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用Monte Carlo方法研究西藏羊八井空气簇射阵列性能.确定好事例判选标准.簇射中心定位精度达3.4m.原初粒子到达方向角分辨率好于1.1°.原初粒子能量按lgE0=lg(0.45ΣNi)±0.226确定,其中E0(TeV)为初级入射粒子能量,ΣNi为FT探测器上探测到的粒子总数.  相似文献   

2.
本文描述了Ar+CH4(1:1)流经0℃的Methylat, Ar+CO2(1:2)流经n-Pentane及 Ar+Isobutan等混合气体的自淬灭流光特性, 流光信号大小与入射粒子在流光管阳极丝方向上的投影大小之关系及漂移时间等的测量, 并根据实验结果, 计算了工作在自淬灭流光模式下的气体取样电磁簇射探测器的能量分辨率.  相似文献   

3.
不同工作气体对PPAC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描述了为RIBLL研制的一种双维位置灵敏PPAC在不同工作气体下的性能测试.位置读出采用电荷分除法.在7mb气压和C3F8工作气体时阳极在+595V,对于3组分α粒子,位置分辨为0.64mm.使用异丁烷气体,阳极在+500V,位置分辨为0.76mm.PPAC在两种气体中探测效率均为99.1%.C3F8气体质量厚度和能量损失较大,信号幅度较高,适合探测较高能量较轻粒子.异丁烷气体能损较小,适合探测较重粒子.  相似文献   

4.
本文描述利用日本KEK 12GeV质子同步加速器K2试验束测量北京谱仪(BES)中心漂移室45°模型性能的主要结果.单丝空间分辨率σx可达160μm.电荷分配定位积分非线性小于0.5%,当输出电荷量为1.4±0.2pC时,z向分辨率可达2.3%.  相似文献   

5.
利用5MeV的电子束照射漂移室, 在Ar/CO2, Ar/CH4及Ar/iC4H10等不同气体混合物条件下研究了漂移室的暗电流, 输出脉冲幅度, 能量分辨及计数率坪曲线随单位长度阳极丝上所收集到的总电荷数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A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a downstream-mixing 16-μm CO2 gasdynamic laser revealed the possibility of utilizing the downstream-mixing scheme for the generation of 9.4-μm radiation using a CO2 gasdynamic laser. The flow-field has been analyzed using complete two-dimensional, unsteady laminar form of Navier-Stokes equations coupled with the finite rate vibrational kinetic equations. The analysis showed that integrated small-signal gain of 11.5m−1 for Lorentzian broadening and 4.8m−1 considering Voigt function can be obtained for N2 reservoir temperature of 2000°K and velocity ratio 1:1 between the CO2 and N2 mixing streams. These results (presented in graphs) clearly highlight the large potential of downstream-mixing CO2 gasdynamic laser for 9.4-μm laser generation.  相似文献   

7.
TEA CO2激光器几种放电电极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均匀场电极理论出发,计算并讨论了近似Rogowski电极、Chang电极(含紧凑式Chang电极)和Ernst电极的形状、理论电场分布和实际电场分布。对实验室所用的几种电极进行了脉冲放电实验,从而获得了TEA CO2激光器的放电参数与输出特性,并对这些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计算表明,在基本参数相同的情况下,Ernst电极具有最紧凑的外形和最佳的均匀电场分布。实验表明,采用近似Rogowski电极的TEA CO2激光器具有最大放电辉光范围和44 kV的最小放电击穿电压;采用Ernst电极的TEA CO2激光器具有25 J的最高单脉冲能量和最大17.2%的斜率效率。最后提出了TEA CO2激光器主电极的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8.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试验束描迹仪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验束能提供不同种类、一定动量的单粒子束流。用三个多丝正比室做探测器,采用阴极感应电荷重心读出的方法,由单个多丝室对粒子击中点的二维坐标进行定位,粒子在三个室平面上的二维坐标经拟合后精确地描绘出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试验束单粒子束流的径迹及入射方向。对阴极感应电荷重心读出的理论、实现方法及数据处理做了详细论述,并给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9.
利用微分电化学质谱和电化学原位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技术探究了Cu和CuPd催化剂上CO2和CO的电化学还原行为. 红外光谱观察到了生成甲醇、甲烷与乙烯的CHx中间物种. 在CuPd电极CO2还原过程中,红外光谱的CO吸附峰起始电位比Cu正移大约300 mV,说明CuPd能够有效促进CO2还原;CO饱和溶液中,Cu和CuPd电极CO起始吸附电位基本相同;两电极上CO谱带出现的电位与CO32-的谱带降低的电位基本相同,说明CO的吸附需要CO32-的脱附. 利用电化学在线质谱发现在CuPd电极上CO还原产生CH4和CH3OH的起始电位比Cu电极正移约200 mV. 推测催化活性的提升可能是由于Pd的引入改变了Cu的d能带,且Pd吸附更多的H,从而促进CO2还原,使CO能够与H结合并被深度还原.  相似文献   

10.
多丝正比室阴极感应电荷重心读出定位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作了一个带有阴极条的有效面积为100×100mm2的多丝正比室模型,测量了55Fe的X射线(5.9keV)在阴极面上产生的感应电荷分布和多丝室沿阳极丝方向的位置分辨,研究了阴极条取样数对位置分辨的影响,最后和理论计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
中国散裂中子源将建设一台基于~3He气体的二维多丝室,作为多功能反射谱仪束线的中子探测器.基于已有的研究,为优化选择二维多丝室探测器的丝结构,本文研究了三种不同的丝结构,并采用重心读出方法和数字读出方法进行了探测器的性能测量,得到了满足多功能反射谱仪探测器需求的读出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对同种丝结构的二维多丝室探测器,重心读出方法的位置分辨和成像性能都好于数字读出方法;基于重心法读出的多丝室探测器位置分辨率可以达到约160μm,基于数字读出方法的多丝室探测器位置分辨率可以达到约400μm.优化设计的丝结构为:基于重心读出法的阳极丝间距1.5 mm、读出通道间距4 mm,基于数字读出法的阳极丝间距1.5 mm、读出通道间距2 mm.优化设计的丝结构均能满足谱仪的位置分辨要求.  相似文献   

12.
搭建了感应读出方式紫外光子计数成像系统,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分辨率性能测试.紫外光经过减光和滤光后入射微通道板,产生的光电子在微通道板内倍增后形成电子云,由呈高阻特性的半导体Ge薄膜收集后,通过电荷耦合感应到Ge膜衬底背面的位敏阳极.阳极输出的信号经过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整形放大器后由计算机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最后得到不同位置的光子计数图像.通过分辨率板,测得了该系统分辨率为150 μm,并通过对比试验和分布式RC网络理论模型分析了Ge膜电阻及其衬底厚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该系统在生物超微 关键词: 光子计数成像 电荷感应 Ge膜 位敏阳极  相似文献   

13.
Raman激光雷达是用于大气成分探测与特性研究的有效工具.介绍了中科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自行研制的一台用于测量低对流层大气CO2时空分布的Raman激光雷达系统,并进行了一系列观测实验和对比分析.系统选用波长355 nm的紫外激光作为光源,利用光子计数卡双通道采集大气中N2和CO2的Raman后向散射信号与Li-7500型H2O/CO2分析仪进行对比标定,通过反演获得了大气CO2水平与垂直方向时空分布廓线,并且获得了合肥地区大气边界层CO2的夜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大气CO2在空间的分布相对均匀,Raman激光雷达与CO2分析仪变化趋势一致性较好,能够对大气CO2时空分布进行有效、连续的观测.  相似文献   

14.
本文测量了多丝正比室的稳定电晕放电区,观察到在这区域内的 Fe55脉冲分布存在双峰现象,确定了多丝正比室一旦进入电晕放电区,对轻粒子的位置分辨本领随着消失.  相似文献   

15.
李澄  陈宏芳  乐毅  郑海  王箐 《中国物理 C》1999,23(7):622-628
对一种简便的多丝室楔形一条形(W–S)阴极的感应电荷分布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制作了100×100mm2的丝室模型,用55FeX射线测量丝室的定位精度,并获得入射X射线的二维图像.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蒙特-卡罗方法研究聚变α粒子对不锈钢第一壁的溅射损伤。首先,计算单种元素Fe,Cr,Ni的溅射产额随入射能量的变化,并与实验结果比较,以确定计算中所用到的一些重要参数,如原子位移能等。在此基础上计算聚变α粒子对不锈钢(Fe0.73Cr0.18Ni0.09)的部分(和总)溅射产额,溅射粒子的能谱、角分布和源深度分布,以及上述各量与α粒子入射角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考虑入射α粒子随能量及入射角的分布后,其平均总溅射产额为0.375。由于1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倾斜多丝室辐射状阴极条的具体结构,研究了阴极面上感应电荷密度分布,给出了四或五根条取样时重心读出定位修正函数和相应的定位精度,用55Fe X射线进行了定位测量,实验和理论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系统地研究了(TiO2)n团簇上二氧化碳(CO2)的吸附和活化性质. 计算结果表明,CO2更倾向于吸附在(TiO2)n团簇的桥氧原子上,形成“化学吸附”碳酸盐络合物. 而CO更倾向于吸附到末端Ti-O的Ti原子上. 发现计算得到的碳酸盐振动频率值与实验获得的结果非常吻合,这表明配合物中CO2的几何构型与其线性型相比,有微小的弯转. 通过对电子结构、电荷密度、电离势、HOMO-LUMO以及态密度的分析,证实了CO2与团簇之间的电荷转移以及相互作用. 从预测的能量分布图来看,(TiO2)n团簇上的CO2活化与结构密切有关,相比于块体的TiO2,CO2在团簇结构上更易于吸附和活化.  相似文献   

19.
CO2激光成像雷达距离分辨率测距精度的分析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王春晖  成向阳  王骐  田兆硕  李琦 《光子学报》2003,32(10):1212-1215
分析了脉冲外差体制CO2激光成像雷达系统的目标距离分辨率、测距精度和误差的主要来源.对于单个光脉冲测距来讲,信噪比(SNR)起伏引起的探测误差、脉冲前沿触发等概率分布以及脉冲建立时间的随机性等是激光脉冲外差测距的主要随机误差,其它随机误差在数量级上可忽略不计.同时利用现有的CO2激光脉冲外差探测系统,进行了远目标测距对比实验,观测到了2355 m目标脉冲回波信号,并精确测量出CO2光脉冲飞行的往返时间,该实验数据可用做系统误差的校正和补偿.  相似文献   

20.
简要描述了北京谱仪(BES)主漂移室的结构和宇宙线实验安排,给出利用宇宙线测试主漂移室性能的主要结果.单元内具有线性的漂移距离S-漂移时间T关系.室的单丝空间分辨率σx=210~240μm.相当室内40次dE/dx取样的能量分辨率为8.7%.主漂移室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