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建立了一种利用阴离子交换色谱分离,以积分脉冲安培检测器同时测定葡萄糖氧化反应液中葡萄糖和葡萄糖酸的方法。采用Ion Pac AS11–HC阴离子交换柱,以5.0 mmol/L KOH溶液作为淋洗液,等度洗脱,流量为1.0m L/min,柱温为30℃,进样体积为25μL。葡萄糖和葡萄糖酸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66%,1.32%(n=6),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89 3,0.992 9,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9.50%,109.0%。该方法可用于葡萄糖氧化反应液中葡萄糖和葡萄糖酸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2.
邓林凤  周骁汉  秦勇  张丹 《合成化学》2017,25(5):403-407
报道了一种基于D-葡萄糖的多官能团取代手性丁醛的合成方法。以D-葡萄糖为原料,经官能团化和两次高碘酸钠氧化切断策略,合成了一种D-葡萄糖衍生的新型多官能团取代手性丁醛合成子,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LC-MS(ESI)表征。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分析方法可用于1-脱氧野尻霉素,葡萄糖和葡萄糖胺的杂质分析.该方法以乙腈/水酸性系统为流动相体系,色谱柱采用WatersAtlantis HILIC Silica(5 μm,150×4.6 mm),以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进行检测,采用主成分自身对照法用于杂质含量的计算.方法验证结果表明,1-脱氧野尻霉素,葡萄糖和葡萄糖胺在0.008~0.04 mg/mL范围内峰面积对质量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线性回归系数分别为0.9993,0.9998,0.9996.1-脱氧野尻霉素,葡萄糖和葡萄糖胺的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0.0045,0.0040,0.0039 mg/mL.3种化合物在0.02,0.04,0.08 mg/mL 3种质量浓度点的重现性良好,RSD%均小于10%.  相似文献   

4.
葡萄糖生物传感器以其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反应速度快以及稳定性好等优点吸引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 本文将已发表的一些葡萄糖检测方法分为两类:葡萄糖酶生物传感器检测方法与无酶葡萄糖生物传感器检测方法,简要介绍了这2种检测方法的一些研究进展,并对葡萄糖检测方法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核桃仁中多酚类物质的液相/电喷雾质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HPLC-ESI-MSn方法对核桃(Juglans regia L.)仁中多酚类物质组成进行了分析,发现的多酚类物质有鞣花酰基葡萄糖4种异构体、橡椀酰基葡萄糖2种异构体、二鞣花酰基葡萄糖2种异构体、二没食子酰基葡萄糖2种异构体、鞣花酰基和橡椀酰基葡萄糖3种异构体.结果表明,采用HPLC-ESI-MSn方法可以对核桃仁中多酚类物质进行有效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该文以葡萄糖氧化酶和辣根过氧化物酶为催化剂,使含有对甲基酚的葡萄糖溶液体系通过酶偶联催化反应生成荧光物质,从而实现对葡萄糖浓度的测定。优化的实验条件为:反应时间20 min;NH3-NH4Cl缓冲溶液(pH 10.4);对甲基酚浓度30.0μmol/L。分别采用荧光毛细分析法和荧光光谱分析法测定了相同浓度的系列葡萄糖溶液的荧光强度。在5.0~500.0μmol/L范围内,两种方法测得的荧光强度均与葡萄糖浓度的对数成正比。通过对比测试结果分析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7.
1,2,3,4,6-五-O-乙酰基吡喃葡萄糖有两种异构体:α-异头物(α-anomer)和β-异头物(β-anomer),它们是合成吡喃葡萄糖衍生物的重要原料。制备这两种异头物的方法一般是以相对应的纯α-D-葡萄糖或β-D-葡萄糖为原料,在低温(0℃左右),无水氯化锌或吡啶存在下,与乙酸酐反应而制得。本文介绍制备这两种异头物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一种基于葡萄糖印迹检测盒的智能手机检测血液中葡萄糖的方法。以葡萄糖印迹试纸与显色剂构成检测盒,血液中的葡萄糖与检测盒中的葡萄糖印迹试纸产生特异性结合后,用氯仿洗脱杂质,在试纸表面加入显色剂使之反应显色,再用智能手机拍照并结合免费软件GIMP 2.8检测色度。结果表明,制备的分子印迹试纸对葡萄糖的吸附时间为5 min,最大吸附量为0.673 mg/片。检测的色度(H)与葡萄糖浓度的负对数(pC)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H=421-23.3pC,相关系数(r)为0.993。并进行了兔血中葡萄糖的测定和回收率试验,得方法回收率为91.8%~108%。相比于血糖仪,该方法检测成本低,使用更方便,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王智聪  沙跃兵  余笑波  梁月荣 《色谱》2015,33(9):974-980
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以含0.1%(v/v)甲酸的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串联质谱(UPLC-PDA-MS/MS)联用技术测定茶叶中黄酮醇糖苷类化合物的方法。结合色谱保留时间、紫外光谱、一级和二级质谱参数等信息,在绿茶和红茶中共识别了15种黄酮醇糖苷类化合物,包括3种杨梅素糖苷、6种槲皮素糖苷和6种山柰素糖苷类化合物。定量分析中采用串联四极杆质谱检测,以槲皮素-3-葡萄糖-鼠李糖二糖糖苷(Q-GRh)为标准品,其他黄酮醇糖苷进行相对定量。结果表明,绿茶和红茶中黄酮醇糖苷类化合物的含量和分布差异显著,绿茶中的黄酮醇糖苷总量是红茶的1.7倍,绿茶中的黄酮醇糖苷主要以杨梅素-3-半乳糖糖苷(M-Ga)、杨梅素-3-葡萄糖糖苷(M-G)、槲皮素-3-葡萄糖-鼠李糖-葡萄糖三糖糖苷(Q-GaRhG)、槲皮素-3-半乳糖-鼠李糖-葡萄糖三糖糖苷(Q-GRhG)、山柰素-3-半乳糖-鼠李糖-葡萄糖三糖糖苷(K-GaRhG)和山柰素-3-葡萄糖-鼠李糖-葡萄糖三糖糖苷(K-GRhG)为主,而红茶中主要以Q-GRh、槲皮素-3-葡萄糖糖苷(Q-G)、山柰素-3-葡萄糖-鼠李糖二糖糖苷(K-GRh)和山柰素-3-半乳糖糖苷(K-Ga)为主。本方法简单快速,准确性好,可用于茶叶中黄酮醇糖苷类化合物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以葡萄糖为模板分子,通过电聚合邻苯二胺,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的GC电极表面制备了一种对葡萄糖具有选择性响应的分子印迹聚合薄膜传感器,优化了制备方法。通过循环伏安法(CV)和交流阻抗法对该分子印迹传感器对葡萄糖的响应性能进行了表征。在最优实验条件下,该印迹电极能在6.0~560.0μmol/L浓度范围内对葡萄糖进行检测,检出限为8.0×10~(-7) mol/L,并可在其他物质存在下选择性识别葡萄糖。此传感器可用于血液中葡萄糖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8.5%~103.3%。  相似文献   

11.
针对酶注射式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在实际使用中因为标定液与被测液的温度不同而引起的测量结果不准确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温度的葡萄糖浓度检测方法.首先根据酶促反应动力学建立目前酶注射式葡萄糖生物传感器浓度检测模型,之后利用阿伦尼乌斯公式建立温度与浓度检测动力学模型中未知参数之间的关系,并将此关系代入浓度检测动力学模型中,以建立基于温度的浓度检测新模型.此模型以温度与酶促反应的电流初始斜率为输入值,以被测葡萄糖浓度为输出值,利用此模型提出了以反应混合液的温度和反应初始电流斜率推导被测液浓度的检测方法.利用改进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不仅能够降低温差的影响,提高检测的准确性,还可以省略常规检测中的人工标定,避免人工标定所需的取样探头拆卸步骤,更加有利于在线使用.分别在25.0,30.0和42.0℃下检测1.5 mg/mL和2.5 mg/mL葡萄糖溶液,利用原检测方法与基于温度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基于温度的检测方法回收率均在95.0%以上,明显优于原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热处理方法制得的四苯基钴卟啉化学修饰电极为换能器,制备了一种新型葡萄糖酶电极。该传感器的使用寿命几乎不受测量次数的影响,抗干扰能力强,葡萄糖浓度在9.0×10~(-5)~1.3×10~(-3)mol/L范围内有线性响应,响应时间3s。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6种新化合物:二丙酮缩葡萄糖一软脂酸酯、二丙酮缩葡萄糖一硬脂酸酯、D-葡萄糖一软脂酸酯、D-葡萄糖一硬脂酸酯、D-葡萄糖一软脂酸四乙酸酯及D-葡萄糖一硬脂酸四乙酸酯的合成方法及其性质.葡萄糖与高级脂肪酸所生成的葡萄糖单酯为优越的乳化剂.D-葡萄糖一软脂酸酯及一硬脂酸酯都具有同质多晶的性质,各有4种同质多晶体.其他4种化合物都是低熔点的晶体,未发现有同质多晶现象的存在.  相似文献   

14.
基于固定化酶的流动荧光法测定血清中的葡萄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宫志龙  章竹君 《分析化学》1996,24(9):998-1001
本文将固定化酶柱,光纤以及停流技术结合起来,研究了以廉价而易得的硫胺素为荧光底物的葡萄糖的荧光分析,提出了一种快速、简便、精确地测定葡萄糖的新方法。其线性范围为1.0 ̄60.0mg/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检测限为0.15mg/L。以5.0mg/L的葡萄糖作精度试验,RSD%=2.1%(n=11)。该方法已成功地用于血清中葡萄糖的测定,结果与光度法相符。  相似文献   

15.
李小六  张平竹  田军  段科芳  陈华 《有机化学》2007,27(8):1013-1017
以D-葡萄糖为原料, 经具有降冰片烷结构的双环缩醛中间体, 合成了部分羟基保护的1-脱氧-D-氮杂阿拉伯糖衍生物, 提供了一种合成五元氮杂糖衍生物的简便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的聚合方法,合成了分别含有苯硼酸基元和葡萄糖基元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b-聚(丙烯酰胺基苯硼酸)(PNIPAM-b-PAPBA)和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b-聚(丙烯酰葡萄糖胺)(PNIPAM-b-PAGA)二嵌段聚合物.由于苯硼酸和葡萄糖基元之间在弱碱性条件下(pH9.3)形成硼酸酯共价键,两种二嵌段聚合物的水溶液混合后能自发形成以PAPBA/PAGA络合物为核,PNIPAM为壳层的高分子复合物胶束.由于硼酸酯共价键在pH值和葡萄糖浓度改变时能可逆形成和断裂,以及胶束PNIPAM壳层的温敏性,所制备的基于苯硼酸/葡萄糖可逆共价键的高分子复合物胶束对pH、葡萄糖和温度具有多重响应性.  相似文献   

17.
葡萄糖及其衍生物的直接紫外检测毛细管区带电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了在 195nm波长下直接检测葡萄糖及其衍生物的毛细管区带电泳方法。在未涂渍石英毛细管中 ,以 5 0mmol/LNa2 HPO4 5 0mmol/LNaH2 PO4 为缓冲液体系 (接近生理条件 pH 7 4) ,分离了葡萄糖及其衍生物 (葡萄糖胺、N 乙酰葡萄糖胺和葡萄糖酸钠 )。在各自相应的浓度范围内 ,峰面积与样品浓度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简单、快速、重复性好 ,为研究葡萄糖及其衍生物与凝集素的相互作用奠定了分离检测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石墨烯/纳米金复合材料的无酶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旭  李春兰  刘琴  朱效华  张银堂  徐茂田 《分析化学》2011,39(12):1846-1851
以抗坏血酸(AA)为还原剂,通过同步还原法制得石墨烯/纳米金复合材料.采用电化学方法,构建了一种基于石墨烯/纳米金复合材料修饰电极的无酶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实验中,通过伏安法考察了不同修饰电极在葡萄糖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同时,探讨了溶液中OH-离子强度、溶解氧、扫描初始电位及石墨烯与纳米金的比例对传感器响应特性的影响.在...  相似文献   

19.
为建立一种简单高效的中药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定性鉴定、含量测定以及降血糖活性研究的新方法,采用绿色无毒的水提酸沉法提取了黄芩的活性成分-黄芩苷,通过薄层色谱法做定性鉴定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构建一个高效的电化学葡萄糖传感器,并建立一种基于电化学安培法的降血糖活性研究新方法。 以临床降糖药阿卡波糖论证了电化学安培法检测葡萄糖淀粉酶抑制活性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并成功应用于黄芩苷的降血糖活性研究。 结果表明,黄芩苷具有较好的葡萄糖淀粉酶抑制活性,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056 g/L。 本研究为从天然药物中提取分离降血糖活性成分提供了一种新颖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同时分析D-木糖、阿拉伯糖、葡萄糖、鼠李糖、D-甘露糖、半乳糖、D-葡萄糖醛酸和D-半乳糖醛酸8种单糖的毛细管电泳紫外检测方法。利用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可以同时检测樟芝多糖水解液中的8种单糖,方法的检测限为0.11~0.22μg/mL,回收率在88%~10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3%。本研究为分析表征樟芝多糖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