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3 毫秒
1.
王雪梅  王娟  杜彤彤  马晓敏  卢小泉 《色谱》2018,36(3):190-194
以石墨烯海绵(GS)为固相萃取材料,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SPE-HPLC)同时测定化妆品中6种紫外吸收剂的分析方法。样品经甲醇超声提取,用自制的石墨烯海绵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富集,丙酮洗脱。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150 mm×4.6 mm,5 μm)进行分离,甲醇-水(95∶5,v/v)为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为340 nm。结果表明,6种紫外吸收剂均在各自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氮唑的相关系数(r) > 0.997,其他5种r > 0.999。方法的检出限(LOD,S/N=3)和定量限(LOQ,S/N=10)分别为0.08~1.82 μg/L和0.26~6.07 μg/L。在20、50和100 μg/L 3个加标水平下,6种目标物的加标回收率为61.1%~119.0%,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n=6)。该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不同类型化妆品中紫外吸收剂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覃玲  董亚蕾  王钢力  曹进  丁宏 《色谱》2018,36(9):880-888
采用分散固相萃取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选择4种代表性动物源性食品作为基质,建立了13类42种兽药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水分散后,以5%(v/v)甲酸乙腈提取,提取液经盐析后取乙腈层,用分散固相萃取净化包净化。目标物用C18色谱柱(100 mm×2.1 mm,2 μ m)分离,以甲醇和0.1%(v/v)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利用电喷雾离子源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检测。42种兽药在各自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大多数化合物在4种样品基质中的3个添加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65.8%~135.5%,相对标准偏差为0.5%~14.2%(n=6);检出限(LOD,S/N=3)和定量限(LOD,S/N=10)分别为0.01~1.68 μ g/kg和0.01~5.62 μ g/kg。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适用于动物源性食品中42种兽药残留的定量、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QuEChERS前处理技术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检测畜禽组织中6种黄曲霉毒素和杂色曲霉素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20 μL β-葡萄糖苷酶酶解和10 mL乙腈-水(84:16,v/v)提取,然后用1.0 g氯化钠和1.0 g无水硫酸镁净化、5 mL正己烷脱脂,最后采用1 mL含5 mmol/L乙酸铵的乙腈-水溶液(80:20,v/v)复溶。以甲醇和5 mmol/L乙酸铵为流动相,在多反应监测正离子模式下进行检测,采用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6种黄曲霉毒素和杂色曲霉素在各自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检出限(LOD,S/N=3)为0.007~0.30 μg/kg,定量限(LOQ,S/N=10)为0.02~0.91 μg/kg,加标回收率为77.3%~118.5%(n=6)。该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适用于不同畜禽产品中6种黄曲霉毒素和杂色曲霉素的确证分析。  相似文献   

4.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花粉中的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花粉中链霉素(streptomycin,STR)与双氢链霉素(dihydrostreptomycin,DHS)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方法。样品经提取液提取、三氯甲烷沉淀蛋白后,用C18固相萃取柱进行富集净化,采用HPLC-MS/MS对目标物进行定性确证和定量分析。在Protemix WCX-NP5色谱柱(100 mm×2.1 mm,5 μm)上以5%(v/v)甲酸、20 mmol/L醋酸铵和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分离;质谱采集模式为电喷雾正离子监测模式。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的检出限(以信噪比(S/N)=3计)均为5 μg/kg,定量限(以S/N=10计)均为10 μg/kg;在10~200 μg/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大于0.99。本底空白的松花粉、玉米花粉、茶花粉、葵花粉、油菜花粉、杂花粉等6种基质中10、20、50 μg/kg添加水平下的加标回收率范围为76.8%~100.3%,精密度范围为3.70%~12.6%。该方法无需使用对LC-MS联用仪容易造成污染的七氟正丁酸,且方法准确可靠,适用于大部分花粉基质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张秀尧  蔡欣欣  张晓艺  李瑞芬 《色谱》2019,37(2):149-154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技术测定血浆和尿液中马桑中毒标志物马桑亭和马桑宁的方法。血浆和尿液样品经固相支持液液萃取法提取净化后,溶于15%(v/v)甲醇水溶液中,以Cortecs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6 μm)作为分析柱进行分离,电喷雾负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检测,以氟苯尼考作为内标物,基质工作曲线内标法定量。血浆和尿液中马桑亭和马桑宁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6.2%~110%,相对标准偏差为5.1%~14.6%(n=6),血浆中马桑亭和马桑宁的检出限(S/N=3)分别为0.01 μg/L和0.1 μg/L,尿液中马桑亭和马桑宁的检出限分别为0.03 μg/L和0.3 μg/L。本法简单、灵敏、准确,可用于血浆和尿液中马桑亭和马桑宁的中毒检测。  相似文献   

6.
朱峰 《色谱》2015,33(1):68-74
建立了快速测定纺织助剂中双(氢化牛脂基)二甲基季铵化合物(DHTDMAC)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方法.样品经5%(v/v)甲酸甲醇超声波提取、稀释后,采用Eclipse Plus C18柱(50 mm×2.1 mm, 1.8 μm)分离,甲醇和0.1%(v/v)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DHTDMAC在10~280 μg/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91;以不低于3倍信噪比计算方法检出限(LOD, S/N=3)为3 mg/kg;方法定量限(LOQ, S/N=10)为10 mg/kg.3种纺织助剂基质中DHTDMAC在3个不同加标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97.2%~108.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5%~4.6%.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纺织助剂中DHTDMAC的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7.
张旭龙  刘银  巩治国  王鹏举  王吉德  封顺 《色谱》2014,32(8):827-831
建立了同时测定聚合物食品包装材料中8种常用添加剂Irgafos 168、Irganox 1010、Irganox 1076、丁基羟基茴香醚(BHA)、没食子酸丙酯(PG)、没食子酸十二酯(DG)、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和苯三唑甲酚(UV-326)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试样以二氯甲烷为溶剂进行超声提取;采用Waters BEH-C18柱(50 mm×2.1 mm,1.7 μm)分离,以0.05%甲酸水溶液和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切换模式和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检测8种添加剂在相应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定量离子的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均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3),回收率为63.9%~127.0%,相对标准偏差(RSD,n=6)≤15.8%,检出限(S/N=3)为0.13~5.50 μg/L,定量限(S/N=10)为0.45~17.50 μg/L。该方法简便快捷、灵敏度高,适合食品包装材料中常用添加剂的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8.
刘真真  齐沛沛  王新全  陈文学  吴莉宇  王强 《色谱》2016,34(11):1048-1054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快速与高分辨的分析优势,通过系统地考察样品制备、仪器分析中影响维生素C响应灵敏度和稳定性的各主要因素,建立了果蔬中维生素C的定量分析方法。果蔬样品在干冰保护下高速匀浆获得均匀的匀浆液,用0.1%(v/v)甲酸溶液提取后,采用Waters Acquity-UPLC T3色谱柱(100 mm×2.1 mm,1.8 μm)分析,柱温为30℃,进样量为5 μL,流动相为0.05%(v/v)甲酸-甲醇溶液(8:2,v/v),流速为0.25 mL/min。提取的定量离子为[M-H]-m/z 175.0238),定性离子为[M-C3H4O3]-m/z 87.0077),质量允许误差为5×10-6(5 ppm)。结果表明:维生素C在0.02~5.0 mg/L范围内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呈线性,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92;检出限及定量限分别为0.008 mg/L(S/N=3)和0.02 mg/L(S/N=10);在不同添加水平下,维生素C的平均回收率为89.3%~113%,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40%。在优化的条件下,对32批次的国产和新西兰猕猴桃样品进行检测,国产猕猴桃中维生素C的含量范围为498~1625 mg/kg,新西兰进口猕猴桃中维生素C的含量范围为247~449 mg/kg。该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良好,可用于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的准确测定。  相似文献   

9.
宋爱英  杨晶 《色谱》2018,36(8):803-808
建立了电场促进下的单滴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技术测定尿中6种苯丙胺类兴奋剂(ATSs)的分析方法。通过对影响萃取效率因素的优化,确定了最佳萃取条件:二氯甲烷萃取溶剂2 μL、萃取时间3 min、样品溶液pH 7和电压-2.5 V。采用HP-5毛细管色谱柱(30 m×0.32 mm×0.25 μm)进行分离,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进行检测。6种ATSs在20~1000 μ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89~0.997,检出限(S/N=3)为3.2~7.6 μg/L;对尿样进行加标回收试验(50、100和500 μg/L),6种ATSs的回收率为91.6%~111.2%,相对标准偏差为2.9%~6.2%(n=3)。该法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线性范围宽、对环境友好的特点,可用于尿样中6种ATSs的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10.
吕昱帆  王继芬  常靖  李超  彭山珊 《色谱》2019,37(1):80-86
采用改良的QuEChERS前处理方法,建立了同时检验腐败血中吗啡和6-单乙酰吗啡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腐败血中加入乙腈-水(4:1,v/v)混合溶液、30 mg NaCl和60 mg MgSO4盐析促进相分离,最后经25 mg N-丙基乙二胺(PSA)和25 mg MgSO4净化。选用ZORBAX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分离,0.01%(v/v)氨水和乙腈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电喷雾电离正离子(ESI+)模式扫描,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结果表明,吗啡和6-单乙酰吗啡在5~20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 0.9957,检出限(S/N=3)均为1 μg/L,定量限(S/N=10)均为5 μg/L。3个加标水平(5、100和200 μg/L)下,吗啡和6-单乙酰吗啡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1.84%~103.44%和81.03%~104.46%,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2%,基质效应为83.04%~107.61%。方法简便、灵敏、可靠,可实现腐败血中吗啡和6-单乙酰吗啡的快速定性定量检验。  相似文献   

11.
李玮  艾连峰  郭春海  马育松  窦彩云 《色谱》2013,31(10):946-953
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牛奶和奶粉中4种青霉素(青霉素G、青霉素V、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及其4种 β-内酰胺酶酶解产物(青霉素G脱羧噻唑酸、青霉素V脱羧噻唑酸、阿莫西林脱羧噻唑酸、氨苄西林脱羧噻唑酸)残留的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水提取,浓缩后经HLB柱净化,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青霉素原药在4~200 μg/L,酶解产物在10~500 μg/L范围呈良好线性,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样品检出限为5~50 μg/kg(S/N≥3),定量限为8~100 μg/kg(S/N≥10);对牛奶和奶粉样品分别进行3个水平的加标回收实验(n=6),牛奶中青霉素及其酶解产物的平均回收率为83.48%~96.97%,相对标准偏差为3.86%~10.87%;奶粉中青霉素及其酶解产物的平均回收率为82.70%~95.14%,相对标准偏差为3.02%~9.81%。该方法稳定、可靠,适用于牛奶和奶粉中青霉素类药物及其酶解代谢产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分析烟草中49种农药残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玮  卢春山  李华  屠海云  周敏 《色谱》2010,28(11):1048-1055
采用改进的QuEChERS(quick, easy, cheap, effective, rugged and safe)前处理法,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技术建立了检测烟草中49种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用含0.1%乙酸的乙腈溶液提取,提取液被氮吹至干后,残渣用乙腈-乙酸乙酯(1:1, v/v)溶液溶解,溶解液经N-丙基乙二胺(PSA)吸附剂、无水MgSO4、C18吸附剂净化后,直接进行GC-MS/MS测定,内标法定量。实验结果表明,49种农药在低质量浓度(0.05 μg/L)的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60.4%~104.8%,高质量浓度(5 μg/L)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0%~115%,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5%;其中16种农药的方法检出限(LOD)分别为0.01~0.03 μg/kg,其余33种农药的LOD均小于0.01 μg/kg;相关系数都大于或等于0.991。该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分析时间短、灵敏度和精密度均符合农药多残留痕量检测技术的要求,适用于烟草中多种农药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13.
马慧  宋少江  刘菲菲  张艳  彭缨 《色谱》2014,32(7):762-766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用于测定辽东楤木不同部位中的楤木皂苷Ⅱ、楤木皂苷Ⅳ、楤木皂苷Ⅴ、楤木皂苷Ⅹ和楤木叶皂苷Ⅱ的含量,并比较了楤木不同部位中上述5种皂苷的含量差异。以Alltima C18柱(250 mm×4.6 mm,5 μm)为分析柱,以乙腈和0.1%(体积分数)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在电喷雾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中楤木皂苷Ⅱ、楤木皂苷Ⅳ、楤木皂苷Ⅴ、楤木皂苷Ⅹ和楤木叶皂苷Ⅱ分别在0.17~108 μg/L、0.53~329 μg/L、0.77~480 μg/L、0.77~480 μg/L和0.82~51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提取回收率为99.0%~100.2%。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可用于测定辽东楤木药材不同部位中的皂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结果发现楤木不同部位中上述5种皂苷总量多少的顺序为根皮 >叶 >种子 >芽。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双酚A、四溴双酚A及烷基酚类化合物由于其对水生生物的内分泌干扰作用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污水处理厂是处理这类化合物的重要途径,研究目标物在其中的浓度分布对于探明此类物质在环境中的暴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而建立相应的分析测定方法则是开展上述研究的基础。本研究建立了同时测定污水处理厂水样中双酚A、四溴双酚A及6种烷基酚类化合物的反相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分析方法。结果发现,以ZORBAX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150 mm×2.1 mm,3.5 μm)为分离柱,乙腈和0.02%(v/v)氨水溶液为梯度洗脱的流动相,电喷雾质谱负离子模式下目标化合物在11 min内分离;在1~100 μg/L范围内,双酚A、四溴双酚A及6种烷基酚类化合物的峰面积与质量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98),方法定量限为2.0~20 ng/L;添加水平分别为0.2、2、20 μg/L时,目标化合物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64.3%~118.0%、65.9%~100.5%、70.3%~102.7%,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7.1%。基于上述方法,对江苏省某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水样中相关物质进行检测,出水中检出5种目标化合物,质量浓度范围为11.9~3015.3 ng/L。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适用于污水处理厂水样中相关烷基酚类化合物的检测。  相似文献   

15.
韩深  王珮玥  刘萤  古瑾  吕美玲  王金花 《色谱》2013,31(10):939-945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技术,建立了贻贝、牡蛎、蚌类、扇贝等食用贝类及其制品中3种天然形式的原多甲藻酸(azaspiracid-1, azaspiracid-2, azaspiracid-3)贝类毒素的检测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水(85:15, v/v)混合液均质提取,应用QuEChERS技术净化,以0.2 μm微孔滤膜过滤,在乙腈-水(含5 mmol/L醋酸铵和0.1%甲酸)体系下进行梯度洗脱,并在ZORBAX Eclipse Plus C18柱(100 mm×2.1 mm, 1.8 μm)上实现3种贝类毒素的基线分离。该方法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扫描,采用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3种原多甲藻酸在1~100 μ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5; 3种贝类毒素的定量限(S/N=10)均为1.0 μg/kg;在10、20和50 μg/kg 3个加标水平的添加回收率在71%~108%之间,日内和日间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10%(n=6)。应用该方法对国内外多个地区的贝类产品进行了筛查测定,发现部分样品的测定结果为阳性。该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操作简便、快捷,适用于食用贝类及其制品中3种原多甲藻酸贝类毒素的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16.
Amadori compounds are aroma precursors formed in the initial phase of the Maillard reaction. Based on their similar structures, simultaneous quantification of more than six Amadori compounds in tobacco has not been reported yet. In this study, a simple and rapid method was developed to simultaneously quantify ten Amadori compounds including the isomers of Fructose‐isoleucine and Fructose‐leucine in tobacco. The separation was performed on an Atlantis T3 column (2.1 × 250 mm, 5 μm) by gradient elution using acetonitrile and water as the mobile phases. The quantification method was systematically evaluated and proven to be sensitive and accurate. The linearity was good, with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0.9977–0.9999. The limits of detection and quantitation were 1.354–2.532 and 4.516–8.444 ng/mL, respectively. The recoveries were 84.0–119.6%, and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were 1.33–5.40%. The method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changes in the amounts of ten Amadori compounds in tobacco before and after tobacco primary processing.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Maillard reaction occurs during the short processing period.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同时测定豆芽中6-苄基腺嘌呤、4-氯苯氧乙酸、赤霉素等3种外源植物激素残留的方法。采用QuEChERS前处理技术,豆芽样品以酸化乙醇-乙腈溶液(1%(v/v,下同)乙酸+50%乙醇+49%乙腈)提取目标化合物,并经乙腈再提取后合并提取液;经硅藻土分散固相净化、正己烷去脂后氮吹至近干;用2.0 mL 50%(v/v)甲醇水溶液定容,过滤膜后上机检测。液相色谱以甲醇-水(含0.1%(v/v)的甲酸)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C18色谱柱分离;质谱采用高分辨质谱、负离子模式,以精确质量数和二级特征离子定性,以准分子离子峰面积定量。结果表明3种目标化合物的定量限为5.0~10.0 μg/kg,线性范围为1~200 μg/L;平均添加回收率为79.1%~96.1%,相对标准偏差为5.7%~10.4%。本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快捷、灵敏度高等优点,适用于市场上豆芽质量的快速筛查检测。  相似文献   

18.
柱后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虾中14种磺胺类药物残留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虾中14种磺胺类药物残留量的柱后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样品在加入内标物磺胺吡啶后用乙酸乙酯提取,提取液浓缩后用4 mL乙酸乙酯溶解残余物,用盐酸溶液反萃取,正己烷去脂,盐酸溶液经滤膜过滤后,加入乙腈、甲醇和3.5 mol/L乙酸钠溶液(体积比为5:5:20)的混合溶液混匀后,经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用荧光胺衍生试剂进行柱后衍生,荧光检测器检测。采用基质标样添加法绘制标准曲线,内标法定量。对柱后衍生系统参数进行了优化,确定了荧光胺溶液的浓度、流速和反应温度分别为0.2 g/L、0.15 mL/min和50℃。14种磺胺类药物在5~200 μ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磺胺类药物的定量限(LOQ,S/N=10)为1.0~5.0 μg/kg。在1.0~100.0 μg/kg添加水平内,磺胺类药物的平均回收率为77.8%~103.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9%~9.1%(n=6)。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虾中磺胺类药物的残留检测。  相似文献   

19.
张明  唐访良  俞雅雲  陈峰  徐建芬  叶永根 《色谱》2014,32(5):472-476
建立了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水中16种全氟有机化合物的高通量检测方法。样品经WAX固相萃取柱富集和净化后,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TM BEH C18色谱柱,含2 mmol/L乙酸铵的甲醇和含2 mmol/L乙酸铵的水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质谱采用电喷雾负离子电离,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16种全氟有机化合物在0.5~100 μg/L或1.0~100 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87~0.9999,方法的检出限为0.06~0.46 ng/L;高、中、低3个添加水平的回收率为67.6%~103%,相对标准偏差为2.94%~12.0%。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准确且检测范围广,分析速度快,是一种适于实际水样中全氟有机化合物检测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