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称量法、饱和蒸气压法、流量法3种不同原理的方法分析加湿气体标准物质中加湿量(水分的变化量),测定结果分别为4.66,4.68,4.70 g。依据3种方法的测量模型计算得到3个湿度量值的标准不确定度分别为0.016,0.025,0.666 g。为加湿后气体湿度值的量值溯源提供了3种可靠的方法,为加湿气体标准物质的制备和水含量溯源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对冶金分析仪器检定/校准中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包括计量标准、示值误差异常值的判断、不确定度、检定/校准项目、元素和测量范围等。计量人员用标准物质检定/校准仪器可以保证仪器测量结果的溯源,而实验室"自检定/自校准"不具备溯源性;示值误差的测量次数和测量数据的一致性需要利用统计规则进行判断,而不能直接取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进行检定/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时,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可以预先评估,评定检出限不确定度意义不大,实验室在进行一次测量时,一定程度上可以直接引用校准证书上的不确定度。校准的项目、元素和范围超出检定规程或者校准规范的要求时,计量机构需要进行方法确认及不确定度的评定。  相似文献   

3.
赵德厚 《化学分析计量》2001,10(6):30-31,33
介绍DL系列卡氏法自动水分滴定仪的校准方法,提出了须校准的项目及其技术要求,并对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评定,得出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为U95=1.5%,有效自由度υeff=21。  相似文献   

4.
设计并研制了由气体纯化器、水渗透管和稀释装置组成的微痕量水分标准发生系统。以氮气为稀释气,系统可连续发生含量范围为10~1 000 nmol/mol的水分标准,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2.4%~8.4%(k=2)。系统中的水渗透管由磁悬浮天平测量装置实时在线称量,稀释装置由高精度流量计校准,发生的水分标准利用光腔衰荡光谱水分仪进行监测。利用水分析仪考察了系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结果显示,系统发生的水分标准与仪器示值一致性良好,偏差在±4%之内;系统的稳定性良好,除低浓度点外,12 h内示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0.3%。微痕量水分标准发生系统可为国内微痕量水分仪提供校准服务。  相似文献   

5.
赵建峰 《化学研究》2019,30(3):234-237
通过光电直读发射光谱法对镁合金中钙元素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来源包括直读光谱仪校准时示值误差引入的不确定度、标准样品引入的不确定度、测量重复性引起的不确定度、标准曲线校准时引入的不确定度,同时对各分量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  相似文献   

6.
粮食水分的测量和电子水分仪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粮食中水分的两种测量方法:烘干称重法和电测法。同一台水分仪测量不同品种的粮食可能有不同的不确定度,一台水分仪要存入多条工作曲线用以测量不同品种粮食的含水量。介绍了电子水分仪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  相似文献   

7.
评定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测定水中总有机碳的测量不确定度。根据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CNAS-GL006—2019《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该测量方法的不确定度来源主要有标准物质、溶液配制、校准曲线拟合、测量重复性。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评定,最终合成得到测量结果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1.34%,水样总有机碳质量浓度测定结果表示为(48.28±1.30)mg/L(k=2)。测量重复性是影响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校准曲线拟合、标准物质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建立一种科学合理且可操作性强的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校准方法。从仪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入手,对该类仪器提出了检出限、线性相关系数、定量重复性等性能评价参数。利用国家相关标准物质对其检出限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统一了校准方法,有力地保证了测量数据的准确性、溯源性。对计量技术机构开展该类仪器的校准工作规范的制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元素薄膜标样是X射线荧光光谱(XRF)法用于大气颗粒物样品中无机元素测定的必备实验用品。开发满足计量溯源要求的国产元素薄膜标样对于建立大气颗粒物元素XRF分析校准曲线,降低基层实验室用户采购薄膜标样费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采用基于薄膜酸消解的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和基于直接测定的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WD-XRF)两种方法,提出了对元素薄膜样品进行定值的技术路线,并以稀土元素薄膜样品的定值为例进行了验证。用镀膜固体粉末材料探讨了酸消解体系和ICP-OES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稀土元素回收率93.3%~99.7%。基于酸消解-ICPOES测定值建立的WD-XRF校准曲线具有良好线性关系,各元素相关系数0.9978~1.000。实现了WD-XRF测定结果应满足计量溯源要求的预期目的。基于同一批元素镀膜样品X射线荧光强度数据精密度,对镀膜工艺一致性进行了考察,相对标准偏差0.16%~1.5%。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估数据表明,对于低含量元素薄膜样品,ICP-OES拟合模型误差是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主要分量。实验结果为后续开展元素薄膜标样协作定值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辉光放电质谱仪(GDMS)的校准方法,评定了校准结果不确定度。用纯铜和合金钢标准样品在优化条件下对辉光放电质谱仪的灵敏度、稳定性、分辨率、检出限、示值误差和重复性等计量指标进行校准,验证仪器的可靠性。运用标准曲线方法定量分析合金钢标准样品中铜、钼、钨3钟元素,计算得铜、钼、钨3钟元素测量值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8%、6%、9%。根据不确定度来源和各不确定度分量结果,可知相对灵敏度因子(F)带来的不确定度显著高于其它不确定度,其对GDMS定量分析的准确性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采用国家基准物质氯化钠和甲苯校准了示差折光仪和增强光系统的仪器常数,用超纯水重量法校准了激光光散射仪到示差检测器之间的延时体积,用葡聚糖标准物质对各角度的光强进行归一化处理,研究了凝胶色谱-激光光散射联用方法中设备的校准和溯源。上述校准途径使仪器溯源到国际SI单位,从而确保了测量结果准确可靠。采用激光光散射仪测得壳聚糖及其产品术后防粘连隔离膜的光折射增量dn/dc值分别为0.118、0.092 mL/g,凝胶色谱-激光光散射联用方法测得壳聚糖及其产品术后防粘连隔离膜的重均分子质量分别为8.897×104、1.168×105g/mol;分子质量分布Mw/Mn分别为1.148±0.026和3.132±0.377。  相似文献   

12.
依据标准曲线法建立了单扫描极谱法测定食品中苏丹红Ⅰ的不确定度评定的数学模型,对影响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分析,较全面地评定了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单扫描极谱法测定食品中苏丹红Ⅰ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峰电流的重复性、标准曲线的影响、样品称量、标准物质的纯度和称量、实验中量器的校准等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分量是通过标准曲线拟合求样品溶液浓度时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13.
介绍直接测汞仪的计量特性和校准方法。校准项目和技术指标:线性误差在±10%之内,检出限不大于1.0 ng,重复性不大于3%。直接测汞仪检出限的不确定度由精密度测量不确定度、回归曲线测量不确定度、标准物质浓度引入的不确定度、温度引入的不确定度组成。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评定,得到检出限的扩展不确定度为U=0.06 ng (k=2)。该方法能客观全面反映仪器的计量性能,可为该类仪器的校准和计量标准的考核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研制加替沙星纯度标准物质。采用质量平衡法和氢谱定量核磁法对加替沙星纯度标准物质候选物进行纯度定值,采用卡尔费休法和热重分析法准确测量了影响主成分纯度的水分含量,并考察了水分含量的稳定性。开展了加替沙星纯度定值、均匀性检验、稳定性考察以及不确定度评估。结果表明,加替沙星纯度标准物质的纯度值为93.1%,扩展不确定度为0.6%(k=2),水分含量为6.6%,特性量值均匀性良好,6个月稳定性可靠,被认定为国家二级标准物质,编号为GBW(E) 100476。研制的加替沙星纯度标准物质填补了国内空白,同时也为吸湿性较强的药物纯度标准物质研制过程中水分测定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评定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大米中镉含量的不确定度。该法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标准曲线拟合、标准工作溶液配制和测量重复性。结果表明,微波消解ICP-MS法测定大米中镉质量分数为0.174 mg/kg时,在95%置信水平下,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021 mg/kg,包含因子k=2。通过对各不确定度分量的计算和评定结果量值比对,得出测量过程中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是标准曲线拟合,其次为系列标准工作溶液的配制和测量重复性,贡献值分别为70.9%、11.2%和11.8%,样品称量和定容过程中量器以及实验室温度变化引入的不确定度较小。  相似文献   

16.
郭波  张森  张鹏  黄清波  郑鹏  高捷  朱凯 《化学分析计量》2020,29(2):110-112,117
通过分析石油产品微量残炭测定仪的工作原理,参考相应的国家技术规范,建立石油产品微量残炭测定仪的校准方法,提出了示值误差、重复性等校准项目。采用残炭值为2.03%的油品残炭标准物质对石油产品微量残炭测定仪进行校准,其示值误差为0.04%,重复性为0.03%,对石油产品微量残炭测定仪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15%(k=2)。该校准方法切实可行,可用于石油产品微量残炭测定仪的校准。  相似文献   

17.
利用Kragten数值方法对医学检验中血清淀粉酶(amylase, AMY)活性浓度测量模型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进行计算,得到的结果与基于不确定度传播率的方法(GUM)基本一致,方法间计算的偏差均来自与该测量模型输出量呈非线性的输入量的贡献.推导出了非线性输入量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的解析式,表明Kragten法和含一阶项的GUM法计算结果的相对偏差仅与各输入量的相对不确定度呈函数关系.考查了逐渐增大的样品体积相对不确定度值(u(VS)/VS)对Kragten法计算的uc影响趋势,并与GUM法进行了比较.当相对不确定度的值增大而使测量结果非线性地取决于1个或多个输入量时,Kragten法仅给出了估计的标准不确定度,此时GUM法中的高阶项部分不应该被忽略.本研究对将Kragten法用于此类非线性模型的不确定度的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介绍镉溶液标准物质的研制过程。以高纯镉为原料,1%硝酸溶液为基体,利用重量–容量和一步稀释法制备镉溶液标准物质。分别采用F检验和回归曲线法对研制的标准物质进行均匀性和稳定性考察。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与国家一级标准物质比对定值,并对镉溶液浓度量值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对研制的标准物质与国家二级标准物质进行比对。结果表明,研制的镉溶液标准物质的定值结果为100μg/m L,相对扩展不确定度U_(rel)=1.0%(k=2)。该标准物质量值准确且具有溯源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在线酸度监测仪表的计量精度,使计量校准实现动态测量,研究了在线式酸度监测仪的校准方法,并根据校准方法研制了一种在线动态计量检定校准装置,该装置利用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进行量值传递。整套装置模拟了在线酸度仪的工作状态,工作流速30-250mL/min,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为0.01pH,满足校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依据JJF 1527—2015《聚合酶链反应分析校准规范》探讨聚合酶链反应(PCR)仪样本浓度示值误差的校准方法。在PCR仪样本浓度示值误差校准过程中,标准曲线的拟合有两种方法:采用配制标准物质所在反应孔的全部原始数据进行拟合;先取同一浓度的标准物质所在反应孔的数据平均值,再根据这些平均值进行拟合。根据拟合的标准曲线以及样本所在反应孔扩增循环阈值Ct求得若干个浓度对数值后,样本浓度测量平均值的计算方法有两种:取浓度对数值的均值,根据均值求得对应的浓度值作为样本浓度的测量平均值;求得每一个浓度对数值对应的浓度测量值,取浓度测量值的均值作为目标样本浓度的测量平均值。在标准曲线的拟合和样本浓度测量平均值的计算过程中,不同方法的组合导致样本浓度示值误差的计算以及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有4种。分别用这4种方法对20组PCR仪扩增获取的数据进行计算,采用F检验对计算结果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显示,4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差异性不显著。在PCR仪校准工作中,综合考虑数据准确性以及计算简洁性,推荐采用原始数据进行标准曲线拟合、将依据浓度对数值的均值求得的浓度值作为样本浓度的测量平均值这种方法进行PCR仪样本示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