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属和合金中非平衡固体相国际会议于1988年3月14-17日.在日本京都国际会议堂举行.这是日本金属学会举办的国际会议系列中的第五届会议.会议主席是京都大学金属科学及工艺系主任中村阳二(Y.Nakamura)教授.参加会议的共有200余人,来自15个国家.参加人数最多的是日本(160余人),其次是美国(6人)、中国(5人),其他代表来自澳大利亚、巴四、法国、西德、意大利、荷兰、瑞士、苏联、英国等国家.四天会议期间,共宣读了140余篇论文,大会组织了12个邀请报告,30个大会发言,其余则以大字报形式发表.会议讨论的专题有非平衡固体相的制备、相的形成和相图…  相似文献   

2.
 第一届亚洲粒子加速器会议(APAC98)是亚洲加速器科学史上的里程碑.1998年3月23日至27日,来自亚洲各地的400名专家、学者、会议代表聚集日本KEK实验室,出席了这次盛会.  相似文献   

3.
声学消息     
第十一届国际声学会议于1983年7月19日至27日在巴黎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42个国家和地区的1120个声学工作者,是一次规模比较大的盛会.其中人数最多的是法国声学家,约350人,美国日本各约100人,西德90多人,英国70多人.中国科学院声学所、计量科学院、环境科学院、建研院、南京大学、同济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715所等共派出了14名代表,在西欧各地的访问学者6人也参加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4.
第14届国际非晶半导体科学和技术会议,于1991年8月 19至23 日在德国最南部Garmisch-Partenkirchen市举行.来自中国、德国、美国、日本、原苏联、英国、法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16名学者出席了本届年会,著名英国科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英特教授(N.F.Mott)出席了本届会议,并作了重要学术报告.大会接受了428篇论文,大会报告分口头报告和张贴两类,其中有18个邀请报告.已出版了一本会议文摘集,而正式文稿将在J.Non-Cryst.Solids刊物上发表.中国有10名代表出席了本届大会,提供论文11篇.另外,中国在国外的访问学者和留学人员约17人也出席了…  相似文献   

5.
1991年9月8日—13日在日本玉野市召开了第五届国际Ⅱ-Ⅵ族化合物会议,这是每二年召开一次的国际系列性专业化学术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的425名代表,其中来自日本的有286名,来自中国的有9名代表。中国发光学会理事长徐叙瑢教授受聘为该会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并出席了会议。本届会议主席为国际著名发光学家,日本的S.Shionoya教授。到会代表向大会提供了267篇学术论文(中国为9篇)。  相似文献   

6.
吴佩江 《应用声学》1986,5(4):48-48
1985年国际噪声控制工程会议于9月18日至20日在联邦德国慕尼黑举行.作为主办国的联邦德国参加人数最多,有200人,法国73人,英国64人,日本42人,美国40人,瑞典40人,除此之外还有27个国家代表参加.总参加人数为七百余人.共发表论文三百五十篇. 会议论文分特邀报告和一般论文. 特邀报告三篇:(1)关于噪声控制的条例及其技术标准.A.O.Vogel(西德内务部)(2)噪声对健康的危害.G.Jansen(西德杜塞尔多夫大学劳动卫生研  相似文献   

7.
王季卿 《应用声学》1988,7(1):46-46
1987年9月15—17日,在北京昆仑饭店举行了第十六届国际噪声控制工程会议.这是我国声学界规模最大的一次学术会议.27个国家和地区的621位代表出席了会议,其中我国271人,日本95人,美国45人,西德29人.匈牙利24人,瑞典23人,南朝鲜17人,丹麦14人,英国13人,澳大利亚10人,荷兰10  相似文献   

8.
ICCG-9是由日本科委、应用物理学会和晶体生长协会在日本教科文部和科技厅的支持下以国际晶体生长组织的名义主办的.会议于1989年8月20日至25日在日本仙台市召开,共有29个国家和地区的825名代表出席.会上提出报告822篇,其中大会报告五篇、分组邀请报告76篇、分组报告727篇、电影录象14篇(分五个会场和四个展讲厅). 本届会议与1986年在英国约克举行的ICCG-8相比,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完善,效果良好.1.所报论文有吸引力的青年代表可能申请到部分经济资助以鼓励他们有更多机会参加国际性会议;2.分组口头报告仅限五分钟,但会后均安排展讲以…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光学学会主办、美国光学学会协办召开的1989年国际光学薄膜会议,于1989年5月23日到25日,在我国上海举行.来自美国、加拿大、西德、东德、苏联、波兰、保加利亚、法国、瑞典、日本和香港等17个国家和地区以及我国(包括台湾省)近200名中外代表(其中国外代表约60名)出席了这次盛会,进行了学术交流.会议主席(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王大珩教授主持了这次会议.担任这次会议的副主席及节目委员会共主席的国外成员、国际光学薄膜界权威A.J.泰伦;J.A.杜勃罗沃斯基;H.A.麦克劳德等都出席了会议.会议的特邀报告共15篇(其中国外10篇).  相似文献   

10.
简讯     
第四届国际电致发光学术会议概况 1988年10月11—14日在日本乌取召开了第四届国际电致发光学术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来自11个国家的259名代表,其中以东道国日本的代表最多为211名,其次是美国代表为13名,第三是中国代表为10名。国际著名的发光学专家W.Lehmann、S.Shionoya、J.I.Pankove、F.J.Bryant等参加了会议。国际著名发光学专家、中国发光学会理事长徐  相似文献   

11.
SPIE 36届年会     
SPIE(国际光学工程师学会)第36后光学应用科学与工程年会于1991年7月21日到26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市举行。出席这次年会的代表共5,000多人,这是SPIE有史以来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会议。我国有30多人出席了本次年会,分别来自近二十个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 整个会议分两部分,一为光学设计(下设25个专题会场),主要包括精密仪器设计,自  相似文献   

12.
1990年6月11日至13日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召开了第五届国际电致发光讨论会。这是每二年召开一次的系列性国际电致发光学界的学术性会议。出席本届会议的有来自13个国家的代表约109人,其中日本和芬兰的代表最多,各为32人,来自中国的代表有2人,中国发光学会理事长徐叙瑢教授参加了本届会议,出席本届会议的代表中除了大学和研究机构外,还有很多来自日本、美国、芬兰和西德的公司。在电致发光领域从事研究工作的国际著名科学家大部分参加了本届会议。本届会议共发表论文76篇。  相似文献   

13.
第一届国际光伏科学与工程会议(太阳能电池发电会议)于1984年11月13—16日在日本神户人工岛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参加会议的共有25个国家的500余名代表.太阳能电池、非晶硅材料等方面的许多著名专家都出席了会议.我国天津电源研究所等单位派代表出席了会议.著名的非晶硅太阳能电池专家、日本大阪大学教授浜川圭弘先生担任了该次会议的总主席. 会议共收到20多个国家的论文200余篇,分别以口头和壁报形式作了介绍,另外还介绍了29篇特邀评论.论文和评论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太阳能电池发电计划和实行情况、制作太阳能电池的新材料和…  相似文献   

14.
第22届国际青年物理学家锦标赛在南开大学举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第22届国际青年物理学家竞赛(International Young Physicist Tournament)于2009年7月21日至28日在南开大学举行.共有来自澳大利亚、法国、俄罗斯、英国、中国等27个国家的青年学生和教师组成的27个代表队参加.另有缅甸和台湾地区派来观察员和30多个访问者(包括国内一些学校的代表).还有40多名独立裁判(国内15名),参加人数达到300多人,是IYPT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  相似文献   

15.
1985年8月21日至25日在成都科技大学召开了中日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讨论会。会议由成都科技大学物理系名誉系主任兼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室主任苟清泉教授主持,这是一次很重要的中日学术交流会。参加会议的.中国方面各地来的学者约70名,成都科大约25名,日本方面来参加的学者有7名:高柳和夫教授(日本宇宙科学研究所,第十一届国际电子与原子碰撞物理会议主席),渡部力教授(日本理化研究所),大谷俊介  相似文献   

16.
第八届国际液晶会议干1980年6月30日至7月4日在日本京都举行.会议出席人数近五百人,日本占三百.中国有多名科学家参加(其中包括台湾省2人),共宣读了10篇论文(其中物理学方面7篇,化学方面1篇,生物学方面2篇). 会议内容分为物理、化学和应用三大部分,每部分再分四组.物理方面包括中介态与相变,分子结构与动力学,力学性质与位错,液晶的电、光和其他性质;化学方面有新液晶材料的合成与性质,高分子中介相,盘状分子液晶与炭化合物材料,生物系统的液晶态等;应用方面分为显示与其他应用,界面与固定性,新的应用与材料,可靠性、标准与人的因素. 会议论…  相似文献   

17.
1990年7月16—20日在葡萄牙国首都里斯本召开了第九届国际发光学会议。这是每三年召开一次系列性的国际发光学界的最高水平的学术性会议。第八届国际发光学会议曾于1987年在北京召开。本届会议由Coimbra大学的Formosinho教授主持。出席本届会议的有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80名代表,其中日本48人,西德40人,法国和美国各30人,葡萄牙28人,英国13人,中国12人,西班牙和荷兰各10人,其它国家都少于10人。徐叙瑢教授是国际发光学会议组织委员会委员,虞家琪教授受聘为本届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到会代表向会议提出了343篇学术论文,其中33篇为口头报告,24篇为邀请报告。中国代表提出的学术论文达36篇,其中,方容川教授在会上作了“非晶态硅及金钢石膜的发光性质”的邀请报告。会议组织了“纪念Williams专题讨论会”和“发光应用专颗讨论会”,会议还组织了一个小型展览会。  相似文献   

18.
1989年7月24—28日,在美国加州 Stanford大学召开了第二届超导材料和机理——高温超导体国际会议(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terials andMechanism of Superconductivity——High TemperaturSuperconductors,简称为M2S——HTSC).来自世界35个国家的共1100多位代表出席了会议,其中有诺贝尔奖金物理学奖获得者J.Bardeen,J.R·Schrieffer和P.W·Anderson.著名苏联物理学家 V.L.Ginzberg,A.A.Abrikosov和L.P.Gorkov等也出席了会议.会议主席是Stanford大学应用物理系的T.Geballe教授.大会论文共1000余篇,邀请报告47篇.除…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力学学会和北京等离子体学会联合举办的国际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会议于1986年6月3日至7日在北京香山饭店举行.来自加拿大、捷克斯洛伐克、法国、联邦德国、日本、荷兰、波兰、新加坡、瑞士、英国、美国、苏联等十多个国家的代表40多人以及中国代表近百人出席了会议. 会议主席谈镐生教授致开幕词.在全体会议上,吴承康先生介绍了中国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研究发展概况.荷兰、苏联、美国、瑞士、中国、联邦德国代表分别作了有关电弧、气体放电、等离子体喷涂等方面的学术报告,引起大家很大的兴趣. 收入这次会议论文集的论文共117篇,其中包括…  相似文献   

20.
韦世强  王晓光  李忠瑞  徐法强  殷士龙  吴自玉 《物理》2001,30(8):500-500,505
20 0 0年 7月 2 6日至 31日 ,第 11届国际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会议 (XAFS11)在日本Ako隆重举行 ,来自世界各地的与会专家和学者将近 4 0 0人 .会议期间介绍并交流了XAFS研究的最新成果和进展 ,明确了XAFS领域今后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为期 6天的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这次会议的主要参加国家有日本 ( 197人 )、美国 ( 4 3人 )、德国 ( 2 6人 )、法国 ( 19人 )、中国 ( 18人 ,其中台湾 7人 )、俄罗斯 ( 14人 )、韩国 ( 10人 )、意大利 ( 8人 )、印度 ( 8人 )、瑞典 ( 7人 )、英国 ( 7人 ) .会议交流论文总数为 514篇 ,其中大会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