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助剂镍/钴对磷化钨催化剂加氢精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共浸渍法制备磷化钨/γ-Al2O3催化剂基础上,分别加人1%、3%、5%、7%和9%(占活性组分比例)的助剂镍或钴,制得负载30%含助剂镍/钴磷化钨/γ-Al2O3系列催化剂,考察了助剂及其加人比例对催化剂加氢脱硫和加氢脱氮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人适当比例的助剂镍或钴,有利于提高磷化钨/γ-Al2O3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当助剂含量分别为5%镍或7%钴时,催化剂的噻吩加氢脱硫率最高;助剂镍对磷化钨/γ-Al2O3催化剂的加氢脱氮反应不利,而加人适当比例助剂钴有利于提高催化剂加氢脱氮活性,当助剂钴含量为5%时,催化剂吡啶加氢脱氮率最高.温度对磷化钨/γ-Al2O3催化剂加氢精制性能有一定影响,高温有利于加氢脱硫反应,低温有利于加氢脱氮反应.  相似文献   

2.
刘艳  刘大壮 《化学通报》1998,(10):30-32
Cu基和Ni基触媒都是优良的加氢催化剂,广泛地用于费托合成和其它加氢工业。以CO2加氢合成甲醇和烃类为背景,在较低温度下对Cu-Ni双金属催化剂的性能已有所研究[1,2]。然而,对Cu-Ni催化剂在较高温度下的催化性能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在文献的基...  相似文献   

3.
部分中毒Pd/C催化剂上环戊二烯的加氢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固定床反应器考察了Pd/C催化剂硫化前后环戊二烯的加氢性能,Pd/C催化剂经硫化后,生成环戊烯的得率由75%上升到97%。确定了最佳硫化条件。应用微型脉冲反应器和程序升温表面反应(TPSR)研究了硫化特性,发现硫在Pd/C催化剂在存在着两种吸附状态,吸附在对应于TPSR中低温峰位上的硫不影响加氢反应活性,吸附在对应于高温峰位上的硫引起催化剂催化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4.
过氧化氢生产用铂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浸渍法制备了过氧化氢生产用蒽醌加氢负载型铂催化剂,考察了载体的预处理温度、不同氧化物载体、铝钛复合载体中TiO2的含量以及La、Ce助剂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用BET法测定了催化剂的表面积;采用H2-O2滴定法测定Pt的分散度,并在固定床反应器上考察了催化剂的性能。结果发现,用经1223K焙烧过的载体及在Al2O3载体中引入10%-20%TiO2,并引入一定量La、Ce助剂所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活性和稳定性,因而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新型糠醛加氢制糠醇催化剂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新型糠醛加氢制糠醇催化剂研究林培滋,黄世煜,周焕文,赵彤彤,刘崇早,罗洪原,梁东白(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大连116023)关键词铜催化剂,糠醛,加氢,糠醇糠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糖醇树脂是耐酸、碱腐蚀的材料,在工业发达的国家中,铸造工业广泛采...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柴油超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制备及应用技术的研发过程. 通过对超深度加氢脱硫反应机理和催化基础的详细研究,建立了催化剂的制备技术平台, 包括新型的氧化铝载体制备技术、催化剂表面控制技术和提升催化剂烷基转移性能的改性技术,开发了FHUDS-5和FHUDS-6等性能优异的催化剂; 通过研究不同类型催化剂性能与反应器不同区域环境的特点, 建立了优化的催化剂级配使用技术平台, 满足了工业上对超低硫柴油生产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用微型反应器评价体系结合程序升温还原CO、化学吸附、BET比表面积测试和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多种表征方法研究了负载型Pd/SBA-15催化剂的长链正构双烯选择性加氢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与Pd/-γAl2O3工业催化剂相比,Pd/SBA-15催化剂双烯选择性加氢的催化性能更优良,且Pd/SBA-15催化剂双烯选择性加氢催化性能与Pd负载量密切相关.随Pd负载量增加,Pd/SBA-15催化剂的金属分散度和长链正构双烯加氢选择性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非均匀相催化剂的MOVS制备方法,以该法制得的MoO3催化剂在甲醇选择氧化制甲醛、CO加氢制高级和喹啉加氢脱氮中均显示出常规催化剂更为优异的催化性能,并探讨了MOVS催化剂的内在特性与催化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烷烃加氢异构化和加氢异构裂化反应催化剂的研发历程、工业应用及对我国石油炼制工业所做的贡献.1960年代,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在烷烃加氢异构化的研究中提出了"电子.酸性催化剂杂交规律",并相继成功研发石蜡基重油加氢异构裂化催化剂和重油单段加氢异构裂化催化剂,并应用于从大庆石蜡基原油馏分生产低冰点航空煤油.重油单段加氢异构裂化催化剂在大庆炼油厂建成的40万吨/年加氢异构裂化装置工业应用已20多年,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进入21世纪,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又开发出了以分子筛为载体的润滑油基础油加氢异构脱蜡催化剂,于2008年在中国石油大庆炼化公司建成20万吨/年的工业装置实现工业化应用.  相似文献   

10.
 制备了交联聚4-乙烯基吡啶及碘甲烷,溴乙烷季铵化的聚4-乙烯基吡啶负载钯催化剂,考察了它们催化丙烯酸甲酯加氢反应的性能。对碘甲烷季铵化聚4-乙烯基吡啶负载钯催化剂,其催化加氢活性随载体季铵化程度的增加而减小,并且当载体季铵化程度低于80%时,其催化加氢活性比聚4-乙烯基吡啶负载催化剂高。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制备条件对催化性能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巴豆醛是α, β-不饱和醛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类有机化合物,采用气相催化巴豆醛选择加氢制备巴豆醇符合原子经济和绿色化学要求,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和学术价值。本文综述了近十年国内外巴豆醛气相选择性加氢合成巴豆醇的负载型催化剂的研究成果,评述了贵金属催化剂(铂、金、铱、银、钯)和非贵金属催化剂(钴、铜)上巴豆醛选择性加氢性能,分析了活性组分、载体、助剂以及活性组分粒径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巴豆醛选择性加氢的反应机理和失活机理。最后,对气相巴豆醛选择性加氢催化剂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对催化剂的发展趋势作出了展望。指出了非贵金属催化剂的巴豆醛选择性加氢性能因具有价廉易得等优势,将是该领域的研究方向之一。催化剂失活是巴豆醛气相选择性加氢工业化的最大障碍,因此研究和认识反应机理,解决催化剂失活问题是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对使用过的工业粒度MoNiP/Al2O3重油加氢脱氮(HDN)催化剂,考察了温度、氧含量及气体空速对烧炭速率、烧炭程度和催化剂比表面和孔结构的影响,给出了最佳的烧炭条件和结果。实验表明,常压下,气体空速为1200ml·g1·h1时,用含4%O2的氮气烧炭最佳温度为500℃,用空气烧炭的最佳温度为450℃。即使脱炭率达到97%,烧炭后的催化剂比表面也比新鲜催化剂的比表面低些。  相似文献   

13.
谢文华  宗保宁 《化学进展》2009,21(11):2474-2482
将非晶态Ni加氢性能和磁性与磁稳定床反应器相结合,工业应用于已内酰胺加氢精制过程,实现了加氢反应过程的强化。在此基础上制备了系列磁性催化剂,包括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负载型双金属催化剂和强酸性磁性树脂催化剂等。上述磁性催化剂与磁稳定床反应器相结合,用于CO加氢、乙炔选择性加氢、烯烃叠合和醚化等反应,同样表现出反应过程强化的特点。本文结合我们自己的研究工作,对近年来磁稳定床反应器与磁性催化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并展望了未来磁性催化剂与磁稳定床反应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油脂加氢可增加油的氧化稳定性和保存期限,是改变油脂物理、化学性质的常用方法,也是油脂工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催化过程.我们从催化剂的种类以及加氢反应机理等方面综述了油脂加氢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并对新型加氢催化剂及工艺进行了概述,最后对未来催化剂改进和工艺发展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5.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出非晶态催化剂Ni-W-B和Co-W-B,用BET、XRD和XPS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以对甲基苯酚为模型化合物研究了两种催化剂的加氢脱氧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两种催化剂均为非晶态结构,两种催化剂在对甲基苯酚的加氢脱氧反应中都显示出较好的脱氧活性.在相对低温523 K下,Ni -W-B催化剂显示较高的加氢活性,转化率达到100.0%,对甲基环己醇的选择性为55.1%,脱氧选择性只有44.1%,而Co-W-B催化剂显示出较高的脱氧活性,脱氧选择性达到93.1%,这主要是由于催化剂的表面不同价态元素组成含量引起的.在573 K和4.0 MPa下,催化对甲基苯酚的加氢脱氧反应的转化率和脱氧选择性都能达到100%.  相似文献   

16.
噻吩在不同负载磷化钨催化剂上的加氢脱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程序升温和高纯氢气还原无定型磷钨酸盐与载体γ-Al2O3机械混合物的方法,制备了活性组分为磷化钨、负载量分别为20%、25%、30%和35%的新型磷化钨催化剂,并对其噻吩加氢脱硫反应活性进行考察。实验结果表明,负载磷化钨催化剂的噻吩加氢脱硫率明显高于非负载磷化钨催化剂;不同负载磷化钨催化剂还原反应均为放热反应,且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活性组分磷化钨的最低温度大于610℃,对于噻吩加氢脱硫反应,WP1活性较高,WP4活性较低,在340℃时分别为85.23%和67.93%,催化剂WP1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以乙腈液相选择性加氢为目标反应,分别考察了超细Ni-B非晶态合金和Rancy Ni的催化性能,发现两者的质量比活性相似,但单位活性比表面积上前者的活性及对乙胺的选择性显著高于后者,乙胺的最高得率前者为67.6%后者为40%。通过催化剂的系统表征,结合考察乙腈加氢反应的动力学,从几何效应和电子效应两方面阐述了Ni-B非晶态合金催化性能与催化剂结构和表面电子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用TRP技术研究了以全硅MCM-41(Si-MCM-41)和HNO3交换的全硅MCM-41(H-MCM-41)为载体制备的Ni-Mo、Co-Mo和Ni-W加氢脱硫(HDS)催化剂的还原性能,并以0.8(wt)%二苯并噻吩(DBT)的十氢萘溶液为模型化合物,在高压固定床反应器上考察了上述催化剂的加氢脱硫(HDS)反应性能。结果表明,Si-MCM-41经稀HNO3交换后,所担载的Ni-Mo和Ni-W催化剂还原性能、HDS活性和加氢活性有显著变化,但对Co-Mo催化剂影响不大。这说明在Ni-Mo/H-MCM-41和Ni-W/H-MCM-41中可能存在氢溢流现象,DBT的HDS活性与载体表面酸性和氢溢流有关。  相似文献   

19.
贺德华  朱起明 《分子催化》1998,12(3):175-182
在小型高压反应釜中,研究了钌系双组分催化剂对α,ω-二元羧酸单酯加氢生成ω-羟基羧酸酯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Ru-Re及Ru-Mo双组分催化具有良好的催 氢性能,α,ω十五一酸单甲酯在Ru-Re以及Ru-Mo双组分催化剂另氢,生成ω-羟基十五烷酸甲酯的收率分别为89.0%和71.0%,反应温度对α,ω二元羧酸单酯加氢生成ω-羟基羧酸酯的收率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制备了交联聚4-乙烯基吡啶及碘甲烷,溴乙烷季铵化的聚4-乙烯基吡啶负载钯催化剂,考察了它们催化丙烯酸甲酯加氢反应的性能。对碘甲烷季铵化聚4-乙烯基吡啶负载钯催化剂,其催化加氢活性随载体季铵化程度的增加而减小,并且当载体季铵化程度低于80%时,其催化加氢活性比聚4-乙烯基吡啶负载催化剂高。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制备条件对催化性能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