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0 毫秒
1.
在对美国教材与国内教材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借鉴其教材建设中的成功之处,给出了大学物理教材建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改的深入,5年制高职教材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传统的纸质教材已不能够满足教学需求.因此建立由纸质教材以及辅助教学的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课程组成的立体化教材是今后教材建设和发展的方向,是未来教材的主角.  相似文献   

3.
教材是教和学的依据,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在物理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认真地研究教材,深入地分析教材的内容、特点和编写意图以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另一方面要指导学生正确阅读教材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关键,如何提高教材的可懂度,促进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这对高职教育来说,又是一个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李雪莹  高嵩 《物理通报》2017,36(5):127-129
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有效依据, 充分解读比较不同版本教材, 有助于提高教材编写的质量, 从而优化教与学. 以中美物理教材( 中: 人教版必修1; 美: 物理: 原理与问题上册)中“ 自由落体”一节内容为例, 深 入比较两版教材的编排设置, 为我国新课标物理教材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5.
陶萍萍 《物理通报》2015,34(9):123-125
本文通过对德国KPK物理教材的仔细研读,重点分析了该教材中的电路部分,并着重对该教材的知 识内容、课程结构,及教材中采用的类比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中英分析化学教材的几点差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岚岚  杨冉 《光谱实验室》2012,29(3):1315-1317
以常见的中英文分析化学教材为例,探讨中英文教材之间的几点差异,为实行分析化学双语或全英语教学的院系选择教材提供参考,同时为编写和国际接轨的教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德国卡尔斯鲁厄物理课程高中版教材与上海高中物理教材力学部分的比较研究发现,中德教材在教材结构、知识点分布与数量、概念展开的方式和概念系统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异.德国教材的一些特点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1教材本身的意义 教材是知识传授活动中的主要信息媒介,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载体,是把教育思想、观念、宗旨等转变为具体教育现实的中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工具,我们知道教材编写都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如高职教材,它应既具有高教教材的基本特征,又具有职业技术教育教材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9.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人教版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有所不同.以必修第一册中“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为例,从教材逻辑、具体内容两个方面详细对比分析了新旧教材的特点,以期达到理解教材改编意义、提升教材使用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教材建设工作者的角度,就教材体系和内容两个方面提出了对力学教材改革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面向21世纪普通物理课程教材体例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材的体例是指除教材主体以外的其他编导格式。应该说教材的主体还是以传授知识为基础主要包含了知识要素。体例是教材形式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学生能力培养和人文精神的塑造在很大程度上还体现在教材的体例方面。在普通物理传统教材中,体例的形式、内容较为单一,翻开面向21世纪的普通物理课程教材,我们会有不同的感觉,其体例的特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体例形式的多样性传统教材的体例形式主要是教材中说明、解释、思考题、习题,穿插于正文中的带“*”或小字部分,章后带有内容提要性质的附录。新教材在此基础上新增的体例形式有:选读材料,页边的旁白小记等等。  相似文献   

12.
何莹松 《物理通报》2017,36(12):10-12
好的物理教材对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对教学同样重要. 从大学物理教材入 手, 以国内外优秀教材为例, 初步探索大学物理教材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品质方面之方略  相似文献   

13.
关于电磁学与电动力学打通的设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蒋绚  黄晓琴 《大学物理》2004,23(4):52-54,62
从教材可行性、教材体系结构和教材内容三方面着手,提出了打通适合师范类教学的电磁学与电动力学教材的设想  相似文献   

14.
吴瑞贤 《大学物理》1995,14(10):44-45,47
本文对国内外现有热学教材进行研究和评述,介绍了英、美、前苏联等国的热学教材,比较了各国教材的风格、特色,并提出一些在我国热学教材改革中值得注意和借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王忠民 《物理通报》2016,35(6):38-40
教材是教师教、 学生学的根源和基础, 教师需要精读教材、 研究教材, 不能一味地重视教辅材料和参考 书, 而忽略教材中的文字严谨性、 图片科学性和课后题拓展性. 教师讲课要立足教材, 不能脱离教材, 不能仅凭个人 经验上课教学, 要多钻研、 多思考、 多质疑,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质疑能力而不断学习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器理论教材与实验教材中的差别 ,指出实验教材测试电路中存在的问题 ,讨论并完善了实验电路。  相似文献   

17.
目前面向未来产业的教材建设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提出要基于未来技术特点,紧贴产业发展规律,政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原则进行教材编写。以太赫兹前沿科技课程的教材为例,具体说明面向未来太赫兹产业的特色教材建设的心得与体会,以期为相关未来产业的教材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对湖北省课改区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的使用情况作了深入的调查统计与研究.从调查的结果与分析中,给出了影响教材使用的因素及其总结反思,希望能给教材的编写者们一些建议,更好地完善新课改教材.  相似文献   

19.
一、充分利用教材,做个"有心人"学生学什么?教师教什么?这两个方面的思考是课堂教学的起点,而其重要的载体便是教材,教材是师生进行互动探究活动最为重要的资源。不过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待教材,"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学必须从"教教科书"向"用教科书教"进行转  相似文献   

20.
赵莉  高瑾  夏阳 《物理通报》2006,(10):34-36
1977年,马文蔚教授主编工科院校使用的《物理学》教材从第一版起至今历经近30个年头,1995年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第四版教材又在深入教学研究的基础上,内容有了进一步更新,吸收了物理教学改革成功的经验,作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