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肇生  景卫国 《化学学报》1996,54(10):1016-1022
基于存在活化剂氨三乙酸和增敏剂十二烷基硫酸钠, 锰(Ⅱ)催化高碘酸钾氧化罗丹明B的反应, 拟定了测定痕量锰的新催化光度法。讨论了有关的反应机理。本法由于添加了表面活性剂, 灵敏度提高3.4倍。测定锰含量线性范围为10-120ng·25mL^-^1, 相对标准偏差为2.6%(n=9), 检出限为8.0×10^-^1^1g·mL^-^1。用于测定水样和酒样中锰。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5-氯-苯并噻唑偶氮苯甲酸(5-Cl-BTAEB)与锰的显色反应,在pH5.0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乳化剂OP存在下,5-Cl-BTAEB与Mn(Ⅱ)反应生成2∶1稳定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65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53×105L·mol-1.cm-1。锰含量在0~440μ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测定粉煤灰中微量锰,结果与催化光度法相符,6次测定值RSD4%。  相似文献   

3.
在pH 9.5的氨水-氯化铵缓冲溶液中,锰(Ⅱ)与邻菲罗啉反应生成组成比为1:1稳定且电活性的锰(Ⅱ)-邻菲罗啉络合物.采用线性扫描极谱法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锰(Ⅱ)-邻菲罗啉络合物的电化学行为,提出了茶叶中锰含量的测定方法.对测定条件,包括支持电解质、缓冲溶液的浓度、反应介质的酸度、以及增敏剂的选择等,作了试验并予以优化,并探讨了锰(Ⅱ)-邻菲罗啉络合物极谱峰的电化学性质及电极反应机理.在优化的条件下,还原峰峰电流与锰(Ⅱ)浓度在6.3×10-8~8.0 ×10-7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2.0×10-8mol·L-1.此法用于茶叶样品分析,加标回收率在97.8%~102.1%之间.  相似文献   

4.
吴会灵  李文友  何锡文 《化学学报》2002,60(10):1822-1827
研究了在乙醇存在下钛黄(TY)与蛋白质作用的共振光散射(RLS)光谱特征 。基于RLS的增强,建立了一种测定蛋白质的新方法。考察了各种影响因素,在优 化条件下确定了RLS强度与蛋白质浓度之间的关系。当TY浓度为4 * 10~(-5)mol· L~(-1)时,牛血清白蛋白(BSA)、人血清白蛋白(HSA)和溶菌酶(lysozyme)的线 性响应范围分别为0.1~6.0 μg·mL~(-1), 0.1~5.0 μg·mL~(-1), 0.2~3.0 μg·mL~(-1),检出限分别为12.7 ng·mL~(-1), 11.6 ng·mL~(-1)和18.8 ng· mL~(-1)。三种合成样品五次平行测定的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96. 0%~102.3%和0.8%~3.2%。将该方法与经典的Bradford方法分别用于人血清试样中 蛋白的测定,两种方法的分析结果经F-检验和双总体T-检验证明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肿瘤发生率近年呈明显升高趋势,建立快速、灵敏的抗肿瘤药物分离检测新方法,对指导临床用药,了解药物在体内的代谢等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了高效毛细管电泳-紫外检测法快速分离测定10-羟基喜树碱(10-Hydroxy camptothecin,10-HCPT)、6-巯基嘌呤(6-mercaptopurine,6-MP)、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3种抗肿瘤药物的方法。考察了检测波长、分离电压、进样时间、缓冲液的pH值及离子强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以未涂层熔融的石英毛细管(60.2cm×75μm,有效长度50cm)为分离柱,50.0 mmol·L~(-1)硼砂-200.0 mmol·L~(-1)硼酸(pH 8.4)为分离缓冲液,分离电压为21kV,柱温为25℃,0.5psi压力进样5s,于214 nm波长下检测,3种抗肿瘤药10min内能够完全分离。在最佳分析条件下,3类抗肿瘤药物分别在0.1~50.0μg·mL~(-1)、0.5~50.0μg·mL~(-1)、0.2~50.0μ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0。对3种抗肿瘤药物平行测定7次,相对标准偏差(RSD)均低于0.85%,检出限(S/N)分别为0.05μg·mL~(-1)、0.2μg·mL~(-1)、0.1μg·mL~(-1),加标回收率为90.4%~103.8%。整个试验过程未使用有机溶剂,方法用于尿样、血样样品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为临床对10-HCPT、6-MP、5-Fu 3种抗肿瘤药物的用药监测提供了更加简单快速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测定人体血浆中非那雄胺药物浓度的液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色谱柱为Hypersil-Keystone C_(18)柱,流动相为乙腈∶水(含0.2%三氯乙酸)=55∶45(V/V),质谱选择电喷雾正离子源(ESI+),选择离子模式(SIM)监测,非那雄胺和内标卡马西平质荷比分别为m/z373和m/z237。血浆样品经乙腈去蛋白、离心和吹干后,残渣用流动相溶解。当非那雄胺的浓度在0.5~120ng·mL~(-1)范围时线性关系良好(r=0.999),检测限(S/N=3)为0.02ng·mL~(-1);日间和日内测定的精密度(RSD)分别在6.4%~2.2%和5.5%~1.7%之间;加标0.5ng·mL~(-1)、40ng·mL~(-1)和80ng·mL~(-1)非那雄胺的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108.5%、101.2%和98.7%。方法快速、准确和灵敏,已成功用于人血浆中非那雄胺浓度的测定和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7.
基于在pH 3.6的HOAc-NaOAc介质中,抗坏血酸对溴酸钾、溴酚蓝、锰(Ⅱ)催化体系具有显著的活化作用,建立了测定抗坏血酸的方法。线性范围为10~125μg/25 mL,检出限为3.44×10-5g.L-1,用于药品、饮料中抗坏血酸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在pH4.6的乙酸-乙酸钠缓冲体系中,氨三乙酸存在下,Mn(Ⅱ)对KlO_4氧化碱性品红褪色有显著地催化作用,将这一新指示反应和流动注射分析技术结合起来,建立了流动注射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锰的新方法.该法灵敏、快速、操作简便.线性范围为Mn(Ⅱ)0~0.35μg·ml~(-1),分析速度为24次·h~(-1).用于水样、土壤、粮食中锰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对环境水质标样(CWO108)五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3%.  相似文献   

9.
研究发现在pH.5.2的邻苯二甲酸氢钾一氢氧化钠缓冲溶液中,Mn(Ⅱ)对过氧化氢氧化3-(4'氯基苯基)-5(2'-羧基偶氮)若丹宁的反应具有强烈的催化作用,并导致荧光强度的增加.据此建立了催化动力学荧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锰的方法,荧光强度的增加(△F)与Mn(Ⅱ)的质量浓度在0.014 mg·L-1以内呈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F=-4.47+1038.75C,相关系数为0.988 6,检出限为1.78×10-6g·L-1.用于自来水和污水样品中痕量锰的测定,测得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AAS)的结果相符.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2.5%,用标准加入法测得的回收率在95.6%~103.4%之间.  相似文献   

10.
催化动力学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锰(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氢氧化钠介质中 ,痕量锰催化过氧化氢氧化桑色素褪色反应及其动力学条件 ,建立了催化动力学测定痕量锰的新方法。Mn (Ⅱ )的测定线性范围为 0 0 0 5~ 0 0 60 μg/2 5mL ,检出限为 7 8× 1 0 - 10 g·mL- 1。用于大米中痕量Mn (Ⅱ )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基于pH6.5的Na2HPO4-NaH2PO4缓冲介质中铜离子对高碘酸钾氧化胭脂红褪色反应的催化作用,提出了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研究了该方法的适宜反应条件,方法的检出限为1.1×10-7g/L Cu(Ⅱ),表观摩尔系数ε=7.8×105L·mol-1·cm-1,线性范围为0~0.5μg/10mLCu(Ⅱ),方法已用于人发中痕量铜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以4-羟基香豆素为原料,经氯化、醚化和异硫氰酸化3步反应制得中间体——4-(4-异硫氰酸酯苯氧基)香豆素(3);3与取代芳香胺经加成反应合成了9个新型的1-(4-取代苯基)-3-[4-(4-氧香豆素基)苯基]硫脲衍生物(4a~4i),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IR和MS(ESI)表征。采用浑浊度法测试了4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4a、4b、4e和4f抑制烟草青枯菌活性EC50值分别为112.02、121.39、88.72和86.90μg·mL~(-1),优于噻菌铜(130.25μg·mL~(-1));4a、4b、4e和4f抑制番茄青枯菌活性EC50值分别为107.89、110.69、82.43和82.48μg·mL~(-1),优于噻菌铜(123.94μg·mL~(-1))。  相似文献   

13.
本文建立了超声雾化顶空单滴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测定果汁中的β-月桂烯、D-柠檬烯和异戊酸叶醇酯含量的方法。考察了萃取溶剂、萃取时间、富集时间等影响芳香成分萃取效率的因素。在最优的实验条件下,对三种果汁中的芳香成分进行了分析,测得三种果汁中β-月桂烯、D-柠檬烯和异戊酸叶醇酯的含量分别为12.0~488.6μg·mL~(-1)、542.8~1.237×10~4μg·mL~(-1)和0.0470~498.5μg·mL~(-1)。方法的回收率范围为78.5%~110.4%,相对标准偏差为1.3%~4.4%。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催化极谱法测定超痕量铑(Ⅲ)的新方法,在0.1 mol· L-1 HAc-NaAc底液(pH=4.8)中,铑(Ⅲ)与5-(5-碘-2-吡啶偶氮)-2,4-二氨基甲苯(5-I-PADAT)反应形成稳定配合物,并在适量HClO4底液中于-1.02 V(vs.SCE)处产生灵敏极谱催化波.该催化波一阶导数峰电流ip'与铑(Ⅲ)浓度在9.7×10-12~3.9×10-9 mol·L-1范围内成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达3.0×10-12mol·L-1.研究证明该波为铑(Ⅲ)-5-I-PADAT配合物的催化氢波,其电极过程为不可逆过程.方法用于铑炭催化剂中铑的测定,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植物病原菌严重危及农作物的生产安全.为了寻找新型的抑菌剂,通过合理的分子拼接,将苯甲酸类和苯酚类药效团引入异喹啉的2-位,设计并合成了15个2-芳基-3,4-二氢异喹啉衍生物,利用核磁共振和高分辨质谱鉴定了化合物结构.初步离体抑菌结果显示,大部分化合物对11种受试植物病原菌都具有中等到显著的抑制活性,与阳性对照样(百菌清、多菌灵)相当.2-(3-乙氧羰基苯基)-3,4-二氢异喹啉溴化盐(4j)对水稻纹枯病菌的EC_(50)为3.8495mg·mL~(-1),优于对照样百菌清(4.6328mg·mL~(-1)).其中有5个化合物对小麦纹枯病菌的EC_(50)(7.4583~15.4495mg·mL~(-1))都优于百菌清(16.0137mg·mL~(-1)),其中2-(4-甲氧羰基苯基)-3,4-二氢异喹啉溴化盐(4f)最为显著,为植物源抑菌剂的开发提高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吖啶黄催化荧光法测定痕量铜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研究了在氨-氯化铵缓冲介质中,Cu(Ⅱ)催化过氧化氢氧化吖啶黄退色,利用使其荧光减弱的指示反应,建立了催化荧光法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铜的线性范围为8.0×10~4~8.O×10~(-3)μg·ml~(-1),检出限为5.0×10~(-4)μg·ml~(-1).方法应用于水、人发和纯铝中痕量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酚磺乙胺及焦亚硫酸钠均在酸性的吐温80-罗丹明6G体系中产生化学发光,但具体发光条件不同,因此利用化学发光分析法,在同一体系中根据不同条件可对针剂注射液中酚磺乙胺及焦亚硫酸钠的含量进行同时测定。酚磺乙胺的质量浓度在0.05~3.0μg·mL~(-1)范围内与光信号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1μg·mL~(-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5%(n=5)。测定焦亚硫酸钠的工作曲线线性范围为0.07~5.0μg·mL~(-1),检出限为0.02μg·mL~(-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2%(n=5)。该测定方法可用于针剂药物中酚磺乙胺及焦亚硫酸钠的含量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8.
在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pH4.4)中,以Cu(Ⅱ)催化抗坏血酸还原三氯偶氮胂褪色为指示反应,建立了测定痕量Cu(Ⅱ)的新方法.测定了反应级数和表观活化能.在70℃水浴中加热6min,测定的灵敏度为3.1×10~(-12)g·ml~(-1),线性范围为0~70ng/25ml.用于测定几种中草药样品中的铜,结果满意,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  相似文献   

19.
牛血红蛋白(Hb)对过氧化氢氧化L-酪氨酸(L-Tyr)产生荧光的反应具有催化作用,而痕量汞(Ⅱ)对该体系荧光产生较强的猝灭作用,基于此建立了测定工业废水中痕量汞(Ⅱ)的酶催化-荧光猝灭法。试验考察了酸度、反应物浓度、反应时间、干扰离子等因素的影响。在pH 9.8的氨水-氯化铵缓冲溶液中,L-Tyr、过氧化氢和Hb的浓度分别为8.00×10-5,1.00×10-4,5.00×10-7 mol·L~(-1)时,汞(Ⅱ)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01~4.0 mg·L~(-1),方法的检出限(3s/k)为3.33μg·L~(-1)。方法用于工业废水中痕量汞(Ⅱ)的测定,结果与双硫腙分光光度法的测定值相符,加标回收率在97.3%~104%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小于3%。  相似文献   

20.
在1.8×10~(-2)mol·L~(-1)硫酸介质中,于30℃加热160s时,草酸根对重铬酸钾、碘化钾和罗丹明6G之间的褪色反应具有显著的催化作用。结合流动注射技术,提出了一种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草酸根的方法。草酸根的线性范围为0.10~1.20mg·L~(-1),检出限(3s/k)为0.03mg·L~(-1),进样频率18次·h~(-1)。对0.30及0.80mg·L~(-1)草酸根标准溶液进行平行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n=11)分别为2.7%和1.6%。该方法用于菠菜、尿液中草酸根含量的测定,并以此样品为基体进行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在93.3%~96.7%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