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游天下  胡来铭 《物理通报》2022,(4):59-61+66
新一轮课改掀起了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浪潮,涌现了较多的课例来展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其中探究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被广为推崇.教师在处理探究教学时,存在“一刀切”的现象,如不注重创设情境,物理问题缺乏梯度,探究内容单一,忽视思维方法的建立.主流的教学能较好地得出结论、规律,但无法更全面地提升学生的素养.因学生的原认知水平、思维能力、操作能力、表达能力等多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有待于优化.研究从情境创设、梯度问题、探究内容、过程方法以课堂实例分析教学方式的优化,提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 物理规律反映物理现象及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的联系,它是人们通过观察、实验来考察现象,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思维加工的结果.任何物理规律都有其历史演进过程,了解这一过程,有助于我们认识人类与物理世界的关系,进而为物理规律的学习与教学提供有意义的指导.物理规律教学需要考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要遵从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心理学原理,要让学生经历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等科学探究过程.  相似文献   

3.
物理新课程把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作为重要目标之一,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探究.探究需要驱动力,大量实践证明问题是探究的驱动力.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自主探究的基石.善于问题生成是创新人才的重要特征.科学始于观察,思维源于问题,物理问题生成就是科学探究、创新实践的过程.然而问题并不是随手拈来、随心所欲的.作为教师除了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外,还要指明探究方向,创设问题情境,教给质疑方法,为学生问题的生成创造条件.新课程的实践告诉我们,将学习内容设置成特定的"情境",特定的"情境"是围绕特定的"问题"创设的,"情境"可以转化成"问题","问题"即是"探究"的驱动力,从而解决"问题".这样可以把问题生成与探究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引导学生依据情境生成问题,利用问题驱动探究并解决问题的.  相似文献   

4.
试图在教材未给出定量实验的情况下,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利用问题驱动式教学,尽力突出物理规律的探究、得出过程,培养学生提出物理问题,形成猜想和假设,获取和处理信息,基于证据得出结论并做出解释,以及对实验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反思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董永华 《物理通报》2012,(10):92-94
评估是物理探究实验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学生对整个实验过程的反思.通过评估,学生要能够发现探究过程中的错误和不足,能对实验进行改进并提出新的问题.新课程标准对评估能力的基本要求是,学生要有"评估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的意识,能注意假设与探究结果间的差异,能注意探究活动中未解决的矛盾并发现新的问题,尝试改进探究  相似文献   

6.
针对楞次定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依据物理教学的逻辑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对教材的思路进行整合, 以 问题引导结合实验探究使学生有效经历科学探究过程, 从定性到定量得出楞次定律  相似文献   

7.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物理教学中,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能力,使学生获得全面、深入、正确地观察物理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能力,科学的思维方式、正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具有极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易欣 《物理通报》2014,(1):46-49
基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优化问题探究过程的具体策略可以围绕探究各环节展开,从追求问题情境的"价值"、重视猜想与假设中的科学思想方法、构建层层铺垫探究设计的"脚手架"、创造"给力"的探究论证、呈现审慎的总结交流等方面实施.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优化探究过程特别要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科学思维方法教育.  相似文献   

9.
苏科版物理的教学改革中,很重视问题的探究即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也就是在老师指导下,对书本上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并在探宄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并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这种探究性学习的核心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一种开放、主动性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可是,学生已经习惯了以前的被动式的学习,怎样才能让学生接受并熟练掌握探究式学习呢?我认为只有加强科学方法教育,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才能正确选定探究器材、收集并处理信息、动手完成实验并得出结论,从而最终解决问题。那  相似文献   

10.
汪亚平  张巍 《物理通报》2001,(10):19-20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核心","学科学的中心环节是探究.学生们应该在积极地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中逐渐对自然界有所认识.对从学生们所亲历的事物中产生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探究,是科学教学所要采取的主要做法","通过做科学(即‘科学探究'活动)来学科学".在<高中物理(试验修订本)>的使用中我们越来越体会到上述教育思想在新教材的编写中已有比较明显的体现.科学探究是以科学方法为指导的,为此加强科学方法的教育也就成了新教材的重要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11.
以“ 光的偏振”一课为例, 以问题为主线, 启发学生思考, 引导学生探究. 在教学环节中教师依据教学目 标、 教学内容合理地设计问题, 以引导学生探究的科学性, 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的同时达到真正的探究目的  相似文献   

12.
李科敏 《物理通报》2011,40(7):55-57
以覆杯实验为探究对象,设计并组织了一次科学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获得科学知识、训练实验技能、体验探究过程,还可以通过相互合作与交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3.
1探究式物理教学中“得出结论”环节存在的问题 现行的物理教学比较注重采用科学探究的教学方式.通过探究式教学,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其中,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培养他们进行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学习和运用知识.通常,科学探究有七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但是,从现行的“探究式教学”中,  相似文献   

14.
王勇 《物理通报》2011,(4):55-5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问题解决教学"提倡学生在尝试、探索的活动中进行学习,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灵活地掌握知  相似文献   

15.
李茜 《物理通报》2011,(1):19-21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把"过程与方法"作为物理课程标准的三维度之一.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了解研究物理学的科学方法,能够应用物理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一些生活及生产中的物理问题,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那么什么是科学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采用的主要科学方法有哪些?物理教学中又怎样对学生进行科学  相似文献   

16.
1"问题导学"模式"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指根据教学内容及要求以问题解决为中心,通过问题的发现、分析和解决等步骤去掌握概念规律知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在遵循课堂教学的逻辑特征的条件下,通过精心创设的问题情境,诱发学生对问题进行处理或解释的心理欲望,通过不断呈现的问题水平的提升,持续地挑战学生的感性或理  相似文献   

17.
以“简谐振动”为例,从单元教学的视角引入问题情景、建立理想化模型、进行运动探究,让整个课时教学过程在单元教学的主线下开展.课时教学过程中,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均以单元的主线开展.从单元的视角引导学生经历建立模型、科学猜想、科学探究、科学推理和论证、质疑创新等过程,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自制水火箭及其发射装置的制作过程,探究了影响水火箭的水平射程的因素.在猜想假设、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9.
物理课程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而探究必须在我们的合理指导、精心组织下才能很好地实施,从而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我们要从解决实际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着手进行必要的尝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回旋加速器"一课的教学为例,谈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设置恰当的情景和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理论探究,在模拟的状态下"参与"回旋加速器的"设计",尝试创新设计、评价反思、交流合作等科学探究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