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相对论平均场理论框架下, 用NL-3和NL-Z两组相互作用参数研究了4个同位素链28Ni,54Xe,78Pt,94Pu的基态性质. 发现,在Hatree近似下奇A核结合能理论计算值与实验值的相对误差反而普遍比偶偶核小. 这说明用相对论平均场理论,即使不考虑矢量介子的空间分量,仍可以比较可靠地计算奇A核结合能.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推广到晕核散射的Glauber理论,并用其研究晕核14Be的散射问题.弹核的密度分布分别采用谐振子密度分布和相对论平均场理论计算得到具有两个晕中子结构的密度分布,对晕核模型的多重积分采用蒙特卡洛数值积分方法.计算了不同能量下14Be,12Be与靶核12C散射的反应截面,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14Be的两个中子采用具有晕中子密度分布的理论计算与实验符合较好,而采用不具有晕中子密度分布的结果与实验值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3.
刘祖华 《中国物理 C》2005,29(12):1167-1169
6Li, 9Be为弱束缚核. 通过弱束缚弹核6Li, 9Be轰击靶208Pb,208Be的实验熔合激发函数与理论预言的比较, 讨论了弱束缚弹核破裂对熔合过程 的影响. 比较结果显示, 弱束缚弹核与重靶核的完全熔合截面在垒上能区 明显压低. 由部分熔合截面与完全熔合截面之和得到总熔合截面. 研究结果 表明, 破裂对总熔合截面几乎没有影响. 由此可见, 弱束缚核的部分熔合 可能发生在强吸收区域附近. 最后还给出了全熔合截面与部分熔合截面 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利用形变约束的相对论平均场理论系统地研究了A~130区Ba,Xe和Te同位素偶-偶核的基态性质, 理论计算数据和实验数据符合得非常好. 详细分析了这些核的位能曲面、费米能和γ跃迁能量的分支比, 给出了136Ba,132,134Xe具有E(5)对称性的预言. 对于128,130,132Te这3个核, 理论计算的结果表明其具有E(5)对称性, 但γ跃迁能量的分支比的实验值不支持理论结果. 此3个核是否为关键点核有待于实验的进一步检验.  相似文献   

5.
在程函理论的框架下,利用包括了二级修正的π核光学势,我们计算了165MeV的π+165Ho核上单电荷交换的不对称性,研究了不对称性量对于变形核内中子分布变形的灵敏性,预言了不对称性的角分布.  相似文献   

6.
任中洲 《中国物理 C》2002,26(10):1046-1049
用自洽的相对论平均场模型研究了核271110及其α衰变链核的结构.理论的α衰变能与实验数据符合.理论的核寿命也与实验数据比较接近.预言了未知核素275112的性质,并讨论了质子数Z=108附近的形变壳效应.  相似文献   

7.
测量了16O+232Th、238U和19F+232Th近垒和垒下熔合裂变截面以及碎片角分布.包含靶核静态形变的耦合道理论解释了垒下熔合截面增强,预言了复合核系统自旋分布展宽.而实验上观察到的碎片角分布各向异性明显与裂变统计理论的预言不一致.  相似文献   

8.
11Be的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粒子-振动模型(PVM)的基础上研究了11Be核的基态特性、低激发态和电偶极跃迁,理论结果与实验符合很好.计算结果表明,11Be的基态是单核子运动与核芯10Be的表面集体振动相耦合的结果.11Be的晕结构也得到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9.
朱志远  傅德基 《中国物理 C》1993,17(12):1120-1125
采用角动量投影的形变壳组态方法是建立在量子力学框架上的一种微观理论.本文将此方法应用到147Pm,56Fe,56Co,56Mn等核,根据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的比较讨论了此方法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王刚  方向正  郭建友 《物理学报》2012,61(10):102101-102101
利用形变约束的相对论平均场理论研究了Pt同位素偶-偶核的形状演化,比较了基态结合能和四极形变的理论计算值和实验值, 分析了这些核的位能曲线、单粒子能级及其随四极形变β2 的变化规律,发现从N=88到N=126, Pt同位素的基态变形从球形对称核经X(5)对称性核、演化为具有稳定形变的核,再演化为球形核的变化过程.其中, 166-172Pt是近球形核, 174Pt和192-196Pt位于球形和稳定形变之间,可能具有X(5)对称性, 176-190Pt具有稳定的变形, 198-202Pt是近球形核, 204Pt是球形核,这些结果与实验一致.  相似文献   

11.
任中洲  徐躬耦 《中国物理 C》1995,19(11):1029-1035
用相对论平均场理论和非相对论平均场理论计算了双幻核100Sn的结合能,核物质分布半径,中子分布半径和质子分布半径等,并对这两种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和讨论.这是对100Sn核的第一个微观计算.  相似文献   

12.
利用重离子熔合蒸发反应12C+48Ti布局52Mn和54Mn核的高自旋态. 用14台高纯锗反康谱仪组成的γ探测器阵列测量γ-γ符合. 经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 发现了52Mn和54Mn核一些新的能级跃迁. 应用OXBASH程序对52Mn核进行了理论计算与分析, 其结果与实验中测量得到的数值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3.
李扬国 《中国物理 C》1993,17(9):829-834
运用实验的pN散射振幅和多次散射理论,在冲量近似下考虑反质子能量从180MeV至1800MeV的光学势,发现此能区反质子光学势的虚部强度在130—140MeV附近.用所获得的光学势,计算12C,26O,40Ca和208Pb等满壳层核在五个能量下的弹性散射微分截面.看到所用的光学势,在180MeV能很好地符合实验数值.本文还预示了此能区在各个核上的理论结果.  相似文献   

14.
用组态相关推转Nilsson-Strutinsky方法研究了缺中子核素125,127,129Ce的转动结构性质, 讨论了转晕带的旋称劈裂和核的形状. 转晕带相应的核形状均是近轴对称的. 127,129Ce在同一个组态中可能有形状共存. 理论指出即使对于无三轴形变核也有可能出现较大的旋称劈裂.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兰州放射性束实验小组在兰州放射性次级束流线上近几年来利用产生的放射性束流,轰击Si或C等靶子,测量它的反应总截面.并利用经验公式将这些结果归一到相同的能量和靶子,与其相邻的核相比较,发现了9C,11Be,14Be,8B,14B 和12N等核素的反应总截面值有奇异增大的现象.利用微观的Glauber模型进行了计算,对有奇异结构的核采用核芯加价核子的密度分布形式,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符合得很好,可以给出奇异核的弥散的密度分布.  相似文献   

16.
刘祖华  包景东 《中国物理 C》2006,30(Z2):118-120
理论预言超重核270Hs是形变双幻数核. 利用二参量Smoluchowski方程计算了不同弹靶组合下合成266—270Hs反应的形成截面, 提出了最佳弹靶组合和轰击能量, 预言了α衰变半衰期.  相似文献   

17.
16O+20Ne弹性碰撞的激发函数呈现出共振结构,基于核分子轨道理论对共振结构进行了研究,理论结果与实验数据很好的一致.  相似文献   

18.
利用轴向形变相对论平均场理论计算了A~50区的核基态性质,结果表明,在Fe同位素链中最稳定的核是56Fe和58Fe而不是通常的54Fe;给出了46Cr,50Fe和54N(N=Z-2),45Cr,49Fe和53Ni(N=Z-3)核的质子和中子分离能,分析了它们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IBM)和相互作用玻色子-费米子模型(IBFM)对稀土区的核进行了讨论.针对该区域核的特点,选用了Q.Q形式的Hamiltonian.计算了 182—186W,186—187Os的能谱及186W,186Os的E2约化跃迁几率,理论结果与实验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20.
正在研制的上海激光电子γ源是MeV量级的高品质γ光束线站,基于该装置可以开展一系列核天体物理实验, 从而更准确的确定各天体核合成反应的反应率. 本文研究了天体核合成中的关键反应12C(α,γ)16O的反应率. 根据多组实验和理论截面数据分别计算了反应率, 并给出了这些反应率计算结果的平均值和统计误差. 根据该结果拟合了理论反应率的解析形式, 确定了新的参数. 进而给出俘获反应12C(α,γ)16O在He燃烧环境下的反应率和误差, 并讨论了电子屏蔽效应对天体反应率的修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