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糖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宏 《大学化学》1998,13(4):23-29
本文根据单糖性质教学中较易混淆的几个重要问题如:果糖可被Tolens试剂等弱氧化剂氧化且较葡萄糖快的原因;αβ吡喃糖及其衍生物的稳定性及影响因素;成脎反应的机理及果糖较葡萄糖成脎快的原因等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果糖、葡萄糖的烯醇化机理和成脎机理等,较好地解释了一些实验事实。  相似文献   

2.
果糖的氧化与烯醇化苏桂发,牛雪梅(广西师范大学化学系,桂林541004)醛可被托伦(Tollens)、斐林(Fehling)、班氏(Benedict)等试剂氧化,而酮却不能。利用这一反应性能的差异可迅速鉴别醛酮。但不论是葡萄糖(醛羟基单糖)还是果糖(...  相似文献   

3.
许家喜  麻远 《化学教育》2023,44(4):103-105
酮的多元卤代和α-卤代酮的Favorskii重排都是醛酮教学的重要内容,且都是在碱性条件下烯醇化后发生的。但是,前者是在含有卤素一侧烯醇化,而后者却是在不含卤素一侧烯醇化。这种烯醇化的“随意性”常引起学生困惑,甚至认为此2处的烯醇化是“矛盾”的。通过分析卤代酮烯醇化的可逆性和Favorskii重排的不可逆性合理地解释了Favorskii重排中烯醇化的合理性,化解了教学中的这一“矛盾”。  相似文献   

4.
刘毅强  裘依梅  唐兴  孙勇  曾宪海  林鹿 《化学进展》2021,33(11):2128-2137
基于糖平台的生物炼制可以制备各种碳基化学品、材料和燃料。相较于葡萄糖和纤维素,果糖更容易高选择性地催化转化制备5-羟甲基糠醛等重要的生物质基平台分子,因此葡萄糖异构化果糖已经成为生物炼制过程中的重要反应步骤之一。本文详细介绍了葡萄糖经化学催化异构化果糖的反应机理,并基于异构化催化剂全面总结了近年来化学催化葡萄糖异构化果糖的研究进展。此外,本文在分析各种葡萄糖异构化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化学催化葡萄糖异构化果糖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据我们所知,高中学生和高中化学教师都想知道怎样鉴别葡萄糖和果糖,而我们的教材、教学大纲都没有涉及,也不要求鉴别葡萄糖和果糖.可是学生在学了糖类一章的知识以后,这个问题就很自然地提出来了.淀粉、维生素可以用碘水鉴别;蔗糖、麦芽糖可以用银氨溶液或碱性氢氧化铜鉴别,那么如何鉴别葡萄糖和果糖应是补充的实验.现介绍鉴别葡萄糖和果糖的原理和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6.
据我们所知,高中学生和高中化学教师都想知道怎样鉴别葡萄糖和果糖,而我们的教材、教学大纲都没有涉及,也不要求鉴别葡萄糖和果糖.可是学生在学了糖类一章的知识以后,这个问题就很自然地提出来了.淀粉、维生素可以用碘水鉴别;蔗糖、麦芽糖可以用银氨溶液或碱性氢氧化铜鉴别,那么如何鉴别葡萄糖和果糖应是补充的实验.现介绍鉴别葡萄糖和果糖的原理和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7.
流动注射-吸光光度法测定葡萄糖共存下的果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低温下葡萄糖和果糖与K3[Fe(CN)6]反应速率的明显差异,采用流动注射-吸光光度法测定了葡萄糖存在下的果糖。该法对果糖的测定范围为2.0~20mg·ml-1,当C果/C糖≥1.0时,萄萄糖无明显干扰。对蜂蜜样品进行测定并与滴定法对照,相对误差为-2.8%~2.9%。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同时分析鲜红枣中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利用鲜红枣样品进行添加回收实验,获得方法对果糖、葡萄糖和蔗糖测定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3.5%、91.8%和89.8%,变异系数3.27%、2.34%、5.86%.结果表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示差分析方法定量检测鲜红枣中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快速、简便.同时得出方法的检出限为:果糖5.73×10-3mg/mL,葡萄糖5.22×10-3mg/mL,蔗糖3.59×10-3mg/mL,测定结果符合食品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9.
用高分辨核磁共振研究了ω烷基铵基及ω吡啶基芳乙酮α氢在D_2O中的氘交换现象,证实该类酮在酸性与中性条件下产生烯醇化,在弱碱条件下则产生部分烯醇化。  相似文献   

10.
用高分辨核磁共振研究了ω-三烷基铵基及ω-吡啶翁基芳乙酮α氢在D2O中的氘交换现象, 证实该类酮在酸性与中性条件下不产生烯醇化, 在弱碱性条件下则产生部分烯醇化。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同时测定乳酸和葡萄糖、葡萄糖-6-磷酸、果糖、半乳糖、乳糖、1,5-脱水山梨醇、山梨醇7种糖的方法.选择核糖醇为内标,进样前先进行肟化反应再进行硅烷化反应.采用DB-5熔融石英毛细管柱,升温程序为初始温度70℃,保持4 min,以8℃/min的速率升至300℃,保持3 min.在优化...  相似文献   

12.
离子色谱脉冲安培法测定蜂蜜中的葡萄糖、果糖、蔗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离子色谱脉冲安培检测器对蜂蜜中葡萄糖、果糖、蔗糖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采用CARBOPAC^TM PAl分离柱和脉冲安培检测器,对淋洗分离条件进行了实验,选择50mmol/L NaOH作淋洗液,可使蜂蜜中的葡萄糖、果糖、蔗糖很好地分离。检出限分别为:葡萄糖2μg/kg,果糖2μg/kg,蔗糖5μg/kg。加标回收率为90%-108%。该方法只需简单的前处理、无基体干扰,分离效果好,测定准确率高,适用于蜂蜜中葡萄糖、果糖、蔗糖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石榴籽经盐酸脱水反应后,向样品溶液中加入溴水使还原性葡萄糖氧化,与蔗糖和果糖分离;根据蔗糖难溶于乙醇,利用乙醇使蔗糖与果糖分离,据此提出了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石榴籽中葡萄糖、蔗糖和果糖含量的方法。葡萄糖、蔗糖和果糖的最大吸收波长均在285 nm处。葡萄糖、蔗糖和果糖的质量浓度在30 mg·L-1以内服从比耳定律。方法用于石榴籽中葡萄糖、蔗糖和果糖含量的测定,测定值分别为0.203 9,0.188 6,0.373 1 mg·g-1。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1.0%;加标回收率在99.4%~100.1%之间。  相似文献   

14.
在硫酸介质,于温度100℃条件下,葡萄糖、果糖和木糖生成糠醛或糠醛衍生物,可与咔唑反应生成有色络合物。但络合物的吸收光谱重叠较严重,难以对单一组分进行测定。本文采用主成分回归法(PCR)解决光谱重叠的标准混合试样并建立校准模型。将此模型应用于葡萄糖、果糖和木糖模拟混合试样的同时测定。对模拟混合试样,回收率分别为99.2%,99.3%和100.7%。该方法应用于葡萄干样品中葡萄糖、果糖、木糖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5.
葡萄糖异构酶加速葡萄糖与果糖的平衡,平衡时果糖含量为42%左右,体系中加入一些硼酸盐,果糖的含量提高到80%左右,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葡萄糖和果糖与硼酸盐形成不同稳定性的配合物。虽然Roy,Conner,Daris,Belcher,Lorand等都已报导了这些配合物的稳定常数,概括结果分歧较大。Belcher曾首次报导了硼酸与D-果糖的配位数为  相似文献   

16.
采用色散修正的密度泛函理论,分别采用隐性溶剂模型和显性溶剂模型,对比研究了亚临界水中葡萄糖异构化为果糖以及果糖脱水制备5-羟甲基糠醛(5-HMF)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显性溶剂模型更接近真实反应情况,溶剂水分子能够参与反应并在质子迁移过程起催化作用。葡萄糖异构化反应的控速步骤为开环葡萄糖的醛-烯醇异构化,其活化能取决于开环葡萄糖中α-H提取的难易程度及生成的碳负离子的稳定性。果糖脱水反应控速步骤为呋喃果糖的第一次分子内脱水,所需活化能取决于呋喃果糖C(2)位OH质子化脱水后形成的碳正离子的稳定性。本工作揭示了Br?nsted碱对葡萄糖异构化反应及Br?nsted酸对果糖脱水反应促进作用的根本原因,为葡萄糖降解转化催化剂的调控及溶剂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田玉奎  邓晋  潘涛  郭庆祥  傅尧 《催化学报》2011,32(6):997-1002
在离子液体中采用不同的Lewis酸催化葡萄糖和果糖脱水制备5-羟甲基呋喃甲醛(5-HMF).结果表明,CrCln和SnCln均可高效催化葡萄糖转化为5-HMF.另外,Lewis酸的酸性越强,其催化果糖转化为5-HMF的产率越高.镧系金属氯化物在反应中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和产物选择性.同时还研究了离子液体结构对催化反应的...  相似文献   

18.
怎样鉴别葡萄糖和果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我们所知 ,高中学生和高中化学教师都想知道怎样鉴别葡萄糖和果糖 ,而我们的教材、教学大纲都没有涉及 ,也不要求鉴别葡萄糖和果糖。可是学生在学了糖类一章的知识以后 ,这个问题就很自然地提出来了。淀粉、维生素可以用碘水鉴别 ;蔗糖、麦芽糖可以用银氨溶液或碱性氢氧化铜鉴别 ,那么如何鉴别葡萄糖和果糖应是补充的实验。现介绍鉴别葡萄糖和果糖的原理和实验方法。1 反应原理葡萄糖和果糖都具有还原性 ,但还原性的强弱有差别。溴水、碘水都能氧化醛糖 (葡萄糖 ) ,但不能氧化酮糖 (果糖 )。溴水、碘水都属于相对较弱的氧化剂 ,能够将醛…  相似文献   

19.
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法同时测定烟草中的糖和多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酚和糖共存于烟草中并对烟草产品的质量起极为重要的影响.烟草中的多酚主要是绿原酸,其次为芸香苷.二者构成烟草芳香的主体.烟草中的糖主要是水溶性的还原糖,包括蔗糖,葡萄糖,甘露糖和果糖.  相似文献   

20.
1位酯基取代、氮上烷基取代的四氢异喹啉在与碘甲烷成盐后不发生通常的Stevens重排反应,而是酯基α位烯醇化后发生氧烷基化反应,生成了稳定的烯胺型四氢异喹啉季铵碱化合物,收率在90%以上,该类化合物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