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黄化民 《大学化学》1993,8(6):30-30
报道了在硫酸盐水合物催化下的酯化反应、酯交换反应、δ-酮酸环合反应、羟醛缩合反应、酮的烯醇化反应、缩醛酮反应、呐咵重排反应及醇脱水反应。研究了硫酸盐水合物的催化活性及催化反应动力学,对这一类型反应的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证明反应是配位催化过程。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反应类等键反应方法,将通常用于热力学性质计算的等键反应方法推广用于类反应中反应势垒和反应焓变的计算. 对碳氢燃料低温燃烧反应机理中的一类重要反应类:?烷基自由基过氧化氢裂解生成烯烃和HO2自由基的反应势垒和反应焓变进行了计算. 通过对该类16个反应中的5个代表反应分别在不同计算水平HF、DFT、MP2、CCSD(T)的比较计算发现,采用等键反应方法可在较低从头算级别计算得到类反应较高精度的反应势垒,提高了计算的效率和精度. 本文采用反应类等键反应方法在B3LYP/6-311G(d,p)计算水平对该类16个反应进行了反应势垒和反应焓变的计算,并建立了反应势垒和反应能的线性自由能关系:delta V=71.02+0.41?delta E.  相似文献   

3.
近几个世纪,传统釜式反应为我们解决了大量化工产品需求的问题。但其本身存在着很多的缺点,如安全隐患、环境污染、能源消耗巨大、占地面积大以及工艺放大困难等。连续流微反应以其高效的传质传热、精确控温控时、安全稳定、无放大效应以及反应的实时监控等优点,能很好地解决传统釜式反应存在的问题。本文对连续流微反应在最近五年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特别对连续流中的硝化反应、叠氮基丙烯酸酯的热解反应、格氏反应与类格氏反应、偶联反应、胺化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缩合反应、环化反应、多步骤反应及常用连续流微反应器进行了介绍。同时,对连续流微反应的优缺点进行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4.
钱华  刘大斌  王亮 《应用化学》2009,26(9):1084-1087
以间苯三酚为起始原料,通过醚化反应、碘化反应、Pechmann反应、偶联反应、水解反应和脱羧反应合成了目标产物4-甲氧基-7H-呋喃[3,2-g][1]苯并吡喃-7-酮。经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测试技术对各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优化了醚化反应和碘化反应的工艺条件,并探索了通过选择性碘化反应、Pechmann反应和偶联反应来合成目标化合物的可行性。反应均在常压下进行,反应条件温和,后处理相对简单,为呋喃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制备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赵成大  夏欣夫 《化学学报》1986,44(12):1204-1210
本文用内禀反应坐标法讨论了甲硫醛分子的脱氢反应机理. 在4-31G基组上对此反应做了量子化学从头计算和反应路解析, 得出过渡态结构, 反应势能曲线, 活化能, 反应热以及沿反应坐标反应系的一些物理量的变化, 并对过渡态做了振动分析. 所得结果与甲醛,甲硫醇和甲醇等分子的脱氢反应结果做了对比. 还给出沿反应坐标分子间弹性碰撞阶段和最佳碰撞角等信息. 同时, 计算了反应的频率因子A,讨论了反应速率常数k值与温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脯氨酸催化的不对称有机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欣  王永梅 《化学进展》2008,20(11):1675-1686
脯氨酸作为一种结构简单、商品化的、廉价小分子手性催化剂,在多种不对称催化反应中表现出非常好的催化性能,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脯氨酸直接催化的不对称有机反应涉及Aldol反应,Mannich反应,Michael反应,Diels-Alder反应,直接α-胺化反应,α-氧胺化反应,Baylis-Hillman反应,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的进展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Keggin杂多酸负载型催化剂研究及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评述了负载型杂多酸Keggin结构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其表面作用机理, 阐述了在非均相催化酯化反应、Friedel-Crafts烷基化和酰基化反应、选择氧化、不对称催化反应、异构化反应、缩合反应、裂解反应、水合反应、脱水反应、水解反应、重排反应、Diels-Alder反应及醚化反应等作为探针反应的催化性能, 总结了重排反应、醇氧化等不同类型催化反应的反应机理和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以及影响负载型催化剂水热稳定性能的因素, 指出了负载型杂多酸Keggin结构催化剂研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李哲  傅尧  刘磊  郭庆祥 《有机化学》2005,25(12):1508-1529
综述了Ni催化的碳(sp2)-碳和碳(sp2)-杂交叉偶联反应. 主要反应类型有: Heck反应、Sonogashira反应、Kumada-Corriu反应、Negishi反应、Stille反应、Suzuki反应、Ullmann反应、C—N偶联反应、C—O偶联反应、C—P偶联反应和C—S偶联反应. 详细地介绍了各个反应的底物要求、反应条件、反应选择性和产率. 最后, 我们对Ni催化的反应机理研究也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9.
微波促进离子液体相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波促进离子液体相有机合成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化学合成法,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在离子液体中,微波辅助下反应快速、收率高、选择性好、后处理简单,离子液体经简单再生后可多次套用。本文综述了以离子液体为反应介质或催化剂的微波辅助技术在多种类型有机反应中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了环合反应、亲核取代反应、金属复分解反应、酰化反应、重排反应、聚合反应、偶联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选择性脱溴反应等。  相似文献   

10.
苯胺和乙二醇生成吲哚反应机理的DFT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传统过渡态理论研究了苯胺和乙二醇生成吲哚反应的机理,设计了四种可能的反应通道.优化计算了反应物、产物和每个通道中可能的中间体和过渡态的几何构型,找出并确认了每个反应通道中各基元反应的可能过渡态和活化能.经分析对比给出该反应可能的主反应通道.同时初步探讨了在经过渡态TS1的基元反应中加入催化剂Ag后的反应机理.加入催化剂后,反应的活化能降低.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介绍了超临界近5年来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有机反应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加氢反应、氧化反应、羰基化反应、碳碳键形成反应、酯化反应和酶催化反应的研究现状;同时,还介绍了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反应底物用于合成碳酸酯和氨基甲酸酯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催化裂化过程中热裂化反应与二次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利用连续式小型提升管催化裂化实验装置,研究了重油催化裂化过程中热裂化反应和二次反应的特点;考察了反应温度、剂油比和油气停留时间对热裂化和二次反应(氢转移和异构化反应)的影响;给出了不同反应条件下催化裂化过程中的过裂化点,考察了过裂化点前后热裂化反应在催化裂化过程中所占比例及氢转移和异构化反应的变化。结果表明,降低反应温度,缩短停留时间,增加剂油比可以抑制催化裂化过程中不利的热裂化反应,有利于氢转移和异构化反应的发生;在由反应温度、剂油比和停留时间引起的过裂化点前后,热裂化、氢转移和异构化反应表现出各自的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13.
用变分过渡态理论研究H和Si2H6反应的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理论研究了氢和乙硅烷的反应. 该反应包含着2种类型的反应通道:抽提反应和取代反应; 对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抽提反应是主要反应通道; 用变分过渡态理论加小曲率隧道效应对该反应进行了动力学研究, 所得结果与实验值符合得很好. 比较该反应与氢和硅烷的反应, 结果表明乙硅烷中Si-H键的反应活性比硅烷中Si-H键的活性高.  相似文献   

14.
以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为原料,经Claisen酯缩合反应、酸性酯水解反应、热脱羧反应、亚硝化反应、脱肟反应、羰基还原反应、Aldol反应、邻二醇氧化裂解反应制备了水合茚三酮,对各步的反应机理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研究了非贵金属Ti催化H2O2氧化苯甲醇为苯甲醛的反应机理.考察了6条可能的反应途径,优化得到了各个途径的过渡态和中间体结构,计算了气相和液相中的反应势垒.结果表明,无催化剂时,H2O2氧化苯甲醇的反应途径具有非常高的反应势垒,反应不能进行;以Ti/SiO2为催化剂时,标题反应在乙腈溶液中的反应势垒为123.8kJ/mol,反应可在约353K下发生.结果还表明,标题反应在极性较大的溶剂中有较高的反应势垒,而在气相或者极性较小的溶剂中的反应势垒较低.  相似文献   

16.
由乳酸合成乳酸乙酯反应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乳酸和乙醇酯化反应的动力学,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发现该反应正反应为二级反应,逆反应为零级反应,并由此推导出了反应动力学方程。同时还发现在温度较低时这一反应存在诱导期现象,并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二氧化碳直接加氢合成反应是二氧化碳活化和有效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列举了18个二氧化碳氢化反应,并对相应的反应热和平衡常数进行了计算。假定各反应物以反应的摩尔计量比参加反应、反应物的总量均为1mol,求出了各反应中CO2的平衡转化率。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一种基于原位捕获异腈的Ugi四组分反应及后修饰串联反应的新策略.根据该反应策略,异腈化物被原位制备,并立即被捕获参与Ugi四组分反应及后续的修饰串联反应.相比之前的报道,该策略在Ugi四组分反应及其后修饰串联反应中实现了基于异腈的原位捕获,解决了反应中异腈化物的不稳定、高毒性和对环境的不友好等问题.温和的反应条件,精简的制备方法,也为异腈参与的Ugi四组分及后修饰串联反应提供了一种绿色无污染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次报道酪氨酸-KBrO_3-H_2SO_4体系的非催化化学振荡反应及在Ce~(3+)等金属离子催化下的振荡反应,研究了振荡反应产物及许多因素对振荡反应的影响,讨论了非催化振荡反应的控制机理。根据实验结果以及振荡反应的一般机理,对上述体系非催化振荡反应的机理作了初步的探索,并用以对实验现象作了定性说明。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次报道酪氨酸-KBrO3-H2SO4体系的非催化化学振荡反应及在Ce^36+等金属离子催化下的振荡反应, 研究了振荡反应产物及许多因素对振荡反应的影响,讨论了非催化振荡反应的控制机理。根据实验结果以及振荡反应的一般机理,对上述体系非催化振荡反应的机理作了初步的探索, 并用以对实验现象作了定性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