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我初谒刘老师是在1943年的暑假,那时,厦门大学因抗战内迁至闽西山城长汀。我由福建省沙县福州高中保送进入厦门大学,报的志愿是化学系,是当时厦门大学唯一的山东籍女生。厦门大学商学院有一位高我两年的李宝文学长,是在我到厦门大学之前在校的唯一山东籍学生。他主动找到我,并告诉我:"刘椽老师不但是化学系的系主任,而且是山东诸城人,我带你去拜见他。"  相似文献   

2.
《大学化学》2021,36(4)
正1考入厦大化学系1947年张乾二毕业于厦门集美中学。毕业后他要继续上大学深造,而厦门考点招生的只有福州协和大学和国立厦门大学。他向惠安老乡打听,老乡告诉他:厦门大学最好的工科是机电系、理科最好是化学系,最终填报的升学志愿是厦门大学化学系。当时厦门大学是综合性大学,文、法、理、工、商科齐全,共有18个系,又是国立大学,全国招生,报考人数很多,几千人报考才录取三百多名。招生最多的机电系,也只录取36名。化学系录取新生共18名,其中正取生12名,张乾二以优异成绩排在正取生之列。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院新当选院士简介(1997年,化学部,10人)万惠霖(WanHuilin)男,汉族,物理化学家,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1938年11月20日出生于湖北汉口,原籍湖北省汉阳县,1966年2月厦门大学化学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现任厦门大学化学...  相似文献   

4.
陈祖福 《化学教育》1980,1(5):45-45
今年七月下旬,在厦门大学召开了全国综合大学理科第二次无机化学教材及教学经验交流会.这个会议是由教育部委托高等学校理科化学教材编审委员会无机化学小组和厦门大学化学系组织和主办的.  相似文献   

5.
探讨电化学界面的原子-分子世界(厦门大学电化学研究工作简介之一)田昭武(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化学系,厦门361005)厦门大学电化学研究工作内容包括:基础研究、新研究方法与仪器的研制以及应用研究。拟在本刊陆续予以介绍。作为厦门大学...  相似文献   

6.
EDITORIAL BOARD     
Chief Editor: ZHANG Qian-Er (张乾二) 福建省厦门大学化学系 361005 Advisers: (Alphabetically) CAI Qi-Rui (K. R. Tsai 蔡启瑞) 福建省厦门大学化学系 361005 JIANG Yuan-Sheng (江元生) 南京大学化学院 250100 LIANG Dong-Cai (梁栋材) 北京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100101 LIU Ruo-Zhuang (刘若庄)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 100875 TANG Ao-Qing (唐敖庆) 长春吉林大学理论化学研究所 130023 TANG You-Qi (唐有祺) 北京大学化学系 100871 WU Zheng-Kai (吴征铠) 北京核工业部科技司 100822 XU Guang-X…  相似文献   

7.
1994年梁树权奖获得者王小如教授1949年6月生,1975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系,1981年在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87年在美国麻省大学化学系获博士学位,1988.9—1990.9在厦门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0.9至...  相似文献   

8.
核战线的眼睛──分析化学家陈国珍郭保章(首都师范大学化学系,北京100037)陈国珍,分析化学家,1916年12月1日生于福建省厦门市,祖居厦门,父为电报局报务员,家境清贫。1938年夏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1948年秋赴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科技学院留学...  相似文献   

9.
《化学通报》1998,(7):51-59
1997年当选的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和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院士简介中国科学院化学部:10人万惠林物理化学家。1938年11月20日出生于湖北汉口,原籍湖北省汉阳县,1966年厦门大学化学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现任厦门大学化学化...  相似文献   

10.
杨阳腾 《大学化学》1993,8(5):60-62
厦门大学化学系是厦大初创时期首批建立的理学系科之一。创办于1922年。化学系的第一位系主任,是留美归来的刘树杞博士。刘是我国20~30年代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在电化学与制革学两方面均有很高造诣,是我国研究熔盐电解的先驱。他曾以《电解法制铍—铝合金》一文享誉欧美,并主持建成了制革实验所。由于制革  相似文献   

11.
林仲华  罗瑾 《电化学》1995,1(3):237-247
不断创新的电化学研究方法(厦门大学电化学研究工作简介之二)林仲华,罗瑾,田中群,孙世刚,林昌健,毛秉伟,杨勇,林华水执笔(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化学系,厦门361005)1历史的回顾与自然科学的其它分支学科一样,电化学科学的建立和纵...  相似文献   

12.
光催化原位氢化有机物的研究庄启星,杨涛峰(厦门大学化学系,361005厦门大学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有机物的多相催化加氢首先需要将分子氢活化使其均裂或异裂,反应一般要在适当温度、足够H_2压、金属或金属负载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利用光催化反应活...  相似文献   

13.
李国铮  张强 《电化学》1996,2(2):140-143
n型多孔硅的电发光性能及其XPS和LIMA表征①李国铮*张承乾张强(山东大学化学系,济南250100)(厦门大学化学系,厦门361005)多孔硅(PS)的发光性能与其化学组成和结构的关系已为人们所关注.曾有人认为,发光是由于纳米级多孔硅的量子限制效应...  相似文献   

14.
铜表面腐蚀的激光扫描微区光电压图象的研究杨迈之,张雯,蔡生民,任聚杰(北京大学化学系,北京,100071)(河北医学院化学系,石家庄)潘传智,杨勇(浙江工业大学化工系,杭州)(厦门大学化学系,厦门)关键词铜,缓蚀剂,微区光电压图铜的腐蚀与防腐早已引起...  相似文献   

15.
着眼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评介《综合化学实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常文保 《大学化学》2004,19(1):63-63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王尊本教授主编的《综合化学实验》一书 ,最近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本实验教材是厦门大学化学系多年来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早在1 986年 ,该系就参加了由全国高等学校化学教育研究中心组织的“化学实验课程改革的研究和实践”课题组 ,开始化学实验课程的改革。到了 1 995年 ,原国家教委实施“高等教育面向 2 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 ,该系又参与了有关项目的研究 ,继续开展化学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的改革。在全国高等学校化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 ,在化学实验课程改革方面 ,各高等学…  相似文献   

16.
陈红  吴辉煌 《电化学》1995,1(4):465
邻苯二胺对1,4-二氧六环介质中HRP酶电极催化性能的影响陈红,吴辉煌(厦门大学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化学系,厦门361005)1实验部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E.C.1.11.1.7,250u/mg,R.Z.~3.0)及牛血清蛋...  相似文献   

17.
《物理化学学报》1986,2(4):293-294
蔡镏生教授1902年9月18日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市。1924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化学系并留校任教。1929年就读于美国芝加哥大学,1932年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在燕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国大学任教授。1948年再度赴美,应邀在华盛顿大学做访问学者。1949年全国解放前夕毅然回国,在燕京大学化学系任主任。1952年到吉林大学的前身、当时的东北人民大学,创建化学系,长期担任系主任。1983年10月24日病逝于长春。  相似文献   

18.
环糊精诱导二苯甲酮敏化α-溴代萘室温磷光分析法谢剑炜,许金钩,陈国珍,刘长松(厦门大学化学系现代分析化学研究所,厦门,361005)(山西大学化学系,太原)关键词二苯甲酮,敏化室温磷光,α-溴代萘,环糊精胶束、环糊精等有序介质能有效地使能量给体和受体...  相似文献   

19.
《大学化学》2021,36(4)
正田昭武1945年从福建省立永安中学毕业,被保送厦门大学化学系,成为新生院的一名新生。同一年,卢嘉锡先生辞却了国外一切聘任,毅然回国,受聘为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这似乎是一种巧合,更是一种缘分,从此留下了他们特殊师生关系的一段佳话。在卢嘉锡先生的安排下,田昭武比别人多学好几门化学学科之外的课程。同样,在卢嘉锡先生的安排下,田昭武毕业留校后先后担任物理化学和物质结构两门重要课程的助教和主讲。而后,在卢嘉锡先生的默许和鼓励下,田昭武走上了电化学科研之路。  相似文献   

20.
高硫合成气制甲硫醇K2MoS4/SiO2催化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意泉  车长针 《分子催化》1995,9(3):229-232
高硫合成气制甲硫醇K_2MoS_4/SiO_2催化剂杨意泉,车长针,袁友珠,方钦和,林国栋,张鸿斌(厦门大学化学系,厦门大学物理化学研究所,厦门361005)关键词负载型K_2MoS_4/SiO_2催化剂,甲硫醇,H_2S1.前言甲硫醇是合成蛋氨酸的重要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