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1H NMR、NOE差谱和门控去偶~(13)C NMR等的研究确定了新合成的五对α-去氢氨基酸衍生物的构型,并利用部分弛豫、APT~(13)C NMR二维碳氢相关谱及~(13)C-~(19)F偶合常数等对NMR谱线进行了归属.  相似文献   

2.
双氢埃托啡(1)为合成的新型高效镇痛药.其~1H和~(13)C NMR谱较为复杂,本文采用二维~1H—~1H COSY—NO ESY和~(13)C—~1H COSY等技术作了研究,确定了其全部~1H和~(13)C谱峰的归属,推断出C—7的构型,并且发现前人对其类似物的一些谱峰指定有误.本结果有助于此类化合物的结构测定和立体化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孙伟  高翔  郭娟  余向阳 《波谱学杂志》2016,33(2):353-359
应用~1H NMR、~(13)C NMR、DEPT135、~1H-~(13)C HMBC、~1H-~(13)C HSQC、~1H-~1H COSY和~1H-~1H NOESY等多种NMR技术,对文献报道的洛莫司汀(Lomustine)~1H和~(13)C NMR数据进行了修正与补充;特别是应用2D NMR对重叠程度较高的环己烷区进行了指认归属,并确定了其空间构型.  相似文献   

4.
李春芳  洪亮 《波谱学杂志》1989,6(2):143-146
本文给出了五种通式为Ph_3PCHCHCO_2H(R=Me,Ph,CO_2H,R′=Me)的季膦盐的~1H,~(13)C、~(31)P NMR谱。确定了各种化合物的~1H、~(13)C、~(31)P化学位移值和~(31)P-~(13)C偶合常数.讨论了核磁参数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桂皮酰胺类化合物的Z或E—构型,影响其对中枢神经的药理作用(兴奋或抑制),根据NMR测定结果,该类烯氢未取代的化合物,可以用两个烯氢的偶合常数大小来鉴定其构型(J_E>J_Z);α—卤代的桂皮酰胺,可根据β—烯氢的化学位移(δ_(H(z))>δ_(H(E)),差别大于1 ppm)和NH的化学位移(δ_(H(z))>δ_(H(E)))来区分.但对α—卤代的桂皮酰哌啶类化合物,其哌啶环的氮上无氢,两种构型的β—烯氢的化学位移的差别也不大,可以利用(?)C=O与β—烯氢的偶合常数~3J_(CH)来区别.但~3J_(CH)不易测定,干扰因素也多.有些化合物可根据N上取代基的大小,导致(?)C(?)键和芳环自由转动程度不同及优势构象各异、面角改变等来鉴定构型(Z或E).综合和比较这些化合物的~1H谱发现α—卤代桂皮酰胺类化合物,不论酰胺氮上带有何种取代基,苯环上取代基的种类与数目,芳烃质子的化学位移与峰形,Z型和E型有显著的不同,特别是α—位为较大的溴原子取代时,这种差别更明显,可用于鉴定这些化合物的构型.  相似文献   

6.
HMBC是一种测定远程偶合~1H—~(13)C相关的十分灵敏的方法,特别适用于检测和甲基质子远程偶合(~2J,~3J)的碳.HOHAHA谱显示出多次Relay信息,选择适当参数可通过一次实验得到独立自旋体系中所有质子相关信息.本文用HMBC和HOHAHA实验结合同核(~1H)COSY和导核(~(13)C-~1H)COSY确认了Qwhaic acid—3—O—glucuronic acid分子中所有~(13)C和~1H的归属.  相似文献   

7.
邱峰  李丽云 《波谱学杂志》1989,6(2):231-238
2D—NMR是近十年来出现的新技术,在有机分子结构的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是用同核、异核化学位移相关二维谱、异核中继根干传递二维谱和异核远程偶合相关二维谱,对四个新的5—氟脲嘧啶衍生物进行了全面的研究,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及~1H、~(13)C谱线归属.  相似文献   

8.
苷类化合物研究Ⅱ——熊果苷和天麻苷类似物的NM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NMR的~1H谱和~(13)C谱确定了一系列万同取代基的熊果苷类似物和天麻苷类似物的结构,研究了熊果苷类似物的端基构型,指出了不同构型图谱的特征,用所得的结论推断出天麻苷类似物的端基构型为β型.  相似文献   

9.
烷基苯基五元杂环基锡化合物的^13C—NMR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测定了18个含有各种烷基、苯基、烯丙基、五元杂环及其它极性基团的有机锡化合物的~(13)C—NMR谱。对全部谱线进行了归属。讨论了烷基锡、苯基锡中Sn—C键的性质和极性取代基对C—1δ值的影响。考察了各类C-Sn偶合常数大小顺序,以及~1J_(C-)~(119)Sn与~1J_(C-)~(117)Sn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测定了七个吡啶酮系偶氮染料的~(13)C NMR波谱.借助于选择性非灵敏核极化转移增强法(SELINEPT)完成了谱带归属。从pH值对~(13)C化学位移的影响,~1H NMR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指出这类染料的酸-碱变色现象是由腙式和偶氮式构型互变平衡的移动引起的.介质酸性或碱性的增强分别有利于染料以腙式或偶氮式的构型存在.不同结构的吡啶酮染料,其变色pH值是相当不同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 HMQC、HMBC等二维核磁共振技术 ,参考 19F与 1H及 13 C的偶合裂分情况 ,对抗癌新药比卡鲁胺的 1H- NMR、13 C- NMR的信号进行了全归属 ,同时给出其氢谱和碳谱的偶合常数  相似文献   

12.
通过1H NMR、NOE差谱和门控去偶13C NMR等的研究确定了新合成的五对α-去氢氨基酸衍生物的构型,并利用部分弛豫、APT 13C NMR二维碳氢相关谱及13C-19F偶合常数等对NMR谱线进行了归属.  相似文献   

13.
测定了两个氢化丁苯共聚物样品的~1H、~(13)C NMR谱。通过处理文献中的~(13)C NMR谱数据得到了-C_2H_5和-C_6H_5的SCS参数。利用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SCS方法结合DEPTNMR实验技术重新归属了该共聚物的~(13)C NMR谱。明确指出,氢化丁苯共聚物分子链中主链任何一个乙烯单元的两个CH_2在序列分布上分属于二元组和三元组。CH则用三元组来表征。最后,对HBS共聚物的序列分布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详细归属了七种新β-榄香烯衍生物的NMR的~1H谱和~(13)C谱。对各种取代基讨论了它们对~1H和~(13)C化学位移的影响。提出了这类化合物的稳定构象。  相似文献   

15.
环氟菌胺是一种具有新型母核结构的优秀杀菌剂,该文采用~1H NMR、~(13)C NMR、~(19)F NMR、~1H-~(13)C HSQC、~1H-~(13)C HMBC和~1H-~(15)N HMBC等多种核磁共振(NMR)技术,并结合质谱(MS)、紫外光谱(UV)和红外光谱(IR)等方法对环氟菌胺进行了解析,同时对一维核磁共振(1D NMR)波谱数据进行全归属,讨论了UV和IR的吸收峰与该化合物各官能团的对应关系、~(19)F对其~1H和~(13)C NMR谱峰的影响,以及MS主要离子碎片的归属和化合物裂解规律.  相似文献   

16.
采用~1H,~(13)C-COSY和COLOC谱,对三个(1-3)β-二氢沉香些喃倍半萜的~1H和~(13)C化学位移进行了全指定.经过考察和比较上述化合物及十九个文献报导化合物的立体化学和C—14化学位移的关系,得出一个新的,非常重要的构型判断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常规一维~1H、~(13)C核磁共振波谱和远程异核化学位移相关谱。异核化学位移相关谱和同核化学位移相关谱技术研究了西洋参叶中首次分离出的一种Ocotillol型皂甙,确认了化学结构,并对其~(13)C、~1H NMR谱线进行了归属。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导了N-(x-溴代丙烯酰)对氨基苯磺酸与四种氨基酸(乙氨酸,β-丙氨酸,L-丙氨酸和D,L-苯丙氨酸)的反应产物的结构,测定了它们的~1H,~(13)C-NMR谱。采用NMR的各种技术对谱线进行归属。根据NMR谱的差别,讨论了该类氮丙啶化合物的立体构型与N-取代基性质的关系,确定了四种氮丙啶化合物的构型。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5种含有苯环取代基的α,α′—二氧代烯酮环二硫代缩酮类化合物的红外光谱的特征吸收规律,指出了这类化合物分子结构对红外吸收谱带的影响;对^1H NMR,^13C NMR共振谱带做了全面的归属。并且讨论了分子结构对^1H NMR,^13C NMR共振谱带化学位移的影响,其变化规律与红外光谱一致,为这类化合物的结构及谱学研究提供了启发性的模式。  相似文献   

20.
多肽RGD是一类含有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Arg-Gly-Asp)序列的短肽,该文对新型环状拟肽cyclo[-RGD-ψ(triazole)-GD-]的紫外吸收光谱(UV)、红外吸收光谱(FT-IR)进行了分析,并利用核磁共振(NMR)波谱(包括~1H NMR、~1H-~1H COSY、~(13C) NMR、DEPT、~1H-~(13)C HSQC和~1H-~(13)C HMBC)对其~1H和~(13)C NMR信号进行了全归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