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甜菊苷为原料,经水解、酯化、Fischer吲哚合成法合成了11个新型异斯特维醇吲哚衍生物3a~3k。探索出水解反应的中试条件,开发了石油醚/乙酸乙酯混合溶剂法重结晶精制化合物2,Fischer吲哚合成法合成的目标产物收率为64%~93%,结构经1H NMR, HR-MS和FT-IR表征。   相似文献   

2.
熊果酸与1,3-二溴丙烷反应制得中间体熊果酸-3’-溴代丙醇酯(1),含溴醇酯1与含氮化合物反应,合成了系列熊果酸含氮衍生物2a~2j,均未见文献报道,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IR,MS确认.初步的抗肿瘤生物活性研究表明,部分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与熊果酸相比均有提高,其中化合物2e具有更强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3.
将邻羟苯基引入1,2,3-三唑结构中, 设计合成了10个1-(4-取代苯基)-4-苯基-5-取代-1,2,3-三唑类衍生物. 首先, 以对位取代的芳胺为原料, 经重氮化、叠氮化、闭环和缩合反应制得1-(4-取代苯基)-4-苯基-5-水杨醛亚胺-1,2,3-三唑类衍生物(3a~3e), 再用硼氢化钠还原制得1-(4-取代苯基)-4-苯基-5-(2-羟基苄基)氨基-1,2,3-三唑类衍生物(4a~4e).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核磁、IR及元素分析确认. 抑菌活性测试表明, 当质量浓度为0.1 mg/L时, 除化合物3e和4e外, 所有化合物对白色念球菌的抑菌率均达95%以上, 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达85%以上, 具有强抑菌活性, 表明该类化合物在抗菌药物开发方面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以腺苷为母体,对其N6-位进行结构改造,首先经邻位双羟基保护,N6-位氯代,再在N6-位引入哌嗪环制得中间体2',3'-异丙叉-6-哌嗪嘌呤核苷(4);4与N-氯乙酰苯胺类似物(6a~6h)偶联后脱除邻位双羟基保护合成了8个新型的N6-哌嗪取代腺苷衍生物(8a~8h),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ESI-MS表征。采用MTT法研究了8a~8h对Hela肿瘤细胞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大部分目标化合物对Hela肿瘤细胞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其中2-{4-[9-(3,4-二羟基-5-羟甲基-四氢呋喃-2-基)-9H-嘌呤-6-基]-哌嗪-1-基}-N-(3-氟苯基)-乙酰胺(8e)的活性最好,IC50为21.74μmol·L-1。  相似文献   

5.
α-三联噻吩(a-T)是一类具有优异性能的光活化农药.以三联噻吩为先导化合物,经a醛基化制得关键中间体2-醛基三联噻吩,然后与取代苯乙酮反应,得到三联噻吩取代的α,β-不饱和酮,再与盐酸羟胺、水合肼关环,最终合成两类含3,5-二芳基异噁唑和3,5-二芳基吡唑啉的α-三联噻吩衍生物.其结构经1H NMR,IR和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生物活性测定试验表明,绝大多数目标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光活化活性,异噁唑类衍生物的光活化活性普遍要好于吡唑啉类衍生物,其中化合物3b光照前后的细胞毒杀活性差异为64.06倍.但部分吡唑啉类衍生物整体显示出较高的细胞毒杀活性,其中化合物4d光照细胞毒杀活性为83.9%.  相似文献   

6.
以查尔酮衍生物为前体, 与盐酸羟胺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制得7个3-(2-羟基-4,6-二甲氧基苯基)-5-芳基异噁唑啉化合物(2a~2g), 产物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和元素分析表征. 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 化合物2d和2e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和绿脓杆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 其中化合物2e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出极好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7.
以取代苯乙酸和间苯二酚为起始原料, 经5步合成了10种新的咪唑类异黄酮衍生物. 利用1H NMR, 13C NMR和元素分析等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对10种目标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其中2-甲基-4'-羟基-7-[3-(1-咪唑基)丙氧基]异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8.
异噁唑衍生物由于其良好的生物活性一直受到有机合成化学家的关注,例如异噁唑衍生物具有杀虫、杀菌等生物活性.以3-芳基4-异噁唑甲酸乙酯为原料,经还原、溴化、取代反应合成了一系列3-芳基-4-芳胺甲基异噁唑衍生物,目标化合物结构经过~1H NMR、~(13)C NMR、HRMS鉴定.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显示,部分化合物对蚜虫和粘虫具有较好的抑制率.  相似文献   

9.
为了发现新的农药先导化合物,以氯酰亚酞和苯氧羧酸酯结构为基础,通过活性亚结构拼接方法,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N-(2-氟-4氯-5-取代苯基)异吲哚-1,3-二酮衍生物6a~6f和7a~7k.目标化合物以2-氯-4-氟-5-硝基苯酚为原料,经4步反应制得,其结构经过1H NMR,13C NMR,HRMS确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大部分化合物在1500 g/ha剂量下,对双子叶杂草苘麻、反枝苋具有优异的芽前芽后除草活性.进一步活性筛选发现,化合物6d在750g/ha剂量下对苘麻、反枝苋具有100%抑制活性,化合物7a,7i在22.5 g/ha剂量下对苘麻的芽后抑制率大于80%,远高于对照药剂三氟羧草醚.  相似文献   

10.
在微波辐射条件下, 芳氧乙酰肼经两步反应制得4-苯基-3-芳氧甲基-1,2,4-三唑-5-硫酮衍生物, 再与氯乙酸反应得到6种尚未见文献报道的2-(3-芳氧甲基-4-苯基-1,2,4-三唑-5-硫基)乙酸衍生物.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IR, 1H NMR和元素分析进行了确证. 生物活性试验结果表明, 该类化合物对双子叶植物油菜具有良好的生物调节活性.  相似文献   

11.
以豆腐果苷、2-羟基-1,2-二芳基乙酮(2a~2d)、乙酸铵和脂肪胺为原料,碘单质作为催化剂,成功地合成了一系列豆腐果苷-咪唑类衍生物4a~4h,新化合物4a~4h的结构经~1H NMR,~(13)C NMR,IR和HRMS确认.并用小白鼠实验对目标化合物4a~4h进行了镇静活性筛选,其中4e(400mg·kg~(-1))与豆腐果苷相比有较强的镇静活性.  相似文献   

12.
以浓硫酸为催化剂,利用粘卤酸和醇(或酚)在甲苯中回流,经脱水醚化反应合成了6个新的5-取代-3,4-二卤-2(5H)-呋喃酮化合物,产率在43~89%之间。化合物不同产率之间的差别可能与其醚化机理相关。新化合物的结构经~1H NMR、~(13)C NMR、EI-MS、IR、UV和元素分析等表征。这些具有不同生物活性基团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为新型的2(5H)-呋喃酮衍生物的合成、活性测试及其进一步作为中间体的使用,以及由不同羟基化合物合成混合醚类化合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3-甲基-2-氰基吡啶为原料,经水解、酯化、硝化、甲氧基取代、溴代反应制得中间体3-溴甲基-5-甲氧基吡啶-2-甲酸甲酯(7),然后中间体与不同的有机胺经环合反应得到一系列新的沙利度胺衍生物3-甲氧基-6-取代-5,6-二氢吡咯[3,4-b]吡啶-7-酮1a~1l.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及HRMS确证.采用MTT(噻唑蓝)法测试了目标化合物抑制HCT-116,MG-63,MCF-7,HUVEC及HMVEC细胞的活性,结果表明,几乎所有化合物对人体正常细胞无明显抑制作用,化合物1h~1l只对MG-63细胞株有明显的抑制活性,化合物1c~1g对这三种肿瘤细胞都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1d和1e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14.
5-(2-羟基苯基)-3-甲基吡唑酰胺衍生物的合成与杀菌活性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刘新华  白林山  王世范 《合成化学》2006,14(2):147-149,159
以水杨醛为原料,首次合成了7个5-(2-羟基苯基)-3-甲基吡唑酰胺衍生物,其结构经1H NMR,IR及元素分析表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明,部分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15.
异噁唑啉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杂环化合物.采用活性亚结构拼接的思路,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设计合成了10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型3-[4-(1-哌嗪基)]苯基-5-(2-呋喃基)-4,5-二氢异噁唑啉衍生物3~12,其结构经IR、~1H NMR、~(13)C NMR和HRMS确证.采用噻唑蓝(MTT)法测试了目标化合物的体外细胞毒活性(Hela、A549和SGC7901).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普遍具有良好的细胞毒活性,特别是化合物4、6和11对肿瘤细胞株的体外抑制活性与阳性对照药5-氟尿嘧啶相当.进一步的流式细胞分析结果表明,化合物4和11均能有效诱导肿瘤细胞株A549的死亡.  相似文献   

16.
倪元  陈文英  周维善 《化学学报》1983,41(6):555-558
雌甾酚酮(la)和雌甾酚醇(lb)是治疗妇科病的要药。其17位的乙炔衍生物乙炔雌二醇(lc)及其3-甲醚化合物ld是甾体口服避孕药的组分。7α-甲基-雌甾酚酮(le)的生理活性比la大2~3倍,7α-甲基-乙炔雌二醇(lf)的生理活性比lb大20倍。文献报道le或7α-甲基-雌甾酚醇(lg)是由7α-甲基-△~(1,4)-3-酮或7α-甲基-△~4,6-3-酮及其相应的19-失碳甾体化合物经高温或经酸重排等方法制得;也有用节杆菌转化7α-甲基-19-失碳睾丸素而制得。所有这些合成方法不仅步骤多,而且得率往往不佳。本文报道  相似文献   

17.
以2-羟基-4-甲基苯甲酸为原料, 经过丙酮叉保护、NBS溴代制得中间体7-(溴甲基)-2,2-二甲基-4H-苯并[d][1,3]二氧六环-4-酮(4),再分别和两种杂环仲胺发生N-烷基化反应制得化合物5a-b,最后经过四氢铝锂还原得到目标化合物1a-b,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ESI-MS进行表征。同时,考察了N-烷基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反应条件,确定了N-烷基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为:物料比为n(吡唑): n(化合物4)= 1.2 : 1;K2CO3用量为n(K2CO3): n(化合物4)= 2.0 : 1;50℃反应5 h。最佳还原反应条件为:LiAlH4用量为n(LiAlH4): n(化合物5a)= 1.2 : 1,-75℃反应时间为1.0 h。此外,采用了MTT法测试了所合成的化合物1a-b对HepG2,HeLa,MCF-7,A5494四种肿瘤细胞以及正常宫颈上皮细胞HUCEC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1a-b对HeLa细胞展现出了明显的抑制作用,其IC50分别为18.4和10.6 μmol ? L-1,而对正常的HUCEC没有抑制活性。这些结果有望为进一步开发具有抗肿瘤活性的2-羟甲基苯酚衍生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分别以乳糖和唾液酸为原料,制备了乳糖二醇受体(6)和唾液酸N-苯基三氟亚胺酯供体(10);6与10经糖苷化以较高收率(70%)制得α-构型神经节苷脂GM3三糖衍生物(11);11经保护基转化制得GM3全合成的关键中间体--全乙酰GM3三糖对甲氧基苯酚苷,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确证.  相似文献   

19.
以亚磷酸二乙酯和糠醛为原料,三乙胺做催化剂,经加成反应制得α-羟基膦酸酯,再经酯化反应制得8个含呋喃环新型膦酸酯衍生物Ⅱ,采用~1H NMR、~(13)C NMR、~(31)P NMR、MS、IR以及元素分析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并评价了除草活性和杀草谱。大部分目标化合物在150 g ai/ha剂量下对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和鳢肠(Eclipta prostrata)具有70~100%抑制活性。扩大杀草谱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Ⅱ-1和Ⅱ-2在150 g ai/ha剂量下对部分杂草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与对照药剂草甘膦相当。  相似文献   

20.
以氨基酸乙酯为原料合成8种3-乙酰基-4-羟基吡咯啉-2-酮的类似物A, A与3种烃氧基胺盐酸盐反应合成了20个肟醚类衍生物3-(1'-烃氧亚氨基)乙基-4-羟基吡咯啉-2-酮(B), 其结构经 1H NMR, MS, IR和元素分析表征. 初步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合成的化合物B具有一定的除草活性和抑制真菌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