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正田昭武,福建省福州市人,物理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现代电化学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田先生1927年6月28日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1939年就读于福建省立永安中学直至完成初中、高中学业.优良的家庭教育和日本侵华的深重民族苦难,养成了他正直做人、勤奋做事、科学强国的坚定志向.1945年被保送到厦门大学化学系.在卢嘉锡、钱人元、蔡启瑞等名师熏陶和指导下,深刻领会大师的治  相似文献   

2.
《电化学》2017,(4)
正庆祝田昭武院士九秩华诞暨化学的创新与发展论坛将于2017年6月在厦门大学隆重举行,《中国科学:化学》编委会及编辑部精心选编了《田昭武先生学术集萃》,以期展现田昭武先生的主要学术发展历程及对电化学科学做出的杰出贡献.田先生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投身电化学领域至今的六十年经历,特别是在上世纪提出科学研究需要"理论、实验、仪器"三驾马车的观点和实际表率很值得大家了解与学习.电化学发展早期首先经历了热力学阶段,研究内容包括电解质溶液  相似文献   

3.
探讨电化学界面的原子-分子世界(厦门大学电化学研究工作简介之一)田昭武(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化学系,厦门361005)厦门大学电化学研究工作内容包括:基础研究、新研究方法与仪器的研制以及应用研究。拟在本刊陆续予以介绍。作为厦门大学...  相似文献   

4.
隧道电子和局域场对固液界面纳米区域反应的影响①——控电位下的Si(111)表面的STM诱导纳米刻蚀谢兆雄*蔡雄伟施财辉毛秉伟田昭武(厦门大学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物理化学研究所化学系厦门361005)扫描隧道显微技术(STM)目前已成为纳米加...  相似文献   

5.
孙世刚  林昌健 《电化学》2021,27(2):123-124
百年沧桑,十秩辉煌. 1921年,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怀着"教育为立国之本"的信念和建设"世界之大学"的宏愿,倾资兴学,创办了厦门大学,建校伊始就设立"化学门".一百年来,厦大化学人秉持嘉庚先生立校志向"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广揽英才群贤毕至,历经刘树杞、刘椽、傅鹰、卢嘉锡、蔡启瑞、田昭武、张乾二等不同时期化学大家、名师前辈的开拓耕耘、学科引领、励精图治,一代代厦大化学人潜心科研、奋发拼搏、立德树人,学科建设成绩斐然.厦大化学学科在2017年成功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学科,在ESI全球学科排名中,化学学科稳居前万分之五,在最新的US News学科排名位居全球第27位,已发展成为国际知名的化学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摇篮和高水平科研的重镇.  相似文献   

6.
电化学基础研究的进展电化学高级研讨班讲座田昭武,苏文煅(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化学系,厦门,361005)电化学是研究电子导体(或半导体材料)/离子导体(通常为电解质溶液)和离子导体/离子导体的界面结构、界面现象及其变化过程与机理的...  相似文献   

7.
厦门大学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实验室是我国目前唯一设在经济特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1987年获准建设,1990年2月建成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向国内外开放。实验室实行主任负责制和学术委员会评审制。中科院学部委员田昭武教授任实验室主任,厦门大学化学系主任、中科院福建物构所所长张乾二教授任实验室副主任。中科院学部委员蔡启瑞教授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中科院学部委员唐有祺教授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表面科学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固体表面是表面科学的研究主体。而  相似文献   

8.
国家教委科技委员会决定召开的全国首届青年化学学者学术交流会,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部、中国化学会和厦门大学的支持,于1990年11月3日至6日在厦门大学举行。会议邀请了15位老专家参加。开幕式上著名化学家田昭武教授致词,厦门大学郑学檬副校长讲了话。闭幕式上,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主任严东升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  相似文献   

9.
中国化学会1985、1986年度青年化学奖授奖大会于1987年2月25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化学会执行理事长唐有祺教授宣布获奖者名单并简单介绍了他们的获奖工作。著名化学家柳大纲、卢嘉锡、唐敖庆、唐有祺、徐光宪、田昭武及中国科协特  相似文献   

10.
厦门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化学系是该校理科最早设立的系之一。1921年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创办厦门大学,化学系也随之而诞生。  相似文献   

11.
陈东英  林华水 《电化学》1997,3(2):139-142
基于电迁移率差异而分离的新型聚焦电泳技术①陈东英林华水周勇亮毛秉伟谢兆雄卓向东田昭武*(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化学系厦门大学厦门361005)毛细管区带电泳已成为十几年来发展最快的分离分析技术.Hjertén于1967年在玻璃管中进行了自由...  相似文献   

12.
田昭武教授,一九二九年五月二十九日出生,福建省福州市人,是国内外著名的电化学家。他现任厦门大学校长,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科学》、《化学学报》、《物理化学  相似文献   

13.
胡亚东 《化学通报》2001,64(7):397-398
在本期发稿前夕 ,惊闻著名科学家、本刊顾问、德高望重的卢嘉锡院士仙逝。编辑部特请卢先生的生前挚友、本刊前主编胡亚东先生撰写了一篇悼念文章 ,并配发卢先生的学界后辈、厦门大学魏光先生等合写的“初探卢嘉锡的化学哲学思想”一文 ,以表达我们对卢先生一贯给本刊以热诚关怀和支持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14.
着眼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评介《综合化学实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常文保 《大学化学》2004,19(1):63-63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王尊本教授主编的《综合化学实验》一书 ,最近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本实验教材是厦门大学化学系多年来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早在1 986年 ,该系就参加了由全国高等学校化学教育研究中心组织的“化学实验课程改革的研究和实践”课题组 ,开始化学实验课程的改革。到了 1 995年 ,原国家教委实施“高等教育面向 2 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 ,该系又参与了有关项目的研究 ,继续开展化学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的改革。在全国高等学校化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 ,在化学实验课程改革方面 ,各高等学…  相似文献   

15.
《大学化学》2021,36(4)
正抗战时期,厦门大学迁往长汀。我于1941年进入该校化学系(图1)。那时,蔡启瑞先生是化学系的讲师,教过我"定量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他在教学上的严谨和博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1943年春,大二下学期,我开始接触到蔡先生的"定量分析化学"课程。课程要求实验结果误差小于2%,如果超标,必须重做。有一次,我们分析铬铁矿样品,按规定应该用坩埚做这个实验,  相似文献   

16.
<正>蔡启瑞,福建同安人,物理化学家,中国催化科学研究与配位催化理论概念的奠基人和开拓者.蔡启瑞先生1914年1月7日出生于福建省厦门同安,1937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后留校任教,担任无机、有机、分析、物化、结构等课程助教.1947年被选派赴美俄亥俄州立大学深造,1950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克服障碍,于1956年回到厦门大学,担任结构化学的教学科研工作,后在厦门大学组建中国高校的第一个催化教研室.蔡启瑞先生一直在厦门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毕生奋斗在催化科学研究的第一线.历任厦门大学副校长、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固体  相似文献   

17.
《过渡金属原子簇化学的新进展》评介张乾二(厦门大学化学系361005)近20年来,卢嘉锡教授致力于过渡金属原子簇化学研究,新近问世的中文版《过渡金属原子簇化学的新近展》(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3月出版)是他在这一领域苦心经营的结晶,该书可以帮助...  相似文献   

18.
《大学化学》2021,36(4)
正1考入厦大化学系1947年张乾二毕业于厦门集美中学。毕业后他要继续上大学深造,而厦门考点招生的只有福州协和大学和国立厦门大学。他向惠安老乡打听,老乡告诉他:厦门大学最好的工科是机电系、理科最好是化学系,最终填报的升学志愿是厦门大学化学系。当时厦门大学是综合性大学,文、法、理、工、商科齐全,共有18个系,又是国立大学,全国招生,报考人数很多,几千人报考才录取三百多名。招生最多的机电系,也只录取36名。化学系录取新生共18名,其中正取生12名,张乾二以优异成绩排在正取生之列。  相似文献   

19.
谭钦德 《大学化学》1987,2(6):12-14
目前,国内一些高等学校化学系已在高年级开设了“生物无机化学”课。我校从1983年给学生安排了“生物无机化学简介”讲座。在这个基础上,现已正式开设“生物无机化学”课。作为化学系的一门新选修课,如何认识它在化学课程中的地位,如何处理好在课程开设过程中的一些具体问题等,是值得探索和讨论的。本文仅就此问题谈一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20.
忆傅老的教学风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彤文 《大学化学》2002,17(6):55-57
在傅鹰先生诞辰百年之际 ,他的教学风范再次引起了我们深情的怀念。   2 0世纪 50年代 ,当全国响起向科学进军的号角时 ,学校不仅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同时强调要加强基础课的教学工作。 1 956年秋季开学 ,中科院学部委员 (现称院士 )傅鹰先生尽管有重要的科研任务和众多的研究生 ,但他自告奋勇地登上化学系一年级新生的普通化学课程讲台。他认为 :在大学当教授要承担基础课的教学工作是义不容辞的。自 2 0世纪 3 0年代以来 ,他先后在东北大学、协和医学院、青岛大学、重庆大学、厦门大学等校执教 ;新中国成立后 ,他又在北京大学、清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