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希明 《中国物理 C》1989,13(9):803-807
本文指出(3/2)+与(1/2)+重子相对权重的改变对末态长寿命重子产额没有影响,而对(3/2)+重子产额改变显著.分析e+e实验资料发现对(3/2)+重子很强的抑制参数为0.3,由此得到的末态重子产额及产额比才能与实验符合.  相似文献   

2.
高能反应中,自旋3+/2重子的产生与1+/2重子相比,受到反常的极强抑制.本文证明这是夸克味道守恒的结果:多重产生中奇异夸克抑制.λ=/<1,决定了十重态重子只能以确定比例β与八重态重子一起产生,而且β=1+λ/3+2λ  相似文献   

3.
沈齐兴  郁宏 《中国物理 C》2003,27(4):288-292
利用螺旋度角分布分析和推广的矩分析方法,讨论了J?ψ衰变过程J/ψ→p+X,X→Δ+π,其中p和Δ分别是反质子和自旋–宇称为(3/2)+的Δ重子,给出了相应于自旋–宇称为(1/2)±,(3/2)±和(5/2)±的重子共振态(包括混杂重子态)X的角分布和矩表达式.它们可以用来确定重子共振态X的自旋.  相似文献   

4.
发现e+e→J/ψ→3g三胶子碎裂的末态强子多重数〈n〉满足与e+e→q0q0连续区事例相同的普适质量关系〈n〉=A2S+12I+1exp(–bm2).表明胶子、夸克碎裂成强子时有相同的规律性.同样可以把参数A解释为直生介子、重子多重数〈M〉+〈B〉.虽然对Υ→3g与连续区事例进行比较,末态重子多重数增高2.5倍,但是利用我们对J/ψ→3g共振区的计算研究,没有发现J/ψ→3g事例有类似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不同电荷态低速离子(Arq+,Pbq+)轰击Si(110)晶面,测量不同入射角情况下的次级粒子的产额. 通过比较溅射产额与入射角的关系,证实沟道效应的存在. 高电荷态离子与Si相互作用产生的沟道效应说明溅射产额主要是由动能碰撞引起的. 在小角入射条件下,高电荷态离子能够增大溅射产额. 当高电荷态离子以40°—50°入射时,存在势能越高溅射产额越大的势能效应. 关键词: 高电荷态离子 溅射 沟道效应  相似文献   

6.
利用螺旋度角分布分析和推广的矩分析方法 ,讨论了J ψ衰变过程J ψ→p+X ,X→Δ +π ,其中p和Δ分别是反质子和自旋 -宇称为 (3 2 ) + 的Δ重子 ,给出了相应于自旋 -宇称为 (1 2 ) ± ,(3 2 ) ± 和 (5 2 ) ± 的重子共振态 (包括混杂重子态 )X的角分布和矩表达式 .它们可以用来确定重子共振态X的自旋  相似文献   

7.
(1/2)~+和(3/2)~+重子属于SU(6)群的56维表示。假定总磁矩按照正规表示变化,除SU(3)对称性给出的结果外,还可以预言  相似文献   

8.
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电子回旋共振离子源高电荷态原子物理实验平台上,用低能(0.75keV/u≤EP/MP≤10.5keV/u,即3.8×105m/s≤vP≤1.42×106m/s)He2+,O2+和Ne2+离子束正入射到自清洁Si表面时二次电子发射产额的实验结果.结果表明电子发射产额γ近似正比于入射离子动能EP/MP.在相同动能下,γ(O)γ(Ne)γ(He),对于原子序数ZP比较大的O2+和Ne2+离子,ZP大者反而γ小,这与较高入射能量时的结果截然不同.通过计算不同入射能量下入射离子的阻止能损S,发现反冲原子对激发二次电子的作用随入射离子能量的降低显著增大,这正是导致在较低能量范围内二次电子发射产额与较高入射能量时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邢伟  孙金锋  施德恒  朱遵略 《物理学报》2018,67(6):63301-063301
采用考虑Davidson修正的内收缩多参考组态相互作用(icMRCI+Q)方法,结合相关一致基组aug-ccpV5Z和aug-cc-pV6Z,计算了BF+离子前两个离解极限B~+(~1S_g)+(~2P_u)和B+(~3P_u)+F(~2P_u)对应的14个Λ-S态(X~2Σ~+,1~2Π,2~2Π,2~2Σ~+,1~4Σ~+,1~4△,1~4Σ~-,1~2△,1~2Σ~-,3~2Σ~+,1~4Π,2~4Π,2~4Σ~+和3~2Π)和30个Ω态的势能曲线.在势能曲线的计算中,考虑了旋轨耦合效应、核价相关和标量相对论修正以及将参考能和相关能分别外推至完全基组极限.基于得到的势能曲线,获得了束缚和准束缚的12个A-S态和28个Ω态的光谱常数,并且X~2Σ~+态的光谱常数与已有的实验结果符合.此外,计算了BF分子X~1Σ~+态到BF+离子X~2Σ~+,1~2Π和2~2Σ~+态的垂直电离势和绝热电离势,并且BF~+(X~2Σ~+)←BF(X~1Σ~+)的垂直电离势和绝热电离势与相应的实验结果非常符合.由X~2Σ~+,2~2Π,1~4Σ~+,3~2Σ~+和3~2Π态和其他的激发A-S态势能曲线的交叉现象,借助于计算的旋轨耦合矩阵元,首次分析了X~2Σ~+和3~2Π态的预解离机理以及2~2Π(v′≥9),1~4Σ~+(v′≥4)和3~2Σ~+(v′≥4)的振动能级受到其他电子态的微扰.计算了30个Ω态离解极限处的相对能量,并且与实验结果十分符合.最后计算了2~2Π(v′=0—9)—X~2Σ~+,2~2Σ~+(v′=0—2)—X~2Σ~+,(3)1/2—(1)1/2~(势阱一)和(2)3/2(v′=0—9)—(1)1/2~(势阱一)跃迁的Franck-Condon因子、爱因斯坦自发辐射系数和辐射寿命.  相似文献   

10.
吴济民  李炳安 《物理学报》1977,26(5):443-448
层子模型取得了许多与实验相符合的结果。在文献[3,4]中,利用文献[2]中给出的重子波函数,讨论了1~ /2重子的电磁性质和1~ /2重子的中微子产生过程,取得了较好的结果。本文用文献[2]给出的1~ /2和3~ /2重子波函数对反应νp→△~( )(1236)μ~-进行讨论,值得指出的是,在讨论这个反应中所需要的一些参量在文献[3,4]中都已定出,无需  相似文献   

11.
利用粒子数据手册(PDG2004)公布的J/ψ衰变到重子、反重子对(BB)各个衰变道分支比的平均值, 对重子八重态的SU(3)对称性重新做了分析. 研究了J/ψ→BB中电磁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的干涉. 得到了在J/ψ→BB中SU(3)单态、电磁 相互作用和SU(3)破坏各个因素所占的大小.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文献[1]给出的模型中,进一步赋给夸克简单的四动量分布,通过Monte-Carlo计算,不但得到了与实验符合得很好的轻夸克喷注事例末态强子快度分布等,还给出了与实验基本一致的末态重子反重子之间的快度和角度关联.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利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ECR源引出的高电荷态离子207Pbq+(24≤q≤36)入射到Si(110)表面产生的电子发射的实验测量结果.结果表明,高电荷态离子与固体表面相互作用产生的电子发射产额Y与入射离子的电荷态q、入射角度ψ和入射能量E都有很强的关联.首次发现,电子发射产额Y与入射角度ψ间有接近1/tanψ的关系.理论分析认为,这些过程与基于经典过垒模型的势能电子发射过程密切相关. 关键词: 高电荷态离子 经典过垒模型 电子发射产额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最近研制的低温离子阱-离子速度成像谱仪在冷离子束中研究了同位素质量分辨的~(79)Br_2~+分子离子的[1+1]双光子激光解离动力学.借助其1~4∑_(u,3/2)~-态为中间态使~(79)Br_2~+共振吸收两个光子至4~5 eV区域的高激发态并发生解离.利用离子速度成像技术获得了光解产物~(79)Br~+的二维速度分布和平动能释放谱.通过平动能释放谱确定了不同解离能量处量子态分辨的解离产物通道分支比.光碎片产物的角分布表明~(79)Br_2~+分子离子的双光子解离是1~4∑_(u,3/2)~-态的△Ω=0平行跃迁至一个Ω=3/2高解离态发生的.由于分子激发态中的强自旋-轨道耦合作用,高激发的四重态很可能参与到实验观测的光解过程.  相似文献   

15.
对重子数为A',A(A>A',A'1/3>>1)的高能不等核碰撞的机制和形成的流体的时空演化进行了分析, 建立起相应的1+1维流体力学方程. 得到了末态粒子的平均快度分布并与宇宙线事例进行了比较, 说明了快度分布不对称的物理原因.  相似文献   

16.
贾晴鹰  班勇  季晓斌  邹冰松 《中国物理 C》2003,27(12):1053-1057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的BES实验为系统地进行重子谱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舞台.由于很多待研究的衰变道末态为多个小动量的粒子,给探测和分析带来困难.本工作以通过衰变道J/ψ→Ξ+ΛK–研究Ξ激发态为例,比较了不同模型的蒙特卡罗模拟,并结合实验数据,分析了该类型重子谱研究的探测限及产生子和探测器模拟对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巨檗 《物理》2003,32(2):79-79
理论预言了6个包含有2个粲夸克(作为价夸克)的重子态,称为双粲重子,但是实验上一直没有观察到.最近,有我国研究人员参加的SELEX实验组利用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的600GeV/c荷电超子束在一组铜的或金刚石的薄膜靶上开展了粲强子产生实验,观察到了一个荷电衰变模式为Λ+cK-π+的粒子信号,在6.1±0.5个事例的预期本底上有15.9个多余事例,相当于6.3个标准偏差的统计显著性.这个粒子的质量观察值为3519±1GeV/c2;高斯质量宽度为3MeV/c2,与实验装置的分辨能力相当;寿命上限为33fs(90%置信水平).2002年9月9日的Phys. Rev. Lett.上刊…  相似文献   

18.
邢伟  孙金锋  施德恒  朱遵略 《物理学报》2018,67(19):193101-193101
利用考虑Davidson修正的内收缩多参考组态相互作用(icMRCI+Q)方法结合相关一致基组aug-ccpV6Z计算了AlH~+离子前两个离解极限对应的5个Λ-S态和10个?态的势能曲线.为了提高势能曲线的可靠性和精确性,计算中考虑了自旋轨道耦合效应、芯电子价电子相关和标量相对论修正以及将势能外推至完全基组极限.基于得到的势能曲线,获得了束缚和准束缚的4个Λ-S态和8个?态的光谱常数和振动能级,与已有的实验结果符合.计算了2(1/2)→X~2Σ_(1/2)~+和A~2Π_(3/2)→X~2Σ_(1/2)~+跃迁的跃迁偶极距.利用计算的精确的势能曲线和跃迁偶极矩,获得了2(1/2)~(第一势阱)(υ′=0, 1)→X~2Σ_(1/2)~+(υ′′)和A~2Π_(3/2)(υ′=0, 1)→X~2Σ_(1/2)~+(υ′′)跃迁的高度对角化分布的Franck-Condon因子(f_(00)和f_(11))和大的振动分支比;预测了2(1/2)~(第一势阱)(υ′=0, 1)和A~2Π_(3/2)(υ′=0, 1)态短的自发辐射寿命和窄的辐射宽度,这适合于AlH~+离子的快速激光致冷.所需的3束激光冷却波长都在紫外区域.这些结果表明了激光冷却AlH~+离子的可行性.此外,评估了自旋轨道耦合效应对光谱常数、振动能级和激光冷却AlH~+离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用JETSET事例产生器对e+e→qq+ng→hadrons反应中,末态部分子(qq+ng)以色分离的联接方式进行强子化时,各种强子产额及π+,K±,p/p的动量谱进行了计算;与传统的色中性流联接方式强子化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由T权重确定的色分离单态和色中性流这两种完全不同的色联接方式强子化得到的强子产额及π+,K±,p/p的动量谱,与实验符合的程度相同,有些更好.  相似文献   

20.
邢伟  刘慧  施德恒  孙金锋  朱遵略 《物理学报》2016,65(3):33102-033102
采用考虑Davidson修正的内收缩多参考组态相互作用(icMRCI+Q)方法结合相关一致基组aug-ccpV5Z和aug-cc-pV6Z计算了CF~+离子第一离解极限C~+(~2p_u)+F(~2P_u)对应的12个∧-S态(X~l∑~+,a~3∏,1~3∑~+,1~3Δ,1~1∑~-,1~1∑~-,1~3∑~-,2~1∑~+,1~1∏,2~3∏,2~1∏和2~3∑~+)所产生的23个Ω态的势能曲线.计算中考虑了旋轨耦合效应、核价相关和标量相对论修正以及将参考能和相关能分别外推至完全基组极限.基于得到的势能曲线,获得了束缚和准束缚的9个∧-S态和16个Ω态的光谱常数,并且X~1∑~+,a~3∏~(势阱一)∧-S态的光谱常数与已有的实验结果非常符合.此外,计算了CF自由基X~2∏态到CF~+离子束缚和准束缚的9个∧-S态的垂直电离势和绝热电离势,并且CF~+(X~1∑~+)←CF(X~2∏)和CF~+(a~3∏(势阱一))←CF(X~2∏)的垂直电离势和绝热电离势与相应的实验结果也非常符合.由a~3∏,1~1∏态和其他激发∧-S态势能曲线的交叉现象,借助于计算的旋轨耦合矩阵元,分析了a~3∏~(势阱一),1~1∏~(势阱一)和2~1∑~+态的预解离机理.计算的23个Ω态离解极限处的相对能量与实验结果十分吻合.最后计算了(2)0+~(势阱一)(v'=0-5),(1)1~(势阱一)(v'=0-5)和(2)1~(势阱一)(v'=0)到X0~+态跃迁的Franck-Condon因子和辐射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