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1 毫秒
1.
顾本源 《物理学进展》2011,8(2):125-169
本文主要介绍晶体中公度-无公度相变。无公度相是结构相变的产物,它与软模概念有着紧密联系。应用朗道的相变唯象理论可以相当好地解释这一相变行为,本文将给予详细综述。基于朗道自由能公式,讨论了无公度相的热力学性质,介电性质和弹性性质,以及杂质和缺陷将影响相变过程,杂质的“钉扎”效应导致各种观察量在相变过程中出现滞后现象。最后,无公度相中的新元激发-振幅子和相位子的色散特性,也从唯象观点作了讨论。主要的理论结果将与有关的实验数据和曲线进行比较,同时指出理论不完善之处以及尚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介绍晶体中公度-无公度相变。无公度相是结构相变的产物,它与软模概念有着紧密联系。应用朗道的相变唯象理论可以相当好地解释这一相变行为,本文将给予详细综述。基于朗道自由能公式,讨论了无公度相的热力学性质,介电性质和弹性性质,以及杂质和缺陷将影响相变过程,杂质的“钉扎”效应导致各种观察量在相变过程中出现滞后现象。最后,无公度相中的新元激发-振幅子和相位子的色散特性,也从唯象观点作了讨论。主要的理论结果将与有关的实验数据和曲线进行比较,同时指出理论不完善之处以及尚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封晓勇  张广铭  向涛 《物理》2007,36(7):511-515
文章通过在一种准一维路径上引入自旋算符的约当-维格纳(Jordan—Wigner)变换,证明了Kitaev自旋模型完全等价于一个不含任何非物理自由度的自由Majorana费米子模型。通过对偶变换,进一步证明了这个系统中存在的量子相变可用非定域的拓扑序参量来描述;并且,这些非定域的拓扑序参量在对偶空间变成为定域的朗道类型的序参量。文章作者的工作揭示了传统的量子相变和拓扑量子相变的内在关系,扩展了朗道二级相变理论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4.
在冷原子物理中,对无序和温度效应的研究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基于金兹堡-朗道理论,我们从解析上研究了无序和有限温度对光晶格中超冷玻色系统相变的影响。我们的计算结果显示,无序强度的增加会使得系统的Mott绝缘相区域减小;热涨落的存在将进一步破坏Mott绝缘相,同时使得系统中出现了正常流体相。这里的金兹堡-朗道理论在最低阶近似下得到的相界方程与平均场结果一致,原则上很容易将计算结果推广到高阶从而给出超越平均场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在文献[1]的基础上,计算了包括四体相互作用项的氢键铁电系统自由能,给出了确定铁电一级相变时序参数跃变和居里温度的表示式。通过对自由能在相变温度附近行为的详细分析,表明了微观理论结果与朗道热力学理论完全一致,并给出了朗道自由能表示式中各系数与微观相互作用参数之间的关系,使各系数的物理意义更加明确。再通过与PbHPO4,PbDPO4和H2C4O4等晶体的实验结果比较,进一步证明本文理论能成功地处理氢键铁电体的一级相变和二级相变问题。 关键词:  相似文献   

6.
第22届亚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理论试题共三道,其中第二道题为相变的力学模型(A Mechanical Model for Phase Transitions)。该试题以朗道相变理论为背景,研究旋转的环上小球的运动,建立并分析相变的力学模型。本文介绍了该试题内容及解答,并对试题和选手作答情况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
简单介绍了文章作者在半导体硅重构表面及其相变动力学研究方面的进展.近期si(111)(7×7)-(1×1)相变的实验研究发现,将温度升高到相变温度以上时,7×7岛面积以恒定的衰减速率随时间减小至零,且初始面积越大的岛这个衰减速率就越大.文章作者分析了大量的实验事实,由此提出了一个双速相场模型来解释这个重要而令人困惑的现象.模型重点是:在相变过程中,7×7关键结构变化较快,随后的层错消解过程要慢得多.这个模型完美地解释了相关实验现象,说明该模型抓住了关键物理要素,这种相场方法也可以用于其他半导体表面相变研究.  相似文献   

8.
欧发  吴福根  何明高 《光学学报》1999,19(6):77-784
参照朗道相变理的基本精神,确定光学多稳性系统的相变与临床界现象,揭示了相变的多样性,以及多稳系统通向完全单稳状态态的不同路径。多稳性的级次愈高,相变的式样也就愈多。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朗道二级相变理论,对O_h~3群的Γ点,得到了最有利的二级结构相变方向是  相似文献   

10.
在平均场理论架构下, 以含时金兹堡-朗道和Glauber动力学这两类动态模型为基础,研究 了受外场和温度共同驱动的Ising自旋体系的非平衡动态相变.确定了界定动态无序(动态顺 磁相P)和动态有序(动态铁磁相F)转变的动态相界.并根据动态序参量Q和Binder参数U随系统 温度t(r0)、驱动外场频率ω和振幅h0的变化规律,就上述两类模 型的动态相界上是否存在区分连续动态转变和非连续动态转变的三临界点这一引发争议的问 题做出了进一步分析说明. 关键词: Ising自旋体系 非平衡动态相变 含时金兹堡-朗道模型 Glauber 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1.
用非完全熔合碎裂模型来分析600MeV/u Au+Au反应中弹剩余核的多重碎裂现象.理论计算得到的弹剩余核质量数、激发能及热力学温度与实验数据基本一致,很好地解释了Au+Au反应中热力学温度随第核子激发能变化而出现的回弯现象,使衰变模式相变和液气相变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2.
以强化相变力驱动环路热管内工质流动为目的,研究了以水为工质的一种平板式环路热管的蒸发段部分。实验所设计的蒸发器其加热底面与吸液芯分隔开来而形成相变空间,为了更好的观察及研究工质的相变特性,将系统设置为开式系统,并且采用可视化装置进行研究。实验以在不同加热功率和相变空间高度条件下,进行了多组实验,来分析它们对系统的性能影响。通过实验现象及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相变空间对系统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变空间的存在,有效提高了热管的换热性能。  相似文献   

13.
艾树涛  蔡元贞 《物理学报》2006,55(7):3721-3724
对于铁电-顺电相界的快移动,提出了相变潜热释放传导机理进行解释,并对其尺寸效应做了进一步研究.研究表明相界移动速率随体系厚度的减小而增加.理论结果与实验符合. 关键词: 铁电相变 相界动力学 相变潜热 尺寸效应  相似文献   

14.
高温相变储能换热器中传热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前言利用相变材料在发生相变时有很高的潜热释放或吸收的特点,将相变材料作为储热介质用于相变储能换热器中,可以大大地提高热储存的容量。本文研究的这种壳管式相变储能换热器壳内布置换热管,管壳之间填充高温储热材料,管内通以空气作为热交换流体提取储存在相变材料中的热量。定义输出功率为单位时间内热交换流体所提取到的热量,那么输出功率就成为评价这类换热器换热性能的指标。2理论模型的建立下面几点,概括了求解本文相变储能装置中传热问题的特点:a.相变储能换热器的壳侧填充的AI-Si合金属高温相变储能材料,实验始末其温…  相似文献   

15.
何燕  王晖  刘金芳  蒋建中 《物理》2007,36(3):215-220
文章报道了纳米晶粒的晶粒尺寸对压力诱导相变的影响的最新研究进展.采用热力学理论揭示了纳米晶体材料的相变压力与同种大块材料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体积变化率、表面能差和内能差.通过估算这3个因素的具体大小,可解释文献中报道的实验结果,并且可以确定同种大块材料和纳米晶体材料之间的相变压力发生差异的控制因素.在纳米晶体材料中,晶粒尺寸对结构稳定性和相变压力的影响与体系本身有关.  相似文献   

16.
综述朗道的一生及其较为重要的贡献之一——朗道二级相变理论,着重论述了朗道相变理论表述形式的一种修正以及朗道对物理学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威耳逊的临界点相变的重正化群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家岭 《物理》2000,29(7):424-428
临界现象的研究进展缓慢,60年代实验方面的发展使人们相继建立了几个标度理论及普适性理论,并提出了标度变换概念,威耳逊一直从事量子场论的研究,对相变理论也很关注,对迹些唯象理论不满,他把量子场论中的重正化群概念应用到相变理论中,并运用标度律和普适性概念,建立了临界点的重点重正化群理论,提供了研究临界点现象的系统方法。  相似文献   

18.
通过朗道二级相交理论中热力学势最小值的计算,给出了O_h~1至O_h~(10)空间群r点二级结构相变的方向,并讨论了“最大子群”条件。  相似文献   

19.
低密度PZT-95/5陶瓷流体静压相变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常规的氧化物陶瓷生产工艺与多孔化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制作出不同密度的PZT-95/5陶瓷样品,进行流体静压相变实验。研究发现,陶瓷材料的铁电-反铁电相变与陶瓷中气孔的存在有密切的关系,运用气孔塌陷假设或者边缘剪切假设可以对此现象进行定性解释,研究结果与美国圣地亚实验室的相似研究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0.
以朗道反磁性理论为基础,讨论了佩尔斯方法,并用此方法计算了朗道反磁性系统满足条件kBT≈μBεF时的lnΞ;解释了德哈斯-范·阿耳芬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