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高分子锚定的钯催化剂催化合成丁烯酸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聚乙烯吡咯烷酮锚定的钯催化剂上,考察了各种反应参数对烯丙基卤化物常压羰基化反应的影响,在甲苯/NaOH水溶液介质中,40℃时的最大催化活性TOFmax可达115(烯丙基氯)和163(烯丙基溴)molCO/molPd.min,生成丁烯酸的产率分别为86%和93%,其中β,γ-丁烯酸的选择性高于93%,本方法提供了一条由烯丙基卤化物合成β,γ-丁烯中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报导了聚-γ-N-(β-丁硫基乙基)胺丙基硅氧烷和氯化钯的反应,得到固载在二氧化硅上的聚-γ-N-(β-丁硫基乙基)胺丙基硅氧烷钯络合物,并用XPS研究其结构.选用硝基苯、烯丙基环氧丙基醚、烯丙基苯基醚、丙烯腈、烯丙基苯、苯乙烯、环己烯及丁烯等8种底物进行催化加氢,以评价其催化活性.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催化效果良好,并且有很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用Nd(NO3)3.6H2O、Im(C3H4N2)、Phen(C12H8N2)和Cu(NO3)2.3H2O为原料,两步反应合成了标题化合物,该化合物晶体属P1空间群,晶胞参数a=1.0126(2)nm,b=1.1792(2)nm,c=1.3985nm,a=111.32(3)°,β=93.17(3)°,γ=90.33(3)°,Z=1,R=0.043,测定了化合物的UV-Vis-NIR及IR光谱和变温  相似文献   

4.
肖超渤 Augu.  RL 《分子催化》1997,11(5):354-358
报导了聚-γ-N-(β)丁硫基乙基)胺丙基硅氧烷和氯化钯的反应,得到固载在二氧化硅上的聚-γ-N-(β丁硫基乙基)胺丙基硅氧烷钯络合物,并用XPS研究其结构。选用硝基苯,烯丙基环氧丙基醚,烯丙基苯基醚,丙烯腈,烯丙基苯,苯乙烯,环己烯及丁烯等8种底物进行催化加氢,以评价其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5.
童跃进  王家虎 《结构化学》1995,14(5):417-422
UO2(NO3)2.6H2O和8-羟基喹啉(HOX)反应制得UO2(OX)2,后者与三丁基氧化膦(TBPO)反应合成了UO2(OX)(tbpo),并用元素分析、电子光谱、红外光谱等方法对该配合物进行了表征。X射线单晶测定表明配合物晶体(C30H39N2O5PU)属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a=13.662(4),b=9.747(3),c=22.999(8)A,β=93.21(3)°V=3057.  相似文献   

6.
首次以Hβ沸石为基础,采用一步浸渍法(A)、机械研磨法(B)、沉积-沉淀法(C)及分步浸渍法(D)制备了SO-Fe2O3-Hβ-Al2O3催化剂,通过XRD,XPS,NH3-TPD,FT-IR及化学吸附等手段对其物理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催化丙烯与异丙醇的酸化反应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催化剂表面,SO,Fe2O3及Hβ沸石之间存在较强的化学作用,A法和C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明显的增强酸性;总酸量和L酸量增多,酸强度提高;该催化剂明显促进了丙烯醚化反应,其丙烯和异丙醇转化率分别由Hβ-Al2O3沸石的7.98%和35.1%提高到14.8%和40.0%,并发现该反应主要在L酸中心上进行.  相似文献   

7.
聚醋酸乙烯酯与铜(Ⅱ)离子的配位反应及其催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ESR、UV和IR表征Cu(2+)离子与PVAC的配位反应。根据CUCl2·2H2O乙醇溶液与PVAc-CuCl2·2H2O乙醇溶液的电导率差值随Cu(2+)离子摩尔浓度变化的明显转析点得知,1个Cu(2+)离子大约能与PVAc4个链节单元配位。证实MMA在Cu(Ⅱ)-PVAc配合物/Na2SO3体系的聚合体是无规PMMA,得率为70%。讨论了MMA在Cu(Ⅱ)-PVAc配合物/Na2SO3体系络合催化引发下的游离基反应历程。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2-(2′-呋喃基)苯并咪唑(FBD)和邻苯二胺(OPA)在无水乙醇溶液中的紫外吸收光谱,建立了多波长同时测定FBD和OPA的紫外光度CPA矩阵法。FBD和OPA分别在0.1~10mg/L和1.0~100mg/L的浓度范围,FBD和OPA的回收率均大于93%,相对标准偏差小于7.5%。  相似文献   

9.
夹心型钼磷酸盐的水热合成与晶体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首例含过渡金属铬的夹心型钼磷酸盐〔H3N(CH2)6NH3〕2H3{Cr〔Mo6O15(HPO4)(H2PO4)3〕2}·4H2O超分子化合物,用单晶X-射线测定其晶体结构,该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12.156(2),b=12.809(3),c=13.530(3),α=102.46(3)°,β=93.67(3)°,γ=93.46(3)°.V=2046.9(7)3,Z=1,Mr=2768.69,Dc=2.246g/cm3,F(000)=1337,μ=2.162mm-1,全矩阵最小二乘法修正至R=0.0666,wR=0.1745,独立可观测点数为7142。化合物是分别由质子化的1,6-己二胺、水和{Cr〔Mo6O15(HPO4)(H2PO4)3〕2}7-阴离子构成,而{Cr〔Mo6O15(HPO4)(H2PO4)3〕2}7-是由2个〔Mo6P4〕与Cr3+形成了6配位的夹心型阴离子  相似文献   

1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甲磺酸培氟沙星浓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一种测定人血浆中甲磺酸培氟沙星的匠相液相色谱方法,用的是ZorbaxODSC_(18)柱和用三乙醇胺调节成pH为3.0的甲醇-0.04mol/LH_3PO_4溶液(80:20,V/V)的流动相,检测在276nm处进行,流量为1mL/min,线性范围是6.01×10 ̄(-8)~3.01×10 ̄(-5)mol/L(γ=0.9998),检测极限为6.01×10 ̄(-8)mol/L,平均回收率为97.57±3.04%,日内与日间的CV分别为3.29%和5.08%。  相似文献   

11.
芦荟大黄素的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用单扫示波极谱法研究了芦荟大黄素的电化学行为。在5%Na2CO3+5%NaOH(9+1)底液中,芦荟大黄素于-0.84V(P1)和-0.97V(P2)处产生两个示波极谱峰,利用P1可测定芦荟大黄素,线性范围为 0.11-24mg/L和3.0-28.6mg/L,检测限为0.06mg/L。将该法应用于中药大黄中的芦荟大黄素的测定,结果满意。另外,讨论了芦荟大黄素清除由邻苯三酚自氧化产生的超氧自由基(O2)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史达清  路再生 《结构化学》1998,17(6):391-394
标题化合物C23H26O4是水杨醛与5,6-二甲基-1,3-环己二酮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反应而得。结果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法确定,其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a=7.056,b=20.263,c=13.665A,β=93.32,V=1950.7A^3,Mr=366.46,Dc=1.248g/cm^3,Z=4,μ(MOKα)=0.84cm^-1,F(000)=784。晶体结构用直接法解  相似文献   

13.
CS_2在Cu-S键中插入产物(Ph_3P)_2Cu(S_2CSPh)与CH_2Cl_2-C_2H_5OH混合溶剂反应,获得单核铜配合物(Ph_3P)_2Cu(S_2COOC_2H_5)和双核铜配合物(Ph_3P)_3Cu_2Cl_2等化合物晶体,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前者的晶体结构。晶体的化学式为C_(39)H_(35)CuOP_2S_2,分子量为709.3,空间群P21/n,a=9.329(6),b=18.664(11),c=20,341(13),β=95.59(5)°,V=3525(4)~3,D_c=1.337g/cm~3,Z=4,F(000)=1492,μ=0.852mm~(-1),R=0.045。  相似文献   

14.
用NaOH和CO中毒法、ESR检测等方法研究了NiSO4/γ-Al2O3催化剂上乙烯、丙烯和1-丁烯齐聚反应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催化剂的酸性对烯烃的齐聚反应起重要作用,并且反应活性主要与Ho-3.0的酸中心有关,乙烯二聚反应是通过配位催化进行的,其活性中心是Ni+,丙烯齐聚是通过Ni+上的配位催化和酸催化进行的,而1-丁烯齐聚则是通过酸催化机理进行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Fe-P-O催化剂对甲烷氧化偶联(OCM)的低温催化活性,考察了催化剂组分的优化,最适宜的反应温区,反应过程参数,助催化剂组分,催化剂的晶型结构和活性相以及F:元素键合状态的XPS谱.确定了8%LiNO3-0.8Fe/P催化剂在650℃,CH4:O2:Ar=2:1:2及GHSV=3000h-1条件下,可获得甲烷转化率为11.90%和C2烃选择性为69.81%的结果.添加LiNO3为助催成分,可有效改善催化剂表面酸活性中心的分布,防止OCM中深度氧化和表面积炭,提高C2和C2烃选择性.该催化剂为可变价型,是六方形和料方形两种晶型结构的复合磷酸铁,活性相为斜方形FePO4物相.  相似文献   

16.
3-甲基-2-丁烯酸乙酯4经SeO2反式氧化、还原、溴化得到关键中间体4-溴-3-甲基-(2E)-丁烯酸乙酯7.7与三苯基胂反应生成季8.二氢香茅醛与8在K_2CO_3-乙醇-微量水的存在下反应,得到(2E,4E)-3,7,11-三甲基-2,4-十二碳二烯酸乙酯1a及其(2Z,4E)-异构体1b,产率74%。该反应具有(4E)-立体选择性,同时C-2双键发生部分构型转化。  相似文献   

17.
催化剂采用等量浸渍法,先后将Co与贵金属组分浸于γ-Al2O3上,经500℃焙烧,450℃氢气还原制得(mCo3O4/mAl2O3=0.08,m贵金属/m催化剂=1/1000).CO氧化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贵金属Pt和Pd与Co之间具有明显的协同催化作用,而Rh与Co的协同作用较差.在Co-Pt/γ-Al2O3和Co-Pd/γ-Al2O3上,CO100%转化的温度较在Co/γ-Al2O3上下降了约60℃,而在Co-Rh/γ-Al2O3上仅下降了25℃左右.XRD和XPS的表征结果表明,Co/γ-Al2O3中Co以高分散的金属Co相和类似CoAl2O4的尖晶石相存在,而Co-M/γ-Al2O3(M=Pt,Pd,Rh)催化剂中,Co相已完全被还原为零价.高分散的金属钴相和贵金属相的协同作用,可能与氧从贵金属至Co相上的溢流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18.
对硅胶负载钒磷氧化物(VPO) 催化剂( n(V)/ n(P) = 1) 催化2 ,6二氯甲苯(DCT) 氨氧化反应进行了研究. 考察了反应温度、空气/DCT 比和氨/DCT 比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 反应温度对氨氧化反应影响较大,空气/DCT比和氨/DCT 比对反应的影响不很大. 最佳反应条件为: T= 673 K, n(air)/n(DCT) = 30 , n(NH3)/n(DCT)= 6 . 在此条件下,DCT转化率为90 % , 产率为57 % . 与使用(NH4)2[(VO)3(P2O7)2] 催化剂的文献报道值相比,反应温度降低40 K, 产率提高34 % .XRD分析结果表明, VPO/SiO2 催化剂中的活性组分以均匀分散的无定形状态存在,而未负载的VPO催化剂中存在αVOPO4 和βVOPO4 晶相.  相似文献   

19.
潘雁  黄玉惠 《应用化学》1997,14(2):53-56
用DSC、DMA研究了羧化聚苯醚(CPPO)/聚(苯乙烯-乙烯吡啶)(PSVP)共混体系的相容性,结果表明,与CPPO/PS体系相比,乙烯吡啶基的引入大大提高了共混相容性.这主要是由于CPPO中的羧基与PSVP中的吡啶基之间通过质子转移形成的正负离子间的相互作用,推动了两组分分子的均匀混合.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钴、镍在间氯偶氮安替比林(m─CAA、a,a'——联吡啶(Dipy)、二苯胍(DPG)、氨性底液(pH10.30)中的配合物吸附波连测体系。铸、镍配合物的峰电位分别为─0.81V─0。93v(VS,SCE),在最佳条件下,C_0(Ⅱ)浓度在(8.50×1O ̄-6)mol/L,Ni(Ⅱ)浓度在(3.40×10 ̄-8─3.70×1O ̄-6)mol/L与相应的峰高呈线性关系。应用多种极谱技术研究了体系电极反应的性质,证明配合物在滴汞电极上的吸附符合Frumkin吸附等温式,并测得吸附系数和吸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