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将实验结果和软件模拟图像相结合,从结晶学角度探讨了通过L-半胱氨酸自组装单层诱导得到的不同形貌方解石晶体的成因. 阐明了晶体的SEM照片与XRD谱峰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
铌酸锂、钽酸锂晶体的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铌酸锂和钽酸锂晶体的结晶学数据出发,分析其结构特征和组成化学键的结合情况.对于这两个晶体的结晶学格位占有情况和阳离子的位移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作者首次明确地给出了铌酸锂和钽酸锂晶体中与晶体组成有关的阳离子位移趋势.  相似文献   

3.
利用滴加沉淀剂法,通过偶氮聚合物BP-AZ-2CA在DMF-H2O体系中自组装得到了碗状的聚集体.利用透射电镜等对聚集体的组装过程及最终形貌等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通过调节初始聚合物浓度以及制备过程中的滴加水速率,可得到不同尺寸的碗状聚集体.将碗状聚集体置于单束偏振Ar+激光(488nm,110mW/cm2)照射下,所有的碗状聚集体都发生了沿着激光偏振方向的拉伸.碗状聚集体在激光拉伸后仍然维持中空的结构.  相似文献   

4.
首次采用动态光散射研究了气相扩散法生长溶菌酶晶体.实验中采用了两种溶解溶菌酶的方法,所得实验结果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表明了NaCl对溶菌酶分子间相互作用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晶体生长过程中,溶液中溶菌酶始终保持单分子与两分子聚集体的状态,这种状态是生长晶体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利用自晶种方法,在邻二氯苯稀溶液中培养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晶体,系统研究了结晶温度对其晶体形貌的影响.使用PBS单晶作为研究对象,有效避免小尺寸观察不具有统计意义的缺点.在结晶过程中,通过改变结晶温度和自晶种温度,可有效调控稀溶液中生长的PBS晶体尺寸大小和晶体中缺陷的数量,得到了单层无缺陷的单晶、双层晶体和多层晶体等一系列PBS片晶.基于对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片晶的形貌和表面粗糙度的统计结果,提出晶体中可容忍的缺陷数量与结晶温度和晶种温度密切相关这一结论,通过建立热力学模型,定性分析了晶体中缺陷数量和结晶温度的依赖关系,从片晶表面粗糙度统计结果出发,提出高分子片晶折叠表面成核机制,较好地解释了实验中观察到的不同PBS晶体的形貌.  相似文献   

6.
离子液体中不同形貌ZnO纳米材料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在不同的咪唑基离子液体中通过微波加热合成出了ZnO的片状聚集体、棒状聚集体和塔棒聚集体等纳/微米结构, 考察了不同合成条件对ZnO形貌的影响, XRD表明产物为六方相纤锌矿ZnO结构, SEM和TEM表明产物形貌主要分为片的聚集体和棒的聚集体, 电子衍射表明ZnO棒具有单晶结构, 片的聚集体的PL谱表明在室温下这种形貌的ZnO具有很强的绿光发射和弱紫外光发射现象.  相似文献   

7.
李晔  韩伟伟  廖明霞 《物理化学学报》2009,25(12):2493-2500
四苯基卟啉锌在完全无水的乙氰中发生自聚现象, 聚集体的形成可以通过稳态光谱来证实. 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的红移表明四苯基卟啉锌的聚集体是卟啉之间以头对头的方式排列, 即J-聚集体. 进一步研究表明聚集体的形成还依赖于溶剂. 光谱和激发态寿命的测定结果表明聚集体的辐射跃迁速率比单体快两倍, 这表明形成的J-聚集体存在超辐射. 四苯基卟啉锌的晶体呈现出杆状的结构. 通过X射线的结构分析, 提出了一个四苯基卟啉锌J-聚集体的结构模型. 四苯基卟啉锌中的一个苯基和相邻的四苯基卟啉锌中的吡咯垂直并通过C—H…π键相互作用. 最后讨论了乙氰配位后对四苯基卟啉锌中Zn—N键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用支持向量机建立中药有效成分聚集体的预测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化合物可以形成聚集体, 这种分子聚集体可能对靶点具有混杂抑制活性. 在中药中已经发现这种现象, 为了进一步研究这种现象,使用支持向量机(SVM)方法建立了分子形成聚集体的分类预测模型. 研究表明, 这个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 并且具有稳定性. 通过使用现有化合物对该模型进行验证, 发现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推广能力. 这个模型被用于对中草药有效成分三维结构与性质数据库(CHDD)中的分子的预测.  相似文献   

9.
在三嵌段共聚物P123水溶液体系中,合成了特殊形貌的层面光滑的碳酸钙层状聚集体、具有多级结构的碳酸钙层状聚集体和仙人球状的碳酸钙粒子.探讨了反应时间、聚合物浓度和反应温度对碳酸钙粒子形貌和晶型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XRD)及红外吸收光谱对合成样品的形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聚合物浓度和反应温度对碳酸钙粒子形貌和晶型具有重要的影响.利用周期键链(PBC)理论模型解释了层状结构碳酸钙聚集体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0.
采用聚丙烯酰胺(PAM)为软模板,在CuSO4、Na2SO3体系中调控合成了片状、海胆状、一维线、针状聚集体氧化亚铜晶体。研究了不同浓度Cu2+、不同PAM含量及不同温度对晶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PAM促使氧化亚铜异相成核,氧化亚铜形貌随PAM质量分数的变化而变化:当c(Cu2+)=0.5mol.L-1时,PAM质量分数为3.0%(常温引入体系),产物主要为片状晶体;PAM质量分数为1.0%、3.0%时(高温引入体系),分别获得一维线状、海胆状晶体;当Cu2+浓度为0.1 mol.L-1时,体系中高温引入质量分数3.0%的PAM,得到片层状晶体;当Cu2+浓度为0.3、0.4 mol.L-1时,得到针状聚集体氧化亚铜晶体。分别用X射线粉末衍射、冷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激光粒度仪对所制备的产品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1.
新鄂西香茶菜素为首次从抗癌中草药鄂西香茶菜[Rabdosia henryi (Hemsl) Hara]的叶子中分离得到的二萜化合物。前人曾从毛叶香茶菜[R. japonica (Burm. f)Hara]中分离出该化合物并依据光谱数据推测其结构(右图)。但其结晶学研究尚未见报道。为研究其立体结构及分子在晶体中的排布方式,我们对该化合物的晶体进行了X射线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利用微量静置法培养出绿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猪胰蛋白酶复合物可供X射线衍射分析的单晶体。晶体衍射分辨率2.7。晶体学参数测定结果为四方晶系,空间群1422,晶胞参数a=b=122.4(2),c=113.4(2)()。晶体密度1.20g/cm~3,溶剂含量36%,每个结晶学不对称单位含一个复合物分子。  相似文献   

13.
SAPO-11分子筛的合成及其晶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二异丙胺或二正丙胺为模板剂用水热合成法合成SAPO-11分子筛,发现pH值及模板剂的种类对所生成的SAPO-11晶体形貌有着明显的影响,通常观察到的球形晶貌实属长形柱体的聚集体。  相似文献   

14.
由BaY2F8晶体的结构特点和粉晶X射线衍射(XRD)数据,分析了该晶体的结晶习性。晶体结构中的强键为Y-F2-Y键,该键沿[001]方向伸展成链状,是晶体的优势生长方向。晶体的平衡稳定形态由斜方柱{130},{021}组成,晶体呈沿[001]方向发育的轴状习性。温度梯度法生长所得晶体的切片分析,证实了以上结论。BaY2F8晶体系采用提拉法等强制方法获得。  相似文献   

15.
采用原子转移聚合方法合成了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和聚醚树技体的不对嵌段共聚物Dendr.PE-PNI-PAM。实验结果表明Dendr.PE-PNIPAM分子在水中能通过疏水缔合作用形成具有双分子膜结构的超分子聚集体。临界缔合浓度(CAC)、聚集体的大小及形貌对树枝体的代数具有明显的依赖关系。该聚集体对温度刺激具有响应性,并在人体体温温度(37.5℃)发生相转变。在高于相转变温度时,Dendr.PE-PNIPAM分子形成管状、带状等多重形态的超级结构的聚集体。  相似文献   

16.
戴国亮  解莹  康琦  胡文瑞 《化学学报》2007,65(13):1202-1206
从溶液中聚集体的角度研究了溶液的热历史改变生长出的蛋白质晶体的数目和尺寸的内在原因. 将在281 和309 K下保存1 d的两组溶菌酶溶液按不同比例混合, 加入沉淀剂生长晶体. 随着高温溶液的比例增加, 生长出的晶体数目减少, 同时溶液中生长基元的尺寸增大. 在5周内, 采用动态光散射对281, 293和309 K三种温度下保存的溶菌酶溶液中聚集体的变化情况进行监测, 发现溶液中均存在大小不同的两部分聚集体, 称之为小聚集体与多聚体. 前者的尺寸基本不随保存时间而变化, 而后者尺寸随保存时间增加而减小, 减小的速度与保存温度有关. 多聚体的尺寸经过5周后和小聚集体基本相同. 研究结果表明, 处于无序聚集阶段的溶液的均一化程度和成核阶段生长基元的尺寸受到了溶液热历史的影响, 并最终对晶体的数目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采用开环聚合的方法 ,合成了组成不同的PLA b PEO b PLA三嵌段共聚物 .滴加选择性溶剂水于共聚物的良溶剂溶液中 ,制备了共聚物以水为介质的“平头”聚集体胶束溶液 .把聚集体胶束溶液浇铸在云母片上 ,采用扫描探针显微镜 (SPM)表征了其形貌和表面微粘弹性 .发现脱离了极性介质水的聚集体的表面性质发生了不均一化 ,聚集体的顶部比相连接的部分具有较高的储能模量 .聚集体环境的改变使聚集体中不同嵌段的迁移导致了这种表面粘弹性的不均一 .另外 ,采用动态光散射的方法测量了体系溶液中聚集体胶束的尺寸 .实验发现光散射所得到的聚集体的尺寸远远大于SPM所得到尺寸 .增加聚合物的起始浓度使聚集体胶束的尺寸以及多分散性都在不同程度上增大 .然而聚合物的不同 ,这种增加的程度会有比较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18.
溶菌酶晶体生长前期溶液中聚集体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戴国亮  于泳  康琦  胡文瑞 《化学学报》2004,62(8):757-761
用动态光散射法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对溶菌酶晶体生长前期溶液中聚集体状态的影响,并将这些溶液中的聚集体吸附到硅片表面,用原子力显微镜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NaCl浓度为0~0.5 mol·L-1时,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溶液中大的聚集体逐渐消失,直至基本上只存在几纳米大小的聚集体.测量了相应条件下溶液的Zeta电势值以说明NaCl与溶菌酶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变化情况.本文从溶液中无序聚集体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判断晶体能否生长的一个可能的标准,并对动态光散射与原子力显微镜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如何用精密X射线结晶学的方法从晶体物质中电子的密度分布来研究物质的结构。  相似文献   

20.
首次合成了标题化合物C20H23N14O7PS,并通过元素分析、IR和1H NMR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晶体中一个不对称单元内有四个结晶学上独立的分子,这四个分子的构型基本相同.每两个分子之间以一对N-H…O氢键连接,生成一个非中心对称的二聚体,组成二聚体的两个分子侧链局部构象存在明显的差异.整个晶体则是由这些二聚体以vander Waals作用力堆积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