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立了微波酸提取/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LC-ICP-MS)测定动物源性中药中6种砷形态(亚砷酸盐As(Ⅲ),砷酸盐As(V),一甲基砷MMA,二甲基砷DMA,砷甜菜碱As B和砷胆碱As C)的分析方法。采用1%HNO_3溶液在80℃微波提取10 min,经离心分层,过固相萃取SEP C18柱和0.45μm滤膜,以25 mmol/L NH_4H_2PO_4溶液(p H 6.7)-乙醇(99∶1,体积比)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各砷形态在10 min内实现基线分离。结果显示,6种砷形态在1.0~10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5~0.999 7,方法检出限(LOD)为0.24~1.0μg/kg,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96%~2.0%。将方法应用于地龙、水蛭、海螵蛸、桑螵蛸、石决明和鸡内金中6种砷形态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4.2%~103.8%,提取效率为95.5%~102.8%,优于热提取法。方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动物源性中药及类似样品中的砷元素形态分析及质量监控。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酸热浸提-高效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联用技术对植物源性中药的砷形态分析的方法,同时建立了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对植物源性中药总砷的分析方法。对砷形态分析技术的工作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条件下,As(Ⅲ),As(Ⅴ),一甲基砷(M M A),二甲基砷(DM A)等4种砷形态的检出限在13.7~30.7μg/kg之间;形态砷标准溶液6次连续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方法应用于牛膝、油桂、菟丝子、巴戟天、补骨脂和大云等6种中药中的砷形态分析中,4种砷形态含量占砷总量比例80.8%~96.0%之间;牛膝样品各形态砷平均加标回收率在91.0%~104.6%之间。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一种有效分离检测鸡肉及鸡肝样品中洛克沙砷(ROX)、阿散酸(ASA)、硝苯胂酸(NPAA)、卡巴胂(CBS)、砷酸(AsⅤ)、亚砷酸(AsⅢ)、一甲基胂酸(MMA)、二甲基胂酸(DMA)、砷甜菜碱(As B)和砷胆碱(As C)共10种砷形态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HPLC-ICP-MS)分析方法。采用10%甲醇为提取液,碳酸铵溶液为流动相,以阴离子分析柱将样品提取液进行分离,最后进行ICP-MS测定。10种砷形态化合物在0.1~1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检出限为0.3~1.5μg/kg,定量下限为1.0~5.0μg/kg,加标回收率为81.3%~97.7%,相对标准偏差为0.1%~3.5%。该法重现性好、灵敏度高,且采用组织研磨仪机械振荡5 min即可成功提取10种砷形态化合物,与常规水浴加热振荡提取相比更加简便、高效。该法适用于鸡肉及鸡肝样品中10种砷形态化合物的同时检测,通过对实际样品的分析测定,在鸡肝样品中检出阿散酸和亚砷酸。  相似文献   

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联用技术建立了三价砷As(Ⅲ)、砷甜菜碱(AsB)、二甲基砷酸(DMA)、一甲基砷酸(MMA)、五价砷As(Ⅴ)5种砷形态的分析方法。采用超声溶剂提取法对水产类膳食样品和带鱼等水产品进行前处理后,对砷形态进行分析。实验表明,5种砷化合物的线性范围为2.5~500μg/L,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 0,检出限为0.6~0.9μg/L,RSD均小于5%。采用加标回收考察方法的准确性,加标回收率为87%~124%。样品的测定结果显示,水产品及水产类膳食中砷形态的主要存在形式为砷甜菜碱。  相似文献   

5.
HPLC-ICP-MS测定植物样品中6种砷形态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玉燕 《分析试验室》2021,40(2):190-197
通过优化色谱分离、样品前处理条件,同时对比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的标准模式(STD)、碰撞模式(KED)、氧气反应模式(Oxygen-DRC)、甲烷反应模式(Methane-DRC)的检测结果,建立了一种有效分离植物样品中砷甜菜碱(AsB)、二甲基砷酸(DMA)、亚砷酸(As(Ⅲ))、砷胆碱(AsC)、一甲基砷酸(MMA)、砷酸(As(Ⅴ))6种砷形态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HPLC-ICP-MS)分析方法。样品以1%HNO3溶液为提取溶剂,90℃加热提取2.5 h,RP小柱净化,然后采用AS7阴离子交换柱分离,25~80 mmol/L(NH4)2CO3溶液梯度洗脱,在STD模式下测定,6种砷形态化合物在9 min内完全分离。方法检出限为0.10~0.25μg/L,加标回收率为87.5%~117.8%,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1.2%~1.8%。方法适用于植物样品中6种砷形态化合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采用HPLC-ICP-MS联用技术建立了大鼠脏器中AsB,As?,MMA,DMA和As?等砷形态的分析方法。采用超声水浴提取对样品进行前处理,Dionex IonPac AS19阴离子交换柱,20 mmol/L(NH4)2CO3(pH 9.7)为流动相,对雄黄染毒后大鼠肝肾中的砷形态进行分析。实验表明,方法不受40Ar35Cl+干扰,常见的5种砷形态化合物的线性范围为1~300μg/L,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检出限为0.3~0.5(μg/L),RSD均小于5%,加标回收率为83.8%~111.7%。通过对肝肾的形态分析,表明经雄黄染毒后大鼠肝脏中的砷形态主要为DMA、As?和未知物2;肾脏中的砷形态主要为DMA、MMA、As?、未知物1、未知物2和未知物3。综合表明,此方法适用于雄黄代谢后的主要砷形态分析。  相似文献   

7.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联用测定了北京大气颗粒物中As(III),As(Ⅴ),二甲基砷酸(DMA)和一甲基砷酸(MMA)的含量。研究了仪器条件、流动相组成和梯度洗脱程序对砷形态分离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优化的色谱与氢化原子荧光检测条件下,采用pH6.0,浓度为10 mmol/L和200 mmol/L NH4H2PO4为流动相A和B,在1~3 min内用60%的A和40%的B洗脱使砷的4种形态达到最佳分离效。As(III),As(Ⅴ),DMA和MMA的检出限为1.45,1.22,1.91和1.64 mg/L,回收率为90.5%~93.2%,相对标准偏差为0.38%~1.7%。方法适用于大气颗粒物中砷的形态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HPLC-ICP-MS)联用技术测定禽类生物样品中砷甜菜碱(AsB)、二甲基砷(DMA)、As(Ⅲ)、一甲基砷(MMA)、As(Ⅴ)、阿散酸(ASA)和硝苯砷酸(NPAA)等7种砷形态。以人工胃液超声振荡法提取禽类生物样品中的砷,采用Dionex IonPacTM AS19阴离子交换柱分离7种砷形态,并用ICP-MS测定其含量。各砷形态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以砷计)在0.070~0.099μg·L~(-1)之间。加标回收率在74.0%~112%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2.0%~5.9%之间。采用该方法分析矿区禽类生物样品,各砷形态含量的测定值之和与ICP-MS测得的总砷含量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法对水产品中4种砷形态[亚砷酸盐As(Ⅲ)、砷酸盐As(Ⅴ)、一甲基砷酸、二甲基砷酸]进行测定。优化后的实验条件:负高压为270 V,灯电流为80 m A,原子化高度为10 mm,硼氢化钾浓度为20 g/L(含5 g/L KOH),载流为体积分数5%的盐酸。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00μg/L,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各种砷形态的检出限为0.20~0.45μg/L;测量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98%~4.81%(n=6);加标回收率为88.4%~101.7%。该方法灵敏度高,快速、准确,检测成本低,可用于水产品中砷形态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盐藻和螺旋藻中砷形态的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HPLC/HG-AFS)分析方法。优化了微藻中砷形态的提取方法、流动相浓度及pH、KBH4浓度、载流浓度、AFS参数。优化后砷形态的提取效率范围为97.3%~99.1%,在优化后的实验条件下,As(Ⅲ)、二甲基砷酸(DMA)、一甲基砷酸(MMA)和As(Ⅴ)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9、0.9996、0.9997和0.9994,检出限分别为0.19、0.40、0.34、0.52μg/L,盐藻的砷加标回收率为91.5%~100.8%,螺旋藻的砷加标回收率为95.6%~104.5%。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快速(10min),且测得微藻中的砷形态数据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稻米中砷酸根[As(Ⅴ)]、亚砷酸根[As(Ⅲ)]、砷甜菜碱(AsB)、一甲基砷(MMA)和二甲基砷(DMA)的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C-ICP-MS)检测方法。以0.3 mol/L硝酸水溶液为提取试剂,样品在石墨消解仪中于95 ℃消解1.5 h,上清液供LC-ICP-MS分析。5种砷形态采用Dionex IonPac AS19阴离子交换柱(250 mm×4 mm)分离,经ICP-MS检测。比较了4种提取液对稻米中5种砷形态的提取效率,并对提取溶剂的浓度、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等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加标回收试验结合测定标准物质考察了方法准确度及精密度,在2个加标水平上各形态的回收率为89.6%~99.5%,RSD(n=5)不大于3.6%,大米标准物质中各形态之和的测定结果与其标准值吻合,5种砷形态的线性范围AsB和DMA为0.05~200 μg/L,As(Ⅲ)和MMA为0.10~400 μg/L,As(V)为0.15~600 μg/L,方法检出限为0.15~0.45 μg/kg。结果表明,本方法简单、灵敏、耐用,可用于稻米中5种砷形态的准确定量和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2.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HPLC-ICP-MS)建立了烟草中As(Ⅲ)、As(V)、一甲基砷酸(MMA)和二甲基砷酸(DMA)4种砷形态的检测方法。研究了不同提取液、提取液体积以及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并对色谱条件进行优化。以15 mL甲醇-水(1∶1)混合液为提取液,30℃超声提取20 min,以(NH4)2HPO4(pH 6.0)为流动相,采用PRP-X100阴离子交换柱对砷形态进行分离。在0.1~25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4种砷形态的线性系数均不小于0.997,日内(n=5)和日间(n=3)RSD均不大于4.2%,仪器检出限为0.1~0.2μg/L,定量下限为0.2~0.5μg/L。在低、中、高3个加标水平下,砷的回收率均为83%~115%,方法稳定性较好,RSD不大于5.7%。采用该方法对国内外8种烟草中的4种砷形态含量进行分析,其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As(Ⅴ)、MMA、As(Ⅲ)和DMA。该方法准确、灵敏、方便,适用于烟草中砷形态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HPLC-ICP-MS测定中药中砷的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HPLC-ICP-MS)联用技术测定中药中砷的形态.采用阴离子交换柱,以含0.2 mmol/L乙二胺四乙酸(EDTA)和2 mmol/L NaH2PO4的水溶液为流动相,pH 6.0,流速为1.0 mL/min,成功分离了亚砷酸(AsⅢ)、砷酸(AsⅤ)、甲基砷(MMA)和二甲基砷(DMA).检出限分别为0.67 μg/L (AsⅢ),0.85 μg/L (DMA),0.43 μg/L (MMA),0.70 μg/L (AsⅤ).中药样品经过(1 1)甲醇水溶液超声提取,离心、过滤、氮气吹干甲醇,超纯水定容.样品加标平均萃取回收率分别为: 92.8% (AsⅢ),108% (DMA),104% (MMA),101% (AsⅤ),RSD (n=7)均小于10%.  相似文献   

14.
采用阴(Hamilton PRP-X100柱)阳(Dionex Ionpac CS-10柱)离子交换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分别以pH 10.3的20 mmol/L NH4HCO3和pH 2.0的5 mmol/L吡啶溶液为流动相,建立了As(Ⅲ)、As(Ⅴ)、一甲基砷酸(MMA)、二甲基砷酸(DMA)、砷甜菜碱AsB、砷糖PO4、砷糖OH、砷糖SO3、砷糖SO4砷形态的分析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法和超声溶剂提取法对不同海域10种紫菜和海带产品进行前处理,对As含量及其化学形态进行分析。实验表明,样品总砷的质量分数为1.7~38.7 mg/kg,样品萃取物中,As糖PO4和As糖OH为As的主要形态,其含量分别占可提取As的6.5%~67.7%和12.9%~86.2%,海带样品萃取物中还有As糖SO3和DMA被检测,其含量分别占可提取As的13.0%~52.1%和5.9%~17.4%。在紫菜和海带海藻类产品中,含As的化合物主要是毒性较低的有机砷。  相似文献   

15.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HPLC-HG-AFS)联用技术,建立了贝壳类海产品中一甲基砷(MMA)、二甲基砷(DMA)、As(Ⅴ)、As(Ⅲ)、砷甜菜碱(AsB)5种砷形态的分析方法。优化了温度、酶与样品的质量比、pH值及时间对砷化合物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辅助酶水解提取砷形态的最优条件为:pH值4.5,温度35℃,酶质量100mg(与样品的质量之比为0.4),时间5min。在最佳实验条件下,MMA、DMA、As(Ⅴ)、As(Ⅲ)、AsB 5种砷形态的检出限分别为3.34、3.30、1.47、3.51、2.36μg/L,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4%~2.20%,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9.6%~107.1%。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贝壳类海产品中上述5种砷形态。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HPLC-ICP-MS联用技术测定土壤中二甲基砷(DMA),一甲基砷(MMA),As5+,As3+的方法。采用Hamilton PRP-X100阴离子交换柱分离砷形态,DMA,MMA,As5+,As3+方法检出限(以As计)分别为0.27,0.28,0.27,0.25μg/L,可满足痕量砷形态的测定。通过对土壤样品砷形态前处理方法的优化,最终确定60℃水浴4 h为土壤砷形态分析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加标回收率为74.4%~124%,可保证样品处理过程中砷形态的稳定。对湖南6个土壤样品中砷形态进行了测定,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大米中亚砷酸盐[As(Ⅲ)]、砷酸盐[As(Ⅴ)]、一甲基胂酸(MMA)和二甲基胂酸(DMA)等4种砷形态的含量。大米样品(1.00g)中加入0.10mol·L~(-1)硝酸溶液10mL,置于95℃水浴中热浸提取120min,使4种形态砷的化合物溶出。提取液冷却后在Hamilton PRP X-100阴离子交换柱上进行色谱分离。用调节至pH 6.0的20mmol·L~(-1)NH_4H_2PO_4溶液作流动相(流量为1.2mL·min~(-1))淋洗可使上述4种形态的砷化合物很好分离。用原子荧光光谱法分别测定各形态砷的含量。砷的质量浓度在5.00~500μg·L~(-1)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上述4种形态砷的检出限(3S/N)依次为0.099,0.18,0.15,0.040μg·L~(-1)。加标回收率在94.7%~104%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3.0%~7.4%之间。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高砷煤矿区酸性矿山废水溪流周围苔藓中砷形态的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LC-HG-AFS)分析方法。该方法以7%HCl为提取剂,95℃水浴提取40min,对苔藓样品中砷形态的提取率为90.67%~97.34%。无机态的亚砷酸盐(As(Ⅲ))、二甲基砷酸(DMA)、一甲基砷酸(MMA)和砷酸盐(As(Ⅴ))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9、0.9998、1.0000、0.9992,检出限分别为0.47、1.26、0.87、1.16μg/L,加标回收率为91.40%~113.72%,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23%~2.14%之间。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检测苔藓中上述四种砷形态。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饲料中As(Ⅲ)、As(Ⅴ)、氨苯胂酸(p-ASA)和洛克沙胂(ROX)不同形态砷的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HPLC-ICP-MS/MS)检测方法。样品经甲醇-水(1∶1,V/V)超声提取,用Shiseido MGⅡC18色谱柱(250×4.6 mm,5μm)对4种砷形态进行分离,以pH=4.7的6mmol/L四丁基氢氧化铵(TBAH)-甲醇(92∶8,V/V)溶液及pH=1.9的0.05%三氟乙酸(TFA)-甲醇(92∶8,V/V)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然后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进行监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各形态砷在0~5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9),As(Ⅲ)、As(Ⅴ)、氨苯胂酸(p-ASA)和洛克沙胂(ROX)的检测限分别为0.05、0.10、0.08、0.60μg/L,4种形态砷的加标回收率范围在85.9%~104.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通过对实际样品的检测,该方法适用于饲料中常见形态砷的检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中药中砷含量的检测方法。方法选取3种常见的中药材(青蒿、郁金、广金钱草),采用硝酸-高氯酸湿法消化分解中药粗粉,在盐酸介质中用硫脲-抗坏血酸将As(Ⅴ)还原为As(Ⅲ),应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对这些中药材中的砷含量进行分析。结果在优化实验条件下,砷质量浓度在0.0~50.0μg/L的线性关系较好,相关系数为0.999 8;最低检出限为0.004 mg/kg;青蒿、郁金、广金钱草的砷质量分数分别为0.06、0.28、0.16 mg/kg;中药样品中砷回收率为95.7%~104.5%,RSD在2.32%~3.14%。结论这3种常见的中药材中砷含量均在安全的范围内,且应用本法测定中药中的砷,简便、快速、灵敏度高,便于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