感的实验结果提示,该抑制细胞可能是一“非均一”群体,对此尚须作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恐惧记忆相关蛋白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双向凝胶电泳结合质谱鉴定和数据库检索, 分析比较了CD1和C57BL/6J小鼠经条件性恐惧实验后海马蛋白表达的差异, 探讨了与恐惧记忆相关的蛋白质. CD1和C57BL/6J小鼠经条件性恐惧实验后, 海马蛋白表达存在明显差异, 29种蛋白(31个蛋白点)与恐惧记忆的形成显著相关. 其中24个蛋白点表达显著上调, 7个蛋白点显著下调. 与恐惧记忆相关的蛋白按功能可分为如下6类: (1) 能量代谢或线粒体功能相关蛋白; (2) 神经发育相关蛋白; (3) 信号转导相关蛋白; (4) 细胞骨架相关蛋白; (5) 氨基酸代谢和蛋白分解相关蛋白; (6) 伴侣蛋白. 这些恐惧记忆形成的相关蛋白深化了对恐惧记忆脑机制的认识, 为研究和治疗认知相关疾病提供了新靶标.  相似文献   

3.
基于1H NMR的代谢组学方法, 分析了C57BL/6J小鼠尿样的代谢特征, 揭示出马兜铃酸I(AAI)导致急性肾毒性的分子机理及其在雌性和雄性小鼠上差异的根源. 研究结果表明, AAI的急性肾毒性主要来自AAI给药后抑制了体内的三羧酸(TCA)循环和能量代谢, 破坏了体内肠道菌群的生态平衡, 改变了肾脏细胞内外的渗透压, 从而引起了肾小管的损伤. 代谢模式分析显示雄性小鼠对AAI的肾毒性比雌性小鼠更敏感, 可能源于雄性小鼠本身更低的能量代谢. 结果表明, 基于尿样1H NMR代谢组学方法有可能为药物的毒性机制和毒性性别差异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首次全合成来源于鼠李属植物中的两个天然产物2’, 3’-di-O-acetylfrangulin A (1) 和 prinoidin (2),它们对KB细胞表现出较好的细胞毒活性。通过1H NMR, 13C NMR, 1H-1H COSY, HMQC 和 HMBC确证了两个化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5.
本文合成并分离提纯了1位和4位单取代的苯并咪唑萘酰亚胺(NBI)类化合物1~4,对化合物1的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谱(包括1H NMR、13C NMR、DEPT、1H-13C HSQC、1H-13C HMBC、1H-1HCOSY多种NMR技术)进行了详细解析,对其所有的1H和13C NMR信号进行了归属,并使用了GIAO和CSGT两种方法量化计算核磁位移,通过多种波谱学技术确证了化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6.
应用双向凝胶电泳结合质谱鉴定和数据库检索, 分析比较了C57BL/6J小鼠在嗅觉训练和记忆测试后嗅球蛋白表达的差异, 探讨了与嗅觉记忆相关的蛋白质. C57BL/6J小鼠经嗅觉训练后, 可对相应的气味保持记忆能力, 其嗅球蛋白表达存在明显差异, 5种蛋白与嗅觉记忆形成显著相关. 上述蛋白功能涉及神经发育, 信号转导及细胞骨架和核苷酸代谢, 其中神经发育和信号转导相关蛋白表达上调, 而细胞骨架和核苷酸代谢相关蛋白表达水平降低. 这些与嗅觉记忆形成相关的蛋白深化了对嗅觉记忆机制的认识, 为研究和治疗认知相关疾病提供了新靶标.  相似文献   

7.
脯氨酸类衍生物结构独特,鲜有报道利用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技术对氨基酸的手性进行鉴别.利用多种NMR技术:1H NMR、1H-1H同核位移相关谱(1H-1H COSY)、1H-1H质子全相关谱(1H-1H TOCSY)、1H-1H核Overhauser效应谱(1H-1H NOESY)、13C NMR、无畸变的极化转移增强法(DEPT135°)、1H-13C检出1H的异核单量子相干(1H-13C HSQC)和1H-13C检出1H的异核多键相关(1H-13C HMBC),对脯氨酸类N-酰胺衍生物两种构象异构体的1H和13C NMR进行了全归属,确定了室温下在二甲基亚砜(DMSO)中L型和D型的顺反异构体以相同的比例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8.
C57BL/6J小鼠在评价空间记忆的多T迷宫(MTM)和Barnes迷宫(BM)中表现不同,本研究拟寻找导致这种行为差异的海马蛋白.应用双向凝胶电泳结合质谱鉴定和数据库检索,分析比较经两种迷宫训练测试后小鼠海马蛋白水平的不同,发现经过BM和MTM训练的小鼠有29种蛋白表达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在BM训练组中5种蛋白表达上调,而在MTM组中24种蛋白表达上调.与空间记忆相关的蛋白按功能可分为如下6类:(1)能量代谢相关蛋白;(2)细胞骨架相关蛋白;(3)分子伴侣;(4)神经发育相关蛋白;(5)转录因子和蛋白合成相关蛋白;(6)信号转导蛋白.本研究结果丰富了空间记忆的机制,对于神经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MTT法、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矿化功能的测定以及油红O的染色和定量测定等手段研究了Gd3+对原代培养的小鼠骨髓基质细胞成骨分化和成脂分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浓度为1×10-10和1×10-8 mol.L-1的Gd3+对小鼠骨髓基质细胞的增殖没有影响,其他测试浓度下的Gd3+则抑制小鼠骨髓基质细胞的增殖。当Gd3+与小鼠骨髓基质细胞作用7 d时,其对小鼠骨髓基质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与作用浓度有关,当Gd3+与小鼠骨髓基质细胞作用14 d时,在全部测试浓度范围内,抑制小鼠骨髓基质细胞成骨分化。除1×10-8和1×10-5 mol.L-1外,其他测试浓度下的Gd3+促进小鼠骨髓基质细胞的矿化功能。当Gd3+与小鼠骨髓基质细胞作用10 d时,其抑制小鼠骨髓基质细胞的成脂分化,当Gd3+与小鼠骨髓基质细胞作用16 d时,除1×10-9mol.L-1外,其他浓度的Gd3+也抑制小鼠骨髓基质细胞的成脂分化。实验结果提示,Gd3+可能通过促进骨髓基质细胞的成骨分化、抑制其成脂分化途径起到对骨的保护作用。Gd3+对原代培养的小鼠骨髓基质细胞成骨分化和成脂分化的影响与作用浓度和时间有关,而且,它们是影响Gd3+对骨是损伤还是保护作用转变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寻找高效低毒的新型抗肿瘤药物,设计并合成了新型的5位与6位取代的吲唑类化合物.采用噻唑蓝(MTT)法对目标化合物在PC-3(人前列腺癌细胞)、MCF-7(人乳腺癌细胞)、Hep G-2(人肝癌细胞)和MGC-803(人胃癌细胞)四种人类癌细胞的抗增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大部分化合物对PC-3具有特异性的抗增殖活性.其中,N-(1-苄基-1H-1,2,3-三唑-4-基)甲基)-1-异丙基-1H-吲哚唑-5-羧酰胺(8a)和N-[(1-苄基-1H-1,2,3-三唑-4-基)甲基]-1-异丙基-1H-吲唑-6-甲酰胺(14a)对PC-3细胞的抗增殖活性较好, IC50值分别为6.21和6.43μmol/L,为前列腺癌抗肿瘤药物的研究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1.
吲唑和吡唑是两类重要的含氮杂环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发展了一类铜促进下腙的C(sp2)—H键氧化胺化反应,简便、高效地构建了一系列1H-吲唑和1H-吡唑衍生物.该反应条件温和,具有广泛的底物适用范围和较好的官能团兼容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同时测定经诺和龙治疗的2型糖尿病KK-ay小鼠和C57BL/6J健康对照组小鼠尿液中的多种代谢物。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对经诺和龙治疗后不同周期的2型糖尿病(T2DM)KK-ay小鼠的GC-MS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获得小鼠经治疗后的代谢轨迹图。样品预处理中,以核糖醇为内标,用甲醇除蛋白,尿酶除去尿素,经N2吹干后用肟化-硅烷化法进行衍生;GC-MS测定中,采用DB-5MS毛细管柱程序升温分离尿样中的多种成分,并结合NIST标准质谱库和标准品对尿液中代谢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共鉴定出氨基酸、脂肪酸、有机酸、酯类和糖类等40种内源性代谢物质。将得到的数据输入随机森林进行建模分析,得到其治愈轨迹图。研究结果表明,诺和龙能有效地改善糖尿病小鼠的血糖代谢。  相似文献   

13.
羟甲芬太尼(F 7302,N-[1-(β-羟基-β-苯乙基)-3-甲基-4-哌啶基]-N-丙酰苯胺)是一个合成的强效镇痛剂,小鼠上的镇痛强度为吗啡的 6300倍.Na~ (100 mM)和 GTP(50 μM)可以减少羟甲芬太尼抑制~3H-naloxone特异性结合的强度,指出这个化合物呈现阿片激动剂性质.~3H-羟甲芬太尼与小鼠脑匀浆P_2部分阿片受体的结合具有饱和性、专一性和可逆性,Scatchard分析指出两个不同的结合点(K_(D1)=0.32nM,K_(D2)=3.91nM).各种阿片类药物可以较强地抑制~3H-羟甲芬太尼的特异性结合,而非阿片类药物不能抑制这种结合.比较吗啡、DSTLE和羟甲芬太尼抑制~3H-di-hydromorphine(μ)和’~3H-[D-Ala~2,D-Leu~5]enkephalin(δ)结合到小鼠脑突触浆膜阿片受体上的强度,结果表明,吗啡、DSTLE和羟甲芬太尼抑制~3H-dihydromorphine(μ)结合的强度分别为抑制~3H-[D-Ala~2,D-Leu~5]-enkephalin(δ)结合强度的79,0.11和81.5倍,从而提示羟甲芬太尼是一个强的μ激动剂。  相似文献   

14.
采用1H、13C、DEPT(无畸变极化转移增益法)、1H-1H COSY(氢-氢化学位移相关谱)、1H-1HTCOSY(氢-氢化学位移全相关潜)、HSQC(异核单量子相关谱)、HMBC(异核多键相关谱)等多种NMR分析方法,首次对毛冬青三萜皂甙Ilexsaponin B3的1H和13C NMR信号进行了全归属,特别是应用1H-1H COSY和1H-1H TCOSY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该化合物中氢谱信号严重重叠的糖部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一套对三萜皂甙糖部分信号进行全归属的核磁共振法.  相似文献   

15.
基于药效团拼合的设计原理,以4-羟基苯乙酮为原料,通过加成、环化、取代、肼解和缩合等多步反应构建了两类含有靛红结构的吡唑衍生物,共计12个目标产物,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确证.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测试目标产物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的体外抑制作用,部分化合物显示出一定的抗增殖活性,其中N'-(3-亚氨基-6-氯吲哚-2-酮)-1-苯甲基-3-(4-甲氧基苯基)-1H-吡唑-5-甲酰肼(7e)和N'-(3-亚氨基-6-溴吲哚-2-酮)-1-苯甲基-3-(4-甲氧基苯基)-1H-吡唑-5-甲酰肼(7f)的IC_(50)值分别为30.41和29.69μmol/L.流式细胞术检测表明,化合物7f能够剂量依赖性地诱导A549细胞凋亡,并降低线粒体膜电位,但对细胞周期没有影响.上述研究证明,目标产物7f能够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A549细胞凋亡,从而发挥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B3LYP方法,在6-311++G水平上优化得到了H2O…C2H2氢键复合物的σ-n和H-π型两种稳定构型,并进行频率分析,讨论了相关自然键红外振动光谱的红移现象.采用NBO理论对σ-n和H-π氢键复合物形成过程中的电荷转移的类型进行了分析讨论.分子间的氢键相互作用能结果表明,σ-n型比H-π型氢键复合物更稳定.  相似文献   

17.
白晨  吴刚  赵亮 《中国科学:化学》2010,40(5):517-522
对接种和未接种B16黑色素瘤细胞的C57小鼠进行血清O-糖链比较糖组学研究,寻找黑色素瘤血清特异性O-糖链.小鼠血清10μL,β-消除反应释放O-糖链.反应混合物经石墨化炭黑固相萃取小柱(GCC SPE)分离纯化后,用于MALDI-Qit-TOF-MS分析.通过Launchpad软件采集并输出质谱数据,MATLAB进行数据解析,找到了10个稳定出现的差异糖链质谱峰.利用串联质谱分析了其中5个主要差异糖链的结构.  相似文献   

18.
Lycogarubin C和lycogalic acid是由Steglich和Akazawa在1994年分别独立从粘细菌Lycogala epidendrum中分离得到的海洋天然产物.Lycogarubin C有一定的细胞毒活性;lycogalic acid是螺旋-环-螺旋(Helix-Loop-Helix,bHLH)翻译阻遏因子Hes1二聚体的抑制剂.另外,lycogalic acid是吲哚[2,3-a]咔唑类生物碱的生物合成的关键中间体,吲哚[2,3-a]咔唑类生物碱有广泛的生物活性.本文报道了两条合成lycogarubin C和lycogalic acid的路线.路线一:由吲哚和吡咯出发经过8步反应以27%的收率得到lycogarubin C,其中的关键步骤是3,4-二碘-1H-吡咯-2,5-二甲酸甲酯和N-对甲基苯磺酰基-1H-吲哚-3-硼酸的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路线二:由亚氨基二乙酸出发经过7步反应以25%的收率得到lycogarubin C,其中的关键步骤是N-苄基亚氨基二乙酸二甲酯和草酸二甲酯的Hinsberg反应和3,4-二三氟甲磺酸氧基-1H-吡咯-2,5-二甲酸甲酯和N-二甲基叔丁基硅基-1H-吲哚-3-硼酸的钯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Lycogarubin C再经水解之后酸化得到lycogalic acid.细胞毒实验表明lycogarubin C对MDA-MB-231,A549,HeLa和PC3肿瘤细胞有一定的生长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它具有DNA拓扑异构酶2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马蹄金素(MTS)衍生物在肝脏病变部位的药物浓度,增强其抗乙肝病毒活性,设计并合成了5个半乳糖糖基化修饰的具有肝靶向潜力的MTS衍生物,通过1H NMR,13C NMR,1H-1H COSY,HMQC和ESI-MS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并用Hep G2 2.2.15细胞模型初步评价了合成所得目标化合物的抗乙肝病毒(HBV)活性.结果表明,所有目标化合物对HBV DNA的复制均有抑制作用,且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20.
设计合成了三类含1,2,3-三氮唑结构的1,5-苯并硫氮杂?化合物3-(1H-1,2,3-三氮唑)-4-芳基-2,5-二氢-1,5-苯并硫氮杂?(5a~5f)、3-(2H-1,2,3-三氮唑)-4-芳基-2,3-二氢-1,5-苯并硫氮杂?(6a~6f)和3-(1H-1,2,3-三氮唑)-4-芳基-2,3,4,5-四氢-1,5-苯并硫氮杂?(7a~7f).研究了中间体及目标产物的合成条件,分离出其中两个副产物并进行了结构确定.目标产物的抑真菌活性测试表明,化合物5a~5f对真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对新生隐球菌的抑制效果尤为突出.初步抑真菌构效关系研究表明, 1H-1,2,3-三氮唑环和C=C双键是化合物5a~5f抑真菌活性的关键官能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