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La—Cu—Mn系钙钛矿型(ABO3)催化剂性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共沉淀法制得了Cu2+部分取代La3+的La1-xCuxMnO3钙钛矿型催化剂,通过XRD、TPR、电镜分析及活性评价,研究了Cu2+的部分取代对La1-xCuxMnO3系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2+部分取代La3+后,使催化剂易被还原,活化能降低,对CH4、CO氧化反应,均有最佳取代量使催化剂的活性最佳,其值分别为0.2和0.4,这是由于随x值的增大,催化剂晶格缺陷增多,晶格氧的化学势增大的缘故  相似文献   

2.
Ag/La0.6Sr0.4MnO3基催化剂上CH3OH和CO的完全氧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合成了Ag/La0.6Sr0.4MnO3、Ag/La0.6Sr0.4MnO3/γ-AI2O3两毓催化剂,发现钙钛矿型La0.6Sr0.4MnO3对低浓度CH3OH或CO的完全氧化显示出相当高的催化活性,适量Ag对钙钛矿型La0.6S50.4MnO3基质的修使其对CH3OH或CO完全氧化催化活性获明显提高;在6%Ag/20%La0.6Sr0.4MnO3/γ-AI2O3催化剂 ,CH3OH完全氧化的T  相似文献   

3.
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La2O3—BaO体系催化剂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绍洁 《分子催化》1998,12(2):129-132
研究了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高选择性La2O3-BaO体系催化剂的稳定性.在800℃、CH4空速10000h-1、CH4/O2=8.0~8.3的条件下,催化剂稳定运转了500h,CH4转化率和C2选择性分别为≥18%和≥80%.XRD和XPS分析表明,该催化剂物相稳定,表面La/Ba原子浓度之比随反应时间的增加而稍有增加,有利于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的稳定.  相似文献   

4.
CaO/La2O3催化剂上的甲烷氧化偶联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哲  颜其洁 《分子催化》1996,10(1):33-40
研究了不同配比的CaO/La_2O_3催化剂对甲烷氧化偶联反应的催化性能。适当配比的CaO/La_2O_3催化剂的性能明显优于纯La_2O_3或CaO,在钙含量为24%和81%(Ca/(ca+La))处,C_2选择性和C_2收率分别出现两个峰值。同时还发现,13%CaO/La_2O_3样品显示出良好的低温催化性能,在550℃反应温度下获得了31.5%的甲烷转化率和45%的C_2选择性。并采用XRD、XPS和Co_2TPD等技术研究了催化剂的结构。结果表明,CaO/La_2O_3体系催化剂上没有检测到新物相产生。但是,催化剂中CaO与La_2O_3两组分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有利于表面活性中心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La0.8Sr0.2MnO3和La0.8Sr0.2CoO3在γ—Al2O3上的载体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薛屏  沈岳年 《分子催化》1998,12(6):424-428
一般认为La0.8Sr0.2MnO3和La0.8Sr0.2CoO3两种钱钛矿型复合氧化物是CO氧化、碳氢(HC)化合物完全氧化和NO,还原的良好氧化物催化剂,用复合硝酸功体,制取此类负载型催化剂,负载量15%,用二甲苯完全氧化反应作为“探针反应”,配合XRD分析、BETG只测定,发现resume  相似文献   

6.
朴红  毕颖丽  甄开吉 《催化学报》1996,17(3):217-221
用甲烷氧化偶联反应评价了不同方法制备的La-Ba-Sm体系催化剂,结果表明,用机械混合La2O3,Ba(OH)2.8H2O和Sm2O3三组分及高温焙烧方法制备的催化剂,从C2收率和选择性总体看,较其它方式优越,在催化剂(IV)上进行了500h的稳定性实验,在整个过程中,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基本稳定;催化剂的起动温度较低,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易于控制对工业生产意义较大,通过XRD,XPS,IR,SEM  相似文献   

7.
用等量共浸法和分浸法制备了含Ca、Sr、Ba、Mg、Zr和La助剂的CuO/γ-Al_2O_3催化剂(CuO/Al_2O_3=8wt%,M/Cu(原子比)=0.15,La/Cu=0.35).用XRD和XPS等考察了在高温750℃、950℃和1050℃老化后的相结构和CO氧化活性,实验表明所有助剂均有不同程度的抗烧结和抗相变作用。其中La、Ca和Zr的效果最好。分浸法比共浸法好。在950℃老化后,CuAl_2O_4和α-Al_2O_3同步产生;随老化温度增高,CO氧化活性有所下降。分浸法制备的含Zr样品在950℃老化后活性最高。从γ-Al_2O_3缺陷尖晶石特征及高温脱结构水过程,探讨了助剂抑制α-Al_2O_3生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Li—Ni—La—O系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上甲烷氧化偶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了Li-Ni-La-O系催化剂的组成、结构及反应条件对甲烷氧化偶联反应活性的影响。在780℃、CH4:O2:N2=2:1:7、空速15000h^-1时,C2烃收率可达25.8%。XRD、IR、XPS及SEM等的结构分析表明,在LiLa1-xNixO2催化剂中,当0.1≤x≤0.9时,该催化剂由LiNiO2和La2Ni1-yLiyO4-λ两相组成,x<0.3时出现了LiLaO2相,La2Ni1-  相似文献   

9.
Ba—La—O—(F)催化剂和碱性及其OCM反应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XRD,TPD和高温原位IR光谱对La2O3,BaO/La2O3,BaF2/La2O3,LaOF和LaOF等催化剂的组成、结构和CO2在催化剂上的吸附状况进行了表征,并结合催化剂性能评价结果对该系列催化剂的碱性及其与OCM反应性能的关系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催化剂OCM反应性能与其酸碱性的强弱无简单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主要用第四周期金属元素的氧化物与Al2O3的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上甲烷氧化的结果证实了催化剂设计中的预测:(1)催化剂首先应能解离活化甲烷,(2)催化剂要能较快地活化O2分子.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催化剂才可能有较好的甲烷部分氧化活性.第四周期元素中只有镍具有这样的性质.Cu,Mn,Cr,La,Ca,Zn等氧化物的添加可明显提高Ni-Al2O3催化剂的甲烷部分氧化性能,其中Cu的助催化性能最好.催化剂NiO-CuO-Al2O3,NiO-MnO-Al2O3,NiO-Cr2O3-Al2O3的反应活性和选择性顺序,与金属Cu,Mn,Cr上CO和H2脱附的顺序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1.
Mn—Ag/r—Al2O3催化剂中氧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孟飞  周烈华 《分子催化》1995,9(4):285-290
本文运用TPR、TPD-MS、XRD等技术研究了Mn-Ag/r-Al2O3催化剂的还原性能和再氧化能力。结果表明,Mn-Ag/r-Al2O3中银物相由Ag^0和Ag2O组成,锰物相由β-MnO2和Mn2O3组成。Mn/r-Al2O3催化剂的TPR有二个还原峰,分别是MnO2和Mn2O3的还原。Ag促使MnO2和Mn2O3的朱明显向低温方向移动,而且MnO2和Mn2O3的还原峰融合成一个还原峰。Mn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TPR、TPD-MS、XRD等技术研究了Mn-Ag/γ-Al_2O_3催化剂的还原性能和再氧化能力.结果表明,Mn-Ag/γ-Al_2O_3中银物相由Ag ̄0和Ag_2O组成,锰物相由β-MnO_2和Mn2O_3组成.Mn/γ-Al_2O_3催化剂的TPR有二个还原峰,分别是MnO_2和Mn_2O_3的还原.Ag促使MnO_2和Mn_2O_3的还原明显向低温方向移动,而且MnO_2和Mn_2O_3的还原峰融合成一个还原峰.Mn-Ag/γ-Al_2O_3的TPD有三个脱氧峰,随着Ag含量增加,峰Ⅰ向高温方向移动,Mn ̄(4+)2p3/2的电子结合能增加,并且催化剂的再氧化能力增强.催化剂CO的氧化活性与催化剂的再氧化能力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3.
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钙钛矿型La0.6Sr0.4MnO3氧化物,并用Ag对其进行修饰,制得Ag/La0.6Sr0.4MnO3系列催化剂。结果表明,6%Ag/La0.6Sr0.4MnO3催化剂上甲烷或甲醇氧化转化95%时的反应温度T95可低至735K(对CH4)或421K(对CH3OH);适量Ag的负载修饰并不改变催化剂基质氧化物La0.6Sr0.4MnO3的纳米级钙钛矿型结构;Ag的掺杂诱使催  相似文献   

14.
利用DTA、TPD-MS、XRD、TPR及TPSR-MS等手段对La2O3和含La2O3的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含La2O3的催化剂的一个特点是其容易吸水,此时,催化剂中除含La2O3外,还有La(OH)3及La2O3CO2存在。TPR及TPSR结果表明了催化剂的起始氢气还原温度与纯甲烷的程序升温反应开始温度的致性,这说明催化剂的晶格氧参与了甲烷的活化过程。不同的氧化物由于其晶格氧  相似文献   

15.
LaMnO3+λ中La^3+空位率对CO催化氧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不同氧分压下合成了LaMnO3+λ系列催化剂,用XRD法进行了结构测定怀分析,和化学滴定分析了Mn^4+含量。在脉冲催化微型反应器上测定了LaMnO3+λ1催化剂对CO催化氧化的活性的影响,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氧化铈对氧化锰结构和催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共沉淀法制备了铈-锰混合氧化物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程序升温脱附-质谱检测、程度升温还原等手段考察了催化剂的结构还原活性及表面氧脱附性能。结果表明,单组分MN-O催化剂的晶相结构为方铁锰矿型Mn2O3,双组分Mn-Ce-O催化剂为γMn2O3和CeO2。氧化铈的存在不影响氧化锰TPD-O2特征峰的位置,但表面吸附氧量明显增加,并同催化剂对甲醇的完全氧化活性进行了关联,当Mn/Ce原子比为4  相似文献   

17.
为获得较高的C2选择性,在加水(水蒸气)条件下,研究了添加CaO对甲烷氧化偶联La2O3催化剂的影响。发现CaO的添加提高了La2O3催化剂的活性,同时水的添加明显地提高了催化剂的C2选择性。在加水条件下,La2O3-CaO催化剂获得了较好的结果,其CH4转换率为20%,C2选择性超过80%。利用XRD和XPS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对加水和不加水条件下的催化剂性能与结构变化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甲烷的催化燃烧 La,Ce和Y离子对高比表面MnO_2的改性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高比表面MnO2前体中添加La,Ce和Y等离子,用BET,XRD和H2TPR等技术研究了其对MnO2的改性作用.结果表明,与未加助剂的MnO2催化剂相比,La/MnO2,Ce/MnO2和Y/MnO2催化剂对甲烷催化燃烧的活性有所降低,但3种离子均有效地阻止MnO2在高温下结晶,提高催化剂的热稳定性,使其在高温下可维持较大的比表面积.综合考虑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Y离子对MnO2的改性作用最佳.  相似文献   

19.
负载型La0.8Sr0.2MnO3燃烧催化剂的载体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浸渍法制备负载型La_(0.8)Sr_(0.2)Mno_3燃烧催化剂,比较了γ-AI_2O_3、α-AI_2O_3、堇青石(2MgO·2Al_2O_3、5SiO_2)和ZrO_2四种载体的负载效果.用XRD,DPR着重研究了γ-Al_2O_3载体上由于负载量不同、焙烧温度不同引起的催化剂物相变化和二甲苯完全氧化的催化活性变化.  相似文献   

20.
用TPD-MS和TPR技术研究了Mn-O/γ-Al2O3和Mn-O/ZrO+γ-Al2O3催化剂中表面氧的脱附、还原性能和再生氧化恢复性能,并用XRD对催化剂的固相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Mn-O/γ-Al2O3或Mn-O/ZrO2+γ-Al2O3催化剂上存在MnO2、Mn2O3和少量Mn3O4物种。ZrO2的存在不影响Mn-O/γ-Al2O3的TPR的TPD的特征峰,但使MnO2的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