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溶液中六价铬在碳纳米管上的吸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裘凯栋  黎维彬 《物理化学学报》2006,22(12):1542-1546
针对用碳纳米管对水溶液中六价铬的吸附净化进行了研究, 考察了溶液浓度、溶液pH值、共存的三价铬离子等因素对吸附行为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碳纳米管在室温下对于六价铬的吸附量随着平衡浓度的增大而升高, 在铬浓度为493.557 mg•L−1时碳纳米管吸附量达到最大值为532.215 mg•g−1; 六价铬的浓度在300~700 mg•L−1的范围内, 碳纳米管对铬的吸附量变化不大;大于700 mg•L−1时, 随着铬的平衡浓度的升高碳纳米管对铬的吸附量降低, 铬浓度为961.074 mg•L−1时, 碳纳米管吸附量降至194.631 mg•g−1. 在pH值为2~7的范围内, 碳纳米管对六价铬的吸附量随着溶液pH值的减小而增大; 而在碱性条件下, pH值对碳纳米管吸附六价铬的影响不大. 溶液中存在三价铬时, 碳纳米管对六价铬的吸附量明显降低, 表明三价铬与六价铬有竞争吸附. 此外, 活性炭的对比吸附实验表明, 在低浓度时, 譬如在六价铬浓度为190 mg•L−1吸附时, 碳纳米管对铬的吸附量约为活性炭的6倍;而在高浓度下, 譬如六价铬浓度为493 mg•L−1时, 碳纳米管对铬的吸附量约为活性炭的2倍.  相似文献   

2.
<正>铬在自然界普遍存在,广泛分布于土壤、岩石、大气、水体及动、植物体内。由《中国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1]铬的全距分布列表可知,全国土壤中铬的环境背景值为2.2~1 209mg·kg-1,分布范围宽且背景值大。无机铬常见化合价有二价、三价及六价。其中,六价铬具有氧化性强、活性高、迁移性强[2]、易在人体内积蓄等特点,其毒性最大,对动、植物的毒性是三价铬的100倍。因此,监测土壤六价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土壤中六价铬的检测标准为HJ 1082-2019《土壤和沉积物六价铬的测定碱溶液提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3],该标准方法以pH不小于11.5的碱性提取液提取土壤矿物颗粒上吸附的水溶态及可交换态的六价铬,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反应性氯甲基化纤维为基体,合成丁氮含量分别为4.06、4.92mmol/g的含胺基(-NH2)及乙二胺基(-NHC2H4NH2)功能纤维.静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在pH2.0乙二胺基纤维对Au3+的吸附量达最大(620mg/g),含胺基纤维的吸附量为248mg/g;WAXD证实它们对Au3+都有还原作用;含乙二胺基纤维对吸附态Au3+的还原百分率最大值为91%(pH4.0),而含胺基纤维在pH2.0的还原百分率为100%,但pH<0.6后,含乙二胺基纤维对Au3+无还原作用;含乙二胺基纤维对Au3+的吸附量随溶液温度升高而增大;在乙醇、1、4-氧六环、乙酸乙酯中含乙二胺基纤维对Au3+的吸附量分别为42、143、0mg/g,且在乙醇中它对Au3+有还原作用.吸附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吸附初期为快速离子交换过程,中期为螯合吸附占主导地位,后期则是氧化还原吸附占优势.在扫描电子显微镜可观察到部分吸附在含乙二胺基纤维上的金聚集成粒状.  相似文献   

4.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出PA6纳米纤维膜,运用水热晶化法制备水滑石(LDH)的同时加入PA6纳米纤维膜成功制备出PA6@LDH纳米纤维膜.通过红外光谱(FTIR)、能谱(EDX)、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等测试方法对PA6纳米纤维膜、PA6@LDH纳米纤维膜进行了表征,并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测试(ICP-AES)对PA6@LDH纳米纤维膜的最佳除铬效果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当水热晶化温度在80℃时,纳米级的LDH生成并在PA6纳米纤维表面成功负载;再用所制备的PA6@LDH纳米纤维膜进行除铬实验,得到最佳除铬效果为当Mg/Al摩尔比为3∶1,吸附时间6天,铬溶液p H为2时达到最大除铬吸附量242mg/g,并且吸附过程满足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形式为Langmuir单层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通过Na OH解吸附后,循环使用4次后效率依然保持在50%以上.  相似文献   

5.
热敏性磁性高分子微球同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热敏性磁性微球被用于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 ,HSA) 的吸附/ 解吸研究,考察了温度、pH 值、蛋白质浓度以及保温时间等因素对蛋白质吸附/ 解吸的影响,结果显示微球对蛋白质的吸附/ 解吸具有明显的温度依赖性;pH 值增大使蛋白质的吸附量减小;延长保温时间和增大蛋白质的初始浓度均有利于增加蛋白质的吸附量.  相似文献   

6.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铁(Ⅱ)/聚丙烯腈[Fe(Ⅱ)/PAN]复合纳米纤维,用于吸附检测溶液中的铬(Ⅵ)。SEM及BET分析可知,纤维形态结构均匀,直径大约为153nm,比表面积为14.0m2·g-1。Fe(Ⅱ)/PAN复合纳米纤维表面携带的PAN…Fe(Ⅱ)(OH)+官能团能快速吸附去除溶液中的铬(Ⅵ),并将其还原为铬(Ⅲ)。根据吸附等温线模型分析,Langmuir模型更适合本体系,最大吸附量为5.40mg·g-1。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97%的铬(Ⅵ)可被从溶液中去除。  相似文献   

7.
重金属污染不仅威胁着自然环境的持续发展,也对人类健康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其中,六价铬因为环境污染持续久,危害大,更是得到各国研究者的重视。各种吸附材料对于六价铬的移除能力以及移除机理不尽相同。本文主要介绍了Cr(Ⅵ)吸附材料分类及其特点,重点分析了聚合物吸附材料在吸附和分离Cr(Ⅵ)方面的应用进展,并简要介绍了Cr(Ⅵ)吸附过程中的吸附动力学模型和等温方程式,以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等为例加以说明,为解决重金属铬离子引起的环境污染尤其水污染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禄春强 《分析测试学报》2016,35(12):1639-1642
采用硝酸和氨水体系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方式,建立了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C-ICP-MS)同时测定水嘴浸泡液中超痕量六价铬和三价铬的方法。考察了不同p H值、质谱条件等因素对实验体系的影响,使用动态反应技术(DRC)消除离子干扰。通过优化实验,实现了六价铬和三价铬的分离,避免了高含量三价铬对低含量六价铬出峰的干扰。测得六价铬和三价铬的检出限分别为0.013,0.028μg/L,线性范围分别0.02~10μg/L和0.04~20μg/L,加标回收率为76.0%~116.4%,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8%和2.8%。该方法样品用量小、检出限低、快速、准确,能够满足水嘴产品的检测需求。  相似文献   

9.
螯合物调控蒙脱石电动电位及其吸附铬离子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改变pH值、电解质浓度和各种金属离子插层的方法, 调整对蒙脱石胶体的ζ电位, 研究了ζ电位变化与吸附金属铬离子性能的关系, 并用螯合物调控蒙脱石的ζ电位, 探索提高吸附铬离子性能的有效方法. 研究结果表明, 蒙脱石对铬离子的吸附性与ζ电位有关, 随着ζ电位的增大, 吸附量明显增大; 螯合物改性能使蒙脱石ζ电位发生明显变化, 经邻菲罗啉螯合物改性的蒙脱石电性由负变正; 对于离子交换吸附, 蒙脱石吸附前ζ电位的绝对值必须大于吸附后ζ电位的绝对值, 并且吸附前后ζ电位差值越大, 越有利于提高对低浓度铬离子的吸附; 用邻菲罗啉与铬离子的螯合物调控蒙脱石的ζ电位, 能使对铬离子的吸附量增大1倍以上, 因此, 采用螯合物调控蒙脱石ζ电位的方法有利于提高离子交换吸附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碱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中六价铬的方法。讨论了pH值对六价铬测定的影响。干扰实验的结果表明同等含量的三价铬对六价铬测定无干扰。实验对比了无背景校正、氘灯背景校正、塞曼背景校正三种工作方式,分别对低、中、高三个水平土壤六价铬标准物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低含量的土壤样品用塞曼背景校正方式测定的结果更准确,最终选择了塞曼背景校正的工作方式。方法的线性范围0.1~2.0mg/L,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9 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1%;当取样量5g,定容体积100mL时,方法检出限为0.20mg/kg,加标回收率为84.8%~86.9%,能满足日常测定需求。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HPLC-ICP-MS)测定玩具中痕量三价铬和六价铬的分析方法。考察了不同p H值、不同流动相、流速、质谱条件等影响因素对实验体系的影响,优化了HPLC-ICP-MS方法,使得三价铬和六价铬的检出限分别达到0.024 mg/kg和0.015 mg/kg,满足EN71-3第一类和第三类检出限的要求。将方法应用于玩具样品中三价铬和六价铬的分析,加标回收率为85.4%~119%,相对标准偏差为3.0%~5.0%。该方法简单、灵敏、准确,可用于塑料、毛绒面料、纸类玩具等玩具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龙口褐煤对氟离子吸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龙口褐煤作吸附剂对溶液中F-的吸附实验,研究吸附剂的吸附量,吸附动力学,吸附模型和溶液pH值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洗褐煤对F-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其静态等温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方程。  相似文献   

13.
考察了大孔吸附树脂AB-8对甜菊甙的吸附性能,和溶液的pH值、洗脱剂的种类及流速对树脂吸附,脱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B-8树脂对甜菊甙吸附量高,循环使用性能好且易于洗脱。  相似文献   

14.
过氧化氢氧化罗丹明B催化动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铬(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铬能以六价和三价两种形式存在于水中 ,电镀、制革、制铬酸盐或铬酐等工业废水 ,均可污染水源 ,医学研究发现六价铬有致癌的危险 ,六价铬的毒性比三价铬强 10 0倍[1] 。因此测定痕量铬 (Ⅵ )对于环保与人类健康具有重大意义。从 70年代至今[2 ,3] ,吸光光度法测定铬 ,催化动力学分析法的灵敏度高 ,可与最好的物理和物理化学分析法相比 ,在解决痕量分析和微量分析的任务中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本法采用动力学光度法 ,发现铬 (Ⅵ )在 pH 5 .3的HOAc NaOAc缓冲溶液中 ,能催化过氧化氢氧化罗丹明B的褪色反应 ,本文研究了影响催化…  相似文献   

15.
硫脲基纤维的制备及其对Au^3+氧化还原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本文合成了一种硫脲基螯合纤维,其含硫量为2.9mmol/g,它对Au^3+的吸附量在960mg/g(40℃)。X射线衍射实验表明:纤维能把Au^3+还原成单质金,脱附实验结果表明溶液PH为1-2时,纤维对吸附态Au^3+的还原率达90%以上;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吸附态金聚集成粒状。文中还研究了该纤维吸附Au^3+量随溶液PH值、温度变化、吸附动力学规律,并对硫脲官能团的半波电值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一种碱消解-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和固体废物中六价铬的方法,讨论了碱消解过程缓冲剂用量、消解液用量以及氯化镁用量对六价铬测定的影响以及考察了三价铬共存条件下对六价铬测定的干扰情况。采用碱消解-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和固体废物中六价铬,具有操作简单、干扰少、精密度和准确度好等优点。当取样量为1.25 g样品,消解后定容至50 m L,方法用于测定土壤和固体废物中六价铬的检出限为4.0 mg/kg,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率范围为100.4%~105.5%。  相似文献   

17.
阮子宁  刘强  姚金水 《化学通报》2015,78(3):201-201
摘要 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亟亟待解的问题,它不仅威胁着自然环境的持续发展,更是对人类身体健康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其中,六价铬因为环境污染持续久,危害大,更是得到各国研究者的重视。研究者们研究了各种吸附材料,它们对于六价铬的移除能力以及移除机理不尽相同。本文介绍了Cr(VI)吸附材料分类及其特点,重点分析了聚合物吸附材料在吸附和分离Cr(VI)方面的应用进展。并简要介绍了Cr(VI)吸附过程中的吸附动力学模型和等温方程式,以著名的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为例加以说明,为解决重金属铬离子引起的环境污染尤其水污染问题提供一种借鉴。  相似文献   

18.
竹炭对溶液中铬(Ⅵ)的吸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竹炭对溶液中Cr(Ⅵ)的吸附特性。研究内容包括接触时间、pH、投料量、吸附温度和溶液中铬的初始质量浓度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竹炭能有效地除去水溶液中的铬。在pH3.0~6.2的HAc-NaAc缓冲体系中,竹炭对溶液中的铬均有较大的吸附能力,最佳的吸附酸度为pH 3.5;吸附温度升高,吸附量增大,说明吸附是吸热过程;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能较好的描述吸附过程;用NaOH和微波加热法对吸附后的竹炭进行再生试验,竹炭的吸附能力可恢复到原来的98%以上。竹炭可作为理想的除铬吸附的材料。  相似文献   

19.
壳聚糖对Zn2+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本文用壳聚糖对Zn^2+的吸附条件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脱乙酰度,分子量,粒度大小,溶液的pH值,温度,Zn^2+起始浓度和不同锌盐等方面对壳聚糖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对Zn^2+的吸附具有Langmuir吸附特征,其吸附最佳条件是壳聚糖脱乙酰度为100%,锌盐为硫酸锌,Zn^2+溶液pH值为6.0,起始浓度4-5mg/ml。  相似文献   

20.
铝铬中间合金中铬含量较高(质量分数在2.0%~3.0%之间),采用二苯基羰酰二肼光度法测定铬[1],由于试液的吸取量太少易产生较大误差,无法保证结果准确度.本法采用氢氧化钠-过氧化氢溶解试样,硝酸酸化,在硫酸-磷酸介质中用过硫酸铵作氧化剂,将三价铬氧化成六价铬,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六价铬,测定铝铬中间合金及铝合金中高含量的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