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于瀛  辛雁  何勇  周之怡  范仲勇 《化学学报》2006,64(23):2379-2383
在1×10-3~2×10-5 g•mL-1溶液浓度范围内, 用溶液雾化冷冻升华法制备了等规聚苯乙烯(i-PS)的单链、寡链非晶态聚集体. 随着溶液浓度降低, i-PS分子链团间的分离程度增大, 链间缠结随之减少, 因此冷冻升华制备的样品中单、寡链线团数目逐渐增多. DSC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溶液浓度的降低, 冷冻升华样品的结晶温度逐渐降低; 等温结晶得到的晶粒熔点和结晶度降低. 由浓度为2×10-5 g•mL-1溶液制备的i-PS样品在468.3 K熔体结晶60 min后, 得到平均体积约为1.5×104 nm3的单链晶粒. 用SEM观察到晶粒尺寸约为20~50 nm. 采用偏光显微镜(POM)测量了不同温度等温时i-PS单、寡链聚集体球晶的生长速率. 用Hoffmann理论进行了描述, 计算得到了i-PS单链聚集体熔体结晶片晶的端表面能(σe)为30.2 erg•cm-2, 侧表面能(σ)为5.7 erg•cm-2及单分子链折叠功(q)约为4.5×10-13 erg•molecule-1. 与文献值相比, 实验结果表明链缠结对聚合物结晶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可检测有机磷农药残留的丝网印刷酶电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君  王月伶  袁倬斌 《化学学报》2006,64(5):428-434
制备了用于有机磷农药检测的电化学生物酶电极, 并从工作电极上修饰物的选择、测定电压的确定、生物酶电极预活化时间的选定、测定时间的选定、温度的影响、pH值的影响、底物浓度的影响、固定方法的选择、固定酶时温度和时间的影响等多方面对丝网印刷的生物酶电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 应用经过优化的生物酶电极对有机磷农药乙基对氧磷进行了检测. 结果表明: 抑制率与乙基对氧磷浓度的常用对数在1.00×10-7~1.00×10-5 g•mL-1范围内成线性关系, 线性回归方程为A/%=267.2+37.20lg[c/(g•mL-1)], 相关系数r=0.9882. 当信噪比为3时, 检出限为2.10 ng•mL-1, 低于国家标准所要求的最低残留量.  相似文献   

3.
稀土化合物的生物效应研究已经引起广泛关注. 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纳米Eu2O3能进入活HEK-293T细胞中且位于细胞核周围. 在体外培养条件下, 利用流式细胞仪法检测了纳米Eu2O3对细胞的活力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结果表明当纳米颗粒浓度小于200 μg•mL-1时, 对细胞活性没有明显影响; 而当纳米颗粒浓度≥400 μg•mL-1时, 对细胞活性明显抑制. 当Eu2O3纳米颗粒在低浓度范围(≤50 μg•mL-1)时对细胞周期基本没有影响, 而高浓度(≥200 μg•mL-1)时对细胞周期均有显著抑制, 停滞在DNA合成后期. 这些研究结果均表明纳米Eu2O3对HEK-293T细胞具有明显的生物效应.  相似文献   

4.
免疫纳米金共振散射光谱探针检测痕量免疫球蛋白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治良  王娜  梁爱惠 《化学学报》2008,66(9):1047-1052
将纳米金的共振散射效应和纳米金标记免疫反应结合起来建立了一种测定免疫球蛋白A的新方法. 采用柠檬酸三钠改良法制备了粒径约为10 nm的纳米金, 用于标记羊抗人免疫球蛋白A获得了免疫球蛋白A (IgA)的免疫共振散射光谱探针. 在pH 5.6的Na2HPO4-C6H8O7缓冲溶液和PEG 6000存在下, 金标羊抗人免疫球蛋白A与IgA产生特异性结合, 引起金纳米粒子聚集, 导致金纳米粒子580 nm处的共振散射峰增强. 对免疫分析的条件进行了优化, IgA浓度在0.0054~1.35 μg•mL-1范围内与580 nm处的共振散射强度呈线性关系, 方法的检测限(3σ)为2.0 ng•mL-1, 相关系数为0.9983. 用于定量分析人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A,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基于纳米金和硫堇固定酶的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铂电极上自组装一层纳米金(GNs), 构建负电荷的界面, 然后通过金-硫、金-氮共价键合作用和静电吸附作用自组装一层阳离子电子媒介体硫堇(Thio). 再以同样的作用自组装一层GNs和辣根过氧化酶(HRP)的混合物, 最后在电极最外层滴加一层疏水性聚合物壳聚糖(Chit), 由此制备了一种新型的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 研究了工作电位、检测底液pH、温度对响应电流的影响, 以及GNs和HRP之间的相互作用, 探讨了传感器的表面形态、交流阻抗、重现性和稳定性. 该传感器的酶催化反应活化能为12.4 kJ/mol, 表观米氏常数为6.5×10-4 mo/L, 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 所研制的传感器对H2O2的线性范围为5.6×10-5~2.6×10-3 mol/L, 检出限为1.5×10-5 mol/L. 应用此方法制备了HRP和葡萄糖氧化酶(GOD)双酶体系葡萄糖生物传感器, 并应用于实验样品葡萄糖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王桂香  潘芊秀  张京京  王怀生 《化学学报》2006,64(22):2259-2264
利用溶胶-凝胶法将具有优良生物相容性和独特吸附性的羟基磷灰石(HAp)修饰在玻碳电极上形成纳米多孔薄膜. 电化学实验结果证明该纳米多孔羟基磷灰石薄膜能有效地将双链DNA吸附于其表面. 采用循环伏安法系统研究了固定在HAp薄膜上的DNA与亚甲基蓝(MB)之间的相互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 在20~200 mV•s-1扫描速度范围内该电极反应过程系表面反应控制; 在pH 6.0~7.4范围内, MB在DNA修饰电极上的峰电位随pH的增加而向负方向移动; 当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的离子强度小于59 mmol•L-1时, MB与DNA之间为静电作用, 当离子强度大于59 mmol•L-1时, 二者之间既有静电作用, 也有部分嵌入作用. 根据Langmuir吸附公式, 得出MB与DNA之间的结合常数为4.2×104 mol-1•L.  相似文献   

7.
壳聚糖修饰PLGA阳离子型纳米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单乳化-溶剂(O/W)挥发技术制备表面带正电荷的壳聚糖(CHS)修饰聚乙/丙交酯(PLGA)纳米微球(PLGA/CHS), 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纳米微球的制备条件. 结果表明, 微球粒径可控制在150~200 nm内, 在pH=4时, 纳米微球表面电位最高为55 mV. 影响微球粒径的主要因素是聚合物的浓度, CHS的分子量和浓度以及介质的pH值对微球表面电位也有明显影响. 制备粒径较小而表面电位较高的PLGA/CHS纳米微球条件为: ρ(CHS)=3 mg/mL, ρ(PLGA)=10 mg/mL, Vo/Va=1/4. SEM图像显示经CHS修饰的PLGA的纳米微球形状规整, 荧光显微观察和XPS分析结果证实CHS包覆于微球表面.  相似文献   

8.
王晓蜂  袁荞龙 《化学学报》2012,70(9):1047-1054
以(N,N-二甲氨基-4-吡啶)五氰合铁(II)封端的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共聚物(EPE-Fe)与苯乙烯在水中自组装形成纳米体系(EPE-Fe-St), 在纳米尺度受限空间内进行了苯乙烯自由基聚合, 制备了聚苯乙烯微球(EPE-Fe-PS). 用Fe3+对自组装体系的纳米球壳进行固化后形成Fe-EPE-Fe-St 体系, 聚合后也制备了聚苯乙烯微球(Fe-EPE-Fe-PS). 研究结果表明,制备了粒径为60~200 nm 的不同粒径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 聚合温度对纳米Fe-EPE-Fe-St 体系粒径影响较小, 而对EPE-Fe-St 体系较大. 在受限空间内苯乙烯的自由基聚合可得到数均分子量超过70 万的聚苯乙烯; 自组装体系中引发剂量增多使聚苯乙烯分子量下降, 聚合温度上升也使分子量下降, 而增加自组装的EPE-Fe 用量可增加聚苯乙烯的分子量. 两种受限条件下的聚苯乙烯微球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在90~135 ℃之间, 纳米反应器壳层的硬化提高了聚苯乙烯微球的Tg.  相似文献   

9.
聚合物分散剂对氟虫脲水悬浮剂分散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测定药物颗粒界面Zeta电位和平均粒径, 研究了聚合物分散剂苯乙烯磺酸聚合物钠盐(GY-D08)用量、pH和盐离子对氟虫脲水悬浮剂分散稳定性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分散剂GY-D08的加入量与水悬浮剂分散效果密切相关, 制备质量分数为5%氟虫脲水悬浮剂的GY-D08最佳用量为2%, GY-D08用量过多或过少都会使分散效果下降; pH影响分散剂GY-D08在水中的电离能力, 当pH=9时, GY-D08分子完全电离, 能为颗粒提供较大的静电位阻, 水悬浮剂分散稳定性最好; Mg2+或Ca2+压缩颗粒界面的双电层, 降低Zeta电位, 使颗粒因带电量减少而聚结, 导致水悬浮剂分散稳定性变差, 且Mg2+或Ca2+浓度愈大, 其分散稳定性愈差; 当离子浓度相同时, Ca2+压缩双电层的能力比Mg2+强, 添加Ca2+后的水悬浮剂的分散稳定性更差.  相似文献   

10.
采用循环伏安法、线性扫描伏安法、常规脉冲伏安法和恒电位电解法等电化学手段, 详细研究了利培酮在pH 7.07~10.32 B-R缓冲溶液和0.2 mol•L-1 NaOH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 研究表明: 在pH 7.07~10.07 B-R缓冲溶液中, 利培酮产生的P1波为催化氢波. 在pH=10.32 B-R缓冲溶液中, 利培酮可以产生P2和P3两个波. 其中, P2波为不可逆的单电子还原波, P3波可以分裂成两个波P3a和P3b. P3a波为P2波的进一步单电子还原, 而P3b波则属于催化氢波. 在0.2 mol•L-1 NaOH溶液中, 利培酮产生的P4波是一个两电子的不可逆还原波. 另外, 根据P1波的一阶导数峰电流与利培酮浓度在1.6×10-5~2.0×10-6 mol•L-1 (r=0.9950)间的线性关系, 建立了利培酮片剂中利培酮含量的测定新方法. 新方法的检出限为1.0×10-6 mol•L-1, 回收率在105%~102%之间, 相对标准偏差为0.84%.  相似文献   

11.
6-氨基己酸及2-氨基乙磺酸C60加成物的合成及溶解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溶性Fullerenes (C60)衍生物的制备对于C60的生物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氨基酸与C60的胺化反应可得到水溶性的氨基酸C60衍生物. 以C60与过量6-氨基己酸或2-氨基乙磺酸(摩尔比为1∶10)于80 ℃搅拌反应24 h, 分别得到加成度为5和4的氨基酸C60主产物, 产率按加入的C60计算分别为30%, 28%. 氨基酸碳链的长度及加成产物在反应体系中能否及时沉淀析出影响和控制着加成度的大小. C60[NH(CH2)5COOH]5H5 (3a), C60(NHCH2CH2SO3H)4H4 (6a)用柱层析进一步纯化, 其结构组成经元素分析, 1H NMR, 13C NMR, IR所证实. 6a的水溶性受溶液pH的影响较小, 3a在不同pH缓冲溶液中的溶解性用光谱法测定, 分别为: pH=10.25时为71.81 mg•mL-1, pH=7时为23.68 mg•mL-1, pH=3.36时为10.12 mg•mL-1. 在波长273 nm处, 3a的摩尔消光系数为ε=3.43×104 L•mol-1•cm-1.  相似文献   

12.
在pH为9.0的Clark-Lubs缓冲溶液中, 强力霉素、土霉素、四环素和金霉素等四环素类抗生素与钨酸钠反应形成1∶1的阴离子螯合物, 它仅能引起吸收光谱的变化, 不能引起共振瑞利散射(RRS)的增强, 但是当该螯合物进一步与乙基紫反应形成三元离子缔合物时, RRS显著增强并产生新的RRS光谱, 它们具有相似的光谱特征, 最大RRS波长均位于328 nm处. 4种抗生素的线性范围和检出限分别为0.047~4.8 μg•mL-1和14.1 ng•mL-1(强力霉素); 0.078~5.0 μg•mL-1和23.5 ng•mL-1(土霉素); 0.081~5.7 μg•mL-1和24.4 ng•mL-1(四环素); 0.122~7.7 μg•mL-1和36.6 ng•mL-1(金霉素). 考察了三元离子缔合配合物的组成, 讨论了配合物的结构和反应机理, 并发展了一种高灵敏、简便快速测定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聂菲  吕九如 《化学学报》2007,65(20):2299-2302
发现钙黄绿素可以吸收铁氰化钾氧化酮替芬反应的化学能而产生化学发光, 以钙黄绿素为化学发光试剂, 构建了铁氰化钾-酮替芬-钙黄绿素化学发光体系, 利用此体系建立了测定酮替芬的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 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0×10-8~6.0×10-6 g•mL-1, 检出限为8×10-9 g•mL-1, 对浓度为5.0×10-7 g•mL-1酮替芬溶液进行11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1%. 此法已用于药品中酮替芬含量的测定, 结果与药典测定结果一致. 对化学发光反应的机理也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高效弱阳离子交换色谱法对脲还原变性溶菌酶的折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高效弱阳离子交换色谱(HPWCX)对脲还原变性溶菌酶(Lys)进行了复性研究. 在流动相中脲浓度固定为4.0 mol•L-1和选用对天然态蛋白有稳定作用的硫酸铵为盐或置换剂时, 在蛋白浓度为15.0~50.0 mg•mL-1时, HPWCX法比稀释法活性回收率高. 为了提高Lys的质量及活性回收率对所用色谱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 当蛋白起始浓度为20.0 mg•mL-1时, Lys的质量回收率和活性收率分别为97.8%和95.4%. 表明此种方法简便且有可能对其他还原变性蛋白的复性具有通用性.  相似文献   

15.
张琰图  章竹君  孙永华 《化学学报》2006,64(24):2461-2466
基于四环素类抗生素药物中的四环素(TC)、土霉素(OTC)、金霉素(CTC)和多西环素(DC)能够强烈增敏通过恒电流电解方法在线电生BrO和鲁米诺之间产生的化学发光, 提出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HPLC)化学发光(CL)法检测4种四环素类抗生素药物的新方法. 以Nucleosil RP-C18 (250 mm×4.6 mm, i.d., 5 μm, pore size, 100 Å)为色谱柱, 0.05 mol• L-1磷酸二氢钾(pH 2.5)-乙腈(30∶70, VV)为流动相, 流速1.2 mL/min, 柱温25 ℃, 同时分离检测四种抗生素的总时间为11 min. 研究并优化了流动相、电生试剂化学发光检测的条件. 四种抗生素的检出限为0.002~0.008 μg•mL-1 (3σ), 对0.01 μg•mL-1的四种抗生素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0%~3.6% (n=11). 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牛奶中残留四环素类抗生素含量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为评价抗氧剂的抗氧化能力, 测定了抗氧剂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及焦亚硫酸钠在水溶液中与氧反应的速率常数. 在溶液中连续通入足量的氧气, 维持溶解氧浓度恒定. 用碘量法测定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及焦亚硫酸钠在水溶液中不同时刻的浓度, 用氧电极测定溶液中溶解氧的浓度, 作出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及焦亚硫酸钠的降解曲线, 计算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及焦亚硫酸钠氧化反应速率常数. 结果表明, 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及焦亚硫酸钠在水溶液中与氧的反应均为零级反应. 由于在溶液中这三种抗氧剂存在解离平衡, 当溶液的pH值相同时这三种抗氧剂实质上是一样的, 其平均表观反应速率常数在25 ℃温度和pH 6.8, 4.0及9.2条件下分别为(1.34±0.03)×10-3, (1.20±0.02)×10-3和(6.58±0.02)×10-3 mol•L-1•h-1.  相似文献   

17.
利用瞬态吸收光谱技术研究了不同条件下C6H5Cl与H2O2水溶液的激光闪光光解情况, 初步考察了其瞬态物种的生长和衰减等行为. 研究表明, •OH自由基和C6H5Cl反应生成C6H5Cl-OH adduct, 其反应速率常数在近中性、酸性条件下约为(5.89±0.65)×109和(7.07±0.61)×109 L•mol-1•s-1; 其衰减则符合双分子二级反应, 速率常数2k/εl=1.1×106 s-1, 而在碱性时则为(4.34±0.51)×109 L•mol-1•s-1, 衰减呈准一级反应, 速率常数为2.11×105 s-1. 在有氧条件下, O2与C6H5Cl-OH adduct反应生成C6H5Cl-OHO2 adduct, 其反应速率常数为6.8×108 L•mol-1•s-1.  相似文献   

18.
王剑  刘忠芳  刘绍璞  申伟 《化学学报》2008,66(11):1337-1343
在pH 4.5~6.5的Britton-Robinson缓冲溶液中, 钴(II)与环丙沙星(CIP)、诺氟沙星(NOR)、氧氟沙星(OF)和左氧氟沙星(LEV)等氟喹诺酮类抗生素(FLQs)能形成螯合阳离子, 它们能通过静电引力和疏水作用与刚果红(CR)阴离子反应, 形成1∶2∶1 (Co2+∶FLQs∶CR)三元离子缔合配合物. 此时将引起溶液的共振瑞利散射(RRS)显著增强, 并出现新的RRS光谱. 不同抗生素具有相似的光谱特征, 其最大散射波长均位于560 nm处, 并在382和278 nm处有2个较小的散射峰. 一定浓度的抗生素与散射增强(ΔI)成正比, 对不同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线性范围和检出限(3s)分别是0.026~2.64 μg•mL-1和7.68 ng•mL-1 (CIP), 0.045~3.20 μg•mL-1和13.00 ng• mL-1 (NOR), 0.037~4.00 μg•mL-1和11.24 ng• mL-1 (OF), 0.039~4.00 μg•mL-1和11.80 ng•mL-1 (LEV), 据此提出了一种以RRS技术测定氟喹诺酮抗生素的新方法. 方法不仅灵敏度高, 而且简单、快速, 并有良好的选择性和重复性, 可用于片剂、针剂、滴眼液和人尿液中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测定. 文中还对反应机理和RRS增强的原因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百草枯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作用的荧光光谱   总被引:42,自引:3,他引:39  
颜承农  张华新  刘义  梅平  李克华  童金强 《化学学报》2005,63(18):1727-1732
在模拟动物体生理条件下, 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 百草枯(PQ)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结合反应的光谱行为. 试验发现, PQ对BSA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 用Stern-Volmer和Lineweaver-Burk方程分别处理试验数据, 发现BSA与PQ发生反应生成了新的复合物, 属于静态荧光猝灭, 发生分子内的非辐射能量转移. 根据F?rster的偶极-偶极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出结合位置距离212位色氨酸残基2.07 nm. 由Lineweaver-Burk方程求出了不同温度下反应时复合物的形成常数KLB (297 K: 2.035×104 L•mol-1; 304 K: 3.256×104 L•mo-1; 311 K: 2.889×104 L•mol-1)及对应温度下结合反应的热力学参数(⊿HØ=18.50 kJ•mol-1;⊿SØ=144.7 J•K-1/145.2 J•K-1/141.0 J•K-1; ⊿GØ=-24.50 kJ•mol-1/-25.66 kJ•mol-1/-25.36 kJ•mol-1), 证明二者主要靠疏水作用力结合. 同时用三维荧光光谱及同步荧光光谱法探讨了PQ对BSA构象的影响, 为预防和医治PQ中毒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